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2日 20:13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让学生在“朗读”和“对话”中感受幸福和美好】 英语在线朗读发音

发布时间:2019-06-05 07:08:49 浏览数: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这一阅读理念,作者把阅读教学分为五个“对话”的阶段。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及评价性对话等,尝到阅读的乐趣,认识阅读的价值,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还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对话 个性化朗读
  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作品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阅读过程也就形成了一种丰富自我与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种阅读理论的指导下,我把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五个“对话”的阶段,即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多重性对话、回归文本对话和评价性对话,并进行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多年来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普遍尝到了阅读的乐趣,认识了阅读的价值,阅读鉴赏能力明显提高。以下以同伴对话和评价性对话为例,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与同伴对话。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交流活动、学习活动的人际交往,主要分为师生间的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之间是一种对称性的交往,存在着合作、竞争、个体三种形式。因此,在这一阶段里应当激励学生把自己读书的收获或困惑与同伴交流。我让学生用交换苹果和交换思想作比较,体会对话、交流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对话的兴趣。学生刚开始和同伴交流时,还不会组织,不懂规矩,缺乏自制力。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小组同学玩玩闹闹浪费时间,对话草草收场;二是小组里少数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吱声,对话气氛不浓,质量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和学生共同商议制定对话的规则:首先在班上招聘八个小组的“导师”,条件是能承担领导小组对话的责任,能与小组同学一起确定对话的目标或任务并努力,去实现目标或完成任务;能够尊重并理解同学的处境和观点,并能根据同学的特点安排“职务”,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使自己的小组在竞争中取胜。然后由八个“导师”组阁自己的阅读研究小组,每组六名“研究生”。“对话”时,首先要人人发言,或谈感受、想法,或提出疑问,或作出评价,或说出体验,总之要围绕小组对话的主要任务进行。由于阅读小组有阅读的主动权,他们常常自己确定“对话”的方式。有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有时编话剧表演,有时自己找问题辩论,有时围绕课后问答进行练习。其次,引导小组成员学会耐心倾听,对别人的发言意见作出反应,或作出简要的评价,或反对,或赞许,不同意也要有礼貌地讲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成员要推选出一名代表(轮流推出)归纳总结大家的收获或困惑,在课堂上交流。或表演编的话剧、课本剧,或把自己对问题的探究过程用课件展示给大家看。这一阶段控制在15分钟左右,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延伸到课外进行。总之,要讲究实效,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评价性对话。
  这一阶段主要是组织学生对自己或别人阅读时的具体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性的“对话”。对话可以按照事先确立的评价标准去进行。1.学生与文本对话态度认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2.学生在小组“对话”中积极参与,与同伴相互协作,能根据集体需要自觉承担和转换自己的角色。3.学生在班级“对话”中能代表小组意见,姿势自然,表情适当,说话有条理,观点明确,能有效保持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除了按这些标准评价外,有时也可以根据阅读教学的实际进行事实性叙述性的评价,把在对话中思维活跃,有独特感受,有创造性发挥的事例讲出来进行评价。总之,这一阶段的对话以激励性为主。如在《狐假虎威》课本剧表演完后,我组织学生用三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评价。学生通过组与组的比较,很快地选出了最佳的演员。同时还评出了配合最好的小组,表演最有创意的小组,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口语表达进步最大的学生,最会探究的学生等。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这种评价性的“对话”很有实效。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的友好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而且极大地激发学生群体阅读对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师生都获得充分发展。
  多年来,学生在阅读教学的对话中迅速成长起来。他们喜欢对话,因为对话意味着自己作为大写的“人”受到尊重;他们欣赏“对话”,因为对话意味着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生命质量提高。“对话”成了生命成长的必要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读书的幸福和美好。
  二
  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是小学生正式学习书面语言一个最重要的过程,也是语文能力有序训练的过程。个性化朗读是一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个人的有比较固定特性的朗读。
  近年来,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朗读的重视仅停留在浅层上,只注重提供学生朗读的机会,增加朗读的时间和次数等,规定太多,直接影响学生朗读个性的发展。要使课堂朗读具有个性,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我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朗读目标应具体明确。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每次朗读前,教师都应给出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子,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对于自学性朗读,要让全部学生都读完,并通过反复朗读,把课文重点章节读畅、读出节奏,读得朗朗上口,并能知道课文的具体内容;对于美读,不仅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读好节奏和读出语调,还要求学生读出课文内在的感情,读出语言气势,读出课文蕴含的味道,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读出人物的情态。例如,《哪吒闹海》这篇课文,在分角色朗读时学生理解了三太子与哪吒的性格特征,读出了三太子的凶恶和霸道,也读出了哪吒的正义与勇敢。如果是个别朗读,则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如果是集体朗读,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这样朗读始终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并且每个朗读环节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学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目的一直很明确,思维始终在活动。因此,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速度大大加快,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大大加深。
  (二)尊重学生差异,因人施教。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朗读指导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体验。要珍视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的朗读看法,让他们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感。感情朗读是感悟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很多时候,由于教师的统一要求,学生朗读时只能在重音、停顿、语调等所谓的朗读技巧上下工夫,朗读时装腔作势,浮于表面,充其量只能算是表演性的朗读。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薄发。有感情地朗读应该是受到文章的感染,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后感情的自然流露,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因此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应引导学生反复读书,做到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把自己的深切感受在朗读中体现出来。
  (三)教师评价语应多样化。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朗读的评价都比较单一。老师通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肢体语言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不时给予评价,学生则很少有自我评价的机会。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教师要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把评价的过程当做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自我调控的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我。教师在课堂中处于引导的地位。在个性化朗读的评价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好指导的作用,引出最深的感悟。恰当的个性化朗读评价要突出激励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推荐访问:朗读 对话 美好 感受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