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0日 21:03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散文随笔 >

天乩之白蛇传说_《白蛇传说》的民间文化渊源与商业影片的时代操作策略

发布时间:2019-06-04 06:57:17 浏览数:

  [摘 要] 魔幻爱情电影《白蛇传说》是根据民间故事《白蛇传》的情节单元改编的一部时代商业影片。《白蛇传》是民间蛇妻故事的一种,在民间演变、散播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体会中国本土文学传统对女性身份的设置与异化。《白蛇传说》是当下语境中的一部商业影片,商业票房与娱乐消费显然是其首要的价值追求。通过对《白蛇传》民间文化渊源的分析,对比《白蛇传说》影片的时代商业操作策略,以此探讨同一母题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艺术形态。
  [关键词] 《白蛇传》;民间文化渊源;《白蛇传说》;商业操作策略
  《白蛇传》是民间蛇妻故事的一种。中国民间关于蛇妻的故事类型萌生较早,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才逐渐定型。蛇妻故事类型有差不多的故事要素:蛇精幻化成一个十分美貌的女子,与民间社会中的一个男子产生情感。进而演化出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AT分类法将蛇妻故事列为411型。”[1]丁乃通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搜集的蛇妻故事有7篇,其中大多数都是明清以来的蛇精故事。刘守华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这一故事类型共20余篇。考察这些蛇妻故事,可以根据蛇妻形象的善恶及性格特征,把蛇妻故事分为“蛇妖妻型”与“蛇贤妻型”。在蛇妖妻型故事中,蛇妖变幻成的美女,其心术不正。她以美色为手段对青年男子实施引诱,最终达到对青年男子进行迫害的目的。这类故事中的蛇妻是阴毒、残忍、诡谲、骇人的妖魔精怪。而在蛇贤妻型故事中,蛇贤妻不仅容貌秀美端庄,而且性格温良贤淑,明理多情。她与青年男子产生了真挚的情感,并且誓死捍卫这份爱情。但她们大多没有完美的结局。蛇贤妻或被丈夫无意窥见自己丑陋的原形而导致感情破裂,或被所谓有道高人用法术制服。最后造成她们爱情婚姻的不幸结局。蛇贤妻因此也成为一个受人同情、怜悯的对象主体。在蛇贤妻故事中,最受大众关注的是以白娘子为代表的蛇仙形象。明代冯梦龙根据民间流传的白蛇传故事加工写定《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见《警世通言》卷二十八)。“叙写杭州临安府青年许宣,清明时在西湖遇上白娘子,相互爱慕,感情日深。许因收下白所盗县库的一锭雪花银而被发配至苏州。白寻找而来,遂结为夫妻,但许一直不知道妻子是蛇精。一日,一道人称白是妖怪,前去捉拿,由于法力不济,落荒而逃。四月初八,许穿上妻子给的新衣去看佛会,竟被官府缉拿,改配镇江。从此,许对妻子多有怀疑。后来,在法海的唆使下,他用钵盂罩在白的头上,使其现出原形,最终被法海装入钵盂内,将其镇压在雷峰寺前所砌的七层宝塔下。”[2]《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问世,标志着白蛇传故事的正式形成。其主要人物与基本的故事情节,无不与后世流传的这一故事相吻合。有关白蛇传故事的其他异文,还有江苏的《白蛇的传说》、四川的《白龙洞》和《白娘娘下山》等。形成了以苏杭和白蛇修炼的峨眉山为中心的两个传说圈。蛇妻故事的两个类型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相续。在演化过程中,以白蛇传故事为代表的蛇贤妻故事发展为蛇妻故事的主流。
