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0日 21:36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工作模式探讨】法学专业有哪些课程

发布时间:2019-01-30 06:46:29 浏览数:

  摘要: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日益加强的情况下,高校培养法学专业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本文通过对法学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目标和模式进行探讨,对于提高工作实际效果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法学专业;学生工作;模式
  当前,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任务,对于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法学专业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如何探索出一套针对当代法学专业学生特点、科学系统的专门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工作实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从工作模式的总体方向、目标任务和基本操作框架等几个方面加以研究。
  一、总体方向
  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应立足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1月17日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方针。
  其次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当代高校学生是21世纪社会的栋梁,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同时它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不同的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目的的不同。目前我国大学以前的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特别强调和突出对升学率的追求。而步入大学以后,他们面对的是需要改革创新精神、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知识经济社会和未来的工作实践,因此特别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目标任务
  为向上述培养总体方向努力,需要在工作载体和教育方法上不断下工作,逐步形成一种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理论提升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多平台、多方式、程序合理、制度健全的法学专业学生工作模式。具体目标任务如下:
  1、建立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的学生工作模式,提高学生自身思想品德修养,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
  2、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学学生工作培养模式,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专业性法律人才。
  3、通过多平台多方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法学学生工作培养模式,培养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型、复合型人才。
  4、通过健全学生工作程序,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模式化,提高法学专业学生工作的管理和效率。
  三、操作框架
  工作模式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工作目标,对影响工作目标达成的诸要素科学组合,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实践中形成的活动结构和操作方法的体系。法学专业学生工作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或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学生具有法学专业特点的工作结构及其操作方法体系。
  1、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道德观、价值观、责任感教育,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建立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的学工模式。建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工作基本模式内容之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们一贯强调的教育理念,但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以“智”育人。在实际的学生教育工作中,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首要位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理念,改变传统学生工作中“堵”和“补”的生硬的后果教育模式为灵活有效的“提前教育”和“预防教育”,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掌握新的学生工作规律,拓宽学生工作领域和渠道要多从学生最关注的焦点问题入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采用疏导、民主讨论、学生参与等方法,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建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健全的学生素质培养的学生工作模式。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这也促动着法学教育的专门化、精英化、实践化。因而,植根实践、联系实践、了解实践、针对实践是法学教育的根本和关键。法律专业性、职业基础性、应用型人才模式是法学教育的主要方向。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把法学专业的学习和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教育具有直观性、感受性的特点。可以多组织学生开展专家学者、先进人物座谈会,组织参观、社会调查,教学实习、暑期三下乡、勤工助学、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在实践中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引导他们运用理论分析到实践中寻找疑惑不解的答案,使自己的价值认识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价值取向上,进一步提高分辩是非的能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3、通过打造三个平台、多个方法相结合的学生工作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是中国特色国情教育平台。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拓展专业视野,理性看待社会。培养学生树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专业理念。我国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大转型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激励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追求,确立更高的价值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尚未稳定,又缺乏社会实践,没有经过艰苦和复杂的环境锻炼,看问题容易偏激、是非观念和信息鉴别能力较差,对形势和政策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他们的经验与阅历还不足以使他们在面对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时作出正确的选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主导性价值观,其价值观念还时常随着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有强化对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导向,才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将学生真正作为教育的主体,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努力做到课堂教学与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满足学生对知识广延性、开放型的需求。一是利用刊物、报纸、广播台、音像资料、宣传橱窗及现代信息网络等传媒手段进行教育创新,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强化教育的渗透性,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是综合能力拓展平台。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做人处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求职就业能力。解决学生的成才和发展问题。综合素质拓展可以通过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强化社会认同四个基本环节,使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有形化、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在素质教育功能上的丰富性,有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由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两部分构成。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包括校园文化活动、社会调查、专题教育活动、文化名人报告、读书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出版著作、申报专利和音乐、美术、艺术设计、文艺作品竞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科和科技竞赛、参加技能培训、参加教师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发明与制作、独立申报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设计性研究性试验项目和各种专业、技能等级(水平)证书。
  三是就业引导和反馈平台。通过就业工作、毕业生反馈信息、用人单位的需求内容、社会发展的前瞻要求等,不断调整学生工作的具体内容。就业是大学生大学教育的终极结果,将成为大学生走入社会的关键一步,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咨询服务,收集和提供就业信息,探索与研究求职就业的技巧与规律,指导学生求职;并要积极开拓学生就业渠道,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要对学校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专业适用性和综合质量为调整学校学生培养目标及改革政策提供依据。
  4、健全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工作程序模块化,是学生工作模式不可或缺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程序、学风建设推进程序、综合能力培养程序、学生就业工作(技能培训与服务)程序和突发事件应对程序等几个模块。立足为学生提供综合服务,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与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结合起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建立起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的“一站式”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从服务层面上构建一个优化育人环境的平台,建立“一站式”学生综合服务基地。
  参考文献
  [1]孙国祥.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矛盾性展开与破解[J].当代法学,2009(3)
  [2]杨春福.法学教育的六对范畴[N].法制日报, 2007-11-4 (4).
  [3]杨临宏.关于我国法学教育泛化问题的思考[A].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暨中国法学教育论坛论文集[C].
  [4]王素辉. 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创新思考和措施[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
  [5]符启林,宋敏.广东法学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太平洋学报, 2006, (7).
  [6]霍宪丹.法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1).
  [7]蔡小娟. 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S1)
  作者简介:
  杨婷婷 (1980-),女,黑龙江鸡西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访问:探讨 法学专业 高校 模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