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17:06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思考“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2-25 06:21:15 浏览数:

  【摘 要】众所周知,钱学森之问原意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于这个问题,通常的看法是将焦点直指教育部,怒斥应试教育的弊病。其实它有多方面的问题,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面对这么多的无奈,不是某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需要全中国人民共同关心、思考、解决。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 教育 学校 社会 家庭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51-0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啊,中国在历史上曾产生世界最辉煌的文明,难道现在中国人变笨了吗?其实看看中国解放以来的教育史,我们或多或少可以明白个中原因。
  解放以后,中国百废待兴,普及教育水平极低,1951年制定普及教育的目标:从1952年开始,五年内培养百万小学教师,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这期间,小学的普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49年小学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0%,1952年达49%,1957年已到61.7%(摘自《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看着这些数据,令人欣慰,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中国离教育大国的目标就不远了。
  可是一场“文化大革命”使得教育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倒退十年。这场运动,使中国原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崇尚读书热,变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扑灭了人们心中的一腔读书热情;一些进步优秀书籍被当成毒蛇猛兽毁灭了,阻挡了光辉思想在人类的迅速传播;学校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交白卷可上大学;一些大知识分子还没把衣钵传人,就在运动中离开了人世。
  1979年中国教育终于迎来了春天,可是在和平的大环境下,其他的国家早在大飞越地搞着教育,看看废墟中起来的日本,就知道我们落后了。这时的教育界优秀教师整掉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没跟上来,出现断层。中国又重新奋起追赶,还不算晚。接下来的教育是不是卯足不劲地追赶别国,我把它成两部分,一部分家庭教育,一部分学校教育。
  被“文革”耽误了的那部分学生陆续为人父母,他们把没完成的大学梦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吃的苦归于没读好书。而且在此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开始推行,每个家庭只生一个宝宝,最多就两个,孩子越来越少,家长看孩子就越重,希望他们有出息,于是就寄希望于教育,要他们考大学,进公立单位。重视教育本是好事,可是过头就会成为坏事。家长普遍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扬眉吐气,所以出现了父母什么家务也不要孩子做,孩子只要努力读书就行。他们的动手创造能力在一点点地被磨灭。而且这种为父母而读书,只读高考书,哪允许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就叫不务正业,还没让这种“不务正业”长大,就在“我不要你做任何家务活,你只要把书给我读好,也不亏我们吃这么多苦把你带大”的叮咛、�嗦中泯灭,或者你的意志再坚强些,还要执著你的兴趣,那就在中国父母的“孝子棍”下给灭了。这些是圣贤书知识以外的东西不许生存下来。
  歪材不许存在,那么总有对圣贤书知识方面有天赋的吧!可是只在学校课本里如何找到个人发展的真正爱好?比如有一位数学方面有天赋的,学校的知识早已运用自如了,他想学得更深,比如奥数方面。可人不是全材,这时他可能英语很不好,于是他的业余时间就会变成去培训班学英语。因为高考即使数学考满分,英语拖后腿也是无法考上大学的。而且分析高考的老师也会如此提议,数学已经很好了,再好也就是满分,高考总分因你的数学进步只能提高几分,不如去攻弱项,复习好的话可以从不及格到及格或是良。于是听从圣人的指点去补习英语。可这不是强项,学起来吃力,疲于补修自己的弱项的人如何有精力去钻研自己的长项,好不容易从英语虎口脱身,第一件事想的就是休息娱乐,哪还会去钻研数学,毕竟人不是机器。
