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07:24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斯科特·乔普林:拉格泰姆之王】 斯科特·乔普林

发布时间:2019-04-22 06:30:00 浏览数:

  斯科特·乔普林的风格或许引领我们走向了爵士的自由世界,但是他本人却是一位坚守音乐规则的人。  1974年5月18日这个周末,在《公告牌》(billboard)杂志的“百大热门曲”榜单位列第三的是马文·汉利许(Marvin Hamlisch)一首朗朗上口的作品,改编自一首叫做《艺人》(The Entertainer)的老曲子。它轻轻松松地就使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和麦克·欧菲尔德(Mike Oldfield)的打榜歌曲黯然失色。此时成千上万的影迷们一窝蜂地跑去购买斯科特·乔普林(Scott Joplin)的拉格泰姆录音和活页乐谱,而这些朴实的作品数十年来几乎完全被忽视了。影迷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勇夺多项奥斯卡奖的1973年惊险喜剧片《骗中骗》(The Sting)中,是以这些拉格泰姆音乐为特色的。这部由保罗·纽曼(Paul Newman)和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主演的冒险之作仅在美国本土就攫取了共计一亿五千六百万的票房。在那些迫不及待去抢购乔普林音乐的人中,很少有人认识到《艺人》其实早在1902年便写就,随着爵士狂热在二十世纪一年代席卷全球,《艺人》的风格突然不再流行,并且最终过时。事实上,对一部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芝加哥的影片来说,拉格泰姆风格显然是落伍的,因为在兴奋的摇摆乐时代之初,如此过时的音乐风格最多不过被认为是一种优雅的怀旧。
  当这部C大调的小进行曲般的钢琴小品登上《公告牌》排行榜时,它的作曲家已经离世超过五十年了。他会如何看待这一迟来的非同凡响的国际成功呢?他很可能不会感到惊讶。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是乔普林的全盛期,那时的他可以声称自己是当时作品销量最好的作曲家之一。拉格泰姆的突然衰落大致上发生在他去世的1917年,那一年第一首新奇的爵士作品被灌制成唱片。之前,乔普林已经完成了一项非凡壮举,那就是让他的音乐成功地对普通大众、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都具有同等的吸引力。1899年他凭借传奇般的《枫叶拉格泰姆》(Maple Leaf Rag)一举成名,这是他在密苏里州锡代利亚(Sedalia)的“枫叶俱乐部”担任钢琴家期间创作的,这部作品的活页乐谱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卖出了超过五十万份。《枫叶拉格泰姆》很快成为了钢琴拉格泰姆作品的典型,它独特的风格使得十九世纪晚期的流行进行曲重新变得鲜活起来。它充满了令人难忘的、极富感染力的旋律和大量的切分音——后者是拉格泰姆最鲜明的创新,在1900年左右听起来比现在那些疲倦不堪的耳朵来说要新颖、大胆得多。
  作为经典拉格泰姆“密苏里学派”的关键人物,乔普林随后与圣路易(St Louis)出版社的约翰·斯达克(John Stark)建立了硕果累累的合作关系。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斯达克极力推广经典拉格泰姆,他的出版公司还与当时少为人知的天才詹姆斯·史考特(James Scott,1885-1938)、约瑟夫·兰姆(Joseph Lamb,1877-1960)签约,这两位拉格泰姆作曲家仍在静候自己的作品获得广泛的认可。在乔普林凭《枫叶拉格泰姆》意外大获成功后的十年间,他写作并出版了差不多四十首钢琴拉格泰姆作品,并且成为斯达克的出版公司名气最响、收入最高的作曲家。乔普林最著名的作品有《从容的胜者》(The Easy Winners,1901)、《精锐切分音》(Elite Syncopations,1902)、拉格泰姆圆舞曲《贝斯纳》(Bethena,1905)和《菠萝拉格泰姆》(Pineapple Rag,1908)。《菠萝拉格泰姆》的下半部分显示出作曲家完全意识到那种即将主宰爵士音乐的“蓝色”(blue)音符所具有的表现力。在留声机诞生之前,独奏钢琴演奏的简单易记的作品有很大市场,斯达克继续发掘销售活页乐谱的赚钱生意,十九世纪末期,当美国国内的顾客刚刚开始享受邮购的便捷时,这笔生意被极大地拓展了。乔普林还灌录了他那些最著名作品的钢琴纸卷(piano rolls),从而使他那些拥有自动钢琴的狂热粉丝们能够听到“拉格泰姆之王”在他们的客厅里演奏他的作品,这一切仿佛是魔法。事实上,即使没有人演奏键盘,也完全可以在工作间里制造出这些钢琴纸卷,它们是众所周知的不可靠的人工制品,但至少乔普林的有些纸卷似乎由于八度重奏的加入而难度大增。乔普林一直渴望创造出一种属于非洲裔美国人的古典音乐,以此与备受尊崇的欧洲音乐竞争,因为如今不同信仰和不同肤色的美国人越发感到欧洲音乐与他们的现代美国文化关系不再密切。然而,乔普林的这种严肃的艺术抱负被他日益增长的名气所掩盖。
