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21:08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浅析西方绘画中笔触的演变发展历程|绘画的笔触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5-26 06:41:54 浏览数:

  谈到笔触的演变史,我们首先要从材质的发展来说起。油画产生于十五世纪北欧的弗兰德斯,被世界上普遍公认为历史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油画作品是凡?爱克的《根特祭坛画》,它是用了淡彩颜料,画在打磨的非常光洁的白色素底上,用褐色的印第安墨水做出特别精细的草稿,赋彩用软笔不见明显的笔触,用透明油画颜料调色,在此底子上罩染多次,得到丰富细腻的色彩效果,这就是最初的透明画法。传播开来成为西欧的代表画法。这种画法沿用了一段时间,中间经历了意大利、西班牙和北欧的文艺复兴。出现了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提香、委拉斯贵支等大师。
  从凡·爱克的早期综合技巧画法开始到鲁本斯时代,甚至到十八世纪,虽然出现了很多画派,他们手法各异,但是绝大多数画家都是以多层画法为主要手段。可统称为古典画法或间接画法。这种画法笔触不是很明显多具内隐性。古典绘画完整几乎找不到笔触的缺口,这与当时的绘画材料、工具的特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十五世纪意大利绘画出现“直接法”,但是仅作为一个次要的从属手段,用于绘画非重要部分,亦或是涉及草稿时的即兴画法。我们可以从十七世纪画家的绘画作品中看到这一点,鲁本斯已经开始注意到运笔的生动性,使其画面更富有生气,这与他大胆而巧妙的运用笔触去表现和塑造面孔与头发是分不开的。与鲁本斯同时代的荷兰杰出的绘画大师弗朗斯?哈尔斯。采用的直接画法给他的肖像画带来了栩栩如生的效果。生动的笔触正是哈尔斯最醒目的艺术特色。他用笔轻盈松快,气脉连贯,达到了激情与描绘的统一。从他那大胆、自由、不落俗套的运笔技巧,让他可以迅速抓住瞬间即逝的形象。
  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浩如烟海,似乎是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的,但是从不同时期的笔触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从古典时期到当代人们审美的发展脉络:在油画的古典时期,人们崇尚模仿自然、在审美上要求崇高、静穆、克制,为此,古典主义画家追求逼真,尽量不留下笔触,而常让画笔来回涂抹,画面自然,接近物体的形貌,如用稀薄的颜料,轻匀柔润的笔法渲染出缥缈的云天和明净的水面,而用浓重的颜料,重叠堆砌的笔触塑造出坚硬的岩石和厚实的土地…笔触与物象表面贴切吻合,造成很强的真实感。后来。有些画家如印象派,认为把笔触自然的留下来更能够表达作画时的心情,能使画面显得更生动:代表人物有莫奈、雷诺阿、毕沙罗等印象派画家以科学原理为基础,以表现瞬间真实为己任。印象主义者抛弃了支配欧洲绘画数百年的固有色观,将色彩植根于光学研究之心所提供的信念中,当下即得地捕捉有某一瞬间的光线作用所造成的色彩印象,致力于表现光源色和条件色。通过色点与笔触之间的交织和并置,达到使画面色彩明亮、灿烂的效果。进而有些画家还创造出自己特有的笔触,制造出特别的效果。色彩与笔触正是凡?高作品的两个中心要素。他将印象派明亮的色彩提升为高纯度的、强烈对比的调子在表现主义中。笔触又上升到了表达艺术家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的高度。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反对客观地再现自然与现实,向往原始性,最简单化、变形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彩以及泼辣奔放的笔触表达艺术家的内心的感受、幻觉和激情,画面让人感到刺激不安。挪威画家蒙克是国际表现主义运动最重要的先驱者,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蒙克的艺术总是围绕着死亡、忧郁和孤独的主题,表现了痛苦的精神性。最大限度地发泄情感。他的画面变形强烈,线条简练,色彩惊心触目。他所使用的色彩,常常是充满着焦躁不安的爆发力,他那充满木刻风味的线条,特别适合表现精神错乱的特征。他所画出的人物,常常心情忧郁,失魂落魄。我们在蒙克的画面前,不能不感受到一种即将被拉入死亡深渊的情绪。蒙克1893年创作了著名的油画《呐喊》,在画的近景处。有一个正对观众的骷髅似的人,蒙住双耳惊叫着。他站在桥头。身后的桥被表现为像纵深急速奔去的色线。在线的尽头,两条背影正在远去。桥外,不和谐的红色和蓝色组成了天空和海湾。天空喷涂着火与血的炎舌,海水乱糟糟的。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抽象表现主义使笔触的作用发展到了极致,使它成为画面表现的主要手段。在以往欧洲传统艺术中,就笔触本身而言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内容,因为它不能传达具有意义的艺术信息。然而,在20世纪现代艺术运动中,一方面受到东方神秘主义的影响,一方面面对无意识的自发性的艺术效果的追求,在抽象表现主义的范畴下。笔触也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被创作和欣赏,成为笔触艺术。美国画家杰克逊,波洛克是最重要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他将笔触艺术推向了极端,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行动绘画画家。波洛克以巨幅的“滴画”而获殊荣。他把自己的作品题材解释为绘画自身的行动。他的创作并没有开始的草图,而只是由一系列即兴的行动完成作品:他把棍子或笔尖浸入盛着通常是珐琅和铝颜料的罐中,然后把颜色滴到或甩到钉在地上的画布上,凭着直觉和经验从画布四面八方来作画。这些留在画布上纵横交错的颜料组成的图案具有激动人心的活力,记录了他作画时直接的身体运动,于是观众可以分享到创造这些色迹的经验。显然,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偶然的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波洛克认为,绘画的真谛就是画家使用颜料自由和自发地在画布上留下自己生命运动的痕迹。
  不同的笔触有不同的表情特征。笔触与物体表象贴切吻合。造成很强的真实感;跳跃轻松的笔触给人以洒脱、愉快的感觉:凝重沉实的笔触给人以朴实、坚定的感觉;迅疾有力的运笔。表现出奔放亢奋的情绪;躁动狂暴的运笔,宣泄出热烈、激愤的心理。笔触成为画家性格、情趣、艺术禀赋的自然流露,表现出画家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笔触的视觉美感所凝聚的审美意味是人们长期审美实践的结果,通过对各个时期的西方绘画作品的研究,我切身的得到了以上的一些感悟,这些作品中都有很多传承的美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我们只有在艺术实践中融会贯通,博古通今,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笔触,自己的表现语言。
  参考文献:
  [1](意)克罗齐.美学原理[M].朱光潜译;美学纲要;韩邦凯罗芫译外国文学出版社
  [2](英)埃德加·卡里特.走向表现主义的美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
  [3]吴永强.外国美术简史[M].海南出版社
  [4](美)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农,巴竹师刘班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推荐访问:笔触 浅析 演变 发展历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