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23:21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呼家楼学区:把课本搬到屏幕上】 呼家楼学区

发布时间:2019-05-31 06:49:16 浏览数:

  提起呼家楼学区,人们首先会想到三礼(礼节、礼仪、礼貌)教育。作为耕耘了十多年的项目,三礼教育已成为呼家楼学区的一个德育特色,也是北京市2008年的十大德育品牌之一。尤其是2011年9月学区开通三礼教育网站以来,以信息技术为理念的传播插上了翅膀,使三礼教育的辐射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如今,呼家楼学区再次借助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系统,走在了信息时代的潮头。数字化教学系统给学区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在学区整体发展中,对信息技术的定位如何?在这样一个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区,信息化工作又是如何开展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呼家楼中心小学,采访了呼家楼学区党总支书记、管委会主任,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
  课本搬到了屏幕上
  对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马校长认为,怎么运用得恰到好处,真正让其为教学服务,是特别重要的。这也应该是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教学一定要依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求。过往那种固化形式的课件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为不同学校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有城市孩子,也有农村孩子,同样,老教师、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同,不同的课型所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马校长说。
  为此,在教委的支持下,学区引入了数字化教学系统。马校长认为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非固化”的课件,能给教师们带来很大的空间。“就像我们的文本教材一样,一篇课文可能就百余字,一首诗可能就几十个字,但不同的教师肯定能讲出不同的韵味,”马校长说,“教师可以在数字化教学系统提供的大量信息、素材之上,修改、加工和再创造。”
  现在,数字化教学系统已经在全学区的所有学科得到了应用。教师们普遍反映使用该系统后,备课、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以古诗教学《望庐山瀑布》为例,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能自由调整知识链接的位置以及知识呈现的顺序,还能利用系统自带的资源推送功能,在中央电教馆资源、本校资源和互联网资源中,精准地检索到与这首古诗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以及其他教师讲这首诗所用到的资源。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用更短的时间获得适合的资源,节省了教师搜索教学资源的时间。
  在教师授课时,屏幕上呈现的是暗藏了很多知识链接的诗文,这并不是简单地“把课本搬到屏幕上”,而是在其中蕴涵了教师对这首诗的理解。当学生对某一句诗的理解产生疑问时,教师就可以点击热区,进行音频或视频的讲解。针对教学预设之外的内容,教师还可以随时批注。同时,系统自带了演示文稿功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演示。
  让技术为师生的成长服务
  为了让教师们更好地应用数字化教学系统,学区也颇费心思,经历了一段为期不短的过程。首先开展了从校长、教学干部到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再让信息技术教师下到各校,对全学区11所学校开展培训。随后,针对部分学科开展试点,让教师们去感受怎样才能用得更适当、更适合。与此同时,系统研发单位配合学区的教学部门,每个月都组织交流活动,并根据教师们的需求改进系统。如一个画面出现多少个字合适,字号、字体、字间距如何设置,都会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来认真考量和具体设计,真正体现了技术为教学服务。接下来,学区还结合数字化教学系统组织课堂教学比赛和教学基本功大赛。通过这样的系统推动,最终才把应用做得更加扎实。
  “适合教师的才是最好的。如果教师觉得它特别好用,对它特别有兴趣,才会主动去用。如果教师的兴趣没调动起来,没感受到它的好,就一股脑儿地塞给他,教师反而会觉得是负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再让他用时,教师已经形成了‘我很抵触这个东西’的印象,就麻烦了。”马校长说。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推广中,马校长最为看重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她看来,教师只有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与水平,才可能真正实现教学的信息化。为此,除了给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iPad等设备,满足教师们开展日常教学的需要之外,学区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培训与活动,如参加了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特别是今年7月底,呼家楼学区承办了第三届活动,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提高。连续三年来,学区里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做教学展示的教师。正是借助这样的一系列活动,学区为教师们搭建了更多成长的平台。
  教学中运用技术要适合、适度
  当提及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马校长坦言,其影响之大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信息技术发展太快了,回想起2000年老校长开全区校长大会,说未来几年,要实现无纸化办公,教师上课都要用课件。大家哗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因为那时候电脑还没几台,教师们还不怎么会用它上课。现在,这个目标不仅实现了,还提前实现了。”她认为,信息技术在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节拍,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因为在信息时代,媒体、网络资源和学生,学校面对的所有元素都在发生着变化,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跟社会脱节。
  如今,教师们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有些年轻教师甚至希望每节课都使用信息技术。呼家楼学区却规定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不得超过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也不把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作为评课的硬性指标。对此,马校长解释说,这一方面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如果整节课都使用多媒体,课堂上的40分钟就都要拉上窗帘,学生的眼睛会受不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强调教师的责任。“想想我们上学的时候,不一样没有多媒体,没有讨论,没有分组合作,也没有互动,但我们一辈子都记得老师讲的那些精彩的内容吗?那是因为老师用他的学识、魅力、人格影响了我们。”马校长动情地说。
  所以她认为,学校要根据自己课程、课时的设计去运用信息技术。有些课运用了信息技术,如多维立体切割,学生们就能看得更明白,也有一些课,需要让孩子自己去感悟,就需要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任何事物适合才好、适度才好,什么是主体,什么是辅助,谁为谁服务,一定要搞清楚。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坚守住教育的阵地,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孩子成长的规律,让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孩子的成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要把握好这个度。”马校长说。在采访过程中,把握好应用信息技术的“度”,她也在反复强调。
  信息技术实现的“无痕”管理
  呼家楼学区由11所学校组成,对各个学校的日常管理,一定会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然而马校长却做得游刃有余。马校长说,这得益于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例如,学区的后勤管理采用的是超市管理模式。食堂每月进多少酱油、醋,消耗掉多少面粉、食用油,需要再进哪些物品,她都可以远程审批、电子配发,账目管理得非常清晰。
  “我只要到后台的管理平台一看,就知道笔记本或者粉笔是不是不够了,也能很快做出决策。我还知道哪些东西教师们用得快、哪些东西教师们非常喜欢。信息技术让我的管理变得非常简单、快捷。”马校长说。
  再如,教师们上课时,投影机出了问题急需报修,教师只要拿出手机发送短信到学区网站,就能及时得到教学支持部门的解决。用车系统也是如此,晚上用车总叫醒门卫师傅开门不方便,他们就在车里装了与门禁系统匹配的卡,当车开到校门口时,门自动就打开了……这样的例子马校长还列举出了很多。看得出,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呼家楼学区的各个角落,使管理更简便、更快捷,也更人性化。用马校长的话说,“管理从此不再需要人找人,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置身呼家楼学区浓浓的三礼教育氛围,聆听马校长对教育与技术关系及如何应用的思考,记者体味着信息技术给呼家楼学区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来的全面变化。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自然而然的。古人说,上善若水。信息技术若真能像水一样融入教育的各个细节,革新教育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推荐访问:学区 搬到 课本 呼家楼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