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05:20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农村商业银行电话955_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6 06:17:47 浏览数: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大多由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城市商业银行自它出生以来就有着先天不足的弱势,自成立伊始,资本金不足、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资产比率高等问题一直如影随形,被称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然而,弱势并没有阻碍城商行发展的信心,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潜心耕耘地方金融市场,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实力,成为金融界的新生力量。在这期间,城商行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手段,资本金实力大大增强,迫切希望突破规模限制,拓展服务范围,跨区域经营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主要方式。
  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兴起
  2006年银监会颁布了《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鼓励城商行跨区域经营。2006年4月26日,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开业,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开业。开业仪式上,上海银行宁波分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宁波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上海分行成为我国首家实现跨省(市)设立异地分行的城商行。2009年5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在相关区域设分支机构将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跨区域经营让城商行走上了参与全国竞争的发展壮大之路。在这短短的几年间,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开始走出城市、走出地方,走向区域、走向全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将成为股份制银行的强有力竞争者。
  截至2010年末共有78家城商行实现了省内或省外跨区域发展,占全部147家城商行的53%。其中,实现跨省设立异地分行的城商行达到40家,占比27%。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50多家城商行中,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有15家,这些城商行正在不断拉大与其他城商行之间的差距,确立了其第一梯队的地位。这些城商行都有着体制较为完善、资产规模较大、风险控制能力较强、扩张速度较快等特点,并且大多数已经实现了跨区域经营,有着强劲的竞争力。
  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方式
  l.收购的它行网点,实现跨区域经营。
  这种模式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收购省内、省外的城市信用社和其他商业银行的网点,迅速实现跨区域经营。2004年12月22日,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收购双鸭山城市信用社并成立双鸭山分行,成为全国112家城市商业银行中首家经银监会批准设立异地分行的城市商业银行。
  2.吸纳合并重组实现跨区域经营
  这种模式是对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改组,或重新命名,或保持原有名称,在此基础上吸收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原有城市商业银行的法人资格注销。2005年12月28日,徽商银行成立。
  3.新设合并实现跨区域经营
  这种模式是直接成立一家新的定位为区域性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再将其他城市商业银行进行清产核资后并入这家新的银行。2007年1月24日,江苏省内的十家城市商业银行被整合在一起,成为当日挂牌的江苏银行的分行。
  4.单一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
  这种模式是;单纯依靠单个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在各项条件符合监管部门要求后,突破单一城市限制,到异地开设分支机构。
  5.商业银行异地参股,互利共赢
  这种模式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投资入股另外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如南京市商业银行参股日照市商业银行,济南市商业银行参股德州市商业银行等。
  三、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面临的问题
  总体上,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重点点一般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大城市已成为众多异地城商行“圈地”的首选。“抢滩”一线城市为城商行从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盈利、加快城商行产品和业务创新步伐等方面提供了突破口。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积极性高涨,扩张迅速,但其中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很多小型城商行还没有对省内市场进行有效开拓,就匆匆赶往省外“跑马圈地”,面临的问题随之而来。开设异地分行的风险并不仅仅来自于业务层面,还包括分行管理经验的不足、专业人才的匮乏
  一是同业竞争更加激烈。城商行大都以大中城市为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主要目标。这些城市本身市场竞争就很激烈。新的银行进入后,就必然造成市场的重新分割,也就必然加剧了同业市场竞争、产品竞争和人才竞争。
  二是人才制约明显。作为服务业的商业银行,人才与客户是两大重要资源。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在人才占有方面,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跨区域经营中,城商行的人才储备更加缺乏,跨区域经营的管理经验不足。
  三是风险控制更加严峻。跨区域发展后,传统城商行两级管理体制,就变成了总分制的三级发展管理模式。管理层次增加后,内部制度如何完善,风险管理如何强化,是城商行不容忽视的问题。异地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少,对当地企业的经营、财务、信用情况缺乏全面、透彻、准确的了解,存在不对称性,加大了贷款的信用风险。
  四是网点优势基本丧失。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大优势是同一城市的网点较多,但在跨区域经营中却变为劣势。跨区域经营后异地的分支机构寥若晨星,凭借一两个网点开进“大都市”,无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还是开展中间业务都很困难,盈利能力及生存会面临威胁。
  五是异地政府协调困难。地区银行的特征,使城市商业银行有了“根据地”,也为其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人金融业务打下了基础,本地居民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满意度较高,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也很希望在本地经营的城商行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在多方面给予城商行关照和支持。但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后,就失去了人脉关系优势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
  综合来说,城商行的“软肋”,最明显的是业务种类过于单一和传统。多数城商行90%以上的收益是靠利息收入实现的,中间业务占比很低。城商行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在银行卡、电子银行、个人理财和网上银行等新兴高科技类产品上缺乏优势。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优势主要是向当地的中小企业融资。在实现跨区域经营后,城商行与大银行“拼网络”、“抢客户”的现象会更加严重,从而忽视原有的优势。
  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跨区域发展有助于做大规模,产生规模效应。区域扩张的动力,一是来自于银行的客户,银行的客户需要跨区域发展,客户的跨区域发展也对银行的跨区域发展提出了业务的需求。城商行普遍规模较小,金融创新能力较差,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来看,跨区域发展是中小商业银行做大做强,保持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近十年来获得快速的发展,就是得益于跨区域发展,快速的实现规模扩张,从而完成了地方性银行向全国性银行的跨越。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面对挑战,寻求发展刻不容缓,价格和效率应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着力打造的重点。
  (一)强化硬件吸引留住专业人才
  要在异地他乡“白手起家”,人才队伍建设排在第一位。众多城商行高新聘用拥有丰富客户资源的本土人才。无疑,这些拥有一定客户源的本土化人才对城商行来说,可以降低拓展异地市场的成本。然而,这些人才不仅希望获得更高的薪酬水平也希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银行自身的发展和激励。一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实现快速发展;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跨区域发展人才储备库,重点培养异地分行管理人员;三是完善人才培训体系,特别是对异地分行员工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建立起具有城商行特点的培训机制。
  (二)完善自身建设防范风控
  城市商业银行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因此,一方面,要关注中小企业的市场经营状况,构建一套专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盈利能力,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三)强化信息技术建设
  信息技术对金融服务的影响日益扩大,良好的信息系统对客户、风险、财务等各个层面提升管理效力,通过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功能,构建完善的ATM网络,不仅可以聚集大量的人力资本,也适应了发展趋势。
  (四)改革创新求多元化发展
  新设异地分行增多、管理半径扩大,对城商行原来的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循序渐进,建立总分支管理模式,根据市场需要和客户需求,逐步完成新的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改造,确保总分支管理模式的顺利实现。
  一是差异化战略。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寻找符合当地运营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城商行的取胜之道。虽然一般层面上竞争非常激烈、利润空间有限,但细分市场,在产品设计等领域避开国有商业银行,选择较擅长的业务领域进行突破。
  二是经营权要下移。管理效果决定了发展的速度。对于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来说,在不断业务创新的同时,更要管理创新。要明确总分行的主要职责,给与分行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分行主要负责根据总行确定的经营目标及综合发展计划,发挥“灵活高效”的优势,才能在异地生根发芽,不断壮大。
  三是与区县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商业银行服务经济的重要环节。城市商业银行应与跨区域城市的区县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支持郊区、县的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等,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汉昆.跨区域经营应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9).
  [2]麋远征.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理念[J].辽宁经济,2008[1].

推荐访问:跨区 战略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 经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