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08:32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欧元汇率人民币_欧元汇率的发展态势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24 06:41:57 浏览数:

  欧元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那么分析欧元诞生以来的成长状况,特别是和美元的对比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欧元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对欧元区国家至关重要,也会对世界经济带来深远影响。
  一、欧元诞生以来的汇率走势
  图1 欧元诞生以来的汇率走势
  资料来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欧元对美元整体在升值,但中间经历了几个阶段:四次贬值、三次升值,可以说是在曲折中成长。为了预测欧元的前景,我们有必要对欧元的汇率波动原因进行深入的探析:
  二、汇率走势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在影响汇率方面可以说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由于汇率是一个相对价格,所以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变化在影响汇率变动方面作用显著。表1列出了欧元诞生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及两国GDP增长率的对比。
  图2 欧美GDP增长率对比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基本面大体解释了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势。例如03年到08年,欧元区GDP增长率从03年低于美国2.7个百分点,随后逐渐追赶美国,和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除05年之外,05年欧元区和美国的差距又拉大),到06年赶上美国,同时达到2.8%,然后07年和08年欧元区的GDP都超过美国,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欧元区的经济基本面相对美国一直变好,相应的,这一段时间欧元兑美元的汇率除了05年下降也一直在升高。随后09年欧元区经济基本面相对美国又变差,这一年欧元兑美元贬值,之后由于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区的经济基本面都不如美国好,相应地,欧元兑美元总体上贬值。
  虽然总体说来,经济基本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欧元汇率走势提供解释,但我们比较欧元诞生以来的整个阶段,欧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与它们之间汇率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相去甚远。如2000-2001年欧元区的GDP增长率高于美国,而同期的欧元却在贬值;2002-2004年,欧元区的GDP增长率远不及美国且两者的差距呈扩大之势,而这时的欧元汇率却呈上升态势。欧元区的经济基本面不足以为欧元汇率的波动提供充分支持的事实,反映出在欧元汇率的变化中,除经济基本面因素外一定还存在其他一些因素的作用,他们在某个时期和某种程度上减弱甚至抵消了经济因素的影响。
  2、利率因素
  利率是欧美两大经济体共同的货币政策工具,我们用利率因素分析二者汇率的变化。下表列出了欧元诞生以来欧洲中央银行和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欧美利差以及汇率走势。
  图3 欧美利差以及欧元汇率对比图
  资料来源:www.tradingeconomics.com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99年到01年,欧元区的利率低于同期美国,这一段时期欧元就一直贬值;01年6月到04年6月,欧元区利率由低于美国1.75个百分点到高于美国1个百分点,欧元兑美元汇率先贬值后升值;从04年7月到06年6月,欧元区的利率由高于美国利率1个百分点转为低于美国1.75个百分点,欧元的汇率表现出先贬值后升值;06年7月到08年7月欧元区利率从低于美国后逐渐超过美国2个百分点,欧元就一直在升值,因此充分说明利率因素对欧美汇率的走势有很强的解释作用。我们也可以从图3中欧元汇率走势和欧美利差的对比中直观的看出来,当(欧-美)利差在X坐标轴的下面为负值时,欧元就在贬值,当利差在X坐标轴的上面为正值时,欧元就在升值。
  由此可见,欧美两国的货币政策在欧元汇率走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1999.1-5、2001.6-2004.6和2006.7-2007.12,整个08年,这四个时间段具有非常直接的解释力。
  3、货币在外汇市场中的地位
  一种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地位是影响其币值的重要因素,欧元诞生以来,其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可以为欧元诞生以来币值总体走强提供解释,欧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地位提升主要表现在:(1)欧元在国际主要货币外汇交易量所占份额不断提升;(2)欧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表3是2000年来国际主要货币外汇交易量占据的份额情况。在2001年欧元的交易量在国际外汇市场中占了37.9%,到了2004年下降到37.4%,下降了0.5%。同期美元的交易量份额则下降了1.9%,大于欧元的下降幅度。从2004年到2007年间,由于国际结算货币币种的继续增加,使得美元、日元、英镑等货币的外汇交易量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欧元确保持了37%的交易量份额,仅下降了0.4%。2007到2010年间,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美元的外汇交易量所占份额有所下降,欧元却上升了2.1%。整个阶段中,美元的交易量一直呈下跌趋势,而欧元整体却呈上升趋势。
  表3 国际主要货币外汇交易量所占份额 单位:%
  币种 2001年 2004年 2007年 2010年
  美元 89.9 88.0 85.6 84.9
  欧元 37.9 37.4 37.0 39.1
  日元 23.5 20.8 17.2 19.0
  英镑 13.0 16.5 14.9 12.9
  瑞士法郎 6.0 6.0 6.8 6.4
  总额 200 200 200 200
  数据来源:BIS(2010).Foreign exchange and derivatives market activity in 2010
  表4 所有国家外汇储备中主要币种比例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U.S.dollar 71.1 71.5 67.1 65.9 65.9 66.9 65.5 64.1 64.1 62.1 61.5
  Euro 18.3 19.2 23.8 25.2 24.8 24.1 25.1 26.3 26.4 27.6 26.2
