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06:19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你愿一生不弃,我愿永生相伴。英语 王化云:先贤一生已永生

发布时间:2019-01-17 19:48:51 浏览数:

  2012年2月18日,是人民治理黄河事业的开拓者、著名黄河专家王化云先生离开我们20周年的日子。在黄河水利委员会机关大院东部的苍松翠柏丛中,矗立着10年前安放的这位治河先贤的半身铜像。他面带微笑、目光炯炯,坚毅自信中透着慈祥亲和。其实,不仅是这尊形神兼备的塑像,他的功绩,他的风范,一如当年波澜壮阔的黄河史诗,已经在人们心中永生。
  
  王化云的主要治黄业绩
   王化云的人生经历很富传奇性、故事性。他出身于书香门第,24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创立北平精业中学并出任校长。“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中,他和该校师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斗争,并成功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学生。抗日战争爆发,王化云先后在国民革命军和山东聊城抗日游击司令部任干事,在抗战烽火硝烟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战争形势变化,他相继出任山东丘县、冠县抗日政府县长,鲁西行署民政处长,冀鲁豫行署司法处长、抗日中学校长、民教处长等职,坚持敌后抗战,多次经历“反扫荡”,在残酷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党交给的各项任务。特别是1946年创建人民治理黄河事业后,王化云在治黄领导岗位上连续奋斗40年之久,亲历了一场场重大治黄事件,见证了黄河除害兴利的沧桑巨变,为推进治黄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献。毛泽东主席说他“研究黄河钻进去了”,周恩来称他和钱正英、林一山是国家水利工作应倚重的三个人。
   归纳起来,王化云的治黄业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临危受命,创建人民治理黄河事业。1946年春,国民党政府在战后重建名义下,突然提出堵复花园口大堤口门,引黄河回归故道。由于故道下游堤防历经8年风雨侵蚀,残破不堪,此时引黄河归故将使两岸受到极大的洪水威胁。对此,中共中央从全国大局出发,为解救豫皖苏“黄泛区”人民疾苦,表示同意堵口归故,但坚持必须先修复堤防而后堵口,以不致造成第二个“黄泛区”。同时,为应对这一突然变化,中央决定成立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民众修复堤防,抵御随时可能到来的洪水。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王化云临危受命,接过了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这副重担。他从白手起家筹建机构、延揽人才到率领治河员工、发动沿河群众“一手拿枪,一手拿锨”赶修堤防、防汛抢险,从参加国共黄河谈判到组织民运支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直至开国大典前夕战胜黄河大洪水,波澜起伏的人民治理黄河事业就此发端。
   2.部署指挥防汛抢险,确保黄河安澜。自古以来,黄河下游洪水决口改道频繁,灾害惨重。据史料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到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下游共计决口1500多处,大的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北至天津,南达江淮,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千米。为了治理黄河水患,历朝历代提出过许多治河方策,但是最终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历史。
   由古及今,可以想见,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的王化云,肩负的责任何等沉重。因此,他始终把黄河防洪作为第一要务。一方面,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另一方面,注重学习和汲取历代治河经验教训,发挥治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殚精竭虑,周密部署。一旦发生险情,果断决策,采取有效防守和抢护措施。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至今,6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发生10次流量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每次洪水都被成功防守,实现了黄河岁岁安澜。而历史上,同样量级的洪水,几乎每次都要发生多处决口,造成重大灾害。如1933年黄河陕县站发生22300立方米每秒大洪水,下游两岸决口达104处,冀、鲁、豫、皖、苏5个省320万人受灾,死亡18300余人。新中国治理黄河水患的巨大成就与此前决口改道灾害频仍的险恶情势,形成了鲜明对照。
