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18:35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乐观心态的简短句子 [论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心态的问题与求解]

发布时间:2019-05-23 06:50:20 浏览数:

  摘要: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而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心态危机显化,并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抵触消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态问题亦不容乐观。如何科学地把握和调适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培育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已成为高校、社会和家庭共同重视、亟待求解的一个现实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转型期;社会心态;培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2-0025-04
  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社会心态”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的第一次提出,到被历史性地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心态建设问题已提升到关乎执政建设的高度。社会心态建设之所以在今天备受重视,“盖因中国发展已站在一个关键时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排位,让拥有一个怎样的‘大国心态’引人瞩目;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令提升大众‘幸福基因’分量加重”[1]。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承载着社会和家庭的希望,是国家未来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社会心态关系到未来社会心态的变化趋势。了解和研究他们社会心态的特点,培育他们正面、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于个人幸福与全面发展,对于社会稳定和未来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态问题不容乐观。如何科学地把握和调适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培育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应成为高校、社会和家庭应共同重视、亟待求解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转型期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映照社会存在。杨宜音认为,“社会心态是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被普遍接受却又意义含混的概念”,“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2]。有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主流是健康的,但他们的社会心态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时见报端、网络和观察到的发生在一些高校大学生中的社会心态问题,特别是逐渐上升的自杀事件,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更是典型极端的例子。本文试就可观察、外显的,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社会心态问题表现进行归纳考察。
  (一)信仰多元,个人追求功利化
  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生活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政治环境逐渐宽松,人们的信仰日益多元,社会价值混乱。部分大学生缺乏明确的政治信仰和追求,政治参与热情降低,个人的追求从信仰转向现实生活,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有学者对北京、武汉、广州三地的7所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 860份。在调查中,对“你认为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如何?”的问题,只有 1.8%回答 “有坚定的信仰”,有77.4%的大学生在调查中认为 “人是应该有信仰的”,高达80.7%的人最关心的是“个人未来的职业和前途” [3]。以上这些数据和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当代大学生面临严重的信仰缺失,他们是认同信仰、需要信仰的,只是由于信仰缺失感到有些迷茫,才把个人的关注回归现实,使个人的信仰逐渐功利化,并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关注现实生活、个人发展和前途等方面上来,人际关系也日益过度功利化和物质化。
  (二)知行背离,社会心态呈现矛盾性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育从不完全成熟走向快速成熟的过渡阶段,心理承受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弱。伴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上道德缺失、贫富悬殊、信任危机、不公平等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其它消极现象,也或多或少影响着高校学生。部分学生往往会放大这些社会的阴暗面,看不到社会进步的主流,导致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是逆反、仇视的社会心态。他们的社会心态主要呈现出矛盾性,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他们在认知上呈现较高水平,但在行为上却经常与认知相偏离。比如,在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理想与行为、集体与个人、人际关系和婚恋观等方面存在着矛盾心态[4]。
  (三)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有了大学毕业证就不愁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加大,一些家庭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过高负担也不可避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当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或宣泄,就可能出现焦虑、偏激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几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自杀、犯罪等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高校、社会和家庭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学生的成长经历存在个体差异,但随着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他们普遍对家庭和父母有着比较严重的依赖心理。他们自我定位高,成才愿望强烈,但在学习上、社会实践上缺乏自觉性、持久性,心态浮躁,抗挫折能力弱。一些学生当自己的雄心壮志受到打击,或认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受到发展性问题的影响和困扰,往往会降低自我评价,自信心减弱,而得过且过,厌学懒散,思想消极,甚至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导致极端性事件。
  (四)前途未卜,焦虑情绪增加
