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2日 19:13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catia 桥梁 用什么模块_用全球史观架起模块间的桥梁

发布时间:2019-05-18 06:36:11 浏览数:

  一、问题的生成  在进行完“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教学之后,学生问了一个问题:“大萧条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陷入了危机,但当时在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民族工业为何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呢?难道当时的中国没有受到大萧条的冲击?”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多考虑。因为此内容在教材上仅涉及“民族工业在这十年间的较快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两个简要小点。但这里确实存在一个问题,即早在19世纪中叶就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受到大萧条的冲击?抑或是国民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果是这样,这些措施与西方国家的改革有异同吗?我想,学生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由于现今教材专题史体例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于历史整体的把握。而且,现今高考的通史色彩越来越浓重,以专题史体例进行学习使学生也较难适应。故而,在高三复习课中教师须架起模块间的桥梁来缓解这一问题。全球史观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武器。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大萧条时期的东西方,从中西的比较中体会中国历史的特殊性,逐步树立起全球史观。
  二、问题的阐释
  通过探究,对上述问题,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1.大萧条对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了沉重的打击
  首先,西方国家为了应对大萧条纷纷放弃了金本位制,使本国货币贬值,这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的金融体系。“从1931—1934年,随着各国货币贬值,银价回升,白银开始流出中国,然而银行并没有抓住这次机会,清偿过分扩张的信贷。1934年,美国政府通过《白银收购法案》,银价急剧上升。随后,随着白银大量外流,商品价格下降,资产价值缩水,上海金融市场陷入瘫痪。”[1] (pp.143~144)其次,西方国家的货币贬也值抬高了中国银元的汇率,致使中国商品的出口受到打击。“1929年,中国对美国的生丝出口从23202担下降到4769担,降幅为80%,对法国的出口从23874担下降到8709担,降幅为64%。”[1] (p.117)最后,日本为了应对国内的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以军事侵略的方法转嫁危机。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1932年,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对中国棉纱和由中国棉纱织成的布课以重税,但却免除日本纺织品的税负”[1] (p.128)。这致使“在上海的纱布交易会上也再见不到东北三省商人的影子”[1] (p.129)。同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许多中国纱厂被毁,棉纱的交易被迫停止。大萧条不仅直接对中国产生了经济冲击,而且间接地引发了中国的政治危机,这些都对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2.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了应对中国银元汇率的上升,南京国民政府在1935年采取了币制改革,效果比较显著。“1935年11月,中国刚一脱离银本位,汇率就稳定了下来,这促成了1935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复苏;中国的贸易随之恢复,外国投资业开始复苏。”[1] (p.205)同时,国民政府还展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控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35年初,江苏和浙江两省丝厂据报道仅有20家在运转,而7月份以后运转数量稳步上升,截至10月底,已经有94家丝厂在开工。”[2] (p.207)其背后的原因除了币制改革使汇率稳定之外,还包括政府对城市丝厂的重组以及蚕丝改良的计划。对于棉纺织业,国民政府成立棉业统制委员会帮助各省棉农扩大原棉的种植面积,改良品种。当然,国民政府在此时的经济干预大多因为资金的缺乏难以完全实行,但其币制改革和对关于农村经济的扶持政策对民族工业的复苏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南京国民政府的改革措施与罗斯福新政具有相似性
  南京国民政府在此时的改革措施主要是其在1935年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蒋介石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中将这场运动的内容概括为八个方面:“提倡征工、振兴农业、鼓励垦牧、调节消费、振兴工业、开发矿产、流畅货运、调节金融”[2]。而在此运动前两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则开始了影响深远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主要包含“整顿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以工代赈、社会立法”五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对比中美两国几乎同时的政府改革,我们可发现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本质上这两场运动都呈现出了惊人的相似。在大萧条肆掠之时,两国政府都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改革措施。这与其说是选择的巧合,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
  综上,大萧条不但席卷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给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在大萧条中,南京国民政府快速调整了经济政策,缓和了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延续了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的发展。这种调整不乏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相似之处,体现了东西方文明发展差异性中的一般性。
  三、问题的反馈与延伸
  1.反馈——大萧条之下的中国民族工业
  如果在课堂上直接把上述结论告诉学生,虽然多少也能让他们知道上述史实,但效果不会太好。因此,我认为应该把资料整理后让学生研读,通过理解史料,自然论从史出。因此,我选取了以下材料,并进行问题的引导。
  材料一: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都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或主张采取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形式,即主张混合方式的,约有9篇。……据我自己统计,明确主张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仅有1篇,占全部文章的3.8%。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师:通过这段史料记载,大家可以看出1933年的时候对于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人们的普遍看法是什么?