  所以中国的高材生,多半是为考大学而读书,不知去“长善”,只知一味地“救失”,特长生少了,全是一些“齐头并进的”,也就导致了他们拼命死读书,上了大学就解放了,开始放弃努力学习,寻找休息、享受,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上进,他们是培养能力,如动手、组织、交际等等,搞学业的也是为了更高的文凭,不是出于兴趣、爱好。要知道只有自己最热衷的东西,才能让人疯狂,为之倾注心血,爆发出内在的潜能。
  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讲要尊敬老师,我们理解为就是要听老师的话,上课小手背放后面,不要问太多问题,老师的话要牢记,所以小学生最喜欢说的就是“我们老师讲的”,那可是他们的圣旨。他们要做好学生就慢慢变得没有自己的想法了。试卷里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如果不是就是错误,所以学生只背老师给的答案,不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回答,甚至有些老师要求学生背范文来应付考试作文。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古人的道理到如今却不会了。
  再看学习的内容。语文基本就是抄抄写写背背,数学就是无止境地解算,重复是他们的主要作业,那些动手的作业很少,更别说开动脑筋搞小发明了。老师的教学质量就是看学生考分的高低,于是老师开始大量布置作业,机械的作业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可是对于应试是很有帮助的,于是就制造出了一种高分假像,这是好的教学方法,导致老师拼命地布置作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始下降、逆反。高考的题海战术不就是这么产生的吗?以量来提高分数,在题海里泡出来的高材生,分数哪怕再高,也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是自愿地学习,是高考的压力,是父母的压力,是社会的压力。新闻报道有个数学高材生,几所大学抢着要,可是那个学生说,只要不要我学数学,我就去那所大学。这样培养出来的高材生怎么会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呢?怎么可能会为数学呕心力血、奉献自己的毕业精力呢?老师为了学生的高分而灌输,学生为了高分而死读书,看到题就能做得出,这其实可以和条件反射联系上了。有一句话叫“勤能补拙”,这一切都离创造性思维越来越远,慢慢地创造思维不会了。到了大学终于可以不为分数死读书(大学60分万岁),可是幼时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最佳时期被完全耽误了,思维已经不怎么会创造了,大学老师教一桶知识,学生学一杯。当然也有学了一桶的,因为中国学生在压力之下吃苦精神是最强的,他们可以因为压力再把高考的吃苦精神拿出来,所以在哈佛大学里,拿高分的中国学生居多,可是论创造性成果却又落人之后。这就是自己的东西太少了。
  综上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其实就是大学前压力太大,大学后无压力,导致大家大学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课本上,忽略了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上大学后无压力了,没有创造思维的习惯,想开发时又错过了开发的最佳时机。教育要改革就应该是从小改起,把住几个关口:幼儿园重动手能力,注重考评政策,每个孩子只要有一门拿手的、有特色的才能是优秀。小学阶段就是基础学习,只要毕业时能听、说、读、写出汉字,能解决生活中的一般运算,鼓励学生在某方面有特别创造,以此评优。这两个阶段是一个等待的阶段,等待学生的潜能慢慢成长,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中学阶段对每门课程进行由浅入深地探究,从而确立学生的特长,学校组织兴趣小组,由学生选报,正式纳入课程安排。大学借鉴国外的宽进严出政策,毕业考试题型不应该是书上答案,而是灵活运用型的。改卷要拿出高考的严格水平,过了拿毕业证,没过拿结业证。过的门槛抬高了,毕业的人少了,没有能力的人就不会去考大学。那么多人都成不了大学生,就不会有那么高的兴致去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优胜劣汰要淘得的只能是少数金子。国家的高校教育经费此时才能集中放在有效研究项目上,真人材与真金才是出成果的保证。大部分的大学其实改为职校更理性,使大批学生毕业可以直接合格地上岗。这里的教育经费主要是用于培养学生的上岗动手能力,及他们的健康职业心理。
  方方面面都有原因,这个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了,让我们从文明古国的骄傲中清醒过来,少点功利,多点求实;少点求同,多点创新;少点拔苗助长,多点成长等待。有认识、有行动,还有人们内心深深的期待――希望中国有更多的钱学森式的人才出现。
  参考文献
  1 难以释怀和“钱学森之问”[N].中国教育报,2010.11.14
  2 从“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1.9.20
  3 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J].求是,2011(06)

推荐访问:思考 钱学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