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21:39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为有源头活水来_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发布时间:2019-04-21 06:35:49 浏览数:

  摘 要: 多读好书,获取丰富的材料;剖析材料,悟出深刻的道理;梳理材料,形成有序的系列。通过积累;内化,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就能解决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代之以“文思泉涌,下笔千言”的轻松局面。
  关键词:作文材料;积累;梳理
  谈起作文,学生颇感为难,因为常有搜肠刮肚之苦,捉襟见肘之窘。勉强作文,或是言之无物的“客里空”,或是胡编乱造的“想当然”,或者说大话、假话,什么“多么美丽”、“非常伟大”、“好好啊”之类的,没有具体内容。究其实,就是缺乏材料。不论写什么文章,材料是基础,有了材料,作文就容易多了。例如,写外出旅行,写美好的风景和事物,就比较容易写;看到有趣的电影后写篇感想,也会比较轻松,因为不缺材料。所以,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应在材料的积累上下功夫。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材料积累应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积累的信息进行编码、梳理、加工,把它们和已知的知识挂钩,串联起来,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构建丰富的材料宝库。
  一、多读勤记——丰富积累
  (一)多读
  欧阳修回答怎样把文章写好的问题时说:“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他“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多读为他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韩愈在《进学解》中介绍了他勤读的情况:“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苏轼以“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来勉励自己,警示多读。以上无不说明,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秘决,多读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什么,读生活,读文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之树常青,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人们认识生活、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亲身实践,通过投入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形成知识;二是借助书本获得间接的生活和间接知识,所谓“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就是这个意思。据测定:一个人的知识靠亲身实践得来的仅占20%,而80%的知识是靠阅读得来的。书籍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积累、保存和传播知识的最重要的载体,在人类社会科学文化发展中起着传播文化、传递精神遗产、孕育文明的重要作用。这样,人们通过阅读,能够博古通今,联系四海,吸取经验,获得知识。又因为书籍是前人彼时彼地生活的客观反映,通过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生活,提高观察、分析和理解生活的能力。阅读给学生展开了广阔的“智力背景”,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和对祖国语言的崇拜”(苏霍姆林斯基语),理所当然地应该得到重视。
  我在教学实践中把高中阶段课外阅读的内容归纳为八类:
  (1)中外名人传记(2)中外文学名著
  (3)先秦诸子论著(4)中国古诗词
  (5)时事新闻(6)古今名人言论
  (7)寓言故事(8)中学生优秀作文
  阅读人物传记,要求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分析各种因素对传主成长历程的影响;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感情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获得有益的启示。
  选读先秦诸子论著,是因为先秦时期是我们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
  诵读古诗词,可以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还可学习作品的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中学生优秀作文,以中学生的眼光来观照人生,观照社会。较切合学生实际,选读此类作品,不仅使学生易于借鉴、仿效,而且还可以同龄人的成就激励他们写作的欲望。
  所以,如果能指导学生阅读这八类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学生视野定然开阔,所得甚多,作文也就不会难于上青天了。
  (二)勤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仅要多读,还要作好读书笔记。读了以后,将其中自己喜欢的精妙语句或重要内容,只要是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按文体分类摘记在笔记本上,长期坚持做,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丰富语汇,开阔视野。还会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好帮手,提高写作能力。
  做好读书笔记,还要善于总结。让学生每周都要进行回顾,看摘记的内容到底好不好,好在哪里,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帮助。在不断总结中提高做读书笔记的水平,使其为我所用。读书笔记要勤做、勤记。有的同学就是怕记,其实记也容易。因为你所要记下来的是你真正喜欢的,每天闲暇之时,找一至两个段落进行强化记忆,反复吟诵,细细品味,就能烂熟于心。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剖析梳理——深化积累
