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1:41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金陵十三钗结局 [《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

发布时间:2019-05-13 06:31:02 浏览数:

[摘要] 电影《金陵十三钗》自2011年12月16日上映以来,就引起了多方面的广泛关注。 从小说改编成为电影,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成功的进行了转换。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不说教,它通过表现小人物的故事来展现人性的光辉。它虽涉及重大历史题材,但影片里的正面角色都是小人物:妓女、女学生、洋人,没有一个大人物,这样反而让观众觉得更亲切。[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身体意象 改编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4.019电影《金陵十三钗》自2011年12月16日上映以来,就引起了多方面的广泛关注。从小说改编成为电影,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成功的进行了转换。一、电影化的身体意象无论是原著还是改编后的电影,整个故事情节都围绕女性来展开。从小说到电影,女性形象的塑造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影片中女性的身体,她不再只是一种视觉上的影像,它还是一种充满深层喻意的表达。1.性感化的身体在影片《金陵十三钗》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展现女人的性感:诱人的烫发、性感的黑丝袜、娇艳欲滴的红嘴唇……。首次展现是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一出场,便极尽展现了她们性感的身体:书娟和其他女学生从教堂的大窗户里看到一群“五颜六色”的女人,谈笑风生迈着婀娜的步子走进教堂。影片中的玉墨,身着艳丽的旗袍,脚踩高跟鞋,行走时身姿风情摇曳,浑身上下无不充满了诱惑。而小说中的玉墨:“一头长波浪,一身素花棉布旗袍,一双黑皮鞋”,树立的形象几乎是淑女的样子,只在与戴教官跳舞时,以寥寥数笔提到玉墨的性感。影片中将女性的性感展现到极致是在书娟看十四位秦淮河女人一起唱《秦淮景》的时候,书娟想象的画面:十四位秦淮河女人,玉墨怀抱琵琶立于中间,艳丽的旗袍,摇曳的身姿,眼波流转,挥弄着纤纤玉指,一起向书娟走来。《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女性身体被性感化,这种转换其实是窥视症的一种体现,是满足观众观看心理的一种必要手段。穆尔维认为:“电影作为一种先进的表象系统,发展并完善了由父系社会无意识所形成的带来快感的看的主要方式”。[1]这种看的方式主要表现为窥视症,即男人对女人的窥视,女人作为被看和展示的对象。她们的外貌被编码成具有强烈的视觉色情感染力,去迎合男人的欲望,承受他们的视线。2.符号化的身体在影片中旗袍是一道艳丽显著的风景线。影片中秦淮河女子们首次出场便个个身着艳丽的旗袍,且自始至终她们的服饰都是旗袍,在此旗袍便成了传达她们身体意象的一种符号,而在小说中对女性的服饰却没有过多的描写。服饰作为电影艺术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影片中服饰的作用是凸显人物特点,渲染影片氛围。一部好的电影,它除了有好的故事情节以外还要靠好的演员来演绎彰显,而演员们的服饰就作为一种流动的色彩影响着观众们的视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代表着秦淮河女子们身体意象的符号——旗袍,是为影片效果需要的刻意而为之。3.男权化的身体《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的再一个变换便是被男权化的女性身体。小说是一部女性主义色彩极其浓厚的作品,女人是绝对的主角。而同名影片则被赋予了男权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尊卑制度的枷锁。张艺谋将充满女性色彩的小说改编为一个在男权体制下才能闪光的“女性”爱国主义电影。但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小说的女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于获得赞同的,而英雄主义民族主义则更易于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追捧。二、英雄与色彩1.浓烈的英雄主义情结《金陵十三钗》影片中添加了一些小说中没有的情节,成功的将小说转换成了电影所需要的节奏,删减了一些次要人物,突出了爱国主义的主题。但也不可避免的将原著中的女性主义的主题置换成了张艺谋式的英雄主义、民族主义。电影对小说的大幅度改编首先表现为影片中添加的大量战争场面。影片的战争场面中最让人难忘的一幕便是战士们排成一列,用身体掩护爆破手靠近坦克的画面。每当看到此,心理顿时迸发出满腔的愤怒,而这些正是影片所要呈现给人们的。影片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正面表现,极致的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惨烈、悲壮。人们讨厌战争,却为战争中所迸发出的力量所震撼,英雄身上所体现出的英勇,豪迈往往更能唤起人们心中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情感。一般大众在内心里都有一种对忠肝义胆的爱国情怀的神往。而影片中所添加的战争场面不但符合观众们共同的审美接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观众对忠肝义胆的爱国情怀的神往。其次,小说中一系列人物形象被英雄化。如陈乔治,为保护女学生做了人肉炸弹,气节催人泪下的李教官,被小日本的兽性逼出正义感与责任感并在这场救赎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殡葬师约翰。影片中的他们被赋予了英雄的色彩,这实则也是刻意而为之。观众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观众就没有电影。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忠君爱国意识和对英雄崇拜的传统,它能给中国人以一种精神力量和民族自豪感。影片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怀正好切合了中国大众自古以来对英雄崇拜的传统,站在观众的角度比起“挫败者”,“英雄”无疑更受欢迎。2.绚烂的色彩张艺谋创作的影片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特点。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一直在对如何更好地运用色彩表达主题进行尝试。“在张艺谋的作品中,他不止一次通过主观地用色、安排色彩来控制画面的信息传递,并一直通过彩色的视觉效果来影响观众对主题的理解”。[2]在影片中,张艺谋亦将色彩的运用沿袭到了其中,并打破以往战争题材影片中惯用的暗色调,强调色彩对于视觉的冲击力,突出的表现教堂色彩斑斓的窗户玻璃,艳丽的旗袍以及教堂对面被炮火炸得漫天飞舞的彩色纸条,而这些在原著中是根本没有的。在众多的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引起观众注意的造型手段,作为影视作品的主要艺术因素之一,色彩的体现,有助于促进作品的真正完美。影片中色彩的运用在唯美效果展现的同时亦将战争烘托的更加惨烈,悲壮。三、启示与思考影片《金陵十三钗》的可贵之处在于不说教,它通过表现小人物的故事来展现人性的光辉。它虽涉及重大历史题材,但影片里的正面角色都是小人物:妓女、女学生、洋人,没有一个大人物,这样反而让观众觉得更亲切。影片邀请好莱坞一线明星——贝尔担任主演,而贝尔这样的好莱坞大牌明星加盟会让全世界都关注这部电影。明星不仅是票房的保证,也是电影成功的基础之一。并且张艺谋还邀请到好莱坞最好的特效和制作团队——Joss Williams 团队加盟,该团队的代表作品:所有《007系列》、《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太平洋》、《哈利波特》、《古墓丽影》等,从中我们足见张艺谋在拍摄该片中的大手笔。影片《金陵十三钗》在意识形态、技术水准上也有了明显提高,走出了华丽却肤浅的盲区,同时也突破了题材陈旧、故事空洞的弊病,它不仅是张艺谋自身的一次突破,也是中国大片的一次突破。在影片中,张艺谋真正做到了内外兼顾——视觉的盛宴,故事讲得也好。跟以往国产大片相比,《金陵十三钗》在运用商业化手段的同时,还完成其既有娱乐价值又有人文关怀的主题。注释[1]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第156页. [2]张会军.形式追索与视觉创造—张艺谋电影创作研究[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作者简介李婷,女,大理学院文学院学生。指导教师:邓家鲜教授。

推荐访问:金陵 说到 电影 十三钗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