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30日 09:51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音乐课教案 [大学课堂开设公共音乐课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20 06:10:54 浏览数:

  摘要: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有美育、智育、德育、体育等,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起着无以替代的作用,其主要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大学音乐课在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构建和谐校园方面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音乐课 素质教育 健康心理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主张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而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有美育、智育、德育、体育等,以其学科的特殊性,对人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构建和谐校园方面,起着无以替代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的功能
   1.美育功能 
   美育即培养人的审美观点、感受能力、欣赏能力、美的爱好和创造能力的教育。 “音乐法于心,故能动于心”,以曲动人,以情感人,它通过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听者的共鸣,美化心灵,其感染力的巨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及的。由于音乐能启动人的情感闸门,掀起感情的波澜,所以音乐最能丰富人的感情,培养人的爱心,树立人的正义感。这正是美育范畴的任务。 
  2.智育功能   
   科学实践证明,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具有语言、计算、阅读、思维等功能,称之为“语言脑”。右半球则管情绪、情感、审美、音乐等项目,称之为“音乐脑”。可人们片面追求升学率,搞应试教育,左脑用得较多,右脑相对用得少,两者发展不平衡。大量事实证明,学习音乐是开发右脑的重要图径,且能充分调动大脑功能,开发人的智力。由于音乐旋律的起伏波动能引人遐想,能活跃人的大脑思维,调动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创造力
  3.德育功能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两个方面。自古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很重视音乐的德育功能,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德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一些中外名曲的歌词、曲调、节奏、情感表达、文学特色等,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朗读能力,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拓展艺术知识面。也可赋予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教学中,利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情感。二是形式上,通过合唱、合奏,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相互合作和强烈的集体精神,而这种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情趣、团结的集体观念,恰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精神凝聚力。
  4.体育功能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的教育。人类的早期娱乐活动就有“歌、乐、舞”三位一体,唱歌时的胸腔扩张,口、喉等运动及演唱时的表演动作,演奏乐器时的用脑、耳、手、口、脚以至全身的高度协调等都具有直接的体育功能。音乐的体育功能还表现在它能对人的精神、情绪和心理施以影响和调节,音乐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人的情绪得以升华或宣泄。另外,体育表现为人外在的身体运动,而音乐源于人的内在情感运动,他们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人身健康发展。 
  二、公共音乐课的作用
  高校公共音乐课的重要价值在于让大学生们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和陶醉,与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其建立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为其面对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课堂是学生学习艺术的重要场所,因此,营造具有艺术气息的课堂环境,从感官上刺激学生,在潜意识方面给学生一些艺术的提示,是上好公共音乐课的一个重要条件。例如,选择一些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作品,如《茉莉花》《乌苏里船歌》《绣荷包》等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曲调优美、语言生动朴实、富有生活气息、地方色彩浓郁的音乐作品;同时有选择地介绍欧洲音乐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及作品,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对西洋音乐风格也有初步认识,对音乐独特的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力。开设的公共音乐课课堂形式主要以欣赏和学生参与为主。可以发掘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思维更加开阔。
  开设公共音乐课也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因为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学校应不断开展各类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可以陶冶情操的文化活动,适当增设声乐、器乐、舞蹈等专项选修课,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社团的活动形式可以为音乐课所借鉴。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而且能够适应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需要,通过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到每个校园文化主体之中,实现对人的心灵、精神、性格的塑造。同时,丰富多彩的艺术团队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近年来,一些研究和实践证明,音乐教育可以综合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多方面素质,是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开发智力尤其是发展创造力的良好途径。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锻炼人的语言功能。如果让大学生真正爱上音乐,那只有让他们进入音乐的海洋里,唱起来、跳起来,让他们体味到表演和创作的快乐,他们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艺术。
  高校的公共音乐课是真正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最佳体现。大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而且,很多大学生又对艺术充满了兴趣和热情。作为大学素质教育之一的公共音乐教育,其目的是培养人高尚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趣味,提升人的生存质量,从而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提高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素质和竞争力。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三、欣赏音乐的方法
  调动学生倾听音乐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活动,这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从学生欣赏课的素材入手,由简单到复杂的音乐,由国内的到国外的音乐,由通俗到传统的民间音乐,逐渐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要有一个逐渐的过渡阶段,而不是死板、流水式的音乐欣赏,要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每一首音乐欣赏作品。音乐欣赏教学应尽力展示多种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更多地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体现出人类在听觉审美所取得的成就,其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具有高度的世界性,自然是音乐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流行音乐,通俗音乐也应该成为音乐欣赏的一部分。所以,开设的公共音乐课课堂形式主要以欣赏和学生参与为主。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和艺术的积极性,还可以真正使艺术走进学生的心中,零距离接触艺术,也可以发掘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思维更加开阔。
  总之,音乐欣赏就是要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元素的音乐作品,从而扩展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范围,对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都有所了解,在音乐欣赏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以重要的“点”,带动音乐欣赏的“面”,使学生对音乐欣赏有全方位、多元化的了解,从而达到音乐欣赏的作用。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高校教育中,公共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价值在于让大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丰富情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当今社会更注重发展人的全方面素质。每个人都有审美需求、审美理想、审美能力,这是人类进步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需随着时代的发展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大力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设置科学合理的音乐课程,让大学公共音乐课在高校教育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勇.《新课标下对音乐欣赏课的思考》[J].云南:民族音乐出版社,2008.5
  [3]张松.《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初探》[J].湖南:民族音乐, 2009.4
  [4]余富.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中华教育出版社.2010
  [5]赵子曰.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1(8)
  [6]张江,王东晓.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 [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

推荐访问:音乐课 开设 课堂 作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