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0日 22:35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武术功力竞赛守桩项目技术研究】传统武术功力训练

发布时间:2019-04-20 06:34:23 浏览数:

  摘 要:目前关于功力大赛男子守桩项目的研究很少,根据本人多年参与比赛、训练队员的经验,对功力大赛守桩项目的技术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守桩项目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功力竞赛 守桩 技术原理
  男子守桩是一项技巧性和功力性要求很高的赋有东方文化色彩的古老而又新兴的项目,走向竞赛场的时间很短暂,尽管一些运动员和教练员有一定的太极推手技术积累,但是,毕竟站在桩上对抗和在地面对抗不同。目前,还没有一套相对完整、科学、系统的技、战术训练模式。为了推动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实践出发,对男子守桩项目的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1、从传统拳理分析男子守桩技术
  1.1一身备五弓
  一身备五弓,这五弓是指两手为两弓,两腿为两弓,身躯为一弓。五弓合一,练习时能形成一股整体的劲力,内外结合而达到力量的静似山岳与动如波涛。五弓合一是做到劲似曲蓄而有余。有一太极拳歌谣似乎能道出五弓的含义,“身是弓把劲似箭,粘随引进走螺旋;一身五弓备蓄发,敷盖对吞仔细研。”那么在男子守桩静态身型要求就是“一身备五弓”。
  1.2三尖相对
  三尖相对里的三尖是指鼻尖、膝尖、脚尖,相对就是相互对照、相互照应。《太极拳行功心解》中写到:“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三尖相对”作为这句话的注解正合适。男子守桩的单搭手式如能做到三尖相对,鼻尖、膝尖、脚尖连成一条垂直的线,这样就使身体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既可攻又能守。
  1.3刚柔
  《陈式太极拳入门》中写道:“太极两仪,柔之与刚。柔者阴柔,刚者阳刚;刚柔即阴阳之质,阴阳即刚柔之气。常运阴阳二气培养刚柔内劲,阴气流行则为阳,所以刚归至于柔;阳气凝聚则为阴,柔造至于刚。阴中有阳而柔中寓刚;阳中有阴而刚中寓柔,阴阳得中,刚柔兼至;所以,阴阳互济,刚柔相济。此太极阴阳刚柔之理也”。
  1.4整劲发放
  “整劲发放”的“整劲”主要体现于“内劲”与“外劲”协调统一。内劲是在长期通过意识统率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做到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统一,意气行、精气神的统一,“内劲”与“外劲”协调统一。
  2、具体的招法
  2.1棚挤法
  棚挤法是男子守桩技法中最常用的,它的手法可分为单手和双手,劲法可分为短劲和长劲,那么在比赛中成功率较高的即为单手短劲棚挤法和双手长劲棚挤法。
  单手短劲棚挤法是两人单搭手式,当一方重心偏前,裁判喊口令时,另一方迅速单手直线向一方前胸短促发力又迅速收回的技法。其运动方法是:起于脚跟,行于腰腿,达于掌根。运动要点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简单易行,似散手的直拳。
  2.2捋採法——顺手牵羊
  此技法要求技术很高,应在熟练掌握棚挤法的基础上才能把捋採法运用好。
  顺手牵羊法是两人单搭手式,当一方直线抢攻时,另一方顺势向身后两侧捋採对方手臂,使其下桩的运动方式。运动方法:以腰转带动全身,即是拳谚云“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牵动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的方法。
  2.3潜身抱摔法——海底翻花
  这个动作源于陈式太极拳,类似抱摔即摔跤里的技法,潜身即是引化躲闪。由于参加该项目的运动员有很多都是专业跤手和散打运动员,所以,这个技法是对付他们的有效招势。此技法是利用力学的向心力原理,当对方用直力进攻,我方迅速下潜,一手牵臂一手搂腰,通过旋转让对方下桩。运动方法:以腰转为核心,顺势借力,收放自如。运动要点:下潜搂腰要快,对方来力的同时迅速潜身搂腰,此为把握战机;蹬地拧腰要深,力臂越长旋转的力量越大,此为“孤投一致,舍身取义”;劲要收放自如,目的是让对方下桩,而不是一起下桩,向心力越大所产生的惯性也很大,很可能对方下桩的同时也把自己带下桩。怎没办呢?那么在利用向心力的同时也要利用离心力,把对方旋转至180度时,一定要横向挤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下桩或后下桩。
  2.4虚实转换法——野马分鬃
  虚实转换乃技击之总纲领,桩上更是如此,此技法运用关键在于用腰,拳谚云:“命意源头在腰际,刻刻留心在腰间”;“主宰于腰,转关在腰”;“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等等足见腰的重要。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桩上主要是两种,即左右挒和野马分鬃。
  4、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从实践出发,对男子守桩项目的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男子守桩项目的技术概括起来技术原理包括一身备五弓,三尖相对,刚柔,整劲发放等;具体招法主要有整劲发放、捋採法——顺手牵羊、潜身抱摔法——海底翻花、虚实转换法——野马分鬃。
  参考文献:
  [1]王芗斋.意拳拳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张肇平,杜飞虎.论太极拳.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冯志强.陈式太极拳入门.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4]张君.论太极拳整体劲的发放:[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6
  [5]余功保.精选太极拳辞典.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推荐访问:技术研究 武术 功力 竞赛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