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23:10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分析及其完善] 大学城建设模式

发布时间:2019-04-23 06:42:18 浏览数:

  摘要:我国大学城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大学城的建设因基础条件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建设模式。基于对大学城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比较分析可知,大学城在开发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建设盲目性、投资主体较窄、监控不到位、规划不合理、定位不清晰等,对此应加强大学城建设的规划,回归本真及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关键词:大学城;建设模式;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2-0115-04
  大学城是一种高等教育现象,是指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大学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1],被称作“大学城(CollegeTown)”。概括地说大学城就是“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本文对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类型进行归纳分析,并指出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我国大学城建设的背景及现状
  我国的大学城建设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高校的扩招使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了教育资源紧张的现象。传统的大学布局规模较小、校园分散、设施配备落后,高等教育发展“小而全”体制造成的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逐渐明显。适应高校扩展和资源集约需求的大学城建设应运而生。廊坊东方大学城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在2000年8月正式“开城”,首批7所大学的近万名学生入驻。自此,我国的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仅仅两年的时间,全国各地规划建设的大学城达到了50多座。
  我国大学城分布较密集,主要分布在文化底蕴深厚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东北工业发达地区等。建设规模大、占地面积大、投资大是大学城建设的特点,比如广州大学城占地4 000多公顷,投资多达300亿元[1]。
  大学城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的状况,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了学校之间的交流。由于各地的基础条件和需要不同,大学城建设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模式。
  二、我国大学城建设模式及其特点
  通过对我国大学城的产生、发展现状及特点的归纳,我们可以对大学城进行类型划分,从而使得我们对大学城的认识更加清晰化、系统化。从世界范围内大学城的产生来说,大学城的构建模式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生成的大学城。这一模式一般以一所或几所大学为中心,各类学校不断聚集,与当地居民形成一个统一的学习生活社区。许多外国著名的大学城都是这一模式,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城、牛津大学城。但我国由于现代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加之战乱、经济落后、文化专制等因素,这类大学城几乎没有。第二类是规划建设型大学城。这一模式的大学城主要是在政府、企业、社会、高校共同参与下,统一选址、统一规划,将多所大学集中建设成成片大学园区,园区内各类设施俱全,能够形成资源集约与共享,日本筑波大学城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2]。我国大多数大学城也基本是该类模式。因此,对我国大学城的研究也主要是对规划建设型大学城的研究。
  下面我们根据大学城规划建设中各自主导要素和特色的不同,并参考其他学者关于大学城模式类型的划分,对当前我国大学城进行归类划分并逐一分析各类大学城的特点。
  1. 以大学城建设的投资主体不同,可把我国大学城概括分为三类:企业开发投资模式、政府主导模式、高校自主模式。
  (1)企业开发投资模式。企业开发投资模式“是由企业投资大学城,实行‘校企共建,学校为主,各校合作’的运行机制。”[3]这类建设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创新,具有显著特点:首先,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大学城从资金投入、基本建设到经营管理、后勤服务都采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公司负责建设教学生活等基础设施,例如食堂、学生公寓、教学楼、图书馆等,校方有偿使用这些设施。企业为学校提供办学设施、后勤服务,学校把消费市场交给企业。其次,大学城一般设有管理委员会,统一履行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对大学城进行统一管理,大学城内高校教学活动自主实施,不受管委会的干预。
  (2)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型大学城是指从大学城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与管理等整个过程,均由政府牵头,发挥着主导作用。该种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规划、设计、建设整个过程都以政府为主导,经济基础可靠,很难出现东方大学城巨额债务危机类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不以盈利为目的。
  由于高等教育投资规律的制约,投资方不能短期获得较大效益,此时由政府为主导建设大学城是必要的。我国国内大部分大学城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如广州大学城就属于这一建设模式,由广州政府牵头,政府出资兴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大学城已初具规模。政府对大学城进行合理的规划,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由于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大学城内的建筑质量等都有可靠的保证,有效聚集了全省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政府主导,企业、学校、社会各方的合作协助下,广州大学城日益成为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领先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广州的文化胜地,对广州市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高校主导模式。高校主导模式是指政府提供建设所用土地,高校作为投资主体,自行从各种渠道筹资建设,政府也会提供少部分的政策性补贴。
  这类大学城的经营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学校的手上,学校管理的权限范围较大。如上海的松江大学城主要是由学校筹集资金建设管理,政府只是提供了建设用地。这样高校的自主权力较大,与政府主导型相比较少受制于政府。
  2. 根据大学城建设的空间条件可以把我国的大学城分为三类:优势提升模式、异地分校建设模式、新校区建设模式。
  (1)优势提升模式。优势提升模式是指依托区域本身具有的科技、教育、经济优势,以原有的高等院校为基础而建设大学城的一种模式。其特点主要是:在目的上,不仅仅是为了扩大规模,更多的着眼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对地区经济科技的带动。在建设方式上,不是重新的建设,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建设。强调高校的合作及资源互补,与地区城区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密切结合。上海的杨浦大学城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高校的丰富资源与上海产业发展相结合,一方面使得大学城科研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集聚效应显著;另一方面大学城区集聚了10多个科技园区,拥有众多原创技术和丰富高端人力资源,为地区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可以说地区的优势与大学城的资源相互结合进而带动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2)异地建设分校模式。异地建设分校模式是指政府划出一部分土地,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学校到此建设分校。这类大学城的特点主要是:高校建立大学城的关键是政府优惠政策的引导。由于有条件建立分校的高校一般有一定知名度,在招生、招商方面可信度较高,容易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珠海大学园区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名牌高校在珠海建立分校,分布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名校分校。这批大学分校的建设给珠海这个本来稍显文化科技落后的城市,带来了很大改变。文化品位提升,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改变了珠海发展格局。
