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7日 01:39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相对性问题的认识]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2019-02-08 06:27:26 浏览数: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最基本关系,其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相对性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如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体论,双主体论,主导主体说,三体论,主客体转化说等等。但是,这些论说都是从教育主客体的关系入手,并未涉及教育主客体本身的定义,不免会有盲目性。因此,对于如何辨清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只有从概念出发进行解释,才会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相对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90-0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最基本关系。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不同的条件下扮演的角色不同。
  教育主体也可以是教育客体,教育客体也可以是教育主体,他们彼此具有相对性,不能绝对的说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教育客体。在以往诸多学者的研究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比如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体论,双主体论,主导主体说,三体论,主客体转化说,复合主体论,过程主客体说,层次主客体说和主客体否定说等等。从这些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区别与联系,有的强调教师或学生是唯一主体,有的强调教育主客体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承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并且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至今,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
  我认为,在这些学说当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从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入手去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没有一个学者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定义本身作出异议。无论在教材还是学者发表的论文中,都承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要素是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的三要素说或者是有教育环体的四要素说,他们在承认的同时也是绝对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地位。我们知道,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同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他们又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要素称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有些绝对化。
  从矛盾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一矛盾入手,其内部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并且在不同的条件下,矛盾双方会向自己的对立面相互转化,以缓和矛盾双方的对立,达到事物发展的最好状态。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教育主客体,应看到他们之间具有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不能绝对的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应在其前面附上限定词,所以我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要素应该是相对教育主体,相对教育客体和教育介体,这里我主要谈论相对教育主体和相对教育客体。
  要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研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当把问题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把它与人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联系起来进行析。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就不能绝对的肯定自己就是属于某个角色,如果单单是某个角色,那么就不能是一切社会关系,而只是某个社会关系。比如,当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教育主体的角色时,那么此时的教师是社会教育主体关系,当处于教育客体时,就是社会教育客体关系,对于学生来说也同样是如此。所以说,只有对教育主客体进行相对性的定义,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明确自己在什么条件下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而不是绝对的定义自己为一成不变的角色,进而实现自己人的本质和社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里面所指的“人们”和“广大人民群众”既指教育者也指受教育者,也就是说,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人。我们不能只是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应该看到教师和学生也都是社会教育的对象,他们都是在进行着教和学的相互转化中同时进步,同时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受教育者是社会主义的新人,而教育者不是,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相对而言的,在不同的条件下他们的角色是相互转化的。
  那么,何谓相对教育主体和相对教育客体,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相对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相对个人和群体。相对教育客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相对个人和群体。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关系,因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矛盾统一体中所处的地位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的条件下是可以变换的,互为前提而存在。
  因此,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定义为出发点,它有利于明确相对教育主体和相对教育客体的内涵和关系,有利于把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地位的平等,促进双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期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预期效果。同时,还有利于认识和把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便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作者简介:孙旭(1984― ),女,汉族,内蒙古牙克石市人,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过程中 性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