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02:38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辽宁实施服务业升级战略研究] 未来服务业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9-05-24 06:42:33 浏览数: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服务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本文以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状况为实证研究基础,分析了辽宁实施服务业升级战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辽宁实施服务业升级战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辽宁;服务业;服务业升级
  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辽宁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业对辽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已成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辽宁走重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和把辽宁建设成东北亚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辽宁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和以高新技术、高端管理理念为依托的现代消费服务业的发展,着力实施服务业优化升级战略,形成现代工业和服务经济并行发展的产业结构。
  一、辽宁服务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2006年—2011年)辽宁省GDP总值及三次产业产值逐年增加。GDP总值从2006年的9257.0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202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年降低,从2006年的10.5%下降到2011年的8.7%;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呈现上升态势,从51%上升为55.2%;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略呈下降趋势,基本保持在34.5%—38.7%之间。第三产业远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1]
  表1 2006-2011年辽宁GDP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 亿元
  年份 GDP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
  2006 9 257. 05 976.44 4720.76 3559.85 10.5:51.0:38.5
  2007 11 021.70 1178.40 5829.50 4013.80 10.7:52.9:36.4
  2008 13 461.60 1302.00 7512.10 4647.50 9.7:55.8:34.5
  2009 15 065.60 1414.90 7821.70 5829.00 9.4:51.9:38.7
  2010 18278.30 1631.10 9872.30 6774.90 8.9∶54.0∶37.1
  2011 22025.90 1915.60 12150.70 7959.60 8.7∶55.2∶36.1
  资料来源: 2006-2011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工业化发展演进规律,产业结构一般呈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例将逐渐缩小并最终超过第二产业。辽宁“十一五”期间的产业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工业化进程的规律和趋势。同时,由于历史和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省的结构变迁在资源转移、增长趋势、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等方面又呈现出与所处相同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特殊性。
  当前辽宁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国内外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地区经济进入工业社会中后期,经济增长、产业升级要更多地依靠服务业的带动。但是,辽宁服务业的发展与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第三产业发展仍然落后于第二产业,服务业总量增加的贡献率还不够高,整体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特别是在1993年后辽宁服务业增长速度及结构变动放缓,所占GDP比重偏低并一度出现下降趋势,产业结构出现了“倒剪刀差”的现象,服务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优化升级。辽宁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辽宁经济的发展,成为辽宁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二、辽宁实施服务业升级战略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当前,国际产业转移重心已转向科技含量更高的服务业层面。辽宁应抓住国际产业提高转移层次和跨国公司加速发展服务外包业务的有力时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2.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大利好政策;
  3.辽宁加速实施大连沿海核心城市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沿海六市开发开放,着力推进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并取得重大突破。
  4.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不断深入,经济结构转型加快,辽宁工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服务业的基础和调整升级的需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5.政府重视,发展服务业已纳入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提出了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42%以上,城镇化率提高到70%左右的总体目标。[2]
  这些都为辽宁实施服务业升级战略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辽宁服务业优化升级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挑战
  1.总量不足,整体实力不强
  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在1993年后辽宁服务业增长速度及结构变动放缓,所占GDP比重偏低并有下降趋势。2009年,辽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829亿元,是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2.7%,江苏的43.4%,山东的50.5%,浙江的59.3%,上海的65.9%。可见,辽宁第三产业与国内先进省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来看,上海为59.4%,广东为49.1%,浙江为43%,江苏为39.5%,辽宁为38.7%,山东为34.1%。[3]辽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较低。落后于先进省市及全国平均水平,表明辽宁产业仍然是以传统工农业和传统服务业为主,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   2.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
  辽宁的现代服务业滞后于传统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生活服务业,非竞争性产业滞后于竞争性产业,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常规性的传统服务业,低附加值服务产业占主导地位,而以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沈阳、大连两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56.6%,且大部分是软件、金融、房地产、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其他地区服务业的总量和层次都比较落后。
  3.品牌意识淡漠,缺失服务业区域品牌
  辽宁服务业企业缺乏有竞争力和带动作用的品牌企业,服务业国际知名品牌缺失。全省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现有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不相符。不能很好地为快速发展的二产服务,从而也制约了辽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4.对发展服务业重视不够,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从辽宁经济发展的重心来看,今后及较长一段时间,传统的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仍将是经济发展的重心。对发展服务业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利,相关政策导向仍然偏重于发展第二产业。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巨大需求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制造业发展中缺乏服务业的有力支撑,也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缺乏高科技支撑,信息化、产业化、高新产业发展不足,制约了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辽宁现代服务业还存在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引进外资不足等问题。
