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4日 22:54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古玩城里的那点事儿] 古玩城与老茶馆儿下载

发布时间:2019-03-16 06:29:52 浏览数:

  四、圈子   古玩城是一个龙蛇混杂的大圈子,有卖玉的人,有买玉的人,有打眼的人,有捡漏的人,有想大赚一把的人,也有纯粹玩乐的人……形形色色的人,谱写着形形色色的故事。
  
   国内稍大一点的城市都有古玩城,深圳也不例外。自从喜欢上和田玉,我没事便往古玩城跑。平日里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抚摩那些可望不可及的高档玉器,长长眼力;周六周日逛逛周末淘宝市场,结识一帮玉商玉友,交流一下玩玉心得以及各自收藏的宝贝,顺带贪点小便宜捡点小漏,其乐乐融融之余,几年下来更是收获良多。
  
  ・地摊・
   这是周末古玩城的一个地摊上――
   “这是什么料?”一个顾客问。
   老板对这种不懂行的顾客似乎有些爱理不理:“玉”。
   “什么玉?”顾客继续追问。
   老板愈发不耐烦,干脆不说话了。“和田玉。”我帮老板应了一句。
   “哼哼,哼哼!”顾客冷笑了好一阵之后对我说:“二三十块钱买和田玉?蒙谁呢?!要真是和田玉,我把它吃了!”
   “别,和田玉虽是好东西,但吃起来味道可能并不好,还硌牙。这样吧,就拿你手中那块去鉴定一下,要不是和田玉,我负责鉴定费和车马费,并赔偿你1000元误这误那的费用;要是呢,你请我和老板一人喝一瓶水就是了。”不知哪里冒出一股“英雄豪气”,跟人家打了一个完全不对等的赌。
   那仁兄也倔,真跑去鉴定了。
   最后当然是我和老板各获得一个“瓶装可乐奖”。实际上,老板得到的实惠远比我大得多:这位顾客当天就从他那里买走了数百元的东西,并且以后几乎每逢周末都会来“帮衬”一把。
   和田玉虽然名声远扬,但也有高中低档之分。一块大师工的红皮籽料羊脂玉牌子20万元成交,我见过;一块山料机雕黑青玉牌子20元,我买过。这就是和田玉,目下价格判若云泥的和田玉。
   在另一个摊上,一香港人来买老玉件。
   “这是典型的老东西,一件200元,您上眼。”卖家很是热情。
   买家也不多说:“200元这3件。”他扒拉出说不清像什么东西的东西,然后掏出两张港币。
   “你看清楚了,这是红山文化玉器!3件200元,还港币?你有多少,我出400人民币!”卖家急了,“音量”陡然加大。
   买家也不生气,放下东西,走了。卖家却还在那里不停地嘟囔着什么。
   边上围观的人其实心里都清楚,这“红山玉”肯定不真,因为红山文化玉器远不是这价;那香港人也一定知道不真,要不也不会在这“台阶”上还价。但他出于什么想法或者目的要买这不是红山玉的“红山玉”,恐怕就很难让人知晓了。
   而古玩城地摊上满地都是的岫玉仿古件,单件10元,买多了还有大大的优惠,却常常见一些人几十上百件的买,其目的已不言自明。在一个“大买主”离开之后,老板说,她上次买走100多件,回去后倒出去两件,成交价都是2000元。“卖一件就赚翻了。”老板有些羡慕地啧啧连声。
   没错,这就是古玩城,好玩,但得会玩,并且得时时睁大眼睛玩。
  
  ・玉商・
  玉商小杨的另类收藏
   小杨有一个很儒雅的名字:杨世章,小伙子堪称敢闯敢干型的创业者。几年前开过一家颇具规模的印染厂,金融危机中,订单几乎在一夜间消失,厂子迅速倒闭。小杨迷惘了一段时间后,想起了南阳人从小就“亲密接触”的东西――玉石。这于他而言是“幼儿学”,再熟悉不过,要干弯腰拾起来就是,算是轻车熟路。
   小杨很勤奋,几乎每个月都会到新疆或南阳拉回一大堆玉料,直接从产地或全国最大的玉石加工集散地进货,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深圳销售,赚点批零差;小杨很热情,凡是与他熟识的朋友,甚至新结识的买家,他都会请他们吃饭,联络感情;小杨很刻苦,河南话、普通话、粤语、英语都很熟练,与本地“土著”或外籍人士交流无疑有着不小的优势……
   小杨走的是中低档路线,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收藏。其实不然。小杨不仅有自己的收藏,还都与众不同:这一呢,当然就是他“收藏”的顾客了――在他的手机里、名片夹里,收藏了那是相当多的顾客名单,从玩家到玉商到官员应有尽有;第二件“藏品”就更奇了:别人都是挑好东西收藏,美其名曰“只藏精品”,他倒好,顾客挑剩下的东西全部入库收起来,别人出低价通吃也被他回绝了,理由竟然是:这些东西现在看来不起眼,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升值了呢――您瞧瞧,这份收藏您见过么?是不是很另类?
  