  社会的开放和多元,给人们的升学、择业、择偶、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方面,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余地,但也造成了心理冲突的增多和焦虑的出现。比如,在就业方面,近段时间以来,以特殊形式关照领导干部子女就业的现象频频曝光。其主要体现在一些地方在进行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聘时,出台各种特殊政策或者罗列有明显偏向性的任职条件。这些现象在社会上引起热议,并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一方面是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另一方面却是领导干部子女就业以各种形式被优先照顾。人们最为痛切的,不仅是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无能为力”,更是在欠公平、不公正环境下的“回天乏力”[5]。 同时,“漂族”、“蜗居”、“蚁族”人群的大量出现,也加重了学生对未来的不安全感。一些学生特别是自身实力不强、社会资源缺乏、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因对前途的不确定性增强,而感到迷惘、困惑和焦虑,而这类学生却是学生中的多数。   二、转型期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成因分析
  社会转型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带来了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利益猛烈分化、社会价值混乱和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人们的心灵世界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和心态也由之而生,社会心态呈现失衡之势。尤其是“弱势心态”和“焦虑”心理如同挥之不去的空气,正蔓延至社会各个阶层,在大学生中也不例外。这其中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即使来自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父母给予他们提供的经济物质条件也是越来越好。由于父母包揽了学生学习以外的多数事情,使这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在父母和长辈的过度关爱下,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但对家庭和父母过于依赖。他们的成长过程比较顺利,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承受、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社会责任感不强。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环境、生活背景、朋友圈子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再加上远离父母和家庭等因素,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他们的心理状态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导致一些同学在生活适应、人际交往、现实认可、学习考试、恋爱情感,以及家庭、健康变化等方面遇到一些挫折、不快、失利时,感到茫然失措,并由此产生失意、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高校扩张带来的影响
  从上世纪末开始,高校每年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事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影响了学生精神成长的历程。近年来,许多高校的生师比例越来越高,年轻教师越来越多,每位老师面对的学生越来越多,跟学生交流特别是情感交流的机会逐渐减少。同时,多校区也给教学与管理活动以及师生交流等方面带来许多不便,在课后师生直接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少。在一线担当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新生代辅导员,与学生的年龄相近,成长历程相仿。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他们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渠道更加多元、更加便捷。与老一辈的辅导员相比,他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程度普遍更高,专业理论素养更强,但社会阅历相对简单,处事的能力不足、经验缺乏,繁重的日常事务也使他们无暇顾及学生的心态细节变化,况且他们自己也面临着择偶、买房、养儿育女、个人发展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困扰。而当有些学生面对人生迷惘和实际困难时,如果救助失当,或者得不到辅导员及时有效的关心和帮助,就会影响学生良好心态的培育与精神成长的历程。同时,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也造成了更多人对自然正义和基本伦理的藐视,给学生的道德心态带来负面影响,也使他们与老师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日益过度功利化和物质化。
  (三)急剧的社会变化的刺激
  有的专家指出,“中国用30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急剧的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刺激和挑战,整个社会范围内也就出现了全面的焦虑”[6]。有分析认为,中国正进入“全民焦虑”或说“公民焦虑”时期,而这是现代化路上的阵痛。以4个城市数千户居民为样本,有学者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群心理压力情况进行心理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转型的变化与竞争、不确定性等压力源是形成焦虑的主要原因[6]。同时,民生保障不健全及社会不公现象,加剧了中低层民众的焦虑感,导致了社会心理失衡,强化了普通民众对现状和未来的不安。社会心态的诱导性、渗透性和弥漫性等特点,决定了社会成员和家庭成员的心态包括不良的心态也势必影响着学生的社会心态。同时,如果寒窗十载也难以改变命运,提倡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社会心态,显然难以达到。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
  面对社会上激烈的竞争,以及各种诱惑、不良风气、消极现象的影响与网络负面消息的冲击,再加上自身的因素,一些学生因此对前途感到迷惘、困惑和焦虑。我们倡导和追求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但如果监管防线屡屡失守,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生姜事件层出不穷,“起跑线”不公时时存在,那“淡定”又谈何容易?特别是社会上屡屡发生的“拼爹”现象,频频出现的“萝卜”招聘事件,将 “公权”沦为“私权”,“家庭关系”代替“个人努力”,已严重损伤了社会公众对于公平正义价值理念的信仰与遵从,扭曲了社会阶层流动的良性循环,窒息了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7]。这种“非竞争性”的竞争,对社会心态造成了严重的毁损。还有分析指出,信仰的相对缺失,崇权拜金主义盛行,也是导致全民焦虑、社会心理失衡现象的一个原因[6]。虽然财富不一定能带来幸福,但当下社会上金钱观的变迁,导致人们对物质利益的保卫意识加强,传统道德价值边缘化,这种衡量标准让人陷入永不知足的状态,也对校园和学生的社会心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三、转型期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选择
