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13:18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官网

发布时间:2019-05-03 06:37:09 浏览数:

  关键词: 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人才培养  摘 要: 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过度地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而忽略了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因此,应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厘定应从社会人、职业人、和谐发展的人的维度进行。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体现了个体发展的主观诉求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统一,决定了该培养目标确立的历史必然性;职业学校教育能够满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 G710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6-0089-08
  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所有类型的教育,都面临着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就是培养目标的问题。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分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它不仅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同时,还是研究职业教育问题的逻辑前提。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 培养目标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基本问题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已有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看,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应达到的标准或者规格〔1〕;从微观层面看,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2〕。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中观层面,目前,研究者的触角还没有延伸到这个层面,从而为本文的研究预留了空间。本文是基于中观层面的视角,通过综合职业学校教育的特征和要求,从具体的培养目标中寻求一些共性的标准或规则,在抽象、概括与整合的基础上,形成能够指导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宗旨。本文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指职业学校教育(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其研究目的并非定位于每一项具体目标的制订,而是为具体培养目标的制订构建一个可资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框架。
  二、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反思 当前的职业教育以就业率作为最重要的追求目标,这其中隐含着一个价值预设,即以能力的技能训练为主导。近几年,职业教育的就业率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这是职业教育“繁荣”的重要表现,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难与就业率相称,即职业教育的招生(特别是中职学校招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种巨大的反差难免不引起人们的忧虑。传统的价值观念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说,职业教育的培养也存在一定问题。为了追求高就业率,职业教育一味地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甚至以此作为唯一的价值追求。这些问题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片面性有一定的关系。
  张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不明确或者说不全面,使实践形态的职业教育未能打破唯技能论的魔咒,依然固守着培养“工具人”的职责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在理论研究中,人们往往将职业能力与培养目标相联系,因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无疑是职业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这种界定具有合理性,然而它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如果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部,职业教育便会陷入职业技能训练的泥潭而难以自拔,从而丧失了对人其他方面发展的关怀。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求观照人的存在与发展,因此,对人全面发展的观照是职业教育的应然要求。
  当前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过度地强调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却缺乏从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体等维度进行全面的考量。这样的培养目标必然是残缺的,这样的职业教育也必然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因此,对于培养目标的重新厘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不二选择。
  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设定依据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应立足于整个职业教育系统,需要从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的维度寻求培养目标的规定性。考虑到用人单位要求的独特性,笔者将用人单位的要求作为与社会的要求并列的要素。
  从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是从宏观层面切入的,即从整个职业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进行对应的研究,这种研究给人们带来宏观的视野。反观研究过程,宏观层面的研究是从职业教育对象群体的角度切入,以类的要求取代个体的要求,这实际上是对问题的一种简单化处理。实际上,类与个体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算术累加关系,类的要求是对个体的要求进行抽象和概括的结果。本文是从个体的微观层面来研究,因为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是通过对个体的人的培养来实现的。
  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在科学研究中创立了不同形式的假说,这些假说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或者事物的原型进行的抽象或者简化。文中的社会人、职业人便是对人进行简化和抽象的结果,而现实社会中不存在这样的人。这些假说在为研究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因为,抽象和简化的过程肢解了人的完整性,因此,在其职责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整体性的还原。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社会人
  人是社会的主体,而社会人是人的存在方式或者存在形态。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马克思的论断将人的本质界定为一种社会性存在,其中隐含着人的发展目标是形成社会人。社会人的形成要通过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因为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4〕。
  作为一个生物个体,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只不过是在社会化的方式和速度上存在着差异。社会化对人提出了一些共性的要求,学生在学校中是学校人的身份,而学校人与社会人、社会人与职业人之间都存在着同构性,这是学校能够对人进行社会化的逻辑前提。教育社会学家确证,学校教育是现代社会中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媒介。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因此,社会对职业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具有共性的要求。   1.掌握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规约,它主要包括风俗、道德、法律、宗教等具体形式。社会规范是对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方面进行的规约,人们在进入社会前应该对社会规范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理解。因此,社会规范的掌握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首要步骤。
  职业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社会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职业学校教育更加强调社会化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教育内容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的,是根据知识传播规律和学习规律、根据一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而进行编排的〔5〕。职业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的优势,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社会行为规范进行系统的讲解和传授,从而为学生行为的塑造和转变奠定基础。另外,职业学校教育还具有可控性的特点,它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选择专门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地讲解或者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人在社会中要充当多种角色,角色意识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社会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会交往活动形成的,而社会交往活动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社会成员基本上是通过文化传承获得这些规则,学校是学生获得这些规则的重要场所。职业学校的许多方面与社会结构相类似,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学校也可以称之为小社会,因为学生要在学校中扮演多种角色。学生在职业学校中要扮演学生的角色、在用人单位要扮演“员工”角色,这些角色与某些社会角色之间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学生角色的体验和角色意识的培养是通过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交往活动实现的;员工角色的体认需要通过工作岗位的实践来获得,这是学生社会角色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职业角色无疑是诸多社会角色中最重要的一个,职业学校教育是以职业角色的体验和培养为主线,通过让学生参与不同的活动来实现对学生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