  危中寻机 见好就“收”
   熟悉的人都知道,老赵发了。
   一次偶遇,在咖啡馆坐定之后,老赵向我道出了他的“暴发历程”――
   原来,扑面而来的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作为“奢侈品”的玉器生意也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老赵的店铺销售额也直线下降,甚至到了好几个星期不开张的地步。老赵郁闷过,也与其他店主一样发过牢骚,但怨天尤人的结果是销售状况依旧低迷。
   一天,老赵坐在空空荡荡的玉店里,望着玻璃柜墙里的一排排玉器发愣。玻璃柜里映出自己的一张苦瓜脸,他仔细审读着,突然间豁然开朗:自己的生意不好,别人不也一样?规模、资金实力不如自己的,甚至还可能更糟!在股市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赵突然间来了灵感:我何不来个低位抄底?再想到自己银行卡里躺着的百万存款,老赵一瞬间就拿定了主意:别人以甩货为主,自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干脆关了店铺,直扑苏州、上海而去。
   果然,原先高高在上的玉件确实回落了不少,尤其是以前老板们作为“镇店之宝”,号称“出多少钱都不卖”的好东西,现在也可以杀价拿走了。一圈转下来,老赵还真进了不少好东西,但一想到大部分资金又变成了玉器,而如今世道如此不景,一颗心不免又有些打鼓。
   出乎意料的是,他把“新货”往店里一摆,多日不见的老顾客竟然像从地底下冒出来一般,掀起了久违的抢购潮。几天下来,老赵带回来的东西已所剩无几,而剩下的几件则是他留下来自己欣赏的“非卖品”,并且已经是零成本了。看到这场景,老赵笑露着满口被烟熏得焦黄的牙齿,合不上嘴了。
   此后,老赵便频繁地往国内各大玉石玉器加工集散地跑,以自己独到的眼光购回不少原石、玉器,甚至还“包圆”了一家倒闭的玉器店。回来之后也不求多赚,能赚回自己舍不得出手的那几件就成。几番折腾下来,老赵虽然没有赚到多少“现大洋”,但保险柜里的精品却是越来越多……
  
  ・藏友・
  玩小籽的小子
   大约一年前,古玩城来了一位胖乎乎的年轻人,见人自带三分笑,自称是玉石的门外汉,却又独钟和田玉。
   慢慢地大家知道,他在网上自称“菜鸟”。于是乎大家也都这样称呼他,或者更亲切一点,叫他菜菜。
   菜菜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一家比较大的酒楼里任行政总厨,酒楼里大家都叫他彪哥。他也就很自然地在菜鸟与彪哥之间“切换”:工作时是总厨彪哥,而到了古玩城则摇身一变,成了玩玉的菜鸟。有一次,一个摊主听见我们叫他菜鸟,后来又听说他是厨师,便以为他姓蔡而叫他“蔡厨师”,惹得一行人哈哈大笑。
   一般而言,玩和田玉的人大都比较在意原石的块度。也就是说,在品质差不多的情况下,块大的肯定比个小的受欢迎,除非是大约100~150克左右、形状不错的天然把件料。道理很简单:块头大,可以考虑做手镯、摆件或把件之类的大件,选择的范围大,增值的幅度相对也大。即使开料后裂纹比较多做不了大件,也还可改作挂件、平安扣、圆珠等小件,反正不会浪费;而小料子加工本身就受限制,浪费料的可能性又大,因此大家在选购小料时都比较谨慎。
   菜鸟则不然,他最喜欢的就是小指头尖大小的小籽料。有段时间甚至对大一些的料子正眼都不瞧一下,一到市场上就直奔卖小籽的店铺、摊子而去,以至于有小料的卖家知道内情后,一见他急匆匆地赶过来,开价立马跳跃式上涨。刚才对别的卖家报价100元的小料子,喊出500元也不算什么稀罕事。饶是如此,菜鸟仍十分执著地在一堆堆“没长开”的小料子里逡巡穿梭,讨价还价,收藏展示,自得其乐。上千元一粒的小籽他买,数百元一颗的小料他要,一两百元的小料子更是被他“吃”下不知多少。很多老玩家看见他心急火燎地收小籽就发笑,不解地摇头说,这样的小东西拿来干嘛?泡水喝?把钱花在这上头太冤枉了。菜鸟却不以为意,仍然我行我素。
   一个周末,菜鸟又来到古玩城,打开一只小小的装着小籽的密封袋,向一干玉友展示自己配的原籽手链。在场玩玉的新老朋友都大吃一惊:呈现在眼前的一副手链籽,不仅大小匹配、料型规整而漂亮,而且有红有白有墨有黄有绿,甚至还有一颗十分稀罕的偏蓝色的小料!在南方,戴原籽手链的人不多,但在北方,喜欢类似手链的人却不在少数。以大家的玩玉经历,都知道这样的原籽手链的价值,便问他打算什么价转让。没想到菜鸟不住地摇头,说,这是非卖品。他曾经将这副手链籽挂到网上,很快就有人开价数万元欲购,被他拒绝了。
   大家这才明白,菜鸟并不是真的“菜”。只不过是大家都拥挤在玩玉的“华山一条路”上时,他却独辟蹊径,专攻小籽而已。其实,“非卖品”也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在那串“极品手链”吊足了众多喜爱者的胃口之后,他便逐渐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收、配的其他手链逐渐转让出去一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玉养玉”……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在收藏世界里则恰恰相反,己所不欲,必施于人。而对方不仅不会计较,很多时候还会因此而兴高采烈。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大约就是藏友们不停淘换的乐趣之一了。
  
