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9日 05:00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李霁野与众不同的养生观】与众不同的生日祝福语

发布时间:2019-05-15 06:32:23 浏览数:

李霁野,安徽省霍邱县叶集人,1904年4月6日出生,1997年5月4日在天津谢世,享年93岁。一位著名作家霁野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是位颇有声望的外语教授和著名作家,各类作品约有30种,包括译作、小说集、诗集、杂文集、散文集,他的第一部译作是美国房龙的《上古的人》。1924年翻译俄国著名戏剧家安德列夫作品《往星中》时结识了鲁迅先生,成了鲁迅先生的一位年轻朋友,同时成了“未名社”的一员。“未名社”以鲁迅为旗帜,其成员有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韦丛芜、台静农等人。一个正直的人霁野先生建国前曾应邀到台湾编译馆工作与从教,故在台湾图书馆借过书。1949年他因政治原因秘密回到大陆。由于海峡两岸阻隔,所借图书就一直留在身边。直到两岸交往密切有人来访时,霁野先生才郑重地请其带回并代交图书馆。几十年不忘还书,此事一时传为佳话。霁野先生曾赴朝鲜慰问过志愿军,也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团成员访问过欧洲等地。1956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以为一向进步的他在“文革”期间也成了重点批斗人物:从“教授住宅”被赶到了僻远处的一间小屋里。大批判的第一天的两三个小时内,贴他的大字报就有815份。他写诗明志:“生平志愿未曾忘,功过原当尺斗量。留得忠魂赤胆在,粉身碎骨又何妨!”先生多少次被威逼要揭发他人,可他从不对人落井下石,他的信念是:艰辛知人生,危难鉴友情。与众不同的长寿观霁野先生认为,长寿者的幸福是以健康,亦即自身的健康和亲朋的健康为前提的。“首先是自身必须健康。”霁野先生说,年纪大的人,要是得了脑溢血、瘫痪、痴呆、失明等大病,活着就没有什么生气了。长寿也就不是什么幸福的事,而且还使家人受累。二是亲朋好友们也能健康长寿。光是自己活着,那也没意思。”最使霁野先生乐道的,是他的体质由弱转好的过程。霁野先生孩提时身体孱弱,家里人想方设法希望他能强壮起来,就尽量让他吃东西,诸如猪脑、鸡蛋、肥肠,甚至人奶等等。然而霁野先生的身体仍弱不禁风,以至于当时有人断言他活不过40岁。霁野先生忆及此事时说道:“这话对我心灵上有震动,促使我从中学起就比较注意身体的锻炼。那时,体育教师要求学生每人每天坚持1小时的体育活动(随便玩),我就利用这1小时‘玩’出汗来。”先生说:“上大学时,尽管学校给我的体质总评仍是个‘弱’字,可我自我感觉还好,10个小时的学习、工作也不觉得累。”霁野先生告诉我们,他一辈子没生过大病,没吃过一刀;九十来岁还能看蝇头小楷的书报、只是后来才感到左眼白内障在急剧发展,还有一次因心区不适而住了几天医院。可总的看来,他的身体始终是虽弱犹强的。对此,先生强调:“我没有别的养生方法,我终身坚持的就是每天散步。从1928年起,我每天坚持快步50~60分钟,冬天要走到冒汗。譬如1930年我在天津女子师范学院教书,从天纬路走到宁园,在园中绕一圈,再回到天纬路,这一趟走下来正好1小时。后来到北京辅仁大学教书,学校离北海很近,我也每天散步,登白塔,上五龙亭,同样走得很快,走得冒汗。晚上睡前也要在柏木斜街的住房院内走20分钟。 我想,几十年来坚持散步,是我基本保持自身健康的方法。”霁野先生说,他的另一养生之道就是劳逸结合。“在学校上课5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在这10分钟里,我就只休息,不工作。我利用这10分钟去洗洗脸、闭闭眼,冬天则在室外晒晒太阳。这样劳逸结合的习惯也是几十年不变的。”不过,先生认为,任何良好的养生方法,都需要长期做下去才有益。有些人虽有更好的养生强身条件,但不能持之以恒地去做,终究还是达不到健体长寿的目的。所以先生主张: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养生亦不例外。

推荐访问:与众不同 养生 李霁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