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4:22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阿阿富汗 阿玛努拉改革对阿富汗妇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4-21 06:30:14 浏览数:

  摘 要:阿玛努拉改革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亚的三次改革之一。改革的目的是把落后的阿富汗变成君主立宪国。改革包括司法、行政、经济等方面,内容涉及教育、家庭、婚姻、就业等,虽然这场革命以失败告终但影响深远。
  关键词:阿玛努拉改革;妇女问题;妇女解放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199-02
  妇女问题是每个国家的社会问题,妇女问题解决关键是男女性别的差异。女性和男性一样,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妇女作为民族子孙的繁衍者,家庭内务的操持者,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在每个国家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阿玛努拉改革前阿富汗妇女状况
  1.父权制社会的长期存在
  阿富汗妇女问题的由来是因为阿富汗属于世界上少数仍保留有父权制特征的国家之一。而阿富汗封闭性的地理特征也决定了其父权制社会将长期存在。直到20世纪,大多数游牧民族仍进行长途迁移,其中人口比较多的是普什图人,他们仍生活在父权制的社会中。直到19世纪以前阿富汗人对本民族的起源仍没有一个准确的概述,有的地方称呼用来表示边远地区、山民之意,还有的则表示他们所居住的地方[2]。
  一般来说,封建化的过程有助于推动主体民族的形成,即一部分人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种族,这种融合便会为民族国家的出现打下基础。封建化过程是建立在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家庭基础之上的,而部落却建立在以氏族关系为基础上。但是在阿富汗,伊斯兰教的传播缓慢,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完成,这使阿富汗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即部族社会与伊斯兰教相结合。
  2.父权制中的阿富汗妇女状况
  在阿富汗国内,部落和父权制对妇女地位的认可度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根据伊斯兰教法则,妇女出嫁时所拥有的聘礼属于妇女的财产。但是,在阿富汗的城市或乡村中,妇女本身就属于财产的一部分。而男性的财产则有牲畜、妇女、儿童等等,甚至部分富裕的男性还可以娶到两个以上的妻子。阿富汗人结婚时的彩礼以及举办婚礼的花费是十分巨大的,巨大到足以使贫穷的家庭破产,所以大部分人结婚都很晚。
  阿富汗婚姻中的特点是索要高额的礼金。虽然这些完全不符合《古兰经》,但是在阿富汗却十分盛行。由于女方索要了高额的礼金,因此在丈夫野蛮地对待妻子后,妻子很少选择离婚的权利,高额礼金这一行为不仅仅使得妇女的尊严遭到践踏,使得妇女的地位大为下降,同时也使得男性承受了更多的经济负担。性别隔离和女性幽居在阿富汗普遍存在。传统的穆斯林家庭建筑结构是男女分开的,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妇女不被非本家族的男性看到。幽居制度主要表现在蒙面、幽居、男女住所分开等方式上。阿富汗妇女有权去清真寺,但这种行为却不符合幽居制度,所以她们在外出时,面纱几乎盖住了整个身体,只将一双眼睛留在外面。
  伊斯兰教禁止性混乱,并且规定通奸罪要有目击证人才能成立。宣告成立的原因是为维护传统的道德,对于这个问题,阿富汗的普什图人却认为事关荣誉而非道德问题。在阿富汗每一个家庭都非常注重家族荣誉,而该荣誉的获得主要取决于妻子的声望和品行[3]。
  根据伊斯兰法规,妇女有权继承其子一半的财产。在法庭上,妇女的证词显得苍白无力,如两个妇女的证词加起来只等于一个男人的证词[4]。大多数人认为妇女的智力差,身体弱,妇女应该与社会相隔离,所以外出时必须戴面纱。在受教育的权利上,只有贵族妇女才能接受相应的教育。因此不允许妇女抛头露面,目的是怕被非本家族的男性看到他们妻子或女儿的长相。
  在此情况下,阿富汗的爱国人士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为此他们与王室联合,推动了阿富汗妇女的解放运动。首先是在阿赫曼统治时期,采取了消除风俗法对伊斯兰教的侵害的措施;其次是青年阿富汗派的塔尔齐,他支持妇女应拥有受教育的权力,而且提倡男子有四个妻子但不允许这些男人有妾和女奴。由此可知,在阿玛努拉改革前,阿富汗的社会已经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5]。这些人的努力推动着阿富汗的妇女解放运动,并为阿玛努拉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阿玛努拉改革时期阿富汗的妇女问题
  1.阿玛努拉改革中妇女地位状况
  1919年2月,阿富汗中央军团司令阿玛努拉在首都登基称王。年轻气盛的他决心通过改革来实现“青年阿富汗派”的独立、民主以及科学的纲领,推动阿富汗走上文明、进步的道路,尽早实现阿富汗的现代化历程。为此,他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
  在处理妇女问题上,阿玛努拉效仿土耳其、埃及以及中东其他国家。他坚信阿富汗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妇女的解放。鉴于此,他极力要求实现妇女的解放,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借此实现阿富汗多元的现代化。1923年,阿富汗政府颁布了有关刑法、婚姻法等方面的法律条文。而婚姻法的制定已经改变了阿富汗妇女的社会地位,使妇女的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2.阿玛努拉改革中阿富汗妇女的教育和就业
