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0日 15:01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中国传统文化_举传统文化,扬现代文明

发布时间:2019-01-26 06:18:07 浏览数:

  摘 要: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是延续的,文化是历史的记载者也是历史的传承者。现代文明在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在吞噬着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文明的构建确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文明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体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58-01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中指出,“我们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通过这个决定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传统之于现代文明是基础和发展的关系,一个社会的文化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要从他所固有的历史积淀中去寻找根源。现实的及未来的文化离不开传统,也不能拘泥于传统,而是依托传统又超越传统,真正达到一种现代超越传统的境界,“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成长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不同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传统文化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化条件,目前理论界大多只提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则很少有人问津。随着近几年中国思想界重建步伐的迈进,以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越来越受到思想界的重视,传统文化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被越来越多的理论家联系起来,作为寻求中华文化发展的突破口进行研究。20世纪的旧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一批批的爱国知识分子怀揣着理想和对祖国的忧患纷纷走上了寻求救国复兴的道路。陈独秀在 “安徽爱国会”演说中大声疾呼,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常常引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激励自己。早期的革命家们正是怀揣着这种继承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和“理想主义”,身体力行,寻求救国救民的新途径。早期的领导人们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二)战火硝烟中的文化观(1921-1949)
   中国共产党是在革命之中诞生又是在革命之中走向成熟的,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一直以带领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与民族富强为己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核心和理论指导,而这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又不是生硬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加以改进和创新。而在革命战争年代,这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突出表现在毛泽东思想的创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成熟经历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进行革命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观,这种文化观突出的表现在毛泽东思想的文化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中西文化论战中就提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思路:他们认为中国旧有文化反应和维护封建专制,是封建专制下的文化,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已经病入膏肓,所以我们应该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即社会主义文化。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延续了这种文化观,虽然在表达上不统一,但就深层理念上来说确是统一的。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趋于成熟,其文化观亦然, 代表作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张闻天的《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等。同中共早期相比,此时的文化观表达得更为明确而具体。这种文化观被命名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简而言之,即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时期的党内外文化建设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三)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的文化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成为一个执政党,其文化观念也从注重党内思想文化建设发展到引领民族文化发展的高度,把党内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的总体发展相结合。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和发展的作用就越突出了。这一时期党中央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发展方针,具体来说具有两大方针。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1956年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代表中共中央,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指导文化与科学艺术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一“双百方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文化具有时空差异性,却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不同学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借鉴是日趋重要的。
   2、“古为今中、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 》中写道:“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通过这一方针我们可以看出,尊重历史文化遗产是毛泽东历史文化观的一贯的立足点。
   (四)新时期的文化观
   改革开放之后,中华文化的发展视野更具有开阔性和时代性,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邓小平提出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坚持与时俱进。江泽民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烈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了这种文化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二、未来中华文化发展的路径指向
   (一)“现代的”与“传统的”二者统一
  毫无疑问,未来的中华文化将沿着现代化方向奔进,不断改变落后及其“文化病态”的现状。这种现代化将是全方位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中的核心要素。但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之中,孰轻孰重,谁占主流、谁是补充当是值得继续深化研究的课题。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构建文化核心价值的主体。“所谓特色,应该体现在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之上。”“文化价值观念应该有一个主轴线”,可以说,未来的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传统与现代的交锋,我们应当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国人思考的问题。
   (二)“世界的”与“民族的”“大众的”统一
  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性日益增强。中华文化当然不能自我封闭于世界之外,而必须投身其中,广泛吸取外来优秀民族的文化精华,实行“文化开放”,这将是未来中华文化的生机所在。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在未来文化的发展之中,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参考文献:
  [1]杨凤城.我党90年文化观的与时俱进[J].中国国情国力,2011(7).

推荐访问: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