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1日 03:02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诗画相得益彰_“读”文“悟”诗相得益彰

发布时间:2019-01-23 06:16:12 浏览数:

  我国古代的诗歌,以音乐美、形象美、意境美而盛行于世,成为千古绝唱,但是古诗意境的体会却时常成为学生学习中的“绊脚石”。苏教版小语教材从一开始就把教材建设与教学观念的更新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在古诗教学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创设了“文包诗”的形式。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诗”是“文”话题由头和故事中心,“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咏华山》这篇“文包诗”是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的课文,对于这种新的课型学生还不熟悉,因此在这篇古诗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文包诗的特点以及孩子们的认知特点,着重在“悟”字上做文章。不管是情境的创设,还是文字的感情朗读,或是活动的设计方面,我都紧紧围绕一个“悟”字,力求低年级的孩子有所感悟!
  一、直观情境,表象感悟
  《咏华山》一文以平实浅近的短文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短文进而学习古诗,就好比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很容易地进入诗境,课文中还与课文同步配备了两幅插图,非常形象,为学生的理解创设了一个坡度,把抽象的文字具象化了。但毕竟这只是静态的东西,况且西岳华山的雄奇险峻,天下闻名!光凭两张图片是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因此我找来了西岳华山的录像资料!
  在上课伊始,我用西岳华山的风光纪录片引领学生走进了那神奇的世界。当学生的眼里出现了陡峭的悬崖峭壁,那一连串的惊叹声告诉我,他们的心中已刻上了华山的印象;当陡峭的山间小道上出现游人如织的情景时,他们不由得脱口而出:啊!华山真高啊!什么也不用说了,无声胜有声,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华山那雄奇险峻的印象已深深镌刻心间,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有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华山。基调已夯实,学生从直观情景表象中感悟到了华山的高!此时的我借机出示了一张华山直入云霄的图片,让学生试着有感情朗读!
  二、图文对照,文字感悟
  《咏华山》以一篇完整的阅读课文的形式出现,我遵循“文包诗”教学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借助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捕捉有效信息,学习课文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然后借助短文研究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一篇课文既读文又学诗,可收到读文、学诗一箭双雕的功效。
  在学文的过程中我创设了图文对照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在图的旁边打出课文的关键句“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还飘着朵朵白云。”让学生读读句子,看看图,你在山顶看到了什么?有的孩子用自己的话说出了自己的观察所得。如,我看到了好多白云很低,很低;我看到了华山还在云的上面呢;我看到了太阳离寇准和他的师傅很近啊;我看到了它周围的山很矮等等!有的孩子说,太阳离我们显得很近很近;山腰间还飘动着朵朵白云呢!不管是观察所得,还是用书中的话所说,孩子们多多少少都感悟到了华山的高!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华山的高!一个个跃跃欲试,争相一显身手!于是在朗朗书声中,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孩子们感悟到了文字的魅力,竟然能把华山的高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在酣畅淋漓的读书声中,华山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中!
  三、动手操作,活动感悟
  在学完课文之后,学生对华山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此时对古诗的意思,我不再多讲,而是在学生充分的朗读后,联系前面的句子,自己去感悟。然后出示“太阳、白云、群山”的图片,让学生到黑板上去贴图,根据古诗的意思及前面句子的含义,把这些图片安排在合适的位置。此时的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在贴完图之后说说原因,其他的学生作小评委。于是思维在碰撞中击出火花!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自我纠错,自我发现,明白了古诗之意。然后通过朗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采用让学生读读、贴贴、评评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美术才能,在音乐中感受画面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从而将音乐、美术、语文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分科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自主实践的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学生在读文与诗的过程中,势必要以文诗对照进而比较学习,寻找文与诗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写作的来龙去脉,探索理解古诗的丰富内涵,体会古诗句法结构的特点,这就可以从多角度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综合效应。
  四、前后联系,整体感悟
  《咏华山》一文将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集于一体,在感知了课文图画美,体会了语言美、意境美之后,我将与全文配套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看,把前面零碎的美的片段连接起来,给学生一个整体感知的对象。与课前情境导入遥相呼应。在学生的脑海中牢牢地刻下华山雄奇险峻的印象!情不自禁地发出:“华山好高哇!”的惊叹声!课至此,学生已经悟出了诗意、文意!此时的“啊!华山好高哇!”已不再是苍白无力的,而是出自内心的,有了充分底气的!
  总之,“文包诗”这类课文中的古诗教学,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只要我们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认识的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文包诗”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

推荐访问:相得益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