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22:23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文学表达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7 11:50:09 浏览数:

王 雪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2019年,山西省汾阳市召开了一个作家讨论会,贾樟柯想借此机会拍摄纪录片。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通过口述历史的记录方式,通过7位采访对象的讲述,呈现出中国从1949年以来社会的发展,长达70年的历史记录在影片中缓缓出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通过文学与影视的结合,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将宏达的叙事平民化,立足于微小事物和人物,通过多重意象和小人物的映射实现影片主题的展现。

1.1 分章节叙事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打破故事发展的时间线,通过分章节的非线性叙事讲述完整的故事。全片一共分为18个章节,分别是《吃饭》《恋爱》《马烽》《回乡》《新与旧》《声音》《远行》《贾平凹》《病》《余华》《活着》《梁鸿》《母亲》《父亲》《姐姐》《收获》《儿子》《游泳》。章节之间通过文字进行连接,展示主题的变化,这些主题之间各自独立,成为不同的个体,分别讲述不同的故事。这在影片叙事中相对少见,在纪录片的叙事中,往往借助于人物和事件助推故事发展,事件成为推动叙事的关键。但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其通过主题分隔叙事,纪录片看起来零碎,似乎是拼凑的故事情节,但这些看似孤立的主题又隐含着内在的联系。

在不同章节中,《吃饭》和《恋爱》讲述了贾家庄20世纪50年代的故事,互助组和自由恋爱是20世纪50年代的典型特征。而后的章节都围绕着影片的主人公进行叙事,呈现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经历。这些章节串联在时间线中,回应每个时代的特征,成为时代的写照,又将不同时代的主人公的人生串联起来,使零散的故事成为完整的叙事。

1.2 文学注脚式的另类转场

通过转场来体现时空转换,是影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一环。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改变了以往的空镜头转场等方式,通过经典文学进行衔接,影片一共选择了5个经典文学语句,这些文学语句与主人公所讲述的经历相互对应,纪录片通过直观的方式将作家背后的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家,也更好地理解作品。

第一句诗句选自于坚的诗“高举着锄头,犹如高举着劳动的旗帜”,在第一章结尾出现,成为大跃进时期的深刻写照。第二句选自沈从文《致张兆和情书》里的“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回应第二章自由恋爱的时代特征。第三句则出现在《贾平凹》的章节结尾上,这句话出自贾平凹《带灯》,“所以故乡也叫血地”,在贾平凹看来,故乡深耕在血液当中,成为基因的来源。在《余华》这一章节中,选取了《在细雨中呼喊》中的一句话——“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成为余华生平经历的写照。从小时候睡太平间,到牙医,再到最后成为作家,震惊海盐县,余华戏剧般的人生也成为这句话的写照。在讲述梁鸿的父亲这一章节时,纪录片引用了梁鸿的一句话——“父亲是我最大的疑问”,回应了梁鸿懵懂的童年,与父亲的疏离。最后一句诗句出自西川,并不出自主人公梁鸿,但诗句的内容与梁鸿的人生不谋而合。西川在《在乡村》一诗中写下的“田野中的三株榆树陷入沉默,如同父亲、母亲和孩子”,正好回应了梁鸿的家庭。这些看似零碎的语句,实则存在着共通的联系,时间和故乡成为文学作品的共通意义。故事之间不连续,零碎的故事更像是一个人物传记,跳跃的主人公和故事情节让影片的表面看似脱节,但这些文学句子又巧妙地将文章拼凑起来,通过内在的意义相勾连。在影片中,文学与影视语言互为表征,相互对应,这样文学注脚式的转场使得零碎的文学碎片成为完整的意义主体。

2.1 从农村到城市的场景转化

场景是影片体现故事背景和展开叙事的基础,所以创作者往往围绕主题选择场景。如同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一样,影片的场景就是故事的背景,它决定着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在影片的处理原则上,场景与故事属于对应关系。在影片当中,反复交叉出现的农村和城市场景一直伴随着主人公的人生经历而变化,其中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从整个影片来看,场景的选取呈现出一种从旧到新、从农村到城市的趋势。随着时间线上不同主人公的相继登场,其选景也更加具备时代性和代表性。这些串联在时间线上的人物,带来了不同时代的故事,在人物与人物之间,场景也根据时间顺序呈现。代表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贾平凹、代表当代文学的余华与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梁鸿,场景从西安易俗社到海盐小镇到高中再到现代化高中教室,他们的故事叙述空间和场景也都体现出了从旧到新的变化。

