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06:31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抓大放小]国有企业改革 抓大放小

发布时间:2019-01-21 06:15:21 浏览数:

  最近上了一堂《松鼠》公开课,这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动物世界的第一篇文章。自己课前可谓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一节课我先通过松鼠图片导入,激起学生了解松鼠的欲望;接着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然后精读课文,概括松鼠的特点;品读课文,赏析语言;仿照课文,写写动物。自认为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上得很成功。可课后却听到有老师评论,这节课太面面俱到了,重点是什么呢?也有学生课后跟我说:“老师,教学目标中显示文章的语言准确而生动,可是我觉得每一句都准确生动啊。”我支吾道:“可能是时间太匆忙了,没来得及细细分析,只是一带而过了。”还有位同学说:“老师,上课播放的视频从哪儿找的,挺好看的。”我愕然!
  本以为很成功的一堂课,为什么师生会有这样的反应呢?细细想来,确实是热闹过后一场空。
  一、目标设计要抓大放小
  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是不是每一个老师在这三方面都要面面俱到呢?我想,应该因人而异。刚工作的老师可能更多的是在备教材,从头到尾认真阅读教参,钻研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工作几年之后,对课文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已经有了深入的把握后,我们应该注意单元的整合、钻研课标、钻研学生,对重点、难点有所取舍。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设计的目标有:(1)通过阅读课文,把握松鼠的特征。(2)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说明顺序。(3)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品味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4)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已经学了一个单元的说明文,同学们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但我在上课时,却大讲特讲同学们已经了解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还认为学生回答踊跃,是因为他们听懂了。以至于重点没有把握好,后面的语言分析走马观花,让学生没能深入理解。现在想来,如果选择两点作为本节课的目标,一是把握松鼠的特征,二是品味课文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课堂效果也许会好得多。
  二、课文分析要抓大放小
  本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但学生对最后一段提出了疑问,认为最后一段没有紧扣它的特征,可以删去,于是班级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当然,“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法,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其实这两种说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文章加上这一段,是为了使读者更多地了解松鼠;如果删去的话文章也许会更精炼。我本认为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因为课堂探讨很激烈,但现在想来,这其实并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却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探讨这一问题,以至于后面应该分析的重要语句没来得及深入分析,真是本末倒置了。
  三、能力培养上要抓大放小
  语文大纲上要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有意识地注意到了这一点,阅读课文这一环节,是让他们听老师读;找松鼠特征时让他们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品味语言时,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拓展时,还要求同学们模仿《松鼠》,以自己喜爱的动物为题写一片文章。而实践下来的结果,学生说得很热闹,但点评不够;最后的作文根本没时间在课堂上完成。当然这与目标设计太多有一定关系,但我也走进了一个误区,似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一节课上就可以完成。如果我们把这篇文章的目标确定为:抓住特征,品味语言的话,那《松鼠》这篇文章的课堂教学还是应该以读和说为主,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作者的喜爱之情都应该通过读体现出来,而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说说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评评语言的生动、准确。因此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每一节课都要根据教学目标而有所侧重。
  四、课件制作要抓大放小
  在制作《松鼠》课件时,我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想在课件中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松鼠,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学生当时在课堂上看到这些图片和视频时,一个个对松鼠的外形赞不绝口。我能感受到他们惊奇的目光以及赞叹的神情。但当我课后听到同学的问话时,突然体会到,学生似乎对文章的感受远不如对视频、图片的感受,那我是在上语文课吗?再来看课件,不禁觉得,图片和视频太多了,有点喧宾夺主;而本应该在课件上展示出来的松鼠的三大特征,以及体现这三大特征的语句,竟然只做了一张幻灯片;品味赏析语言这几个字也只出现在松鼠图片的上方,至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句一句也没在课件上列举出来,真是枉费了这些多媒体设备啊。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做到了这点,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我们的教学中,多一分反思,或许会多一分清醒,多一分进步。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智堡中学)

推荐访问:抓大放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