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1日 01:08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道德与法治教学之“理”路论析①

发布时间:2023-07-06 10:25:04 浏览数:

◎黄 伟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一系列关键性战略抉择,将其精神、理蕴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启智增慧、铸魂育人的根本要求。人是理性、思想之人,道德与法治课堂只有将理论转换成触动学生心灵和思想的元素,才能实现“说服”,使理论真正在意识中扎根并获得生长力,成为指引其行动的指南。[1]这要求教学在讲理上下功夫,多维呈现理性的必然性和内在规律性,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纵横、理论与实践的贯通、国内与国际的互联。如此,才能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成长奋斗、家国情怀、党的创新、人类命运的理论真信之、拓展之、笃行之。

党的二十大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人砥砺前行、接续奋斗,人生理想需要一个个人脚踏实地、扬帆奋斗。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引领青年学生立志用奋斗扮靓青春底色,绘就青春画卷。

(一)释疑解惑以析常理

常理指日常生活之理,是社会生活中得到普遍认同的最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要求,或是得到最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学生的困惑和不解总是伴随其成长过程,常理的阐释如果不与其心理状况、成长需求和困惑相结合,就会成为外在之物,难以引起共鸣。这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发出“我向何处去”“我该怎么办”等生命之问,学会明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错误意识,将“主义”的传播与“问题困惑”的阐释相结合,用价值准则澄清认知盲点、解决思想疑点。以此帮助学生挣脱信息洪流,走出信息迷雾,学会自主思考和自觉辨识,在批判鉴别、纵横比较中实现意义建构。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一课时,有教师基于学生认知困惑设计话题:父母总是限制我玩手机,总是不停地给我布置学习任务,总是为我安排各种培训班……

设疑:为什么父母总是强迫我呢?为什么我的人生不能我做主呢?追问:你的父母对你有哪些期待?为什么我们不愿接受父母给予我们的各种安排?(不感兴趣,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等)追问:如何与父母增进共识、达成一致?活动:展示课前行为作业:1.向父母推荐几本育儿图书,说说推荐理由。(推荐书目:《赏识你的孩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面管教》……)2.父母向孩子推荐几本成长类图书,说说推荐理由。(推荐书目:《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你在为谁读书》《钝感力》……)采访:做完这次行为作业,你和父母各自都有怎样的感悟?(父母与孩子都需要学习,亲情之爱需要尊重,需要理解、谅解,需要双向奔赴。)由此,引领学生领悟到,表达亲情之爱时双方需要共同反思,双向互动,增进理解与谅解,这是其中蕴含的朴素常理。

(二)逻辑论证以梳学理

学理即学术之理,指科学法则、原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其揭示的是自然界、实践活动、人类社会运行以及某一具体领域的客观规律。学理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基础属性,学理阐释是课程的重要支撑。忽视学理性,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能演变为政策的“宣传员”,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简单化、庸俗化、标签化难以将内容讲深、讲透、讲活。缺乏学理性的道德与法治课无法摆脱主观性和随意性,难以经得起学生的怀疑和冲击,不具备逻辑的力量。而有效探讨蕴含学理的教学活动离不开论证。

“论证强调矛盾观点的提出与驳斥,以及论据的搜集与应用”。[2]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从内容的逻辑框架中解读背后的丰富学理,实现学习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相融合,以彰显课程内容的理论魅力和理性光辉。这要求教师层层推演思想本身和具体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从而推导出学理性,准确传达价值、立场和观念,实现“骨架”和“血肉”的相机生长。具体而言,即围绕学生的真实生活创设矛盾议题,并开展课堂论证活动;
同时,罗列正方论据和反方论据,引领学生通过争论、对比,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发展意义的视角,阐明个人奋斗、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帮助学生建构生活的价值、个人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理想与信念。

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出生命的精彩”(七年级上册)一课时,设置了议题“人一定要活得精彩吗”。通过呈现精彩生命瞬间(图片:张桂梅、杜国富、祁发宝、中国女排等),以问题“我们的生命是否需要这样的瞬间精彩”发出生命之问,引领学生展开生命与生活之“理”的论证辨析。

问:谁给了我们人生的安全,甚至出彩的机会?(生:为他人社会奉献的人,党和国家等。)

问:有的人想安逸,想躺平,想摆烂,认为自己只想做个普通人,不需要活得精彩。对此,你怎么看?

追问:试想,如果人人都这样想,你如何获得这安逸的环境?谁会为你负重前行?

总结:人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活得精彩,不是一个想不想、愿不愿的问题,而是一个该不该的问题,活得精彩是一种责任。

问:假如你努力一辈子也无法获得精彩怎么办?(呈现邓清明奋斗事迹)假如邓清明备份了一辈子还是未能上天,他的努力还有意义吗?

