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1日 23:06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对深圳卫视热播节目《年代秀》的思考_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

发布时间:2019-04-22 06:30:18 浏览数:

  【摘要】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以其健康有趣、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节目内容,打破了“低俗高收视”的怪圈,成为“限娱令”颁布后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叫好又叫座”的娱乐节目。本文从节目创作源头出发,结合节目形式与内容分析其成功之道,探讨节目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年代秀;代际互动;娱乐节目
  2011年5月27日,深圳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全明星代际互动娱乐节目——《年代秀》。该节目首度亮相即令深圳卫视同时段收视率跃居全国卫视第四,此后收视率和市场份额连创新高,促进了深圳卫视在全国排名的前移,也成为广电总局颁布“限娱令”以后深圳卫视重点打造的王牌娱乐节目。2011年底,《年代秀》获得了首届“中国电视掌声·嘘声”的掌声,并且是五个年度掌声中唯一的综艺节目。得到观众和传媒学人双重认可的《年代秀》迅速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代季”旋风,在国内电视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众多娱乐节目纷纷打起怀旧牌,将参与者按年代进行分组互动,连曾经红极一时的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也避其锋芒,将播出时间从周五改为周六晚间。《年代秀》以其健康有趣、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节目内容,打破了“低俗高收视”的怪圈,成为“限娱令”颁布后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叫好又叫座”的娱乐节目。分析其成功之道和反思其不足之处,无疑对国内其他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不揣浅陋,从节目创作源头出发,结合节目形式与内容尝试对其成功原因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归纳。
  本土化变通与后继创新
  在引进比利时热播综艺节目“GENERATION SHOW”[1]模式后,《年代秀》节目的制作团队并没有生搬硬套地山寨,而是由节目制作团队对原版节目进行本土化变通和后继创新,因此最终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充满了中国特色的娱乐节目。节目组每期邀请十位明星嘉宾领衔五个年代小组分别代表60、70、80、90和00年代,通过现场的年代答题、综艺表演、游戏竞技和卡拉OK记歌词等环节进行同场PK,并且结合影像资料、生活实物、模仿表演、时尚秀等元素展现时代记忆,追寻逝去的青春梦想。据《年代秀》总制片人易骅介绍,他们引进节目模式后特别注重节目的细节内容,通过强调一些大事件背景下的小人物、小细节、小记忆来对引进节目模式进行一番本土化变通。[2]时代文化丰厚的土壤,使节目具有天然的群众基础,也使节目成为近年来少有的可以全家几代人一起看的一档综艺节目。《年代秀》从各个年代的历史生活和记忆中设计题目,运用多种手段生动地反映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传承,有文化气质,却不会曲高和寡;有历史厚重感,又不会枯燥乏味。
  对于引进节目来说,仅有本土化变通还远远不够。一个节目要想有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和调适。比如,在现场答题环节加入模仿表演,则既能增进节目的趣味性,又可以形象地展现历史画面。在“卡拉永远OK”环节,《年代秀》曾尝试借鉴《我爱记歌词》的模式,以明星领唱的方式来替代播放录像。这样的调整虽然极大地活跃了现场气氛,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但却削弱了录像画面所带来的时代记忆感。尤其是在竞猜一些老歌时,录像画面其实更能唤醒现场参与者与电视机前观众的怀旧情怀。又如,节目开播之初,单调的“我在跳什么”竞猜环节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年代队,逐渐增添了“我在做(演)什么”等竞猜成语或游戏等环节以照顾到每一个年代队。
  节目组对“GENERATION SHOW”进行了最重要的创新和改造就是加强了嘉宾的参与性。[2]每期的十位明星嘉宾既是答题者,又是节目的参与者,有时甚至是事件的亲历者和题目答案的揭晓者,他们还可以随时到舞台中间去跟主持人互动,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参与性。
  明星效应与平民路线
  电视综艺节目一直是明星活跃的舞台,很多观众正是为了自己的偶像才守候在电视机前的。《年代秀》节目中,观众会看到由不同年龄段的十位明星组成的五个年代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均由特邀而来的各界明星大腕担纲。这些节目嘉宾有运动员、艺术家、歌手、演员等。但与其他娱乐节目不同的是,《年代秀》虽然每期都有很多明星,但他们并不是节目的核心内容。每个年代的明星嘉宾只是作为自己那个年代的代言人,和观众一起来寻找那些逝去的美好回忆。这时的他们不是因其光芒耀眼、高高在上的明星身份受人关注,更多的是作为那个年代普通大众的代表而出现。这时的明星和普通观众一样,是时代的经历者和见证者,怀着对那个时代的温馨记忆,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比如参与“谁在我身边”环节的明星,常常会因为他们身边的神秘嘉宾而欢呼雀跃、激动不已,这和电视机前追星的观众有着何等相似的心路历程啊!为最后的奖品而努力答题,毫不讳言自己对奖品钻戒的渴望,这也让观众再次在明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种明星的平民路线极大地拉近了明星与电视观众的距离,增加了观众的认同感,而他们所带来的厚重的文化情怀、积极阳光的人文取向也更新了观众的一般想象和期待。节目中那些感人的故事、煽情的环节,如嘉宾史可怀念自己的父亲的情节、方青卓讲述自己和养父的感情,在崇尚孝道文化的中国不仅迎合了大众的口味,也增加了节目的人文关怀。此外,节目还经常通过一些现场观众和嘉宾共同努力答题等小环节来加强明星和普通人之间的互动性,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年代秀》正是明星效应与平民路线的完美结合。
