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07:01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粮食价格传导机制特征研究_货币传导机制m-e-i-y

发布时间:2019-05-15 06:38:39 浏览数:

内容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价格成为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重要因子,粮食价格构成了其他价格的基础,粮食价格的变动则会引起其他商品价格不同程度的变动,文章选取了河南省2008年12月到2012年1月的最新月度数据进行分析,构建粮食价格传导的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研究发现粮食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几乎同步;由下游到中游、中游到上游的价格传导具有长期均衡性并存在互逆性;影响系数呈现衰减趋势,相邻两期的作用相反。关键词:粮食价格 传导机制 特征 动态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问题的提出在当代市场经济中,价格成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而粮食又是价格弹性很低的商品,价格即使上涨很多,人们也必须进行消费,所以粮食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粮食又是其他工业产品价格的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价格的传导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粮食价格的波动规律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河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生产流通供给的一个缩影,历年小麦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因此对河南省粮食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监测河南省粮食价格的变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粮食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国外对粮食价格的研究中,著名的蛛网模型所引发的对粮食价格生产周期的研究,该模型对粮食“价格上涨→粮食供给过剩→价格下跌→供给不足→价格上涨”给出了严格的数学模型证明,量化的解决了这一农业生产怪圈问题,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预期效应的影响下,该模型进一步得到优化。美国的史密斯和比恩通过对农产品供给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供给函数,随后对需求的研究,福克斯建立了空间均衡模型等。再者就是对粮食政策的研究,政府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时刻在保证着自己国家粮食生产的安全,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政府采取了价格干预政策,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和产量限产及提高进口农产品的关税,深化并完善了政府干预农业机制。在我国粮食价格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政府完全垄断的剪刀差→粮食价格的双轨制→有控制的市场经济的粮食价格。在1978年之前由于是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粮食价格是官方定价,不存在价格间的传导问题;1978年之后步入市场经济时代,粮食监管有所放松,粮价开始松动,出现了明显的价格间的传导机制。也就是说粮食价格机制的变化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呈现出阶段性的跳跃,粮食价格也随之出现很大范围的波动,在这个过程中其传导机制也逐步走向健全和灵敏,粮食价格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市场经济走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学者也开始了通过构建模型从需求、货币、国际农产品价格、汇率、国际石油价格、生产成本、国际游资等因素来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定量的动态剖析。如罗锋 、牛宝俊(2009)根据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研究认为长期内国内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存在稳定关系并且影响显著;胡冰川、徐枫、董晓霞(2009)研究认为生物质能能源对农产品价格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全球石油价格对农产品价格的弹性很高;刘艺卓(2010)研究认为汇率变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相对较小;胡冰川(2010)基于2001 年10 月~2009 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得出消费价格指数对农产品价格具有单向影响,同时货币、汇率对农产品价格也有影响;李松龄(2009)等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分析认为我国的价格传导机制在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时滞,而逆向比较顺畅。虽然上述研究都采用了计量的模型来加以定量分析,但忽视了时效问题使得出的结论不具有一般性,不能准确预测未来的变动;同时他们的研究都是从一个很宏观的层面来加以研究,很模糊,不能说明具体价格的变动情况,加上我国现在对以小麦为代表的粮食管制较为严格,汇率及国际粮食价格对其影响微乎其微。鉴于此,本文选取了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河南省粮食价格数据,运用ADL模型,结合定量研究来说明粮食价格的变动情况。粮食价格传导机制模型的选择价格传导是指一种或多种商品价格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影响另外一种价格,其传导的速度、路径、效应要受到大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制约,在传导过程中的路径是由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得出传导过程中的传导法则,就可以通过构建函数模型,来量化研究传导问题,判断出传导的时滞点和测定涨幅范围。