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15:39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路径略探 马克思主义哲学4个框架

发布时间:2019-04-09 06:51:11 浏览数:

  【摘要】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以来,国内的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目前我们急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科学理论来来解决人民群众在现实中遇到的挫折和疑惑。据此本文结合前人成果,探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路径,有助于人民群众掌握这一理论并转化成指导实践的力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061-1.5
  当前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和谐,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越来越关心自身的发展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迷惑,因此急切需要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和处理。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路径有助于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语言的通俗化
  列宁曾经讲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要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和接受必须在语言和内容表达上通俗化。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普通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思维能力、认知程度等等。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来表达深奥难懂、晦涩、抽象的哲学理论,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走入千家万户之中,更好地被人民群众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艾思奇撰写的《大众哲学》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开山之作,率先开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众哲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哲学理论从大众的思想实际出发,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紧扣时代主题,解答当时中国革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作为广大群众喜爱的理论著述,《大众哲学》成功地做到了哲学与实践、哲学与群众、哲学与时代有机统一。可以说艾思奇《大众哲学》为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借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传播形式不断更新,传播形式多样化形式日趋明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广泛利用传统传播形式的同时,应该重视新兴媒介的迅速发展及变化,积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迫在眉睫。
  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电子邮件甚至是户外的广告墙和电子显示屏等传播媒介进行传播。还有现在非常流行的社交网络,主要包括微博、博客、论坛、人人网、空间、推特、Facebook等等。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重视新兴媒体的发展,新兴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快递信封广告、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针对性的传播形式,避免单一的传播形式,毫无疑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江泽民指出:“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政治斗争阵地。”所以我们更应该格外重视互联网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机制的常态化
  所谓的传播机制就是指信息传播的形式、方法、流程等各个环节,从传播者、传播路径、传播媒介、接受者等所有必须因素构成的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机制就是指哲学相关理论的发布者到接收者的传播路径的总体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这就需要把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方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工作常态,以促进其可持续、稳定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这种传播机制的正常的状态并趋近于合情合理。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大力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机制,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机制的常态化。
  要充分认识到传播机制常态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传播的意义,不断推进常态化。首先,要建立长效机制,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其次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按照不同的层次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规划,把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才培养的政治目标,具体落实到课程、教材、教学计划中去,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各类学生头脑。再次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监督,细化责任,形成合力;最后关注网络舆情,畅通传播渠道。
  四、宣传队伍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离不开宣传的专业化队伍,高效干练的专业化队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队伍的专业化的建设。鼓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中去,培养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专家,并培养一批专门在基层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工作的专业宣传队伍,调动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坚强的后盾。
  为了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顺利开展,宣传队伍的素质是关键。我们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宣传队伍,要求业务精湛、理论过硬、品行高尚、纪律严格、精干高效、为人正气和政治信仰坚定,尤其要重视政治信仰坚定,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有了信仰才有了方向。团结宣传队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强奋斗。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出贡献。
  广大理论和宣传工作者应提高认识,既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又要结合群众和基层实际,洞悉群众的所思所想,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运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普及,不断提高理论宣传普及的实效性。我们必须意识到首先提高宣传队伍的认识层次才能使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认识水平得到提升,如果连老师的认识都提高不上去,那么学生的水平怎能够得到提升呢?因此提高认识有助于宣传队伍专业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高宁.《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启示[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13(3).
  [3]杨晓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研究[D].甘肃兰州.兰州大学,2011.
  [4]陈艳玲.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J].社会科学家,2009(5).
  【作者简介】孔孟剑(1986- ):男,辽宁喀左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宋焕斌(1961- ):男,吉林大安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推荐访问:大众化 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