  场内互动与场外互动
  如前所述,《年代秀》最大的创新就是加强了嘉宾的现场参与性。正是这种参与性极大地活跃了现场气氛,调动了现场所有人的积极性,点燃了参与者的激情,使节目现场的互动变得主动而自然。这种互动不同于户外闯关节目中主持人与选手之间略显无趣的无话找话,不是家庭调解节目中专家对矛盾家庭就事论事的指导,也不是各种相亲节目中故意制造笑点吸引眼球的你问我答。《年代秀》节目现场的互动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自然而然的交流,是现场观众和嘉宾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默契配合,是现场人员看到神秘嘉宾时的惊喜与欢呼。这种互动化解了以往竞猜类综艺节目问答形式的单调,融入了主持人和嘉宾的即兴表演,加入了揭晓问题答案的专业人士的现场解答或录像内容,让节目变得更加新颖有趣。   在节目的互动现场之外,《年代秀》节目组还开启了一个引起受众共鸣的多维互动空间,采用多种手段与观众实现互动。节目组一方面开通热线电话,方便传统的电视观众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即时发表观赏节目的感受,并迅速地把这些短信在电视机屏幕下方用滚动字幕播出;另一方面,每期节目还在新浪网和中国时刻网等网站同步直播,节目组同时还开通了新浪官方微博和百度贴吧,运用微博、论坛等新媒体形式吸引新生代网民发表意见。据新浪网报道,截至2011年9月,深圳卫视新浪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已成功突破百万。[3]电视和网络媒体的融合传播与多样化的互动手段最终使得《年代秀》在传统观众与新生代网民中的影响力日渐扩大,也赢得了长久发展的机会。
  雅俗平衡与讴歌时代精神
  在国内各种形式雷同的婚恋交友类、才艺选秀类、情感故事类、户外竞技类真人秀等节目泛滥荧屏之际,《年代秀》凭借其雅俗平衡的节目魅力和讴歌时代精神的文化品位,从周末晚间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年代秀》的目标受众是普通百姓,因此节目就要走“老少咸宜”的大众化路线。要走大众化路线,节目定位时的基本方针就是要尽可能地满足除少儿外所有能接触到电视的普通观众的需求。这在媒体高呼分众传播、窄众传播的今天,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年代秀》不讳言受众差异,反而以年代为标准把受众进行划分,又以主流为导向,抓住了适合全家老小一起看、能让老中青几代人都感兴趣的节点,借此展现不同年代的大众文化。如此,节目既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又充分发挥了媒介的文化传承功能。在知识问答、娱乐竞技这种通俗的形式中,融入了有文化气质、有历史厚重感又不会曲高和寡的内容,达到了雅与俗的完美平衡。比如在“年代答题”环节会涉及大量文学艺术经典,提及这些经典旨在引起人们对过往的回忆,并非像考试一样高深枯燥,题目本身往往带有很大的趣味性和通俗性。
  《年代秀》播出后,很多观众认为这是一场怀旧的盛宴,笔者认为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怀旧,更多的还是在向各个时代致敬——讴歌时代精神。主持人与现场嘉宾带领观众一起感受与品味“60年代理想主义的纯净、70年代勤劳奋斗的质朴、80年代自我意识的觉醒、90年代个性表达的率真以及00年代人人都可成为偶像的信念”[4]。《年代秀》的高收视率充分证明,观众并非一味猎奇喜好低俗,只是缺少这样雅俗平衡的节目罢了。为观众提供他们“必看、爱看”的内容,不低俗、不庸俗、有文化品位的好节目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会让观众乐于收看并吸引其长期收看。《年代秀》正是在这种雅与俗的平衡中不断追求节目的特殊性,通过推销节目的“个性化环节”和“特色化内容”,适度发挥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为节目的长远发展培养了大批忠实观众。
  趋利避害的思考
  《年代秀》节目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上述成功的要素之外,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这是节目组在下一步发展中要重视的问题:
  进一步加强互动性。节目组不应只满足于用滚动字幕展播观众留言,还应借鉴其他节目的经验,有所反馈,这样才能形成持续的互动。同时继续加强网络互动,开辟言路,充分听取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节目中有所体现。
  妥善处理广告时间与植入式广告。随着收视率的提升,《年代秀》节目的插播广告也越来越多,虽然节目组会设置悬念来维持收视群体的稳定,但过长的广告时间仍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观众的流失。如果节目播出时能加入广告时间倒计时提示则能使观众多一分期待,少一分厌倦。一个节目要想保持其生命力,自身的艺术原则和标准是必不可少的魂魄,不能为了广告收入而丢掉最基本的文化特质。因此妥善处理植入式广告,避免生硬的植入式广告出现在节目环节中引起观众反感,将是《年代秀》节目以及其他综艺节目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ttp://www.drg.tv/PressRatings.aspx?ProgramDetail=11641.
  [2]张春朗.用青春梦想和情怀烹制精美文化大餐[J].南方论坛,2012(4).
  [3]深圳卫视传播力大会举行 发布全球媒体优才计划[EB/OL].http://ent.sina.com.cn/v/m/2011-10-28/19353463587.shtml.
  [4]顾丽.怀旧节目的魅力[J].视听界,2012(4).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编校:赵 亮

推荐访问:深圳 热播 卫视 年代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