   特别是1958年的黄河大洪水。当时,由于中游地区连降暴雨,干支流水位急剧上涨,据测报,下游将出现2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按照预案,对于这种超标准洪水,需要爆破长垣县石头庄溢洪堰分洪削峰。然而,在此分洪区内,有100万名居民、200万亩耕地。在很短时间内实现百万人的迁移救护绝非易事。可是,面对来势汹涌的洪水,如果不分洪,千里堤防一旦失守导致决口,那将造成更为巨大的灾害!分洪与不分洪,一字千钧。在这紧急关头,王化云以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胆识,经过对堤防能力、后续洪水的认真研判,果断提出了“不分洪,靠严密防守战胜洪水”的防洪方案。方案很快得到中央批准,下游两省和黄河职工组成200万人的抗洪大军,经过数十昼夜奋力抢护,终使这场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安然入海,同时避免了分洪的重大损失,取得了黄河防洪全面胜利。
   3.致力加强黄河堤防,不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历史遗留下来的黄河下游河道形态上宽下窄,防洪能力上大下小,抗洪强度十分薄弱。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有效防御黄河洪水,国家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对下游大堤进行多次全面加高培厚,持续开展了河道整治工程。干流建成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支流伊河建有陆浑水库,洛河建有故县水库。为防御超标准洪水,开辟了北金堤滞洪区和东平湖分洪水库,初步形成了由堤防、水库、河道整治工程、分滞洪区组成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抗洪能力显著提高。依靠这一防洪工程体系以及人民群众的严密防守,实现了黄河下游伏秋大汛岁岁安澜,保障了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黄河流域管理机构的主要领导人,王化云在长期的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措施建设中,统筹考虑河防布局,科学部署施工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基本建设,不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为战胜黄河洪水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
   4.立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孜孜探索治黄方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治理,新中国成立不久即把“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提上重要日程。为了寻求根治黄河的道路,王化云多次组织大规模查勘,广泛搜集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等资料,并率先垂范,走遍大河上下,研究总结古今治河经验,提出新的治河方略。1955年,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该规划充分体现和吸纳了王化云提出的治河方策和措施建议,成为这一时期黄河治理开发的重要指针。此后,根据对黄河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王化云相继提出“上拦下排”、“调水调沙”等治河方略,有力地指导了各个阶段治理黄河的实践。
   5.晚年倾其全部心智,积极促进小浪底工程上马。1975年8月的淮河大洪水,为黄河防洪敲响了警钟。对此,众多水利专家研究提出,为防御黄河特大洪水,必须采取重大措施,在三门峡以下干流兴建一座新的控制性工程。当时,围绕修建小浪底工程还是桃花峪水库两种方案,专家意见有重大分歧。王化云和他代表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从防洪减淤、综合效益等角度考虑,坚持修建小浪底工程。这一时期,从黄河中下游治理讨论会、小浪底工程方案论证会到组织部署规划设计、现场勘测试验、中美联合轮廓设计,直至上书中央领导同志,王化云抓住每一个环节,积极推进小浪底工程决策上马。后来他久卧病榻,依然牵挂于怀,直到溘然长逝。
   1991年4月,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被列入国家“八五”计划。同年9月,小浪底工程前期工程破土动工。2001年,工程全面建成,开始发挥综合效益。可以告慰这位治河先贤的是,他为之不懈奋斗的小浪底工程,如今,在防洪防凌减淤、水量调度、调水调沙等重大治黄实践中,正担当着举足轻重的扛鼎重任。
  王化云治河思想的发展
   作为一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黄河专家,几十年间,王化云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治理黄河方略。有的方略不仅推动了当时治黄事业发展,至今仍对治黄发挥着主导作用。有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局限性和缺失,经过认真总结和反思,及时加以调整完善。王化云的治河思想正是在这种螺旋式认识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