第二个层面,从不同的叙述者来看,其选取的景物也呈现出从旧到新的变化。在讲述贾平凹的部分,西安易俗社表演台成为贾平凹的采访背景。西安易俗社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剧,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西安易俗社得到巨大发展,这一时期也是贾平凹的文学作品逐渐发展的时期。

景物带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场景和物件的选择,可以将时间区隔开来,以物的视角来体现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化。从旧到新的物件和从农村到城市的取景,将宏大的时代变迁浓缩为不同的场景和物件,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实现了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的结合。

2.2 从父辈到孙辈的人物变迁

在影片当中,不同人物的登场也有着不同的意义。根据笔者的观察,影片中的人物呈现出从父辈到孙辈的变迁,不同的叙述对象对应着不同的时代,他们讲述的内容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代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贾家庄村民宋树勋、武士雄以及同一时期的作家马烽、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贾平凹、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余华、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梁鸿,这些主要采访人物的经历前后相连,共同组成了浓缩的历史,他们讲述的内容也成为历史的写照。从互助组、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物都对应着一个时代的特色,人物的命运也和时代的命运相勾连。在个人故事的讲述上,也呈现出从父辈到儿孙辈的变化。除了回忆故乡,导演也观照现实生活。贾平凹的女儿和梁鸿的儿子也相继出现在影片中,从过去回到现实生活中,孙辈的出现让整部口述史完整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他们不同的故事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发展和城市变迁带来的人物命运的变化,每个人物的命运也是时代的命运。

3.1 长镜头与杂耍蒙太奇

安德烈·巴赞强调影像的真实性,他提出了长镜头理论,认为只有长镜头才能保证时空的连续性。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与其说长镜头发挥了真实性的作用,不如说长镜头成为表意的手段。长镜头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给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感官体验。俄罗斯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认为,在电影创作中,要创造专属自己的独特时间流程,并在镜头中传达其律动感,这些并非简单地使用蒙太奇或者长镜头就能完成,更高明的手法是让“时间”带有尊严地“流过画面”,影响观者的情感变化,最终将其内化为一种从观众主体内部生发出来的“亲密的经验”[1]。长镜头能够创造沉浸式的空间,让观众与主人公共享经验,进入叙事当中[2]。除了长镜头,蒙太奇的运用也成为影片表意当中的重要一环。杂耍蒙太奇强调使用离开现实的、脱离叙事情节的画面元素和组接方法,创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意明确的电影文本,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念[3]。

影片有多处杂耍蒙太奇的体现,影片开头拍摄养老院食堂打饭的场景中,通过长镜头的拍摄方式和不断重复的镜头堆叠,让人们的视觉停留在老人的面部神情当中。在拍摄西安火车站的人群时,不同人的姿态、表情重复出现;
在拍摄高中食堂时,学生吃饭的神态也被反复记录。影片通过杂耍蒙太奇展现了三类社会群体,这三类社会群体也暗示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状态——老年、中年和少年,他们在眼神、姿态、神态上各有不同。杂耍蒙太奇的观念将观众视为受教育者。爱森斯坦认为,美学可以控制观众的反应,通过镜头画面影响观众的认知和情绪[4]。杂耍蒙太奇可以使得镜头之间的对比和冲突,产生镜头以外的意义,导演通过镜头之间激发出来的情感,让观众产生思想共鸣。