  3.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
  人作为个体性的存在,其行为习惯具有个性化特征;而社会化则要求将个体化行为转变为社会规范框架内的行为,主要包括社会活动行为、职业活动行为和生活行为等方面。社会规范为人的行为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主要体现为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关系的协调以及对日常工作、生活的适应。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社会规范内化的必然结果,这些行为都以相应的规范作为边界。
  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职业学校教育是促进个体行为社会化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主要表现为:其一,职业学校是一个相对纯净的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相对纯粹,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所受到的负向干扰较少;其二,学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人为的改造和控制,使行为习惯的培养更具有导向性,因此,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加有利;其三,从众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学生群体能够吸引个体的积极参与,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能够产生规范、引导作用,为其良好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二)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人
  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伴随着某些职业或工作岗位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因此,工作岗位和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调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价值。职业素养是保证社会职业活动顺利开展并且取得成效的基本能力〔6〕。职业素养具体表现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养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统一性表现为职业道德、基础文化科学知识、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要求存在着相似性;而职业能力的要求则更多的表现为差异性〔7〕。因此,可以说职业素养的培育是用人单位赋予职业学校教育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1.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并且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因此,职业能力的获取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能力一般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包括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活动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这些能力是职业活动能够开展的基本条件;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独立制定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为超越一般专业能力领域之外又被称为关键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对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是构成职业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用人单位对于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标准,还包括职业能力发展和职业岗位转换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产方式的变化,职业岗位的转换和流动性增强,即使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岗位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不会热衷于通过频繁的更换员工来应对这种变化,而是希冀在职员工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这就要求员工要具备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应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2.职业道德的提升
  教育人类学家奥茨达齐尔认为:“正在为职业作准备的青年人不仅必须获得职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学得专门的职业‘道德’,即立场和态度(如精确性和准时性),应当形成那种有望获得未来职业地位和对他有利的个性特征。”〔8〕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责在于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准备,因此,职业道德的涵养化育是职业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有助于协调工作中人与人、人与工作、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等多方面的关系。职业道德主要体现为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行为能力,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是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人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受到道德意识的支配,职业道德意识表现为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即形成一种定向性的道德判断,要培养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的价值观。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人们在职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自觉采取的符合职业道德理念和规范的职业活动,它是职业道德意识外化的结果。职业道德水平是通过职业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职业道德行为能力的养成是更高层次的目标。职业学校要培养学生养成敬业、爱业的道德行为习惯,这也是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3.职业意识的具备
  职业意识是个体自我意识在职业领域的体现,是个体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职业意识也是人们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理想的综合反映,它对个体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具备职业意识是必要的,因为学生应当对目前所学的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所理解,并树立一种为此职业服务终身的理想,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
  职业意识的形成需要经过职业认识、职业情感和职业理想等阶段。职业认识是形成职业意识的第一步,学生首先要对当前所学习的专业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进行全面、清晰和透彻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从而确立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情感的形成是建立在充分的职业认识的基础上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对所要从事的职业产生感情。职业情感为职业理想的形成奠定基础。职业理想是建立在个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兴趣和职业情感基础上的,它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设定了一个终极目标。职业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便是职业意志。职业意志表现为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精神力量,它是实现职业理想所必备的精神条件。因此,职业意志的培养也是职业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谐发展的人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职业教育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人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手段与目的的有机统一〔9〕。然而,这种统一并非固定不变,其重心会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偏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统一的重心将逐渐偏向于目的。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10〕的原则是从哲学层面印证了近代以来的这种转向。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主观上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客观上也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这里存在着人与社会的发展谁为手段,谁为目的的问题,两者的发展最终将实现统一,最终统一于人的发展这一目的。这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体现了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