  ・纯玩家・
  玩玉老顽童 淘乐古玩城
   “看看这块,皮子真漂亮啊!”一位老先生递过来一块原石,指着表面的皮色说。我接过来扫了一眼,说了句“卡瓦”,又递还给他。老先生有些悻悻地接过,自我解嘲地说,卡瓦的皮色就是比和田玉漂亮,还很少有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句话,他恐怕没说过90次也有100次了。
   在古玩城,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老资格的玩家,号称独爱和田玉,并且“玉龄”也不短了,却始终连卡瓦、水石与和田玉籽料都分不清楚,更别说对和田玉品质的判断了。
   不过这都还不算稀奇,更奇的是其中一位盘老先生,虽然不大分得清和田玉和水石、卡瓦,却能够源源不断地“捡漏”。最牛的一次是在地摊的“十元货”里淘到一块他所声称的“红玉籽料”,几个玩玉高手看过之后都不吭声,因为那实际上就是一块染得红红的青海料而已,只是碍于老先生慈眉善目的“老脸”,不方便多说什么。谁知道过了一个多月,老先生竟然很得意地告诉大家,广州一个老板为那件“红玉”开出了2.8万元的高价,但自己只管收藏,不愿转让,尽管对方出价不菲,但最终结果是――没卖!大家惊讶得连舌头都忘了缩回嘴里,老先生却觉得再正常不过,又在堆货里扒拉开了。不一会就举着一块染得黄黄的料子兴奋地叫起来:哈哈,找到一块黄玉!霎时间雷倒在场所有的人。
   即使手里的东西并不一定真,但不难发现,这些“老顽童”们玩得很是快乐,每到周末“报到”的时间比年轻玉友更早、更准时。其实,只要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有对和田玉喜爱有加的痴迷劲,似乎已经足够了。当然,能够在此基础上轻松判别真假及成色高下,无疑是一件更加惬意的事。
  
  收藏投资 不熟不做
   一次在古玩城溜达,见一老者正拿着两只手镯炫耀,说是俄罗斯碧玉的,很绿,很阳,更让人“惊艳”的是,一点杂质也没有。我和另外一位玉友“欣赏”了一下,发现所谓的高档货不过是各地地摊都有的树脂产品而已,几十元一只,要多少有多少。老者恐怕真认为自己捡漏甚至捡大漏了,我们又怎好惊醒“梦中人”?
   过了一会,老者抖抖索索地又从随身的挎包中掏出一只翡翠手镯来,在我们眼前晃了晃,说,冰种起荧光,这么干净,现在得什么价了?我5年前才花4000块买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手镯的抛光面上密密麻麻满是小麻坑,这是翡翠材质被强酸强碱“清洗”后导致的玉石结构塌陷所致,绝非什么A货精品,而是一只典型的B货手镯,要论及升值潜力,恐怕就是天方夜谭了。
   不熟不做,不仅针对一个人及其所能够从事的行业而言,也应该成为收藏投资的金科玉律。老祖宗的话应时常回响在我们耳边,以免在吃大亏上大当撞了“南墙”之后,收藏的热情也遭到“棒杀”。

推荐访问:古玩 那点 事儿 城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