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3日 19:38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北川县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9-03-20 06:24:45 浏览数: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了北川县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资源概况,总结了生物多样性及其特点,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不利因素,以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特点;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四川北川
  中图分类号 X1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261-03
  
  Research on Biodiversity in Xiaozhaizigou Natural Reserve of Beichuan County
  ZHANG Jian1,2 REN Ji-hong1
  (1 Beichuan Forestry Bureau of Sichuan Province,Beichuan Sichuan 622750;2Xiaozhaizigou Natural Reserve)
  Abstract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reviewing of the related formations,the resources status of Xiaozhaizigou Natural Reserve were elaborated,the biodiversity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were overviewed,and the disadvantages factors of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were analyz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Key words biodiversity;protection;characteristics;Xiaozhaizigou Natural Reserve;Beichuan Sichuan
  1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概况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03°45′~104°26′,北纬31°50′~32°16′,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周边与宝顶沟、 白羊自然保护区相接,总面积44 384.7 h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为其西部的插旗山,海拔4 769 m,最低海拔为花桥村,海拔1 160 m,相对高差达3 609 m[1]。保护区内山高坡陡,河谷幽深,坡度一般在30°以上,独特的地形条件主要是受喜马拉雅构成运动和河流强烈作用下切割形成。保护区内年平均气温7.2~11.2 ℃,≥10 ℃积温达4 500 ℃,最高气温22 ℃左右,最低气温-15 ℃,霜期为10月至翌年4月;年均降雨量800 mm以上,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土壤成分以变质千枚岩为主;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3]。小寨子沟保护区是目前亚洲自然保护最好的物种基因库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完好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美国自然保护协会(TNC)确定的全球25个热点地区之一[1]。
  2 生物多样性
  2.1 物种多样性
  2.1.1 动物。小寨子沟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Ailuropoda me- 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fhecus roxellana)、扭角羚(Budorc- as taxicolor)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有益、有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动物物种特别丰富,垂直分布十分明显。据统计,鱼类有2目3科6种,两栖类有2目6科23种,爬行类有1目6科19种,鸟类有16目56科306种,兽类有7目27科111种,共计465种,占四川省总数的35.02%[1]。
  保护区动物物种资源还表现为珍稀种类多、特色种类多、分布广等特点,在陆栖脊椎动物特有物种中,有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fhecus roxellana)、藏酋猴(M.thibetana)、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四川柳莺(Phylloscopus sichuanensis)、朱�(Urocynchramus pylzowi)、四川攀蜥(J. szechwanensis)、美姑脊蛇(Achalinus meiguensis)、平武齿突蟾(S. pingwuen sis)、川北齿蟾(Oreolalax chuanbeiensis)、四川湍蛙(A. mantz- orum)等78种,占四川特有物种的35.79%[1]。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Ⅰ级保护动物有12种,分别为:金丝猴、大熊猫、豹、云豹等(表1)。小寨子沟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野生大熊猫平均约7 km2有1只,是岷山山系栖息地和密度最大的保护区之一,且同北川县境内的片口保护区通过山脊断续林地彼此相连,并与毗邻的茂县宝顶沟、松潘白羊及平武泗耳保护区直接相接,组成岷山山系的主体种群,约占岷山山系总数的36.76%,为全国连成一片的最大种群[4]。
  此外,保护区内已确认的昆虫有247种,隶属于17目84科,组成以东洋界物种为主,兼有少量古北界物种[1]。从种的数量上看,鞘翅目最多,有75种,占种总数的30%,其次为鳞翅目52种,约占种总数的21%。竹节虫目最少,仅有1种。
  2.1.2 植物。小寨子沟保护区地处我国西部地槽区和东部地台区向西部地槽区过渡的龙门山褶皱带中段,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古气候的变化不仅未造成该区生物的毁灭,反而促进了一些生物的繁衍、分化,并成为古老植物分布的避难所。据统计现有低等植物大型真菌39科77属124种;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有47科92属153种,蕨类植物有28科58属147种,裸子植物有7科14属26种,被子植物有130科607属1 532种[1-3](表2)。
  小寨子沟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表现为区域内古老孑遗植物较多,如光叶珙桐(Daridia involncrata var. vilmorinian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领春木(Euptelea pliospermum)、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杜仲(Eucommia ulmoid-es),铁杉(Tsnga chinensis)、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巴山粗榧(Torreya fargesii)等被子植物。植物多样性还表现为特有科、属和单种、少种的科、属较多。该区现知特有科有杜仲科(Eucommiaceae)、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珙桐树科(Davidiaceae)等,特有属有杉木属(Cunninghamia)、巴山木竹属(Bashania)、箭竹属(Fargesia)、慈竹属(Neosinocelamus)等;单种属和少种属的数量占据该区种子植物总属的1/5,这也反映出该区植物区系中物种多样性丰富。
  2.2 生境多样性
  保护区内山地切割剧烈,致使区内山高坡陡,河谷幽深,坡度一般在30°以上,相对高差为3 609 m。地势险峻,减少了人为活动的干扰,加之受第四纪冰川期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反复和演化使这里形成了复杂的动植物群落。许多古老、珍稀动植物如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金丝猴(Rhinopifhecus roxellana)、扭角羚(Budorcas taxicolor)、光叶珙桐(Daridia involncrata var. vilmorinian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和领春木(Euptelea pliospermum)等均可在该区找到理想的庇护所,山峰、河流、草甸、森林、野生动物等一起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
  保护区内的植被地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四川东部盆地及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盆边西部中山植被地区、龙门山植被小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热带成分也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9%,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主要植被有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寒温带针叶林,亚高山灌丛、高山灌丛草甸及流石滩植被等类型(表3)[1-3]。每个植被类型的典型群落,对不同动物来说都具有不同的小生境,再加上溪流、小沼泽、洞穴及房屋等生境,构成了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生境多样性。丰富的生境多样性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群落多样性;反之,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又为动物群落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2.3 遗传多样性