  蛇妻的原型可上溯到人首蛇身的女娲。女娲是古中国最伟大的母神。作为女娲的后裔,蛇妻形象在历史的演变中,竟成为诡谲阴毒的妖精。这一身份的改变,无疑正体现了男权文化体制之下,人们对女性的态度。在古老的中华大地,“红颜祸水”的观念早就成为社会评判女性时一贯的思维定式。历代的先贤曾对此做了总结:“自古女娲,大者亡天下,其次亡家,其次亡身,身苟免矣,犹及其子孙,虽迟速不同,未有无祸者也。”[3]382这一总结被后人奉为“万世龟鉴”。与此同时,男权体制社会为了将男性确立为人的文化规范,故意把女人塑造为“异己”或敌视的对象。蛇精作为异类并伴随自古以来“淫莫如蛇”的观念,正好契合了说教者的意志,蛇妻形象就此成为淫荡、祸害的同义词。女子无才便是德,而美丽的女子无异于妖魅,是千万要刻意提防的。蛇妖妻,成为男权社会想象的妖孽,是女性被男性话语妖魔化后的产物。它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情欲又爱又怕的集体无意识。如果说蛇妖妻型故事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身份的歪曲与敌视的观念,那么。蛇贤妻型故事则是历史现实中女性命运的生动写照。在蛇贤妻故事中,“蛇”所代表的不是阴狠、残酷的动物本性,而是低微、卑贱的女性身份。当这一身份特征被公开之后,绝大多数的蛇妻遭驱逐、背叛、迫害甚至惩治。蛇贤妻在男权文化体制下,由于没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其自身价值自然受到忽视。丈夫的动摇、疑虑必然造就她们的悲剧命运,这与漫长封建社会女子的生命情景是完全一致的。男权社会赋予男人休妻的特权。女人作为男权社会的附属品,没有任何地位可言,随时都有被休弃的可能。蛇妻被驱逐与女子被休都表达出相同的意义本质:女人不容于社会并被是非颠倒地加以施害者(蛇妖妻)的罪名。刘守华在评价《夷坚志》中的蛇贤妻故事时写道:“女主人公虽是由白蛇精幻化而成的女子,却美丽贤淑,同自己钟爱的丈夫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丝毫没有祸害他人的罪恶行经和企图。她们或因自己不慎,丑陋形体被人窥视,或由于得道者的无端加害,最后只得离开人世,人们对其悲惨的命运不能不寄予深切的同情和惋惜。”[3]383总之,在蛇妻故事中,可以看到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卑微可怜的身份地位以及男权观念对女性形象的扭曲与异化。
  魔幻爱情电影《白蛇传说》是根据民间故事《白蛇传》的情节单元改编的一部时代商业影片,它于2011年9月29日在全国上映。影片由巨力影视出品,亚洲著名制片人崔宝珠监制,香港名导程小东执导。而李连杰、黄圣依、林峰、阿Sa、文章、姜武、徐若瑄、杨千嬅、罗家英、林雪等12位明星的联袂出演,可说是构成了相当强大、豪华的演出阵容。作为一部当下拍摄的商业影片,票房价值与娱乐消费显然是其追求的重要目标。所以,电影《白蛇传说》在借鉴民间故事《白蛇传》情节单元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迎合时代市场需求的商业策略操作。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一吻定情的情节处理方式
  影片《白蛇传说》中有一个重要的情节焦点,白蛇救失足掉在山中湖里的许仙,而与许仙有了一个深深的吻。影片把这一吻,作为一个情节枢纽,反复循环回顾,进而辐射延伸出整个的故事。白蛇固然因为与许仙“两唇相接,彼此真气流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故而对许仙念念不忘,动了凡心。许仙也因为“这一吻,救了我的命,也要了我的命”,“只因为你的一个吻,我相信万世的轮回,只为了那一瞬间,一瞬间让我尝尽了甜蜜与幸福。从今往后的每一分每一秒,我都守护在你身边,让你幸福一辈子”。从此,许仙对白蛇所幻化成的素素姑娘心有所属、情根深重。影片的中心意图非常明显,要让人蛇之间发生的这个故事,在爱的名义下轰轰烈烈展开。因此,一定要赋予素素与许仙一份沧海桑田、地老天荒的浪漫爱情。这种一吻定情的情节处理方式,明显是影片在当下语境中的一种商业操作策略。   当代都市社会,在狂欢化的镜像中,一切都呈现出另类的繁荣与萎靡,新潮与颓废。物欲化、世俗化的情感浪潮肆虐横行。关于爱情的歌谣在天空飘荡,“出卖我的爱,逼着我离开,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出卖我的爱,你背了良心债,就算付出再多感情也再买不回来,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买,让我挣开让我明白放手你的爱”;“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然而,在随处有人谈情说爱的当下语境中,人的精神日益困顿,心灵日益疲惫。