  生:人们不主张走单纯的资本主义道路。
  师:你认为什么叫“单纯的资本主义道路”呢?
  生:应该是自由放任阶段的资本主义。   师:那为什么这个时候中国人大多主张放弃这一道路呢?
  师:注意时间的提示,同时我们再来看一则史料。
  分析:本来我打算直接呈现有关大萧条对当时中国的破坏的史料。不过后来我认为这样过于生硬,也不太符合当今江苏高考的出题思路。根据我的理解,现今的江苏高考对于史料的呈现以及问题的设计具有“小切口,深挖掘,广联系”的特点。材料解析题经常通过对于单个或多个社会现象的呈现来反映整个时代的特征。于是,我也选取了当时人们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看法。思想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社会意识的挖掘来引出对于当时时代变迁的思考,既符合高考的出题思路,也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规律。
  材料二:英国与1931年9月放弃金本位,中国货币对英镑的汇率大幅度上升。中国与欧洲的生丝贸易以英镑结算……10月,这些市场的交易开始缩减。
  ——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
  师:英国为什么要放弃金本位制?还是要注意时间。
  生:为了应对大萧条,所以放弃金本位制,让货币贬值,刺激出口。
  师:在当时的西方世界还有哪个国家这样做?
  生:美国也这样做。罗斯福新政时调整金融业,也放弃金本位制,让美元贬值。
  师:看材料,这种做法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生:不利于中国生丝的对外贸易。
  师:那对民族工业而言呢?
  生:应该也是消极影响。因为中国的商品的价格优势将被削弱,所以销路会不好。
  师:那么大家现在可以理解材料一所反映出来的现象了吗?
  生:因为中国也受到了大萧条的冲击,所以民间希望政府进行改革。
  师:很好。通过研读上述史料,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此时的中国也受到了大萧条的冲击。并且在此时的中国,已有人要求政府进行经济改革,以应对大萧条的影响。那政府是否采取了改革措施呢?具体是怎样改革的?请看材料三。
  分析:通过对于上则史料的研读,学生对于当时人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看法已具有初步了解。由此引入材料二,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存在的原因。在选择史料上,我有意选择了有关英国的数据。因为学生头脑里已有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基本知识,如仍选择反映美国的史料,仅仅只能训练学生对于知识的再现能力,无法训练迁移运用能力,故而我希望学生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来分析英国的经济现象,继而将思维发散到西方国家的经济改革对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这一问题上来。
  材料三: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以致国民生活日益穷困;而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
  (一)振兴农业 增加农业生产,凡制肥、选种、改良农作方法、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基础,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为初步目标。
  (四)提倡征工 赞助政府实施征工制度,鼓励民众参加义务劳动。尤以开发交通道路,修治水利,培植森林,开辟垦地为征工之基本工作。
  (五)促进工业 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八)调整金融 鼓励民间之储蓄,活泼资金之融通,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忠诚拥护之。
  ——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
  及其实施》
  师:以上是蒋介石所倡导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基本内容。大家联系一下上述几则材料,说说为什么国民政府要发动这场运动呢?
  生:因为中国受到了大萧条的冲击,所以政府要进行改革。
  师:仅仅只因为大萧条吗?大家忘了当时的政治时局?
  生:当时日本正展开侵华活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师:是的,所以蒋介石所谓“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的论断并非主观臆测。大家再看看这一运动的具体内容,你们觉得是否似曾相识?
  生:好像跟罗斯福新政中的有些措施很相似。
  师:具体分析一下看看。
  生:比如“赞助政府实施征工制度,鼓励民众参加义务劳动。尤以开发交通道路,修治水利,培植森林,开辟垦地为征工之基本工作。”和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很相似。还有“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这与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加强对工业的指导以及调整劳资关系很类似。
  师:因此,从内容上来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罗斯福新政很相像。那么透过现象看本质,两者在本质上也有相近之处吗?