   1.宽河固堤。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安定局面进行经济建设。王化云认为,实现“稳住现行流路,不让黄河决口改道”的目的,必须改善河道形势,加强堤防工程,为战胜洪水创造物质条件。由此,催生了他的“宽河固堤”治河方略。
   这一方略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宽顺河道,废除民埝。历史上,由于管理不力,河道内修筑了不少低标准的民埝。一遇大洪水,民埝溃决,洪水直冲大堤,往往造成巨灾。因此,欲保持宽河形态的优势,必须废除民埝。二是抓好堤防加高培厚,提高工效,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增加防御非常洪水手段,修建北金堤滞洪区溢洪堰工程。
   实践证明,由于采取“宽河固堤”方针,黄河下游的抗洪能力有了较大增强。1958年,黄河花园口站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通过宽河道削峰滞洪,到孙口站削减为15900立方米每秒;再经东平湖滞蓄,艾山站洪峰流量进一步削减至12600立方米每秒。依靠“宽河固堤”的工程措施和群众的严密防守,确保了黄河防洪安全。
   2.蓄水拦沙。历史上,黄河防洪主要依靠两岸堤防。经验证明,由于堤防只能排水排沙,不能控制和调节洪水泥沙,因此,单纯依靠堤防不能解除洪水威胁。而且,新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开发利用黄河水利水电资源,变害河为利河。王化云所主张的“蓄水拦沙”方略,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该方略的主要思路是,把泥沙和水拦蓄起来加以控制利用,造福于民。控制洪水和泥沙的基本方式是从干流到支流,节节蓄水,分段拦泥。主要措施,一是在干支流上修建一系列拦河坝和水库,拦蓄水沙,同时调节水量,发展灌溉、航运和水力发电;二是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1954年,根据“蓄水拦沙”方略制定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拟对干流实行梯级开发,同时在上中游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设想在50年内,基本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从而消除下游洪水危害。当时动工修建的三门峡、刘家峡两座综合性工程,即为该规划的第一期工程。
   “蓄水拦沙”方略突破了历史上治理黄河主要依靠堤防“排洪排沙”的被动局面,第一次强调了除害兴利、综合利用的要求,突出对水沙资源加以控制和利用。在治理黄河思路上,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但这一方略也有失误。在指导思想上,欲使“黄河清”违背了黄河的基本规律。在治河思路上,单纯强调“拦”,忽视了必要的“排”,实践证明并不能解决下游防洪问题。该方略后来通过总结修正、去伪存真,得以继续发展完善。
   3.上拦下排,两岸分滞。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投入防洪运用后,水库发生严重淤积,潼关河床高程迅速抬高,严重影响渭河下游防洪、西安及关中平原的安全。因此,1962年该工程由“蓄水拦沙”改为“滞洪排沙”运用,并实施“两洞四管”改建。由此,大量黄河水沙仍需通过下游河道排泄入海。下游河道恢复淤积,防洪问题重新凸显。面对始料不及的严重局面,王化云思想上承受着巨大压力。他为谋求下一步的治理黄河之路,陷入深沉的思考。
   通过深刻反思,王化云认识到,黄河的洪水与泥沙问题紧密相连,解决下游水患,必须统筹考虑处理泥沙问题,绝非单一措施所能奏效。古代治河单纯靠下游河道排洪排沙,不能解决洪水问题;三门峡水库运用实践说明,单纯在中上游蓄水拦沙也不能解决黄河问题。处理泥沙必须把“上拦”与“下排”结合起来,上下兼顾,综合治理。
   对于黄河防洪,他认为,水库拦洪能有效削减洪峰,增加防洪主动性,应该坚持。但依靠水库控制洪水也有限度,较长时期内下游河道仍应是黄河洪水的主要出路。解决下游防洪问题,除修建干支流水库集中拦洪外,还必须巩固堤防、整治河道、控制主流,充分利用下游河道的排洪排沙能力。同时,为防御超标准洪水,两岸还需要分洪滞洪工程措施。基于这一认识的升华,王化云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治河方略。其主要特征是,统筹考虑黄河洪水、泥沙和下游河道特点,多措并举,上中下游综合治理。这一认识,也决定了治理黄河任务的长期性。
   4.调水调沙设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年近八旬的王化云通过研究分析三门峡工程改建后进行人造洪峰、拦粗排细、滞洪调沙、蓄清排浑、高浓度调沙等试验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治河思想,即“调水调沙”。
   他认为,黄河的症结是水沙关系不平衡,水沙异源。根据三门峡工程改建运用后的经验,如果通过水库对水沙进行有效调节,使水沙不平衡变为水沙相适应,进一步提高水流输沙能力,则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将大大减少,这是利用黄河自身力量来治理黄河的一条新途径。
   据此,王化云提出,通过水库进行“调水调沙”,把减轻下游河道淤积作为水库综合开发目标之一,与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统筹考虑,将更加符合黄河泥沙的自然规律,治理措施更为科学主动。当时,小浪底工程尚处在可行性论证和技术试验阶段,他预言,在黄河干流控制性工程中,小浪底工程极为重要,不仅防洪、防凌、减淤效益显著,同时还将为开展“调水调沙”、探索新的治黄途径提供实践基地,必将进一步推动治黄事业的进程。