连环传导型的价格传导机制一般是A类产品或原材料引发B类产品价格称为以f法则变动,进而B类产品又反过来称为以g法则反作用于A,这样循环往复,互相作用。很明显,粮食价格的上涨引发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加大通胀预期,又进而引发粮食价格的上涨等。因此,选择连环传导机制进行粮食价格的传导研究。(一)模型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英国计量经济学家Hendry和Jorgenson将理论和数据信息有效结合,提出了动态计量经济模型即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它将滞后变量引入回归模型,运用在经济领域就可以把不同时期的经济现象彼此联系起来,使静态分析变成动态分析,更加符合实际经济运行状况。Yt=α+β0Xi+β1Xt-1+β2 Xt-2+…+βS X t-S+γ1 Yt-1+γ2 Yt-2+…+γq Yt-q+ ut其中,是s,q分别为滞后解释变量和滞后被解释变量的滞后期长度,βi(i=1,2…s)动态乘数,β0为即其乘数,表示本期X变动一个单位对Y的影响大小;γj(j=1,2…q)表示Yt-j变动一个单位对Yt的影响系数。我们研究的焦点就是为了得到价格传导机制过程中的f法则、g法则等,通过所选取的样本数据来建立动态ADL模型,然后借助最小二乘法来估计方程的表达式,将系数估计出后就可以得到传导路径、传导时间和传导乘数等,这样就能定量地动态地看出粮食价格传导过程中出现的时滞及涨幅,找出传递是否具有对称性、时效性等问题。 (二)变量及数据的选取从粮食价格的传导过程考虑,选择了粮食价格指数(GPI)、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粮食价格指数是按照小麦、玉米、大豆和大米等粮食作物的权重依据拉氏价格指数编制而成的,可以从总体上观察粮食价格的变化和波动。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时效性,选取了河南省2008年12月到2012年1月份的数据。由于粮食生产一个实体产业,需要前期大量的投入,农资(肥料、生产工具、劳动力成本及电力油料等)价格的上涨会第一时间传递到粮食价格上,因此选择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包括食品、非食品、服务、家电、衣着及烟酒等类目的价格指数,通常用它来衡量通胀水平,由于此价格指数中食品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粮食价格对它影响很大。同时通胀预期的加强,又引起粮食类产品的上涨。以上数据均取自国研网数据库(www.drcnet.com.cn),由于是时间序列数据,存在很大的波动性,加上建模的需要,需要检验其平稳性,一般来说,如果原数据不平稳的话,需要取对数或取差分,使其变成白噪声序列,然后再进行分析。河南省粮食价格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首先根据GPI、PPI、CPI的原序列进行建模的适用性检验,只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变动关系,才能进一步构建ADL模型,因此需要进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检验。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ADL模型进行传导分析。文章计量分析采用EViews6.0。(一)模型的适用性检验为平滑序列的波动,对原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记为LN(CPI),LN(GPI)、LN(PPI),三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71,0.97,呈现中度、高度相关,由此我们可以考虑建立ADL模型。变量趋势变化分析。河南省粮食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几乎同时达到低谷和高峰,但三者又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在2009年7月左右河南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达到最低点,尔后迅速上升,在2011年年初又出现一个波谷,此后快速爬升,在达到低谷时它相对滞后缺乏灵敏性,变动幅度较大;粮食价格指数率先变动,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出现了阶段性的高峰,而且高峰期基本上集中到年初时期,这与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季节性有很大的关联,河南省的小麦基本上是在年中收割,到年底的时候供给不足,所以企业库存就会紧张,随之出现了高峰;它的走势和农业生产资料很相似,居民消费价格与粮食价格的走势几乎同步,变化极其相似,在2011年年初和2011年7月份达到最高峰,这主要是因为粮食在CPI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粮食价格上涨,就会很快传导到CPI中,再加上粮食这一商品需求弹性很小,所以就很快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加重通胀的压力。考虑到现在的经济的环境,从趋势图我们可以简单地预测未来粮食价格还会处于高位运行。协整检验。首先为了验证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变量的单位根检验,我们选择ADL和PP检验规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但根据图形的形状,我们选择有截距项和趋势的检验,检验结果为平稳序列。为证实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河南省生产资料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粮食价格互为因果非常显著,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呈现出一种循环传导模型。为研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LN(CPI),LN(GPI)、LN(PPI)之间存在至多一个协整关系。由此可以得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的关系:LN(GPI)=2.73+0.42*LN(PPI) (1)LN(CPI) =2.00+0.56*LN(GPI) (2)LN(GPI) =-3.38+1.81*LN(CPI)-0.07* LN(PPI) (3)从拟合的协整方程可以看出河南居民消费价格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引起粮食价格平均增加1.81个单位;而在CPI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就会减少0.07个单位,这里之所以负号是因为CPI和PPI提供的信息多余,出现多重共线性,其实从方程(1)知道真实的情况是农业生产资料每增加一个单位粮食价格就会平均增加0.42个单位。