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3日 23:02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太平军北伐_令人扼腕的太平军北伐

发布时间:2019-02-06 06:29:44 浏览数:

  今年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60周年,本刊近期登载了一些关于太平天国的文章,让读者对太平天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中国历史中,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是很值得研究的,历史学家对洪秀全所建立的政权向来争议颇多,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各自著书论证,热闹非凡。但对太平军北伐的研究,却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之
  
  一,研究成果寥寥。对于太平军北伐的策略及战术,也是议论多多,观点不一。
  
  太平天国之所以要进行北伐,主要是由于当时太平天国虽然已经定都天京,但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清军在天京周边的孝陵卫和扬州附近分别建立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各路清军和地方团练部队大规模开赴天京,试图把太平天国围歼消灭。为了打破此种被动局面,并达到推翻清政府的目的,太平军发动了北伐。
  1853年5月中旬,太平天国北伐军由扬州誓师,出江苏,过安徽,进河南,渡黄河,入山西,直捣直隶,逼近天津,插入了清朝的心脏地区,一度战果辉煌,极大地撼动了清政府。可惜阜城之战后,北伐军一路失利,最终在高唐被老奸巨猾的僧格林沁围剿。北伐军长驱6个省,转战5千里,连克数十城,历时两年多,最终全军覆没,英勇悲壮地失败了。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自述里谈到“天国十误”,第一误就是北伐军失利。这是自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天国遭受的最严重的挫折。其失败原因主要有几点:第一,决策过急,轻敌冒进。太平天国领导人是本着解天京之困的目的而发动北伐的,此时太平天国自身根基不稳,却急于派出部队远离大本营作战,深入清朝心腹地区,冀图占领天津之后,再派援兵合攻北京,如此轻敌冒进,必难成功。这样的决策,造成北伐一开始就是悲剧。第二,兵力单薄,寡不敌众。与前后出动数十万大军西征作战相比,北伐军只有区区2万人,所以历史学者一直认为,北伐军只是一支用于牵制清军八旗主力南下的偏师。虽然这2万人是太平军最精锐的部队,是跟随洪秀全一直从金田打出来的广西籍将士,也就是日后曾国藩多次提到的“老长毛”或“桂籍长毛”,但毕竟难敌25万前来应战的清兵。因此尽管北伐军战斗力凶悍,沿途也吸收了两三万踊跃参军的百姓,仍然双拳难敌四手。第三,孤军奋战,后援不继。北伐军远离后方作战,推进速度极快,而北伐开始以来,天京方面一直没有提供任何粮食和衣物,打到天津时,天气转冷,北伐军无御寒衣物,广西士兵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南方,面对冰天雪地的战场,非常不适应。另外,援军派出过迟,且于中途溃散,北伐军由此失去了突围南返的希望。第四,停止进攻,贻误战机。北伐军进攻至天津外围后,即遵照洪秀全的命令停战待援,从而失去了机动作战的时机,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太平军北伐虽然失败了,但它还是有着不少积极意义的。北伐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烈地撼动了清政府,自北伐以来,清军兵力不断地用于拦截和追击北伐军,天京几无战事,这证明北伐对解天京之围是起到有效作用的。北伐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忍着饥饿和寒冷,孤独地同数倍于己的清军英勇作战,长途跋涉,横扫6省,连克城池,大部分将士壮烈牺牲,可歌可泣,表现了积极参加革命、追求平等幸福的贫苦农民英勇无畏的气概。北伐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悲壮的一页,因此成为影响中国历史的100次战争之一。
  笔者认为,太平天国领导人作出北伐的决策是对的,只是应该倾尽全力才对,而不是心存侥幸,幻想区区2万人就能把清廷推翻,或者仅仅去牵制敌人一下,并无后续战略。因为任何牵制都是只能解一时之围,而不能作为一个长久的策略来运用。试想一下,如果洪秀全不固守天京,而是像李自成一样,集中全部力量,一鼓作气,直捣北京,结果会是怎样?真是那样的话,中国历史也许要改写。不过历史终究是历史,过去的也已经过去了,但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回味和思考。太平军北伐,曾经逼近清朝的老巢,眼看胜利在望,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令人扼腕叹息!文

推荐访问:太平军 扼腕 北伐 令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