  Japanese yen 6.1 5 4.4 3.9 3.8 3.6 3.1 2.9 3.1 2.9 3.8
  Pound sterling 2.8 2.7 2.8 2.8 3.4 3.6 4.4 4.7 4 4.3 4
  Swiss franc 0.3 0.3 0.4 0.2 0.2 0.1 0.2 0.2 0.1 0.1 0.1
  Other currencies 1.5 1.3 1.6 2 1.9 1.7 1.8 1.8 2.2 3.1 4.4
  数据来源:IMF ANNUAL REPORT2011,Appendix Table 1.2
  从表4中可以看出美元在全球的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71.1%(除2001年和2005年之外)一直下降到了2010年的61.5%,而欧元的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却从2000年的18.3%(除2004、2005、2006年有微小下降之外)上升到2010年的26.2%。
  上面的两个因素都表明了欧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中地位的上升,也表明了欧元仅次于美元的国际次强货币的地位,正是由于欧元在外汇市场中地位的逐步提升以及第二大国际货币地位的确立,为欧元汇率的走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才使得在2002年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欧元对美元汇率都表现为持续的坚挺。货币国际外汇市场中地位的提高促使该种货币升值,货币升值的结果导致更多的人持有该货币,从而进一步推动该币的国际外汇市场中地位的提升。欧元作为国际次强货币地位的确立与其汇率的不断提高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这种良性互动的结果。
  4、国际收支因素
  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所以也是导致货币汇率变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自欧元诞生以来,欧元区的经常项目状况一直表现良好,但是02年之前欧元却一直在贬值,美元一直在走强,因为02年之前美国利率水平高且投资回报率好的有利条件,吸引包括欧元区在内的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在资本项目上美国是顺差的,所以说这一时期美国资本项目顺差弥补了经常项目的逆差,从而形成了相对较好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而支持了美元走强。然而2002年之后则不然了,相继遭受恐怖袭击、金融丑闻等一系列打击的美国,经济中的泡沫成分日益暴露,在拉动美国经济增长中很重要的消费明显下降,投资也呈负增长,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美国一直在调低利率。国际资本流向发生了逆转,这直接影响了美国国际收支的平衡,02年开始,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一直在扩大,同时资本流向逆转也制约了美国经济,拖累了财政。美国财政赤字与经常项目赤字的不断膨胀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美国经济的脆弱度与日俱增,并直接导致了2002年以来很长一段时间,美元对欧元的总体疲软。从07年底开始,还有10年开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元的经常项目余额虽然从数值上看是比美国好,但相对来说欧元的国际收支在变差,从07年的0.3%到2011年的0.03%,而美国的经常项目余额在相对变好,从07年的-5%到2011年的-2.7%,10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资本外流,欧元区的资本项目也一定程度上变差,所以这一时期欧元兑美元在波动中贬值。
  5、汇率政策
  欧元诞生之初,《马约》规定,欧元的汇率政策的决策权在部长理事会,但不能妨碍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保持价格稳定的首要目标。事实上,欧元的的管理机构体系(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欧盟财经部长理事会和欧元理事会)都没有对欧元和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表明立场和观点,也没有采取干预措施,这是因为一方面,新生的货币欧元需要借助于币值坚挺来赢得国际社会的承认,欧元区也需要强势货币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另一方面,对于进出口占GDP比重平均达30%、属出口导向型的欧元区国家来说,又需要依靠弱势欧元来促进出口,这其实从侧面映射出欧元无论走强还是走弱对欧元区都有利可图。所以欧元区各方在对待欧元的汇率方面不作为,交由市场决定。
  美国的汇率政策则相对明确,在克林顿政府期间,经济基本面很好,这一阶段美国实行强势美元的政策,就是在2002年之前,美国奉行强势美元政策时,美联储曾在1999-2000年间连续6次加息,使美元利率被迅速提至6.5%的高点,由此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美国,支持了这一段时期美元的走强;2002年之后美国结束了“新经济”以及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使得美国开始采取弱势美元的政策,美联储一直持续降息,并在2007年通胀率上升的情况下再度减息,直至降到0.25%的历史低水平,直接导致了当期美元汇率的走低。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国一直保持0.25%的历史低水平。
  由此可见,2002年之所以会成为欧元汇率的分水岭是与欧美双方的汇率政策意向密切相关的。
  6、总结
  以上分析表明,1999-2011年13年间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波动是经济因素、利率因素、国际收支因素及汇率政策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欧元汇率的走势中,我们得出:一是相对说来,经济因素对2006.7-2007.12,2011年的欧元汇率变动的解释力较强;利率因素对1999.1-5、2001.6-2004.6、2006.7-2007.12和2008四个区间的汇率变动可以给予很好地说明;而国际收支因素与2002.1-2007.12区间的汇率走势基本一致;汇率政策因素则存在于欧元启动后的整个时期内。
  参考文献:
  [1]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2]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3]Statistical Annex.BIS Quarterly Review.
  [4]www.tradingeconomics.com
  [5]张洪梅.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欧元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推荐访问:汇率 欧元 态势 原因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