  拥有受教育权力是国际妇女组织要求给予妇女最基本的权利,这不仅是女性现代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这也是使男女保持地位平等的条件,教育不仅仅会给妇女带来生存的技能,同时还让妇女明白应该主动去追求自己的命运,应该拥有与男人同样的魄力和勇气。
  阿富汗教育体制可以分为:初级教育、师范和职业技术教育、女子教育等。6~12岁是孩子接受初等教育的年纪,目的是普及识字率,扫除文盲。12~17岁是初高中教育年龄,这是就业和接受高等教育的前提。1923年阿富汗宪法规定儿童必须接受小学义务教育,并且在各个大城市开办许多新学校,创办了师范学校和女子学校等[6]。在其统治期间,几百年来处于封闭中的阿富汗打开了国门,创办了英、法语学校,并将一些学生送往国外求学。
  3.阿玛努拉改革中阿富汗妇女的婚姻和家庭
  妇女是家庭和婚姻中的主要参与者,同时在婚姻和家庭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化不仅仅意味着妇女的变化也意味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阿玛努拉在改革期间曾对婚姻家庭法进行过修订。1920年针对喀布尔上层社会的一些人物,他宣布取消奴隶制,并且规定拥有妾是非法的。1921年又颁布了婚姻法,取消了强迫式的婚姻、索要高额礼金等等。废除多妻制和童婚是中东地区敏感的话题之一,但阿玛努拉并没有停止改革的脚步。他反对妇女戴面纱,反对早婚制,并且削减了伊斯兰教僧侣的补助金和津贴。同时政府还命令禁止买卖婚姻,以此保障妇女的权利,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改变阿富汗传统的妇女状况。
  4.阿玛努拉改革时期社会因素对阿富汗妇女的影响
  20世纪初,阿玛努拉改革的目的是使阿富汗走向现代化,但是在整个阿富汗仍旧弥漫着君主统治的保守思想,虽然妇女在婚姻、教育、就业上有所改变,但是妇女仍然受到男性的歧视和压迫,仍旧得不到真正平等的待遇。男性普遍认为妇女只有美丽外貌,拥有女性的特征,才能在男人中生存,而这点是最重要的。
  在男性至上的思想支配下,大多数男性认为男人应有能力保护女性,女性应具有端庄、高贵等方面的气质不能像男性那样。在阿富汗,妇女不仅要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同时还要关注家庭生活领域。这就使得妇女在工作和生活中承受着双重的压力,为摆脱压力有些妇女甚至走上极端,这就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社会影响,这些矛盾仍旧制约着阿富汗妇女。
  阿玛努拉实行的一系列改善妇女教育的制度,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也冲击了父权制社会的格局关系,因此这些改革措施也遭到了传统势力的反对。1928年,宗教界人士向阿玛努拉建议要限制男女结婚年龄,并且反对阿富汗女孩在国内接受西方教育,反对将女学生送到国外接受教育,他们认为妇女接受教育是违背教理和传统的。可见在传统的阿富汗,妇女接受教育仍遭到了巨大的阻力。阿玛努拉改革中虽然妇女受到鼓励外出就业,但她们的工作范围也只能局限在女子学校、妇女银行或妇产医院等地方。仍不允许到有可能同家族外男人接触的地方从事工作。
  三、简析阿玛努拉改革失败对阿富汗妇女的影响
  保守势力对阿玛努拉的强制性改革措施持反对态度。1928年,阿富汗大国民议会召开,大会中阿玛努拉再次宣布要添加女子学校,取缔妇女面纱,禁止学生结婚等,正当他改革进入巅峰时刻时,改革的基础开始分裂,传统反对势力的起义不断冲击着阿玛努拉的改革,经过东山再起的努力失败后,他被迫流亡欧洲。阿玛努拉的倒台标志着改革的失败,而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改革的许多措施如取消妇女面纱、实行男女同校等脱离了阿富汗的国情;其次,阿富汗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制,不能有效的制约内部分裂和反对派。最后,他个人的性格,好大喜功,性格鲁莽,脾气浮躁,给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正如塔尔齐说过:“我一辈子都在鼓吹改革,但我知道改革必须是有一个基础的,而阿玛努拉却建了一个漂亮的却没有基础的碑,只要一块掉落它就会塌陷。”
  妇女解放只是阿玛努拉改革基础塌陷的导火索,而阿富汗世俗化改革的失败深刻地说明了妇女解放的成功与失败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阿玛努拉改革政权的失败也给后来者留下了教训,同时他所开创的改革事业缓慢并稳步地改变着阿富汗的面貌。虽然现在阿富汗妇女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各个国家中的改革者以及阿富汗的改革者们仍然没有放弃实现阿富汗妇女的解放。
  参考文献:
  [1]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9.
  [2]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
  [3]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33.
  [4]彭树智.二十世纪中东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93.
  [5]彭树智.阿富汗史[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56.
  [6]陈建民.当代中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1.
  (责任编辑:田 苗)

推荐访问:阿富汗 阿玛 妇女 改革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