   今天,随着小浪底工程建成运用,经过新一代黄河人的研究与实践,当年王化云“调水调沙”的设想已从远景走入现实。自2002年首次黄河调水调沙至今,10年来,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冲刷下降1.85米,主河槽最小过流能力由此前的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4000立方米每秒。同时,黄河口自然保护区新增湿地10万多亩,促进了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改善。调水调沙,已经成为治理黄河一项新的重要措施。
  王化云的精神遗产
   王化云的一生,把全部心血献给了党,为人民治黄事业作出了重大�献。他为后人留下的精神遗产是多方面的。
   1.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人生追求。他是一个进步青年。早年追求光明,北京大学求学期间创办精业中学,热情支持爱国学生运动。他是一个革命志士。抗日战争爆发后,按照党的指示进入国民革命军,宣传党的抗战方针,团结爱国将士,发展抗日武装。他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战火硝烟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忠于党的事业,致力于抗日民主政府建设、民政、司法、教育等工作,经受了枪林弹雨和复杂斗争环境的考验。不管处境多么险恶、道路多么曲折,他对党的事业始终充满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2.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人民治黄的漫长历程中,王化云始终以治理开发黄河为己任。人民治黄初期,他受命伊始即提出“确保临黄,固守金堤,不准决口”的防洪目标,并为之奋力拼搏,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的进行。新中国成立后,他走遍大河上下,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坚持探索治河道路。在抗洪斗争的重大关头,他以国家大局和人民利益为重,敢于担当,果断决策,为黄河岁岁安澜建立了不朽业绩。
   3.实事求是、勇于修正自我的求真精神。面对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黄河,王化云先后提出一系列治理方略,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河活动。这些治河方略和实践,既有彪炳史册的丰功伟业,也出现过挫折和失误。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勇于面对前进中的问题,认真总结,完善认识,丰富理论,推动治黄实践不断发展前进。
   4.高尚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几十年间,王化云同许多革命战友和专家学者风雨同舟,艰苦创业,在革命斗争和人民治黄历程中结下了深厚感情。他秉性谦和、虚怀若谷,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基层职工,其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深受人们敬仰。他特别重视治黄事业后续力量的培养,延揽专家,兴办学校,为治黄积累了一大批专业人才。80岁高龄著述完成《我的治河实践》一书,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治河经验。
   我们缅怀王化云,要学习他和老一辈黄河人历经艰难困苦和复杂环境,坚定政治信念,忠诚党的事业,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他们顾全大局、敢于担当、爱岗敬业、勤勉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学习他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坚持真理、不断完善的求真精神和科学态度;学习他们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心系群众、关怀职工的优良品质和亲民作风。深刻认识新一代黄河人的使命和责任,增强对黄河自然规律的认知能力,努力提高善于把握事物本质、准确判断客观情势的科学决策能力,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谋求新发展,创建新业绩,确保黄河安澜无恙,谋求黄河长治久安。
   当前,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水利事业和治黄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和任务,带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作为新一代黄河人,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推进治黄先贤开创的人民治黄事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按照中央的重大决策,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作出新的�献。

推荐访问:先贤 永生 王化云 一生已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