  保护区西属岷山山脉,东属龙门山脉,山高坡陡,河谷幽深,第四纪冰川期北方的动物在向南退缩的构成中停留于此以及间冰期动物向北扩展时,南方动物沿着温暖而湿润的河谷上行至此受到高山和干旱气候的阻遏,长期的反复和演化使这里形成了复杂的群落,形成了独特的遗传多样性。区域内已知的古老植物超过50科,占维管植物总科数的35%以上;区单种属和少种属的数量占据该区种子植物总属的1/5;保护区内有465种各类脊椎动物,占四川省总数的35.02%,其中超过1/3的种类是中国特有物种,这些都足以说明该地区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3 生物多样性特点
  3.1 物种稀有性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物种稀有性主要表现在珍稀动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保护种类多、级别高,根据1999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1988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保护区有Ⅰ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Ⅱ级保护野生植物11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2种,Ⅱ级保护动物53种,分别占四川省同级别保护动物的71%和51%;属于国家保护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246种。
  保护区物种的稀有性还表现在其他许多物种是孑遗物种和分布区极狭窄的物种,如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 ca)、金丝猴(Rhinopifhecus roxellana)、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及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斑尾榛鸡(Bonasa sewerzo-wi)等都属此类。此外,还表现在特有种比较丰富,野生脊椎动物属四川省特有的有84种;属于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的特有种有95种,占分布动物的36.54%。该地区植物有少种属和单种属132属,占当地种子植物属的21.3%,其中少种属96个,占15.5%,单种属36个,占5.8%;单种属和少种属的数量占据该区种子植物总属的1/5,反映出该区植物区系物种的稀有性和多样性。
  3.2 物种古老性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区域也是许多动物的演化分布中心,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古老的动物得以保存,主要体现在众多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在这里生存,如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fhecus roxellana)、野猪(Sus ccrofa)、猪獾(Arctonyx collaris)、黑熊(Ursus thibetanus)、豪猪(Hystrix hodgsoni)等;还有古老食虫类分布,如川�(Blarinella quadraticauda)、长吻鼹(E.longirost-ris)等。
  保护区内高等植物成分中有众多的古老和原始科属。如裸子植物有松属(Picea)、红豆杉属(Taxus)、榧属(Torre-ya)等;被子植物有木兰属(Magnolia)、珙桐属(Davidia)、水青树属(Tetracentron)等,这些第三纪或第三纪以前的孑遗植物在现今的植物群落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或为常见种类,反映出该区系与第三纪古热带成分的历史渊源,各类成分并存反映出区系成分混杂和过渡的特点。古老性还表现在有丰富的单型属、少型属,单型属常见的有狗筋蔓属(Cucub- alus)、星叶草属(Circaeaster)等植物。古老性还表现在形态结构上的原始,如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Thunb.)等均属于原始的多心皮类。
  3.3 地区代表性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群落类型。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连接岷山大熊猫A、B种群的主要过渡地带,属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之一的喜马拉雅――横断山区。该保护区保持了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全球同纬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3.4 生境自然性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三面环山,超过70%的面积保持着原始封闭状态,而且大面积的高山草甸没有得到利用,整个保护区保持了原始自然状态,自然生境完好,属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保持自然状态良好的自然型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典型、多样、珍稀、原生的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单元,是同纬度保存最好的天然林地带,尤其以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oxyodon)、巴东栎(Quercus engle- riana)、野核桃(Juglanscathayensis)、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 ermum)、铁杉(Pinaceae)、冷杉(Abies fabri)等为建群种的群落,有其稀有性和珍贵性,是自然历史的珍贵遗产。
  3.5 生境脆弱性
  保护区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但其周边环境复杂,人为干扰较大,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地质环境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区内的天然林属于地带性顶极植被,这种自然生态系统是成熟的,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但由于保护区周边的天然林不断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保护区正成为“孤岛绿洲”。保护区的抗干扰能力正在降低,保护区内生物种群面临着极度威胁。另外,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以羌族等少数民族为主,有打猎、放牧、采药、采集薪柴等生活习惯和需求,对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构成威胁;同时,地方旅游的发展对保护区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也有很大干扰。
  4 结语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物种起源古老,种群特化,生态系统完整、自然,是联系岷山地区大熊猫A、B种群至关重要的走廊带,对促进基因交流、发展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种群,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有效地强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建议尽快将北川县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不仅有利于真正体现该区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而且将极大地推动该区的保护管理水平,使当地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同时还应积极开展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种群的生态、遗传、行为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以制定出可持续发展规划,更好地保护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5 参考文献
  [1] 胡锦矗.四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R].南允:西华师范大学,2003.
  [2] 胥晓,秦自生,廖咏梅,等.小寨子沟――片口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135-143.
  [3] 赵颖,何兴金,秦自生,等.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J].江西科学,2004,24(1):32-36.
  [4] 严荀.大熊猫保护区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5] 卧龙植被及资源植物编写组.卧龙植被及资源植物[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 蒋勇,李德文,廖波,等.王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及其区系特征[J].四川林业科技,2009,30(6):93-97.
  [7] 李祖凰,于晶,曹同,等.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初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4):159-161.

推荐访问:寨子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