  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就一定能提高写作能力吗?这未必。有些学生说,材料我掌握得不少,但写起作文来却都运用不上,这是为什么?是的,如果积累的材料只是静态的罗列、堆积,那它对于作文能力的提高确实不会有什么帮助。究其原因,这些学生积累材料,只关心材料的内容记住了多少,却没有想想他“读懂”了材料没有。而优秀的学生却能认真地思考,把材料的主要内容挖掘出来,追根溯源,通过思维的“求疑”,认清了材料的实质。这两种不同的学法也许会有暂时相同的效果,即谁都“知道”了,但“此知”和“彼知”是不一样的,一个仅仅是背熟记住而已;一个是通过独立思考求证得来。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读书一定要知其然,更重要的还要知其所以然,即要懂得思考和消化。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与课程理念认为:知识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与作为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获得。所谓“理解知识“与“消化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意义赋予”的过程,即学生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对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意义发现的过程,意义赋予的过程,也是一种意义创造的过程。   所以光积累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材料的剖析上下功夫,让材料变“铁”成“金”,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
  下面以“故事”材料的深化运用为例来说明。
  (一)读“故事”
  一星期选择三则短小精辟,富有启迪意义的故事推荐给学生。内容涉及修身养性、求知成才、亲情、友情、爱情……题材可以是人物故事、寓言故事,也可以是历史故事、现代美文等等。
  “人物故事”如:《闻鸡起舞》(祖逖)、《范仲淹划粥》、《查根出白药》(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从黑人孩子到州长》(美国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小泽征尔的故事》(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搬开心造的石头》(泰国十大杰出企业家施利华)、《成功来自创新》(背跃式跳高创始人理查德·福伯斯)等。
  “历史故事”有:《绝缨宴》、《梁国的瓜好》、《范蠡的儿子》等。
  “寓言故事”有:《兔子的导师》、《狐狸与葡萄》、《父子骑驴》等。
  “现代美文”有:《油伞》(忐忑不安的把破伞借给报童,因为怕他不还,结果换来的是修补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好伞)、《送你一轮明月》(和尚与小偷的故事)、《蝴蝶之死》(小男孩用剪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
  其中有些故事让人激情振奋、荡气回肠,有些故事让人怦然心动、潸然泪下,有些故事让人大开眼界、嘘嘻不已,有些故事让人凝眉思考、感叹大悟……之所以把这些故事推荐给学生,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我力求故事能够以新激趣、以美激趣、以情激趣,让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更勤快地积累材料,扩大知识面,并借机让他们进行剖析和梳理材料的训练。
  (二)析“故事”
  推荐故事给学生,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真知。因为在教育作用与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着学生自身的能动活动的环节,而且这个环节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的人不用大脑去思维,就会蒙蔽,就不能明白事理。倘若读书只不过限于读,按照叔本华的说法,就是别人替自己思想,你只是在重复,如同儿童启蒙习字依据描红一般。读书的目的在于在书籍的启发之下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其根本在于多加思索,多有生发,锤炼出自己的思想,而不能使自己的头脑沦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所以积累材料了以后,不让它在学生的笔记本上躺着,而让学生趁着刹那的激动
  与震撼,抓住突发的灵感想开来,想准、想深,分析、挖掘故事蕴含的深刻的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到不同的启示,我让学生尽量向“深”、“新”方面发展。在剖析故事内涵时,就应充分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三)联“故事”
  记住了故事,剖析了内涵,作文时是不是就能够“视通千里,思接万载”呢?这还要看你有没有调动相关材料的能力,有没有把材料排成一个个的“阵营”在等待着你出兵的“号令”。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决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这样一种模式,而是“刺激——内化——反应”的过程。这个内化,就是大脑对所接受的外部信息进行编码、加工、处理,把它们和已知的知识挂钩起来,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否则的话,外部的信息就无法成为你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学习有没有效率,效率的高低,全在于学习者有没有这样的“内化”过程以及这个内化过程质量的好坏。
  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智能在人头脑中不是简单的堆砌,它是以特定的结构组成的,表现为系统优势。智力系统的非加和性否定了把系统简化为其构成部分简单迭加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知识发展的整体性,如何注重组织和保存所学知识,如何注重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相联系,在头脑中系统化,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鉴于此,有的学生积累了材料却运用不上,是由于把积累的材料单独摆放,没有把相关联的材料依题旨进行梳理、串联、存放。因此,我让学生对故事提炼出观点以后再列举出相关联的能论证你的观点的例子。这里特别强调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作接近、相似、对比、因果等联想,搜索语文课本的材料,以及课外所获得的知识。目的是让储存在大脑中的一个个孤立的片断组成有序的系列。因为我们重视的是活的、真的、融合的知识。如果知识的获得是单纯地靠感觉、思维和记忆,那么学习结果就会成为特定的操作技术,教学内容只会像字典的词条一样孤立地存放在头脑中,不能内化为个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只有当知识内化到个体的知识结构之中,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因此,人的知识的系统化程度是素质的重要指标。作文材料的丰富与否首先注重的也还是是否按一定关系构成了一个有组织、有层次的知识网络。
  我在教学实践中边摸索,边探讨,边总结,认为以“故事”为线索,进行“读故事”——析“故事”——联“故事”的方式,不失为解决活用材料问题的一个理想的途径,特别是在高三复习阶段。
  积累了材料,引来了清新的活水。
  梳理了知识,打开了尘封的记忆。
  积累、梳理让作文的材料滚滚奔涌笔端,学生那种提笔千斤重,如蚁负鼎的尴尬局面怎不会被文思泉诵,得心应手的轻松作文所取代呢?

推荐访问:源头活水 为有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