  乔普林崇高的作曲抱负使他倾向于创作芭蕾、歌剧这些颇有声望的古典音乐类型。他的这种倾向让斯达克感到恐慌,斯达克充分意识到,与销量甚好且容易大量生产的钢琴拉格泰姆相比,这种宏伟堂皇的冒险所具有的商业潜力是如此有限。在1899至1902年间,乔普林全情投入创作一部拉格泰姆芭蕾作品《拉格泰姆舞蹈》(The Ragtime Dance),然而斯达克却拒绝完整出版这部作品,只是发行了一首标准长度的钢琴独奏改编曲。接着乔普林创作了一部非洲裔美国人题材的歌剧《尊贵的客人》(A Guest of Honor),1903年乔普林带着曲谱踏上一次灾难性的旅程,这部从未被出版的作品曲谱因此遗失。乔普林因为斯达克不支持他的严肃音乐而倍感挫折,1907年他搬到了纽约,那时纽约已经完全确立了其作为流行音乐出版的国际中心的地位,他希望为他一部全新的大型歌剧《特里莫尼萨》(Treemonisha)寻求支持。这部新作是又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基于非洲裔美国人题材的创作,关于同名女主角、一位十八岁的女教师如何劝导她的族人通过受教育而非迷信来获得救赎。结果,乔普林还是被迫自费出版了这部新歌剧。1915年,这部作品在纽约哈莱姆(Harlem,曼哈顿东北部的黑人居住区)进行了一次非正式排练,之后几乎销声匿迹,并且在作曲家生前从未正式上演过。后来乔普林很快去世,勿庸置疑,他崇高的艺术抱负无可挽回的崩塌进一步恶化了他的精神崩溃状态。   一些演奏者经常习惯性地将乔普林著名的钢琴拉格泰姆作品缀以爵士风格的变奏,或是仅仅为了炫耀而演奏得过快。乔普林本人极其厌恶他们以这样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他那些精雕细琢的小曲。在他出版的乐谱的题头,他经常加上这样一条警告——“注意:别演奏得太快。把拉格泰姆弹得快从来都是错误的。”
  在搬去纽约之后,乔普林出版了一本题为《拉格泰姆学派》(School of Ragtime,1908)的钢琴练习曲集,此书声称“乔普林的拉格泰姆被粗心大意、不够完善的演奏给毁了,而且好的演奏家经常因为演奏得过快而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效果。他们应该每个音符都按照乐谱演奏。”在尝试通过这种方法使拉格泰姆成为经典时,乔普林肯定已经意识到他是在打一场必输的战斗。但是拉格泰姆在舍弃了其固有的精致之后,它逐渐与蓝调音乐(blues)的即兴演奏传统融合在一起,由此诞生了早期爵士,这至今仍是一份不朽的遗产。
  光彩夺目的爵士演奏家杰利·罗尔·莫顿(Jelly Roll Morton)1938年参与了一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回顾系列录音,在其中他描述了二十世纪初他和其他在新奥尔良红灯区工作的钢琴家如何使乔普林的《枫叶拉格泰姆》“爵士起来”(这种表达最初与性有关,在当时看来是很冒犯的):他们增加切分音,加快速度,让左手的弹奏和右手一样活跃,并让音乐像摇摆乐一般富有感染力,而不像进行曲那样古板。1921年,在斯达克的出版公司最终倒闭的前一年,詹姆斯·史考特写了一首意有所指的题为《别把我的拉格泰姆爵士化,我是音乐》(Don’t Jazz Me Rag, I’m Music)的作品,这显示了乔普林并非唯一反对把拉格泰姆演奏爵士化的作曲家。但莫顿和美国东岸一些艺术造诣更高的钢琴家那时在发展一种后来被称为哈莱姆“大跨度”风格(‘Stride’ style)的快节奏拉格泰姆,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更为现代的咆哮爵士(bebop)的出现才让它的重要性大大减弱。钢琴家詹姆斯·约翰逊(James P. Johnson)——1923年著名的《查尔斯顿》(Charleston)的作曲者——和他的学生胖子沃勒(Fats Waller)等人的音乐,以及后来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和贝西伯爵(Count Basie)等人的键盘演奏,都深深地植根于“大跨度”风格,这从根本上是在向乔普林数十年前的创新致敬。