人们越来越麻木迷惘,逐渐失去了感受爱、追求爱的能力,甚至已经不再相信爱情。影片《白蛇传说》正是针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企图通过素素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向世人宣告爱情存在的可能。进而呼唤人们将爱情进行到底。但是,仅仅因为一个吻而产生的浪漫爱情,是所谓的真爱吗?这不能不让人心存疑惑。如果说,一吻定情,确实迎合了当下人们的爱情习惯,非常符合这个世俗、商业时代的爱情心理逻辑。但同时,一吻定情,也反证了这个时代爱情表达方式的滑稽与浮躁。在这样的爱情模式中,要让人们去吸取爱的能量,显然同样有着镜花水月的虚幻与浮华。
  二、嬉皮油滑的语言风格
  为了减轻当代社会的各种压力,人们开始尝试用一种嬉皮与油滑的姿态来面对一切。在漫不经心、吊儿郎当的态度中,许多严肃、崇高的意义被消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也许,一切缘于那一场后现代主义的风暴。尽管不能类比《大话西游》的经典,《白蛇传说》中的语言风格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嬉皮中透着油滑,油滑中传出通俗,通俗中隐含着世俗,世俗中消解着意义。电影中的对白,却道出了当代社会部分群体语言表达的精髓。“捉妖的专家”与“没有面子的妖专家”的身份辨别,是否影射着当代社会鱼目混杂的有关“专家”的讨论与界定。面对作为蛇妖的素素一本正经地请教‘人间夫妻的关系与情感’这个问题,许仙生动地回答:“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升官发财死老婆,梦中也会笑呵呵”,这一答案解构的不仅仅只是那个老实的、书生气的民间许仙形象?俗世红尘中的男女婚姻情感关系,无疑也得到一种反讽似的呈现。“年轻人就应该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做金山寺的住持大师。”“你太有眼光,太有智慧了,你这样的朋友我交定了。”“我们就这样一直在一起,吃饭在一起,睡觉在一起。”“只要快乐,爱就没有错。”“能忍啊,看着看着看惯了,你还蛮好看的。”……当耳畔一次次回响起这样的对白,一种时下流行的穿越概念扑面而至,大银幕上的那些所谓的人、妖、和尚、菩萨,似乎只是穿着怪异服饰的一群当代青年在耍油贫嘴。《白蛇传说》嬉皮油滑的语言风格,正昭示出这个时代神马都是浮云的精神内核。
  三、神幻离奇的特技效果
  当代电影中的特技处理,已经成为影片的一大卖点。制片方也会充分利用这一现代科技手段来为影片造势宣传。《白蛇传说》同样如此,电影中的特技效果,确实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强烈震撼。神肖形似的精怪造型,迷离空灵的仙界妖景,跳跃神奇的魔影幻术,宏大激壮的斗法场面……其中,白蛇、青蛇的人面蛇身造型,应该说给人留下难以忘记的印象。在花丛树影中穿梭游荡的两条美女蛇,颠覆了人们对蛇妖丑陋形体的想象,还原给人们一种优雅、美丽的蛇妖形象。而水漫金山的斗勇斗法,更是让观众在声、光、电、色彩等元素所共同构成的画面中,体验到了现代特技效果的神幻离奇、瑰丽壮阔,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参考文献]
  [1] 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75.
  [2] 祈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卷中[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550.
  [3] 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蒋建强(1972— ),男,重庆人,现当代文学硕士,长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研究。

推荐访问:白蛇 渊源 民间文化 策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