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4日 03:14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2018青少年犯罪统计_中小学如何开展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矫正工作

发布时间:2019-01-27 06:14:50 浏览数:

  【中图分类号】B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873(2012)03-0394-02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德炳教授说“发生在青少年中恶性事件并不完全是学校造成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20-30%的家庭中存在着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全国有心理疾病的病人约1600万,其中三分之一是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这些数据说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时候了。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学校的安全及德育工作工作重点是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矫正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应从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层面入手,消除安全隐患,避免悲剧发生。
   一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情形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违法犯罪有一个过程,在他们接触到某些语言、人物、景物使感官受到刺激而形成犯罪心理,遇到适当的机会和条件即发生犯罪行为。因此,青少年在犯罪时必有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表露。孩子如有不良言行出现,家长、老师就应高度重视。因为孩子的这些举动往往是出于好奇、逆反心理作怪,但他们毕竟处于一个行为变化的初期阶段,这时候如果教育引导得当,让孩子逐渐从不懂事变得懂事,就能从根本上阻止孩子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二 澄清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心理,利于矫正青少年犯罪前的心理状态
  易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心理因素,以及各种不良心理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多样,既有家庭的,又有学校的;有社会环境的,还有个体主观原因的。主要表现如下:
   (1) 不平衡心理。这是当前青少年犯罪前的一种主要心理状态。不平衡心理的产生与互相攀比的作用、学习成绩的差距、或在同龄群体中的地位及尊卑感等因素有关。
   (2) 逆反性心理。是对青少年有很大的消极影响的不健康心理。主要原因与“代沟”和教育方法不当有关。
   (3) 孤独和空虚。青少年的这种心态,主要是由于缺乏他们心灵所需要的关爱、友谊和情感而产生。
   (4) 争强好胜心理。青少年在刑法上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这一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段,其危险性源于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端不稳定性和强烈好胜,容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
   (5) 心理极为脆弱、偏执。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方法不当,导致青少年存在不良心理。如溺爱使子女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心理,有百弊而无一利。有的来自父母的高压,专制和棍棒,造成青少年的自卑、逆反、压抑、焦虑、过分孤僻和对他人充满敌意,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6) 嫉妒心理。“嫉妒是人之天敌”,不加控制的嫉妒心,如脱僵的野马,势必带来严重危害。青少年中由于嫉妒而杀人和故意伤人的犯罪,也为数不少。
   (7) 报复心理和反社会心理。在当今多元思维并存,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更加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腐败等问题,易对司法平等原则产生怀疑,对社会不满,甚至仇视心理,对法律、社会信任度降低。
   (8) 从众心理。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是人的一种自然向往和能动适应群体生活的社会属性――聚群性,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需要。
   三 对引发青少年犯罪不良心理的矫正措施
  青少年犯罪是诸多方面的因素交织作用的综合症,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应采取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为更好地防止青少年犯罪:
   (一) 抓好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增强自信心,树立远大志向,保证健康成长。现代青少年非常注重自身的人格尊严,讲究平等、自由、民主,抓好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就要求全社会都就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讲究平等、自由、民主。对于他们在这方面是来不得半点打击和虚假。
   (二) 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教育的每一环节上,落实到教师的工作实际中,学校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真正履行德育教育职责。学校不仅要关心品学兼优的尖子生,更要注重给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在具体工作中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学校的法制教育长期化、制度化。2、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抓住青少年品德、个性、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了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3、努力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决不允许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使每一个教师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三) 发挥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陈旧教育思想的束缚影响,学校仍重智轻德,一些教师更多的是看重师德之尊而忽视对学生之尊,,往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伤害,容易造成学生不信任老师,不信任学校,那就更不用说教育学生了。
   (四)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遵循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认清不同年龄段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做到因材施教;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荣辱点感情点,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成才欲望;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语气要诚恳,不能粗暴地对待学生,使其产生逆反情绪,这样将导致学生越来越差,未来的路越走越偏。
   (五) 持续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正不良心理。心理作为内在活动,往往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以此为信号,家庭、学校之间应常沟通,在信息上相互交换,杜绝家长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没法管的现象,及时了解掌握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动向。一旦发现有不良心理的苗头和症候,及时教育挽救。
   (六)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要加强法律、道德教育,开辟第二课堂,把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纳入德育课,并认真考核。组织青少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通过各种心理活动情景训练,增强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切实有效地促进人格完善。
   总之,要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校园,保证我们的国家在一个健康、平稳的状态下能够持续地发展,关注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怎样帮助他们在面对千变万化、五彩斑斓的时候能保持一种正确的成长姿态,是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的一个永恒的新“课题”。
  
  作者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铁炉小学

推荐访问:中小学 矫正 心理 青少年犯罪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