  以上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明,辽宁服务业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辽宁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三、辽宁实施服务业升级战略的对策建议
  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重化工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依托,抓住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机遇,以沈阳、大连为中心,辐射全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从二产中的剥离进程,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服务业生产总值占GDP42%以上,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带动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助推辽宁经济尽快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一)合理制定服务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服务业优化升级应当首先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对服务业发展的统领作用。明确发展方向、合理制定发展目标,根据各地区自身特点和优势统筹规划省、市、地区各层级服务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地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实现目标,细化管理,指标到位,提高服务产业发展层次,破除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依托规划的重大项目,明确省内各地区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合理布局、规范市场,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二)构建有利于服务业升级的政策环境
  政府部门应转变观念,破除“重工轻服务”的发展观念,认识到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重要性必将日益增加,服务业能否快速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在结构政策上,应将促进服务业发展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借鉴国外和我国发达省份发展服务业的先进做法,出台包括财政税收、市场准入、投资拓宽、人才培养、法制建设、收入分配等倾斜鼓励政策,把投资重心引导到服务业方面来,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人才环境和生活环境。
  (三)改革体制机制,推进“五化”进程,为服务业结构升级提供环境支撑
  推进服务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国际化步伐,为服务业结构升级提供环境支撑。按照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服务业的体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以及国有服务企业改革,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以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以国际化提升服务业能级、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水平、以法治化优化服务业环境。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力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离
  依托制造业大力发展科技研发、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旅游会展、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教育、培训、咨询、法律等智力型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加快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助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的转化升级。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小,很大的原因是制造业内部的服务环节没有剥离。随着专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剥离制造业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服务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发展趋势。政府相关部门应研究制定鼓励制造业内部服务业剥离的政策措施,激发制造业企业剥离内部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制造业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并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支持鼓励同类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重组,做大做强。
  (五)加快高科技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不断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利用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等手段是推动传统服务业结构升级和提高服务业竞争力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实现产业的升级;集中资源优先发展战略性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全面提升企业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
  (六)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打造区域服务业品牌
  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促进服务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抓住三大利好政策赋予辽宁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机遇,按照辽宁省目前实行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以重点城区、企业、重点工程三大载体为依托,打造一批规模较大、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服务业产业集群,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例如:构建辽宁沿海服务业产业集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依托,大连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技术软件业及商贸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成现代服务业先导区;构建沈阳经济区的服务业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等,为制造业提供服务支撑;依托辽西北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等优势,构建辽西地区新型服务业产业基地;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等集群,大力发展旅游业,培育和开拓旅游黄金地带。
  推进服务业品牌化建设,采取引进和培养等多种方式,扶持知名服务品牌企业,带动提升辽宁服务业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培育一批我省本地的区域服务品牌,选择质量好、有发展前途的服务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以发挥龙头企业对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发挥政府资金导向作用,促进服务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拥有著名品牌的大型服务业企业。
  参考文献:
  [1]辽宁省统计局.2006-2011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ln.gov.cn/zfxx/tjgb2/.
  [2]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ln.gov.cn/zfxx/fzgh/ztgh/201110/t20111009_723938.html.
  [3]乔芳丽,杨凌.“十二五”时期辽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11
  [4]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辽宁省服务业发展规划(辽政办发〔2008〕88号)[EB/OL].http://www.ln.gov.cn/zfxx/zfwj/szfbgtwj/200812/t20081208_304683.html.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服务业升级战略研究”(L10BJL021);大连社科联立项课题“‘十二五’时期大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策研究”(2011DLSK126)。
  作者简介:孙韶馥(1967-),女,山东烟台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新制度经济学。

推荐访问:辽宁 服务业 战略研究 升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