  杜威认为,职业教育应“训练未来的工人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的能力,使他们不会盲目地听天由命”〔11〕。这种适应不断变化现状能力的获得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基的。黄炎培曾经将职业教育定义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名曰职业教育”〔12〕;同时,“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分子也”〔13〕。人的全面发展涵盖了身体、智能、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这既是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和谐发展要求某一方面的发展不是以牺牲或者压抑其他方面的发展作为条件,各方面的发展都应促进或者推动人的整体发展。
  1.对学生身体发展的要求
  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身体的健康发展是学生对职业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职业学校应为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指导方案,使其各项生理指标的发展能够达到标准。这一方面需要学校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使其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另一方面,学校应安排体育课和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因为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还能使学生各项生理指标得到提升,从而为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职业学校应当针对不同职业的特殊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满足职业发展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2.对学生智能发展的要求
  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是教学,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作为主要任务,其主要职责在于:其一,进行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以满足日常学生生活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其二,根据专业发展的要求补充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三,使学生逐渐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能的发展需要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加登纳将人脑的智能分为语言、音乐、逻辑、空间、身体动觉、人格、自我认识发展等方面〔13〕。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揭示大脑秘密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人脑的多种智能都应得到发展,而教育的目的正是通过相应的训练,使学生各方面的智能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并得到和谐的发展。
  因此,学会学习是解决知识老化问题的重要途径。知识的数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加,一方面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会不断地消退,个体的知识量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工作和生活需要大量的新知识,在此背景下,学会学习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学会学习是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创新,而方法的训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前提,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思考方法是智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学生道德发展的要求
  道德是人们生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一项基本需要,因为道德发展可以培养品德,品德则是人性的核心部分,它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定向作用;同时,道德的发展能够使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并能和谐地处理各方面关系,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因此,道德发展是人的内在需求,也是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维度。因此,道德的发展是社会、用人单位及学生对职业学校教育的共同要求。
  道德的发展应是全方位的发展,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等方面,只有这些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称得上道德的真正发展。职业学校应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系统地理解社会道德关系及规范,并且逐渐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完善道德认知能力。职业学校通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将道德认知与激发道德情感联系起来,提高道德情感的水平。道德行为是道德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水平的直接体现,道德行为是针对不同的道德问题和情境做出的,以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意志能够保证道德实践效果的实现,从而能够使道德实践具有持续性和一致性。因此,职业学校教育要在教育过程中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培养。   4.对学生审美发展的要求
  审美是人的本能需求之一,在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中,审美处于最高层级。审美的发展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生活的情趣和工作的乐趣。美的人格能够使人活得洒脱,使人从“自然的限制”中超脱出来,将生活世界视为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场所,从而达到较高的人生境界,在生活世界实现“诗意的栖居”,这是审美的个体享用价值。职业活动中的审美具有促进个体职业发展的价值。职业活动中的审美可以使劳动者的动作更加协调,减少无谓的体力损耗;职业活动中的审美可以愉悦劳动者身心,使劳动者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职业活动能够为劳动者的审美活动提供丰富的审美元素,例如,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具有审美价值。另外,审美的发展还能促进个体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职业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美育,使他们具备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首先,职业美育就是通过进行系统的美的知识教育,使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审视美;并且通过培养情感、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实现理性与非理性发展的统一。职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感觉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艺术美和劳动美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在审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美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创造美。
  四、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合理性之确证 前文从多个维度分析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确立的依据,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单单从社会人、职业人、和谐发展的人等维度进行分析都有片面性,无法体现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部内涵,因此,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需要有整体性的视野。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阐释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应以教育目的作为根本依据。我国教育目的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立足点。前文对社会人、职业人、和谐发展的人进行全面地概括和提炼,将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通过哲学层面的抽象、概括,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此处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学范畴的概念,“作为教育学范畴的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的所有方面的发展,是社会人的全面生成,而不应该仅仅是劳动生产能力的发展”〔14〕。
  “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项基本素质都要得到发展;“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各项素质的发展要协调,不能由于某一方面发展的不足而影响到人的整体发展;“全面发展”同时还意味着人的“自由发展”,它并不意味着所有个体的发展都必须遵循相同的模式,因为,个体的发展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导,兼顾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将各方面的发展融为一体。
  (二)培养目标确立的必然性
  全面发展是人的终极追求,它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理想、追求和信念。“不断追求人的完善、和谐、丰富,一方面是人性的内在向往和本能的自然追求;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外在要求”〔15〕。因此,“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社会理想,而且更是一种现实运动。