  生:我觉得两者同属于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前提下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
  师:你为什么会这么看?
  生:两者都有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而且在蒋介石的这段文字中也没有提到废除私有制,所以他还是维持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变的前提之下的局部调整。
  师:所以,为应对大萧条,国民政府采取了和美国罗斯福新政很相似的改革措施,加强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大萧条给美国带来的危机,那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否挽救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呢?最后来看材料四。
  分析:课标没有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这一知识点做过多的要求,但是,在高三的复习课中,让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多了解这一运动的相关知识是有必要的。首先,通过补充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内容的了解,学生可以理解其与罗斯福新政内容的相似性,从而深化其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的认识。其次,通过理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学生可以把必修一中的“日本侵华及其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这一知识点与“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时期的民族经济”相联系,继而加深对“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认识。最后,从能力训练上来说,在高三复习阶段,加强中西对比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树立全球史观的有效手段。故而,我在这里选取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里的一段资料,引导学生概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思考这一运动的背景,对比其与罗斯福新政的相似处。通过课后的谈话,学生感觉到通过中西对比,拓宽了眼界。将不同模块的知识点打通,学生开始有点不适应,但在被给予一定时间体会之后,他们认为这样的思考方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   材料四:1937年3月……宋子文宣布大萧条已经结束:“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已经脱离了所有困难,不可否认,过去18个月的事实说明,整个国家的境况……都已经有了彻底的改变和改善。”总之,正像陈光甫所回忆的:“我要说,从1936年一直到1937年战争爆发之前,是标志性的两年。”
  ——(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师:作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宋子文如何评价1937年中国的经济现状的?
  生:中国没有完全摆脱危机,但至少已经有了改善。
  师:你认为还有哪些危机笼罩着当时的中国呢?
  生:日本全面侵华的脚步越来越逼近。
  师:不错,政治危机依然很深重。经济方面呢?民国前十年的工业发展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工业领域来看,依然有什么缺陷呢?
  生:依然是以轻工业为主。
  师:是的,化工行业虽有所进步,但重工业体系依然没有形成。此外,农业方面呢?联系“三民主义”这一知识点想想,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完成了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目标吗?
  生:并没有,没有进行农村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
  师: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概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呢?
  生:缓和了大萧条给中国带来的危机,并促进了民族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师:对抗战呢?
  生: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师:至此,我们以大萧条为背景对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的发展进行了一次探讨。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观察角度和高一时授课相比有什么改变?
  生:高一时讲中国的历史时很少涉及世界史的内容,这次讲民族工业的发展把世界史的知识也综合起来了。
  师:是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基础知识还不全面,所以无法展开这样的活动。我想有的同学已经感觉到了,将中国史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下去探讨,眼界会宽很多,对于历史规律的理解会更深一分。这其实是一种史观,叫做全球史观。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这种史观尤其被大家所重视。因此,无论是从高考的角度,还是从大家今后生活的角度,都要有意识地把中国放在世界同时期的大背景里去看,你会发现别样的精彩。
  分析:通过材料四的研读,学生大致了解到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史观树立上,我只是希望他们通过对本课“大萧条背景之下的民族工业”的探究初步树立全球史观的意识。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有意识地尝试用全球史观去构建通史体系。当然,这是一个终极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
  2.延伸——何以相似的做法,却导致不同的结局
  师: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对大萧条时期中西历史发展的一般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再深入思考一下,大家不觉得奇怪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方针,大多扭转了颓势,中国政府也采取了类似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却为什么没能给中国带来繁荣富强呢?或许下列史料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材料五:到1936年,帝国主义资本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棉布产量的64%,外洋航运吨位的83.8%,国内航运吨位的63.1%。1937年,帝国主义直接经营和控制经营的铁路已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90.7%。
  ——严志才《评南京国民政府的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材料六:时人评论说:“统制蚕丝的结果,是在通过茧商,使农民负担重税……是在勒令小行闭歇,使富商大贾垄断居奇。”……另外,南京国民政府提倡国货的各项举措,为国货开拓了市场,但政府直接介入经营,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
  ——刘兰兮《南京国民政府的
  市场管理与经营》
  材料七:国民党政府进行经济建设的部门很多,但真正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很少,在全国财政开支中只占极小的比重。如有数可查的1933—1936年的4年中,全国财政支出总计40.18亿元,其中经济行政费和“国营事业资本”,合计3.64亿元,仅占总额的9%。这些资金包括拨给实业部、交通部、铁道部、建设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等部委及其所属各机构和事业实体的行政费用、1934年扩充中央银行资本的7500万元,以及原在军务费内支出的国防建设费等,真正用于经济建设的经费,极其有限。
  ——刘克祥《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
  师:上述史料从哪些方面论述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生:政府对经济建设投入的资金过少,政府对农民的赋税过重,政府直接介入经营,扰乱了市场的政策秩序,西方帝国主义依然把持着中国的经济命脉。
  师:总而言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最终没能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论述,一是国民政府的政策失误,二是当时的社会性质。那大家认为这两点哪一点更根本?
