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07:20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

发布时间:2019-04-18 06:45:16 浏览数: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通过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培养目标中的核心。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是核心中的核心。
  学生的思维是怎样发生的?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人的理性认识的过程。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建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但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具有发散性和收敛性、灵活性和多变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在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设问,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可见,灵活巧妙的设问,不仅具有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通过以上对设问和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和界定,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灵活设问,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启迪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等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这门艺术?
  一、创设活化情境,诱发积极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的教学原则明确规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与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要想使语文课堂产出“健康的孩子”,必须掌握和运用好“产婆术”——好的课堂氛围和设问技巧,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
  我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养成,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求异品质的塑造。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具体而言,我们要提倡建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应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产生质疑,能够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应鼓励学生由此及彼,从一个问题衍生开来,提出崭新的、有创造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的设问才会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设问应有助于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教师应着重以现在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先引入课堂,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从而把学生从“已知世界”引入“未知世界”,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水调歌头》的时候,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先朗读、再分析、再背诵,简直是糟蹋了那么好的一首词,学生们都喜欢听歌,不妨先让学生听听根据本词所创作的《明月几时有》,由歌入境,非常切合词意的旋律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再启发学生运用求异思维,让学生比较一下词中的借月抒情和以前所学过的诗歌中的借月抒情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理解诗词所蕴涵的情感的兴趣,这种兴趣正是诱发学生语文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必需的。
  二、“三多”有效设问,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又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着眼于探索未知的事物,发现事物间的新关系,寻找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将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设问,也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而言,思考问题时,根据同一来源材料,以比较丰富的知识为依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探求不同方向的解答。
  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时,可以问学生“文中展现了春天的哪些图景?”学生第一个层面肯定会回答文中展现的一些春天的自然景色,回答完这层以后,教师可以再就这个问题加以重复和深化:仅仅是这些自然景色吗?学生马上会想到还有人。教师再继续设问:还有什么?在这些人身上能看到“春天”气息吗?这样步步深入地探讨,学生最后领悟了:还有人身上的、像春天一样勃勃生机的精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
  同时要鼓励学生拥有坚持己见的自信和勇气,引导学生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找证据、求事实;但还应引导学生既要敢于坚持己见,又要善于接纳别人正确的观点,从而在对某个问题的讨论中获得最大收益。
  三、持续启发引导,激发创新思维
  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但应该怎样保持这种积极性,使其持续下去而不中断呢?
  (一)给学生深入思考的充裕时间
  语文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语文学习,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些,学生就会更加全面、较为完整地回答问题,这样,问题回答的准确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几乎不给出思考时间,就要求学生立刻作答,一旦学生不能立刻说出答案,教师便不断地重复其问题,催促答案或者干脆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恰恰是在干扰学生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活跃的思维过程。
  (二)与学生思维同步的持续启发
  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应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能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为了能让学生领会斑羚的那种精神,教师会设问:“哪一只斑羚的行动最打动你的心?”这时候就不能一定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回答是“镰刀头羊”或是老斑羚,若有学生回答是那只获得重生后兴奋的半大半羚,也应当给予肯定。我们应该让学生肯定“镰刀头羊”或是老斑羚的牺牲精神,但劫后余生的喜悦也同样能打动人。
  (三)提出由课堂生成的活化问题   问题不仅是教学的心脏、教学思维的动力,更是思维的方向。语文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地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为更深入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提出适当的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角度要新颖
  这是指提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角度选得好,教学效果就好,否则,反倒会对学生产生误导。
  首先,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只有面对感兴趣的东西时,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在学习《变色龙》的时候,可以以“指鹿为马”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十分自然地导入新课,由此引出类似的人物形象:奥楚蔑洛夫。有了这样的一个铺设过渡,再分析人物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其次,问题的设置要从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可以设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爸爸?”学生就会努力从文本中寻找爸爸的影子,体会爸爸细腻而感人的父爱。
  2.难度要恰当
  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或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学生“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则失去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兴趣,挫伤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相反,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出答案,则其求知欲将会降低,从而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分层次设问,分层次教学,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目的。
  3.跨度要适中
  从纵向上说,问题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难度,那么,从横向上看,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点”上的信息量(难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跨度)。如果问题设置的跨度太小,则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如果跨度太大,由于学生不可能立即想起许多有关知识而难以作答,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一般来说,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而在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如在分析课文的时候,比如说散文,可以问学生综合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相关的语句举例说明。而在复习课中,跨度可以较大。可以设这么一问:哪些文体一般适用哪些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都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让学生综合所学课文进行整理,从而可以把得出的结论作为一般理论运用到平时的阅读中,看看适不适用,这样将各种文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语文作为一门特殊学科,设问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因为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而应该是涵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有和“语文”有关的行为的。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课堂中提高,在课后升华,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自立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候,可以设问:“我们可以从海伦身上学到什么?社会上,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像海伦这样的人,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去思索课文外的许许多多属于语文、属于生活的东西。
  4.梯度要分明
  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可以设计三个问题:小弗郎士上课前后的心情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你怎样看待这个变化?这几问的难度呈梯度增加,学生每做对一步都为解答下一步打下了基础,每做对一步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学习和思考的欲望,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
  5.广度要泛化
  有时候我们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得以回答。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适当增加问题的梯度来增加问题的广度;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其具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在教学《心声》时,要求学生理解京京的心声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声?这样问不能直达主题,而且复杂。我们可以直接设问:“京京为什么想读课文?”这样就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广度,也拓展了问题本身的内涵,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思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密度要均衡
  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也不能没有提问。提问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思考,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众“度”,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设问有“度”,才能使“问”真正起到牵线、搭桥和引路的功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提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巧妙的设问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采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陈萍 浙江宁波鄞州区董玉娣中学 315101)

推荐访问:设问 语文课堂 艺术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