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12:25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钱学森之问”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9-03-18 06:29:43 浏览数:

  摘 要 钱学森之问作为近几年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直至现在仍热度不减。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围绕“钱学森之问―谁之问”、“钱学森之问―何以可能”、“破解钱学森之问―路在何方”三个方面对钱学森之问作了一个全方位的剖析,以期对这个所谓的“天问”有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大学精神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n "Questions of Qian"
  XU Chundong, YANG Ke, ZHOU Zhi
  (School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he question of Qian as a community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until now is still alive.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focusing on " Questions of Qian - who to ask", " Questions of Qian - why might", "crack Questions of Qian - Where is the way,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 of Questions of Qian, in order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so-called "Heaven".
  Key words questions of Qian; university spirit; personnel training
  
  2009年10月31日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人们在缅怀钱老一生对新中国的卓越功勋与抒发爱国情怀之时,也不禁想起他晚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警示之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 “钱学森之问”不仅萦绕在钱老和温总理心头,也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的困惑。关于社会学的发问方式,南京师范大学高水红在其《“谁的”和“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知识学设问》提出了 “谁的”何以可能两种,这两种设问方式也为我们研究教育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1 钱学森之问――谁之问
  1.1 钱学森之问是国家之问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屡次提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理念,而科教兴国的背后恰恰是人才强国。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实行“211工程”和“985工程”后,又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采取了诸多经济和政策方面的刺激措施来激励人才工作发展,如“长江学者”计划、国家创新型团队计划、“百千万人才计划”、国家最高科技奖等等,可见我们国家是重视人才的。每年国家公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并与他们签订合同确保他们学成回国建设祖国,看来我们国家是缺少人才的。
  1.2 钱学森之问是历史之问
  钱老晚年十分关注教育事业,曾多次提到类似的问题。他曾直言不讳“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和民国时期所培养的大师相比!”回想起20世纪前期,我们的大学是培养出了大师级人才的,像哲学大师金岳霖、贺麟、熊十力、冯友兰,国学大师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及在西南联大求学的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等,这一大批耳熟能详而又生逢乱世的大师或后来成为大师的人物,又如何不令人动容。而如今我们大学数量增加、经费增多,办学条件改善了很多,却缘何杰出人才的比例降低了很多?可见,某种程度上说,钱学森之问是国家之问。
  1.3 钱学森之问是教育之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扩招在为人们获得更多接受高层次教育机会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质疑,教育质量下降成为公认的现象。钱学森之问看似不完全针对教育,但实则主要问的是教育。科研论文数量世界第一,被引用次数却百名开外,教育牵涉到家家户户的利益,而我们的教育是广泛遭人诟病的,而教育当局仍沉醉于少数专家的歌功颂德,似乎并未有过深刻的反思,以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 “钱学森之问” ――何以可能
  巨星陨落,国人同悲,因为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时代。关于钱学森之问的的症结,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2.1 应试教育理念
  我国是最早使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国家,其中科举考试在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其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学生太尊重权威,在课堂上发问的学生太少,更缺少对权威的质疑,指导思想基本上是“求同排异”,将禀赋、特质各异的学生用统一的模式进行统一塑造。如此一来,导致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兴趣,继而丧失“独特的、创新的”能力。据悉,在历史上一些名人都曾严重偏科,若以今天的高考录取制度,根本就进不了大学,包括高考数学成绩15分的钱钟书,高考数学成绩4分的季羡林,清华北大两次考试数学都是零分的吴晗,而罗家伦被北京大学录取时,数学考零分,但他最后却当上了清华大学的校长。
  2.2 大学精神的失落
  曾几何时,思想的盛宴、科学的殿堂是外界对大学的赞誉,有容乃大,兼容并包是我们极力推崇的大学精神,大学的发展活力就赖于吸收不同流派的思想,通过百家争鸣 ,在大学这个熔炉里最终铸就成为闪耀夺目的金刚石。而如今,大学的兼容并包精神已悄然逝去,学术“繁荣”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大学精神危机。我们的大学太过急功近利、趋炎附势,就科研而言,以数量说话,而不是以创新和质量取胜。如此环境下,学者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不免应运而生,这样的氛围恐怕也难以培养学生海阔天空的思维。俯瞰当今的中国大学,高楼林立,大师难觅。我们并不否认大学对物质文明(如新校区建设 ,建造大楼等)加大投入的必要性,但对物质的注重并不能成为对精神的贬低。
  2.3 人才培养模式僵化
  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的需求角度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僵化单一。首先,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大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需求进行适时调整,没有找好人才培养诸环节和就业市场的衔接点,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其次,培养层次结构不合理。在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过分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而弱化了对原有优势学科的开发,部分院校争相为了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而单纯追求学校的综合性和专业设置的大而全。
  3 破解钱学森之问――路在何方
  钱学森关于“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度被不少专家学者称之为“天问”。 本文认为破解钱学森之问应从以下三点着手。
  3.1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教育理念是灵魂。其教育理念包括以下三点。首先,树立培养多样化的人才理念。大学理应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多种思想交织的场所,没必要用一个模子培养所有学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逐渐多元起来,要求大学为各行各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其次,树立以人为本,兼容并包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质是以学生为本,大学应该支持并发挥、发展他们的特色,为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创造宽松的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同时,还需要在人才培养中积极营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权威和勇于批判专家的学术氛围,因为思想只有相互碰撞才能迸发出火花。再次,树立个性化培养理念。个性化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往往通过个性教育来实现,不注重个性的教育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
  3.2 重塑大学精神与品格
  一所大学要想培养杰出人才,产生一流的学术成果,就必须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探索精神,具有一种只问是非而少计功利的品格;具有让不同学科相互汇通与交叉的文化和知识底蕴。因此 ,大学应该有一种独特的精神风骨,适当保持与社会的距离。对于大学的发展,我们应借鉴英国教育家约翰・ 巴特菲尔德确立的指导思想:“我们需要经常提高警觉,以保证大学与工商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致损害我们的学术水平,或者导致我们不去认真研究问题。大学必须培养学术自由,这是大学实力的源泉。”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力量,重塑现代大学精神和品格,创新型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我们的大学才有出路 ,我们的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3.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关键。具体而言,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依据有三,其一是学生的禀赋、能力发展水平和自身角色定位、求学意愿、价值观念等都呈现出日趋多样化的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就业去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遵循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时代呼唤和要求。其二,缘于各异的历史传统、差异化的办学条件与水平、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不同的学校所提供的育人条件是不尽相同的,每一个学校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学校的独特性决定了学校提供的育人条件的独特性,进而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其三,当代社会变迁加速,行业分工日益细化,其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的,这也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应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胡振京.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15).

推荐访问:社会学 分析 钱学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