师小结: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获得精彩,但是,我们应该在追求精彩的路上不断向前,永不停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一系列关键问题的追问将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理内蕴其中,引领学生在逻辑论证分析中领悟到,人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对他人、社会负有责任和使命,从而理解每一个奋斗努力都有意义。

心中有家国,胸中有丘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用“家国情怀”对政治认同素养进行了具体刻画,这要求教学讲好绵绵不绝、熠熠生辉的家国情怀之理,激励中华儿女在艰难中勇毅前行,萦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讲好故事通事理

事理是事物之理、实践之理,事理性则是思政课的特有属性。阐明事理,可以见微知著的方式对家风进行叙述和陈情,以有温度的家庭故事彰显家教家风的价值意蕴;
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方式,讲述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方案之理。而好的故事承载着精神、品格和价值,能涵养初心使命,赓续精神血脉。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将家教故事、中国故事、党史故事、新时代故事融入课堂,让丰满的人和事成为明理的榜样、力行的标杆,让典型的形象和标识成为增信的源泉、崇德的楷模。

思政课教学可借助故事的趣味性、生动性、叙事性,层层剥笋、挖掘、揭示深刻的事理,引领学生理解课程内蕴的发展历程、规律本质、理论内涵和初心使命。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一课时,围绕话题“亲情之爱有何用”,教师讲述了朱德的家庭故事,整理设计了如下素材:

素材一:朱德祖母“事无巨细,皆躬自纪理无遗绪”“内治殊谨严,令子侄皆以力事事”的治家之道深深地影响了朱德。1918年12月,祖母去世,朱德汇编《朱母潘太夫人荣哀录》,记录并传承祖母之遗风。

素材二:1944年,朱德在回忆母亲时深情地说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是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受此影响,战争年代,他是普通一兵,是忠厚随和的伙夫头,是朴素浑如田舍翁的老农民。和平时期,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依然克勤克俭,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

问:朱德感受到亲情之爱了吗?这体现在片段的哪里?(汇编《荣哀录》,记录、传承遗风;
回忆母亲时深情的话语;
在战争与和平年代的躬行……)

问(系列问题):可能这样的父母天底下有很多,可能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的,我们有这种感受力吗?感受力是一种灵魂的抵达。其实,生活中我们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对爱的感受,父母每一个爱的言语、爱的行动都需要我们细细品读。朱德感怀亲情,秉承遗风的品格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会了修身齐家之道;
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坚韧的革命意志,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

这一设计深度挖掘故事背后所隐含的学会感受爱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的事理,以饱含情感的叙述、关键素材的呈现和核心问题的提示,引领学生走进朱德的家庭故事,感受其朴素的家风与温暖亲情带给朱德的品格影响。

同时,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依托社会课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会展中心等场所,开展专题实践体验教学,在社会境域中体验、感悟英雄故事,更好地明白事理。

(二)历史追溯明道理

道理是表征思想指南的核心内涵。道德与法治课堂讲道理是一个知识传输、理论阐释、逻辑推导的教化过程,课程内容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人类兴衰史等,注重从历史逻辑中提炼现实的治国理政逻辑。这要求教学引导学生察明历史真相,洞悉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教训,做到鉴往知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具体而言,要通过对历史缘起与脉络的追溯,探寻当前重要政策、重大结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代价值,以实践的纵深感阐释理论演变的历程和价值;
通过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梳理,传递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思想,让学生信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把握历史大势,增强历史主动;
通过对历史规律和本质的把握,引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增强善恶观、是非观,遵守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循道而为,选择明智人生。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国家监察机关”一课时,教师梳理古代和新中国史上的监察制度,以“极简史”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历史发展脉络。

◎古代监察制度简史:战国、秦汉之时,朝廷设置“御史”;
西汉末年成立“御史台”专管监察;
东汉时,御史台正式成为专职中央监察机构,这也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中央监察制度确立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设给事中、谏议大夫……唐代建立一台三院的监察制度,台就是御史台,三院就是台院、殿院和察院;
宋代,御史中丞又成了实际的御史台“台长”;
明代,废除上千年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还创造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
清代,依然设都察院。

◎新中国监察制度发展简程:1949年,成立中共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
1986年,成立监察部;
1993年,中纪委和监察部合署办公;
1995年,成立人民检察院反贪局;
2018年,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监察部、检察院反贪局等并入监察委员会,与中纪委合署办公。

讨论:从古至今,为何一直设置监察制度?古代的监察机关和今天的监察机关本质区别在哪里?(从国家性质、机关设立的初心和使命等视角)

