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9日 12:22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自主创业,下岗职工当起“米老板”] 离职自主创业前老板起诉

发布时间:2019-01-17 19:37:31 浏览数:

   邵东祥,原本是国有粮库的职工,2003年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在遭遇下岗的打击时,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颓废、不知所措,而是充分利用原来在国有粮库时积累下的资源和经验,积极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国企下岗 痛苦中寻找出路
   邵东祥出生在一个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从小衣食无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1992年,他从双阳粮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安粮库工作,成为一名国有企业正式职工。从此,他的人生与粮食购销和生产加工结下不解之缘。
   2003年,全国粮食企业改革,在粮食部门工作11年的他成为下岗大军中的一员。初下岗,他经历了痛苦和彷徨,但看着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他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为求生计 扛起粮袋干买卖
   随着国家粮食政策的逐步放开,各地出现很多粮食购销经纪人。根据市场需求,邵东祥很快感觉出自身的优势所在,他长期和粮食打交道,相信一定可以从中寻找到商机。
   看到希望,邵东祥多方筹措资金,买了一台平头车,开始做起粮食购销经纪人的买卖。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啥机器,往车上装粮只能采用人工背的方法。几天下来,邵东祥的肩头肿了,走路也一瘸一拐,浑身生疼。从没受过苦的他心里真不是滋味,可一想起“下岗”两个字,他只能要求自己变坚强。
   为了生活,邵东祥接着背粮袋子,继续干着粮食买卖。一个冬天下来,一算账他挣了4万多元钱!看着手里的钱,他的心情很激动,虽然这钱挣得辛苦,但他却在4个月里挣回当初上班时2年的工资。
   洞察市场 开创购销新公司
   干了两年粮食购销买卖后,邵东祥拥有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准确判断粮食市场行情,他琢磨着想再干点大事业。为此,他利用闲暇时间,去了上海、深圳等南方城市考察,发现那里很多超市卖的都是吉林的大米。虽然那些大米在长春只是普通的大米,在那却被叫做珍珠米,而每公斤差价竟达到近一元钱。发现这个商机后,他的脑海里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卖大米一定比粮食买卖挣钱。
   回家后,他开始做家人的工作,又找到镇里领导寻求支持,并坚定了创品牌,走向全国的信念。2004年,他与两位合伙人投资200万元成立了以水稻购销和稻米加工为主体的米业加工企业。
   超前思维 拓宽创业之路
   随着厂房的建起和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完毕,当他把原材料买到手开始加工时,市场经济中粮食价格的跳水给了他当头一棒。企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根本没法生产。雪上加霜的是两位合伙人此时也相继退出合作,把一堆乱摊子全扔到了他手上,企业被迫停产。
   为了将企业救活,他开始自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专课程,狂补了营销学、市场经济学以及大米的深加工等相关科学文化知识。他深知,企业的发展成功与否在于决策。通过看书和多方请教专家学者,他的视野开阔了,思维也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苦熬了几个月后,厂房里的机器终于又响起来了,优质大米源源不断的从机器里精选出来,打上包装后发往南方城市。经过他和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企业逐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市场上大米的价格也日渐好转,2005年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销售大米5000吨,占全镇大米销量的30%,可谓一炮打响。
   不忘责任 建起农村合作社
   从2006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他的企业迎来了发展壮大的黄金季节。米业公司发展成为一家集无公害绿色水稻研发、生产、粮食收储、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经营企业。占地面积两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有员工52人,建成日烘干能力220吨的粮食烘干线1条,稻米加工生产线2条,年粮食收储能力2万吨,稻米加工能力3万吨,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
   现在他的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认为绿色食品;并获得长春市粮油行业协会评定的放心粮油产品等殊荣。2008年,在邵东祥的带动下,协同3个村支部书记共同组建成立了齐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10年年末,已全面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入社土地达到350公顷,农户达到500户。
   2009年8月,他又瞄准了农副产品深加工市场,利用合作社及周边水稻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以水稻的副产品碎米为原料,引进米果生产线,建设2000吨米果加工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并投产,效益、前景十分广阔。

推荐访问:下岗职工 自主创业 老板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