3.2 意象的寓意寄托

意象是文学中的说法,意象则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意象是主观化的形象,是被赋予了强烈情感和理性价值的形象。意象既具有自身个别而外在的形象性,又具备普遍内在和形而上的抽象性,具备主观性的情感和知性倾向[5]。索绪尔的语言学将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表示符号的多重意义。在影视语言中同样也存在意象,视听语言与文字语言的意象有所不同,电影不像文字,文字具有抽象性,因此文字既可以指向某个具体的物件,也可以指向物件背后所暗含的意义。影像与文学的跨界,不是简单的相互代替与互为补充的关系,影像要尽可能地发挥画面语言的表述功能,或直接或隐晦地去呈现所要表达的内容[6]。因此,电影的意象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实物,通过实物暗含的意义进行表意。正如在文学中经常使用隐喻一样,隐喻(意象)能够比直接的镜头(影像)表达更为强烈的含义。

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有麦子、河流、海洋。麦子是文学中常用的意象,在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当中,麦子有4层象征意义:第一层,麦子象征地域,暗示着北方吕梁的黄土地,大片的麦田和平坦的公路;
第二层,麦子象征着农村;
第三层,麦子象征着故乡,在影片中,有关故乡的记忆通过麦子的意象表现。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作者常用麦子来表现儿时的回忆,影片中不断出现的麦子也展现出了主人公的乡愁;
第四层,麦子暗示变化,既指人生的变化,也指乡村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

麦田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五次,第一次出现在第一章《吃饭》,此时出现的麦田是绿色的,麦子正在茁壮成长,此时对应的是中国农村互助组的时期,农村还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中国的农村也处在大发展时期。第二次出现麦田是在梁鸿儿子王亦梁朗读段落时,此时的麦田是一片荒地,麦子完成收割,也寓意着在王亦梁这一代,农村逐渐从年轻人的记忆中消失,关于故乡的记忆也逐渐消散。第三次出现麦田是在结束梁鸿的采访后,此时的麦田作为转场镜头,一辆机器在麦田中,准备来年的播种。此时的麦田也寓意着结束,这些与故乡和童年相关的经历,如同翻新一年,迎接新的篇章。第四次出现麦田是在西川的诗句之后,麦田逐渐上摇到天空中,一架飞机驶过,意味着城市的到来。最后一次出现的麦田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人们在麦田里劳作,收割麦子。与第一次出现的麦田相呼应,麦子的丰收意味着故事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生。导演通过展示麦田的生命周期暗示农村的发展变化,也暗示了故事的结束。

除了麦田的意象,影片中也不断出现了关于河流和海水的意象。河流代表时间流逝和事物发展,也代表着不可逆转的变化。在影片中出现的主要叙事者,他们的人生就如同河流一样,不可逆转地向前发展。每个人都如同漂浮在河流上的河灯一样,不知飘向何方。这些社会洪流下个人命运发展的无力感,通过河流和河灯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影片当中,海常常被认为是广阔、自由的,海的寓意也通过余华的叙述表现出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隐喻着中国人在时代浪潮的沉浮中尝尽海水腥咸的滋味[7]。影片中的主要叙述者在时间洪流中努力挣扎,他们的命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海洋意味着人生,人们挣扎在人生海洋中,努力找寻自己的方向。与命运作抗争,追寻理想的生活是每代人共同的人生课题。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实现了文学与影视的融合,非线性叙事、以小见大的主题呈现、意象化的表达方式、欲扬先抑的文学修辞,这些常被使用在文学作品中的处理方式被合理融入影视语言当中,并未使得影片枯燥和突兀,反而让影片更耐人寻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借助隐匿的时间线推动了影片故事的发展,多重意象的使用呈现出了影片的意义,这些代表时代的叙事者使观众在观看他人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虽然该纪录片是在讲述宏大的社会变迁,但其聚焦于小人物,将故事集中在社会变迁和人生变化上,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实现了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的结合。

猜你喜欢 梁鸿长镜头贾平凹 电影《芳华》长镜头应用技巧及其特色分析戏剧之家(2022年14期)2022-11-13落叶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2022年9期)2022-10-08捉鱼摸鳖的人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不因人热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20年12期)2020-12-23开化长镜头绿色中国(2019年18期)2020-01-04不因人热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17期)2019-09-10毕赣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定档综艺报(2018年21期)2018-11-13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西安这座城西部大开发(2018年5期)2018-07-03月迹快乐作文·低年级(2017年9期)2017-10-11

推荐访问:纪录片 海水 表达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