这一教学资源的设计追溯历史,清晰呈现了监察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引领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监察机关的宗旨,从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制度之“道”中所蕴含的人民至上之“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应有之义。道德与法治课堂要引导学生领悟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体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生命力,理解真理战胜谬误和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养成通晓理论、运用理论内在要求的精神气质。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将情感融汇于真理探求,才能将党的二十大创新性成果深度融入课堂,筑牢学生思想根基。

这里的情感既有个人情感,更有对人民的情感,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情理交融的教学,一要以情达理:人的认知规律是情在理先,情感往往是推动人们从客观表象深入到事物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先在性因素。[3]教学须创设唤醒情感的场域,让学生自我体验,渐入佳境,从不同角度打开理论,以理论知识、理性思维引导和塑造行为,使人信服,进而实现情智相生、情通理达、情细理全。二要以理驭情:情感的生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引领和驾驭,要通过分析真实现象,加工真实材料,引导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思维活动,将理论内化为思想意识和情感并外化为行动,逐渐形成稳定持久积极的情感。

例如,有教师在教学九年级上册“共圆中国梦”时创设了如下情境:

旗帜鲜明,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将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党章和宪法;

立柱架梁,在党中央组建和优化一系列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全面加强对治国理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人民至上,在抗击世纪疫情的大战大考中,展现出抗击疫情、化解危机、应对变局的强大效能。广大党员以不变的初心与人民同心,用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建章立制,将党的领导融入意识形态工作、国有企业治理、高校领导体制、群团组织建设……

与世界互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等一系列国际文件,在中国与世界的紧密互动中凝聚日益广泛的国际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一系列创制性举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

小组合作讨论:上述情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哪些情感?(对人民的推崇之情、中华民族的担当之情、政党的自信之情、对世界的奉献之情等)请结合上述情境中党的创新理论,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师生小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设计者和实践推进者,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检验真理;
坚持人民至上,遵循“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现代化战略的谋划、重点的把握,正说明党善于抓主要矛盾和坚持重点论、系统观念……

这一设计情理交融,弘扬了真理的力量。一方面,用真理性认识指导情感生发过程,引领学生在渐次深入的逻辑情境中,认识、体验客观的“理”并逐步形成情感,进而升华为蕴含理性指导的高级情感;
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将蕴含坚定立场的持久情感投入新情境、新事物的认知中,从而获得对党和国家创新理论更深层次的认同。学生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是富有情感的政党,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

党的二十大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启示道德与法治课堂展望开创人类美好未来时,以价值引领阐述政理。政理是即治国理政之理。[4]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而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以价值引领解释政理的权威性、可信性、可行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意旨。

因此,政理的讲述,一要讲清“国之大者”,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理念、立场和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学生认同政治理念、政治立场、政治话语、政治情感、政治决策;
二要讲透“世之大势”,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机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讲透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世界意义,确立国际视野、国际定位。以此,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拓展视野,更好地体认价值真谛,在认识进阶中实现价值升华、政治认同。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与世界深度互动”一课时,教师以问题链的方式,引领学生体认与世界交往中的为政之道。

问题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制度的同化,文明的代替吗?(不是。是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权利共享、利益共生、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问题2:中国的发展威胁世界了吗?(自古以来,我们就坚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秉持和而不同、包容互鉴的博大胸怀,这也是中华民族长期坚持的精神遵循。)

问题3:我们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果得不到世界认同怎么办?(①以领导人讲话、对话、政府部门和官方媒体宣传为主要方式,增强国际传播的量级;
②发挥各类国际组织、社会团体、学术机构、民间组织乃至海外华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国际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③强调共情,表达深度关切,揭示共同困境,强调“同处地球村”,呼吁建立合作机制,实现共赢……)

问题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底蕴深厚,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需要学习与互动吗?(学习与发展无止境,中国必须加入世界发展的浪潮中,交流互鉴。)

问题5:学习与互动过程中,我们是否会迷失自我?(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依据国情,从实际出发;
既要坚守中国价值,也要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这一教学过程中,问题成为价值引领的指南针:问题1从内涵的视角澄清概念的价值;
问题2、3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中的阻碍这一视角展开分析,提出认同的策略;
问题4、5既强调互动的必要性,也对互动中的问题进行防范或纠偏。如此层层深入,让学生理解国家意志、政治指要。

猜你喜欢法治情感教学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5期)2021-01-18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情感小太阳画报(2019年10期)2019-11-04诗歌与情感的断想中华诗词(2018年9期)2019-01-19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中国生殖健康(2018年5期)2018-11-06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中国法治文化(2016年4期)2017-01-20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推荐访问:二十 指引 精神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