  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一方面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劳动力的职责,另一方面也应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观照。从当前的社会现实看,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学术教育竞争的失利者,职业教育是他们选择的发展道路。实际上,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途径,途径的不同只是代表发展过程的差异,而终极目的则是一致的,即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存在的意义在于为某种类型的学生提供服务,其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6〕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职业学校教育自产生伊始,其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工人,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人们选择职业学校教育只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因此,个体只是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工具存在。自从进入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人们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人们在追求职业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会注重全面发展的追求,这就产生了对于全面发展的主观需要。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方式逐渐地由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生产,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工作不再限于简单的机械操作,而是要求融审美、创造于一体,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职业学校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培养目标。通过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全面发展综合职业能力既是个人发展的主观诉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此可以证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提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三)培养目标提出的必要性
  人生是由许多发展阶段构成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使命,这些阶段的使命都围绕着一个终极目的——就是全面发展。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教育并不是能够打开实现人类所有理想之门的万能‘钥匙’,但它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17〕。职业教育只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它是承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或者是基础教育与就业的桥梁。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个过程是连续而不间断的,因此,职业教育作为整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无疑要承接和强化这种责任,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使人们发展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职业教育在本质上并非教育的终结,其职责是为承担或连接后续的教育、发展提供桥梁和保障。因此,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要实现职业训练的功能,而且还要培养健全的个体和健全的社会公民。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是职业教育的应然功能,因此,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人们追求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即职业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人们自我提升和发展的主体意识,它可以不断地激发人在全面发展道路上的自觉追求,最终实现全面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其他教育一样,是人,不顾个人个性的发展片面追逐经济需要,只能造成人本身的异化,进而反过来阻碍经济的进步〔18〕。由此可见,确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必要性的体现。   (四)培养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实践,前者贯穿于后者的过程中,并且通过后者得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几种能力的总和或者脑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能力、素质、志趣、情感、精神、审美等方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全面发展”从达成的时间上看是一种“相对的发展”,是相对于现实中的“片面发展”而言的,它是人类永远追求但是永远没有止境的目标,是一种终极价值〔19〕。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只是在相对意义上就某一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社会条件以及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而言的〔15〕。
  每一种教育都是以其独特类型的发展为主导的。例如普通教育是以智育为主导,在智育过程中融合其他各育的因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行动或者行为过程;职业学校教育则是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将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20〕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在不同经验方式中的发展为前提的〔21〕。职业学校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学生提供各种具体的经验,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职业学校的开放性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促使学生能更好地与社会衔接,从而为向社会人的转化搭建桥梁。
  马克思提出的通过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来实现人的发展恰当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而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在于教育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结合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工学结合等教育模式能够依据学生个体发展的特征和自身的条件合理地为学生安排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可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斌武.我国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历史转换〔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9-20.
  〔2〕赵新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变迁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9-2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4〕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263.
  〔5〕高 学.试论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6):81-85.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职业标准汇编〔G〕.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259.
  〔7〕周咏波,段小力.职业技能素质结构体系及培养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6,(28):33-35.
  〔8〕奥茨达齐尔.教育人类学原理〔M〕.李其龙,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02.
  〔9〕臧琳琳.马克思“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思想的哲学阐释〔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1:6-7.
  〔10〕陈金全.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康德法治论解读〔J〕.法学家,2005,(3):47-54.
  〔1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37.
  〔12〕赵长林,于源溟.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研究版),2003,(5):11-16.
  〔13〕朱小蔓.H·加登纳的智能结构新说与西方理智主义教育框架的动摇〔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3):71-76.
  〔14〕庞学光.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新论〔J〕.教育导刊,1998,(Z1):5-8.
  〔15〕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3-6,7-8.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
  〔18〕吴忠魁.论日本职业教育目标模式的转变〔J〕.比较教育研究,1989,(4):34-37.
  〔19〕李伟言,邓虹蝉.“人的全面发展”命题的认识误区与内涵重释〔J〕.思想理论教育,2007,(12):36-40.
  〔20〕爱因斯坦.走进爱因斯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68.
  〔21〕叶肇芳.论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职教论坛,2000,(5):14-17.

推荐访问: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