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5日 06:49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探究共青团、高校、企业三方联动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长效机制的模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条件

发布时间:2019-02-08 06:24:18 浏览数:

  【摘要】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务工农民子弟学校时写下“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农民工子女的无限关怀。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一弱势群体也越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共青团、高校、企业三方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长效机制的调查研究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共青团;高校;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长效机制
  
  一、背景
  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城市中外来务工人员的规模急剧扩大,由此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及学习现状令人堪忧。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能、体现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内容。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服务社会是高校三大基本职能之一。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机构,具有双重责任,在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的同时,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二、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现状分析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现状好转,教育问题仍显堪忧
  目前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比较独立,物质条件及心理现状较前几年而言有所好转。但现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仍比较严峻,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迫在眉睫。我国教育部在2008年曾表示要努力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保障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通过统筹规划,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中央财政将根据各省市义务教育阶段实际接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给予公用经费和办学条件两方面的奖励。至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虽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离“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的政策目标仍相去甚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权利仍未能得到切实保障。
  从家庭教育来讲,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并且工作繁重,生活压力大,缺乏与子女的沟通及教育。因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缺陷。
  (二)高校与企业优势作用必不可少
  据调查,政府的生活补贴、教育支持及心理辅导等成为目前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主要方式,而高校与企业这两大组织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发挥其优质的人力资源和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的作用,以高校久远灿烂的精神文化、绿色幽美的环境文化、严谨可实践的行为文化和规范民主的制度文化熏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奋发图强。而企业被禁锢于提供资金与物质的现象未能改变,在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方面作用甚微。企业应当担负起双重责任,做好关爱就职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工作。
  三、深入探究共青团、高校、企业三方联动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长效机制的建立
  (一)共青团、高校、企业三方联动的本质
  共青团是党的可靠后备军和有力助手,是最富生机和活力的一支力量。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能、体现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校共青团是共青团组织中组织最健全,活动最经常,具有生力军作用的朝气蓬勃的队伍。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团组织成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承载者。高校党组织要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以“爱国・成才・奉献”为主线,积极引导和支持团组织组织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通过此类教育活动,我们可以引导高校共青团员及其他大学生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企业共青团能增加团组织在企业的吸引力、生命力,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并可通过对青年员工的思想强化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的思想境界,让企业员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于企业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共青团可通过企业中党员、共青团员的带头作用,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增进其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关注其子女的学习,努力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共青团和企业应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配合企业的资金和物资优势,借助共青团的力量,在保障各类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产生社会影响力,号召更多的社会成员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通过高校的志愿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员工子女的学习及生活困扰,使企业员工能专心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高校志愿者可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学习教育子女的正确理念和方法,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及关爱方式。同时高校、企业应当做好对共青团工作的反馈。
  (二)努力建立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长效机制
  建立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长效机制,共青团应发挥其功能优势,通过政府成立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立机构,协调好政府部门与高校、企业的,从全局、长远的角度,站在高校与企业各自利益之上,大力宣传服务社会的理念,培养高校社会服务意识,大力扶植、支持校园的社会服务活动。同时,在共青团的引导下,做好企业与高校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引导和激励三方合作的顺利实现。
  高校可成立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志愿服务团队。该志愿服务团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公益活动并邀请媒体,增加社会成员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关注。同时,该团队也可进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关心他们的学习及生活,提供志愿家教服务,帮助学习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充分发挥了高校的教育资源。
  企业可成立公益基金会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的基本生活问题。若企业资金有所保障,仍可设立交流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外来务工人员与其子女必要的沟通交流的支持,如提供员工回家探亲的资金支持等。除设立基金外,还可对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思想教育,鼓励父母积极与子女沟通联系,主动关心子女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钟涨宝,陶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研究――基于双向度社会距离测量[J].南京社会科学,2010(8):76-84.
  [2]葛新斌.“ 两为主” 政策中的政府投入责任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2):1-6.
  [3]夏菲,彭年发,谢青霞.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育人中的生力军作用[J].中国地质教育,2001(4):37-38.
  [4]程建军,倪颖.和谐校园视野下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J].高教管理,2009(2):63-65.
  
  作者简介:
  赵伊伊(1991―),女,浙江温州人,现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生物科学专业。
  何婷(1991―),女,浙江台州人,现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科学教育专业。
  高宇程(1991―),男,浙江湖州人,现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

推荐访问:共青团 联动 探究 三方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