(二)基于ADL模型的传导分析从协整检验来看,PPI、GPI、CPI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下面基于ADL模型来研究三者之间的传导法则、传到时间及传导路径。在ADL模型中各回归系数即为传导乘数。1.PPI对GPI的传导分析(下游到中游的传导)。序列LN(PPI)、 LN(GPI)是平稳的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以构建ADL(s,q)模型。通过反复试验,我们选择滞后期最大为3,得到ADL(1,2)模型:其中小括号内为各回归系数的t值,根据方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调整后的决定系数为0.86,F统计量对应的P值几乎为零,说明方程拟合较好,由于ADL模型中,DW值失效,在表2的LM检验中(滞后期选为2),相伴概率为0.37,可以认为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符合要求。由此可以根据回归结果得出,生产资料价格对粮食价格关系非常紧密,传导期持续2个月,并且在第二月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乘数是负的,而当期的生产资料价格对其影响是正的;粮食价格滞后一期对其影响较大达到0.73个单位。2.GPI对CPI的传导分析(中游到上游的传导)。通过反复建模,得到GPI对CPI传导的ADL(3,3)模型:其中小括号内为各回归系数的t值,根据方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系数非常显著,而且调整后的决定系数几乎为1,F统计量对应的P值也几乎为零,说明方程拟合的非常理想,同时对应的AIC和SC也比较小,在表3的LM 检验中,相伴概率为0.61,通过检验。由此可以根据回归结果得出,粮食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的关系几乎完全相关,两者相互作用。粮食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传递期为3个月,当期效用最大达到0.40个单位,在随后的滞后三期中,影响逐渐衰减;而滞后一期的居民消费价格对当期居民消费价格影响达到1.07个单位,在滞后三期影响为负,且达到最小。由此可见中游到上游传导效应明显。 3.GPI对PPI的传导分析(中游到下游的传导)。通过反复选择滞后期,得到GPI对CPI传导的ADL(3,3)模型:其中小括号内为各回归系数的t值,根据方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调整后的决定系数和F统计量,可以认为拟合的ADL非常好,同时对应的AIC和SC也非常小,对其进行LM检验(见表4),伴随概率为0.28,认为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由此可以根据回归结果得出,粮食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相关程度非常高,相互影响,价格传递的时间为3个月。粮食价格当期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逆效应为0.47个单位,随后呈现衰减趋势,并且在滞后一期的作用为负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滞后一期的影响为1.05个单位。这样看来,中游到下游的传导也非常明显。4.CPI对GPI的传导分析(上游到中游的传导)。通过反复选择滞后期,得到CPI对GPI传导的ADL(3,3)模型:其中小括号内为各回归系数的t值,根据方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调整后决定系数和F统计量对应的P值,显示拟合的模型非常好,AIC和SC值较小,表明这个模型更优;表5的LM检验中伴随概率为0.31,可以通过检验。由此可以根据回归结果得出,居民消费价格和粮食价格线性关系显著。价格信号的传递期为3个月,影响效用也呈现衰减趋势,当期最大为2.24个单位,滞后一期为负的2.32个单位;粮食价格滞后一期的效用为0.91个单位,滞后3期为负的作用。总体看来,上游到中游的传导机制也很明显。结论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传导互逆性。在河南省粮食价格传导体系中具有互逆性,即遵循下游到中游,中游到上游的传导机制,又存在中游到下游,上游到中游的传导规律,下游、中游和上游相互交织,融为一体。这印证了价格传导循环等理论,说明河南省价格传导机制具有一般性,再加上河南省粮食价格的代表性,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全国的情况。传导衰减性。在河南省粮食价格传导体系中传递期固定而且效用具有衰减性,一般说来,价格传递期为一个季度。当期影响最大,随后呈现衰减趋势,相邻的滞后期价格对当期的作用是相反的,即是说如果滞后第三期的作用是正的话,那么滞后第二期的作用是负的,而且其系数的绝对值要大于第三期的系数。通货膨胀预期作用明显。在河南省粮食价格传导体系中通胀效应作用明显,也就是无论是在上游到中游的传导机制,还是中游到上游的传导中,以居民消费价格为代表的通胀信号会加大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传导不对称性。在河南省粮食价格传导的中下游的互逆体系中,作用效应具有不对称性,这就意味着如果从下游到中游的传导中,粮食价格的滞后期作用系数要大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作用系数,所以在这一传导中,应该加大对各自价格的管理。传导机制长期均衡短期波动。在河南省粮食价格传导体系中,虽然具有短期随机性但是支配短期波动的是长期均衡机制,这一机制会长期地起作用,使得各个价格部分呈现出一种比例变动。价格同步变化稳中有升。在河南省粮食价格传导体系中,三种价格几乎出现同步变化趋势,并且粮食价格出现一种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在当前的通胀压力下会继续维持在高位运行。参考文献:1.罗锋,牛宝俊.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贸论坛,2009.62.胡冰川,徐枫,董晓霞.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09.73.刘艺卓.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J].中国农村经济,2010.14.胡冰川.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与货币政策—基于2001-2009年的经验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0.125.李松龄,袁闯.基于VAR的我国产业间价格传导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7

推荐访问:传导 粮食价格 特征 机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