  (3)建设新校区模式。建设新校区模式主要是一些高等院校由于校区用地紧张,发展空间不足,在城市近郊开发新校区。随后其他学校也在周围征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协调规划,最终促进大学城的形成。其特点主要是:首先,这类大学城一般处于城郊且发展空间较大,这是吸取旧校区的经验。其次,这类大学城在建设初期没有统一规划,存在一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问题。最后,建设的资金以高校自筹为主。这种模式的代表有杭州滨江高教园区等。
  三、我国大学城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大学城建设模式的归纳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共性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建设存在盲目性,过于追求土地规模的大小。盲目追求规模,不仅给大学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资源浪费、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占地面积大是大学城的普遍现象,片面追求规模与面积使一些大学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尽管可以通过贷款解决,但是由于高校还贷能力有限,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某大学城因欠下22亿元巨额贷款而接近破产就是典型例子。这样的问题,还可能导致大学城对服务项目收费提高、学费上涨,加重学生负担。另外,大学城设计存在盲目跟风,有些大学城盲目追求统一整齐,大兴土木,人为的建造大湖面、大草坪等,破坏了地区的生态平衡。
  2. 大学城投资主体较窄,监控体系不到位。大学城的投资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在实践中,往往投资主体单一,没有形成联合投资的多元主体之间的互相制衡与监督,也没有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来源的学校,过度地依赖政府,不能主动创造效益,“等、靠”的心态严重,即使初期的建设效率较高但是资金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而单一的企业投资模式,存在商业目标和大学城公益性之间的冲突,有可能因为企业过度追求利益,使大学城建设本末倒置,资源更多用于商业而不是教育,也会造成大学城的建设变成“圈地运动”、变成房地产开发。
  3. 建设规划不合理,目标定位不清晰。我国大学城发展迅速,至今已有50多座大学城。但是一部分大学城没有经过符合自身发展模式的规划,成为其他大学城的复制品,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尴尬局面。规划时缺少创新、理念僵化,阻碍了大学城教学科研整体发展。大学城的定位不明晰,不利于根据发展目标建设富有特色的教学、实习、科研基地。有些大学城即便有详细的规划,但是在后期的建设实施过程中因为利益驱使,不按照规划实施,规划的制定也就失去了意义。
  4. 资源的共享性不足。由于我国的大学城多是政府主导下进行建设的,计划体制的弊端依然存在,致使大学城缺乏开放性,资源利用率低。大学城仅是高校的一个集中场,高校建设在围墙里,这样的大学城也就失去了建立的初衷。由于规划不到位,学校之间缺乏交流,导致教学设施重复建设。大学城资源也没能与社区共享,图书馆、运动场设施等也得不到有效利用,形成资源闲置和浪费,尤其是学生放假期间,大学城往往人去楼空成为一座“空城”,此时资源就被极大的浪费掉了。
  5. 文化建设缺失。我国大学城普遍建设速度过快,这导致大学城文化的浮躁、商业气息过浓,缺乏文化建设。大学城的主要建设对象还是“大学”,并非“城”。但是目前许多大学城由于建设初期投资巨大,教育事业又不是短期就能回收效益的产业,所以许多大学城依靠房地产开发、商业出租等方式来赚取利润。大学城的建设发展功利化倾向增加,文化建设逐渐被忽视。
  有的学者认为大学城出现“五化”现象:教育产业化、高校商业化、学术行政化、校舍贵族化、校园庄园化[4]。大学城精神文化建设缺失,价值定位偏离了原有方向,加强大学城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四、大学城建设的建议
  我国大学城建设已经走过十几个年头,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规模建设问题,而是后期完善问题,针对当前大学城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重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加强大学城的后期规划论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地方政府、高校以及投资方应该充分调查分析大学城建设面临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积极做好大学城建设和管理的后期规划,确保大学城健康发展。首先,切记好大喜功,合理规划校园面积,完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公共资源的共享率和开发程度,进一步集约资源。其次,积极筹措、合理使用资金,避免债务风险,加强教学科研内涵建设。再次,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大学城管理方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大学城管理水平。
  2. 回归本真,加强文化建设。大学城的本真是什么?有的学者在此方面已提出了“大学城要大学化”的呼唤[5]。大学城不是“娱乐城”,不是“经济城”而是“大学城”,所以重点仍要放在教育上,要注重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造。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是大学城的精神内核,需要入城高校积极响应、加强交流互动,在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同时,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城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需要点点滴滴的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富有区域特色、校际特色,甚至是学科特色的文化传统。
  3. 加强“官产学研”合作,积极服务社会,形成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大学城建设的目的不是建成一座功能单一的教育园区,而是一方面形成对资源的集约,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是发挥大学的人才科研优势,形成对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辐射功能。通过大学城对人才科技资源的集约和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这才是发挥大学城功能的核心之意,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使得大学城仅仅变成多所高校在地理空间的聚集,至多带动周边服务业和消费经济的发展,而充分发挥大学城资源集约优势带动区域和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高校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则更具有现实意义。这一功能的形成需要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的紧密合作与持续互动,进而形成长效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也才能为大学城的功能完善不断注入资金和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陶建宏.大学城——高等教育新特区[J].当代教育科学,2008,(23).
  [2]周伟.中国大学城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9.
  [3]胡海建.创新、开放、共享:珠江三角洲大学城文化构建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4]邹建峰.大学城暗含高教危机[EB/OL].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03-12-16.
  [5]邵波,等.呼唤大学城大学化[J].复旦教育论坛,2004,(5).
  责任编辑、校对:焦世玲

推荐访问:大学城 完善 模式 我国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