  生:应该是当时的社会性质。国民政府也不是不想让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政策被限制住了。
  师:可以依据上述史料中具体阐述一下吗?
  生:比如材料三中说国民政府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军费当中,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抗日做准备。还有帝国主义把持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这也导致国民政府无法有更多地资金去建设经济。
  师:说得不错。那当时的社会性质是什么呢?
  生:应该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所以大家应该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这两大任务的重要性了吧。没有真正的民族独立,没有开放民主法治的社会环境,再高明的经济政策也无法贯彻,国家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富强。这一点通过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失败表现了出来,同样在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的成功这点上依然能表现出现。大家简单说说当时的美国和中国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生1:美国拥有较为成熟的民主法治制度,而且美国的经济实力很强大。
  生2:美国是独立的国家。
  师:难道中国当时不独立吗?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是被国际社会承认的。   生2:形式上是独立的了,但西方国家在中国依然有很多特权,经济上仍然被控制,所以不能说是真正独立了。
  生3:美国还有一个比较和平的国家环境,没有国家侵略它。中国面临着日本的侵略。
  师:分析得不错。所以说美国的新政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反观中国,则没有成熟的社会条件。虽然我们采取了和美国相似的做法,但却是两个不同的结局。
  分析:恩格斯说:“对历史事件不应当埋怨,相反的,应当努力去理解它们的原因,以及它们的还远远没有完全显示出来的后果。”我想,我们教学也不仅仅只是教学生记住哪些史实,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思考在这些纷繁史实背后的原因,以及身处现在的我们如何去看待前人的成功与失误。我希望我的学生对于前人的失误多一点理解和思考,少一些抱怨与指责。所以,课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引导他们关注中美两国改革相似结果却不同后果的原因。当然,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可能在一节课就能够完全解决。但是,借助史料,给学生提供若干思考的角度,这就已经达到目的了。目光短浅一些,就算是在高考,重点考查的也是思维,而非完全既定的事实。
  四、思考与感悟
  巴勒克拉夫说:“世界史不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分割,就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学成分,便不再成其为水,而成了氢和氧”。[3] (p.3)故而,在引导学生用全球史观时首先需要重点分析中外事件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是单纯地堆砌史料,那只是组合在一起的国别史。在对比之后最好寻机制造历史的冲突,激荡思维,深化认识。其次,要达到让学生可以树立全球史观的教学目标,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引导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课后配套措施的跟上。比如习题的编排有意识的按照通史的体例设置,或者让学生从世界史的角度绘制知识思维导图。最后,史观的培养宜放在高三复习课进行。一是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二是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较高一时有所增长,可以对模块间的知识进行重组。总之,我所希望的是尽力教给学生完整的历史。当然,真正意义上的“完整”是不可能在现实世界存在的。不过这并不妨碍追求完整,因为只有追求完整,才是理性思考的前提;否则,历史不过是堆积在墙角的陈旧琐事而已。
  【作者简介】郑远,男,1986年生,江苏南京人,中学二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
  参考文献:
  [1][日]城山智子著,孟凡敏,尚国敏译.大萧条时期的中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M].http://qingho
  nghua.blog.163.com/blog/static/3563942007613124160/,2012.
  [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架起 桥梁 模块 全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