  在乔普林生前,美国几乎没有古典音乐作曲家愿与乔普林所完善的拉格泰姆风格进行合作。然而在欧洲,许多在法国工作的作曲家采用拉格泰姆元素,他们渴望以此来反叛当时已经停滞不前的后瓦格纳时期的浪漫主义音乐。约翰·菲利普·苏萨(John Philip Sousa)的著名乐队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演奏了拉格泰姆的改编曲,这一亮相很可能启发了德彪西在《黑娃娃步态舞》(Golliwog"s cakewalk)(出自1908年的《儿童乐园》)以及两首钢琴前奏曲《游吟诗人》(Minstrels)和《古怪的拉文将军》(General Lavine: Eccentric)(分别写于1910和1913年)中重新加入乔普林式的乐思。拉格泰姆也出现在埃里克·萨蒂的芭蕾舞剧《游行》(Parade)中,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曾对拉格泰姆加以现代化的处理和变形,反映在他1918年的《士兵的故事》(The Soldier"s Tale)中。在写于1919年由阿瑟·布利斯(Arthur Bliss)指挥首演的《为十一件乐器所作的拉格泰姆》(Ragtime for Eleven Instruments)中,用到了一架吉普赛钦巴龙大扬琴(cimbalom),其音色听上去不可思议地像极了酒吧钢琴所发出的咔嗒声。
  尽管乔普林的音乐在他去世后便不再流行,但他的音乐也经历了两次复兴。第一次复兴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爵士乐之前的音乐刚刚开始受到关注,从那时起传统主义者便不断与现代爵士风格的追随者发生冲突。第二次复兴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由钢琴家、音乐理论家约舒亚·里夫金(Joshua Rifkin)带头发起的。他在七十年代早期为Nonesuch唱片公司录制了几张乔普林作品的LP密纹唱片,其中的第一张成为了该唱片公司的第一张百万销量唱片。里夫金的乔普林作品唱片直指古典音乐市场,此举十分适合他,因为他严格遵照作曲家的说明演奏,这在某些人听来是矜持又简朴的演奏方式。它大大推动了乔普林作品的活页乐谱销售,并且在1974年为马文·汉利许赢得了一座奥斯卡最佳歌曲奖。1972年,命运多舛的《特里莫尼萨》终于在亚特兰大进行了首次公演,两年后它为乔普林赢得了一座普利策奖。在去世将近六十年后,美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黑人作曲家、拉格泰姆之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荣誉。
  推荐唱片
  拉格泰姆与圆舞曲
  The Southland Stingers
  约舒亚·里夫金(Joshua Rifkin)
  EMI 234 4772
  在这张专辑中,约舒亚·里夫金用原始的钢琴形式呈现乔普林的作品。
  骗中骗:电影原声大碟
  马文·汉利许(Marvin Hamlisch)
  MCA MCLD 19027
  想了解乔普林的作品如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夜之间成为轰动的流行曲,十分有必要聆听这张唱片。
  钢琴纸卷(Piano Rolls)
  斯科特·乔普林
  Milan records 329903991152
  乔普林亲自在钢琴纸卷上演奏自己作品的众多录音之一。
  特里莫尼萨
  阿妮塔·约翰逊(Anita Johnson)等人
  标准拉格泰姆交响乐团与合唱团(The Paragon Ragtime Orchestra & Singers)
  里克·本杰明(Rick Benjamin)指挥
  New World Records 80720-2
  对乔普林非洲裔美国人题材歌剧的令人着迷的诠释版本。
  音乐风格
  拉格泰姆的起源
  拉格泰姆最初是流行歌曲的一个门类,和后来的爵士音乐一样,它是融合了欧洲白人音乐和美洲黑人音乐的混合产物。它采用坚实的音调进行曲风格,并用现代切分节奏使其变得活泼。乔普林的钢琴拉格泰姆作品也吸收了沙龙音乐的轻古典音乐传统,这一风格的先驱者是美国作曲家路易斯·莫劳·戈特沙尔克(Louis Moreau Gottschalk,1829-1869),他的钢琴作品使用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元素。
  结构
  钢琴拉格泰姆作品总是套用流行进行曲的分段结构,每个段落都被重复演奏。乔普林的《枫叶拉格泰姆》在中段插入了第一声部的再现部,从而形成“AABBACCDD”的结构,这种手法他在《菠萝拉格泰姆》中也运用了。就像苏萨的进行曲一样,最后一两个段落经常移到一个新的调子上,通常是下属调。
  节奏和织体
  钢琴家的左手弹奏“oom-pah”式的和弦模式,用来模仿军乐队的低音鼓和铙钹节拍,右手弹奏切分音旋律,这种风格在黑人说唱团的演出中非常流行,它起源于用班卓琴伴奏的奴隶歌曲,其影响可以从右手的琶音和弦中听出来。
  和声语言
  从当时的古典音乐来看,拉格泰姆的和声语言已经过时了差不多五十年。但是这种和声语言与新颖的节奏风格结合在一起,使拉格泰姆大获成功,成为具有广泛吸引力的流行音乐。

推荐访问:斯科特 之王 拉格 普林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