  社会心态培育是一项综合工程,既包括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又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社会成员的心态问题,关乎个人与家庭幸福,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既有赖于政府营造的“大环境”,也需要高校、学生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对于处于转型的社会来说,一些不良社会心态的滋生难以避免。但必须意识到,如不及时妥善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也必定影响国家目标实现。因此,对执政者而言,既需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精神风貌,重视“无形”的心理疏导,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承担起营造“大环境”的责任。第一,要削减产生焦虑的心理土壤和外部环境。民生改善是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正义是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重要前提。政府既要让民众真正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过“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又要创造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充分考虑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社会影响,减少民众包括学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尽量削减产生焦虑的心理土壤和外部环境。第二,要着力构建社会情绪的疏导机制。2011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才是消除非理性最有效的解药[8]。特别是要更加重视公众诉求,着力构建社会情绪的疏导机制,创造条件使利益主体能充分表达各自的要求和意见,在相互沟通中达到相互理解、减少冲突、凝聚共识,从而减轻或缓和社会压力,改善社会成员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第三,要净化社会环境,构建新型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是净化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环境和土壤的重要保障。为领导干部子女或特定人员就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是公共权力滥用的一种新的腐败现象,具有隐蔽性高、抵御力强、危害性深等特点,客观上对传统的行政监督模式构成了严峻挑战[7]。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官员行为的问责力度,同时要重视监督手段的创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施政行为实施全程监控,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有效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净化社会风气,以“阳光”行政塑造社会成员的“阳光”心态,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心态的影响和冲击。第四,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高度关注一些媒体和网络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的放大效应、诱发效应,甚至负面效应,以及对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的“选择性报道”等现象,坚决遏制一些媒体和网络为吸引眼球、迎合部分受众的心理而过度渲染和炒作一些非理性的宣泄。要提高运用媒体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为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引导社会成员以理性包容的心态认识和看待社会问题。   (二)学校要加强教育疏导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学校各方面要高度重视学生心态培育,花更大精力来关心这个群体。第一,要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要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理性精神,使他们能以理性思维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和事物。既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客观规律,又不盲从潮流、迷信权威,减少思想和行动上的盲目性。第二,要加强人文关怀和思想教育。学校教育、育人为本。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关心学生,以人为本,特别是要关注来自经济贫困家庭以及学习上有困难或厌学的学生,关注学生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解答引导和矛盾的化解、实际困难的解决。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运用积极、健康的文化来凝聚和感染人心,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宽容、平和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要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和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第三,要注重心理疏导。要把心态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加强心理工作者队伍和工作网络建设,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干预,把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结合起来,努力引导学生优化心理素质,逐步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知难而进的能力,努力做到珍爱生命、关心集体、善待他人。第四,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养、激励、保障机制,严格把好“入口”关,推行辅导员导师制,健全辅导员业绩考核机制,为他们工作、生活、学习搭建良好的平台。第五,加强对校园网络的有效管理,掌握引导网络舆论的主动权。
  (三)要增强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第一,要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宣传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传授心理调适方法,有效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第二,要提高学生认知调整的能力。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进一步找到解决焦虑的途径的首要条件。要引导学生做到正确自我认知、自我判断,正确地看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自我调节摆脱不良情绪。第三,要提高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要引导学生提高换位思考、换个角度思考的意识,在换位思考中增强对他人的尊重、理解与宽容。第四,要重视学生社团的作用。要引导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第五,加强家校联系。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要优化家庭教育质量,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引导、扶助、监督,对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以及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起着最直接、最基础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部.“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N].人民日报,2011-04-21(14).
  [2]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4):117-131.
  [3]朱新秤,邝翠清.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与观念——北京、武汉、广州三地的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2010(4):5-14.
  [4]姜命珍.大学生两重心态略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3):80-82.
  [5]人民日报评论部.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N].人民日报,2011 -05 -05(14).
  [6]石畅,赵展慧.全民焦虑:现代化路上的阵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 10- 21(6).
  [7]李丹阳.干部子女就业岂能搞特殊[J].中国监察,2011(4):46.
  [8]人民日报评论部.希望杜绝一切非理性言行是不现实的[N].人民日报,2011- 05- 19(14).[责任编辑:吴晓红李丽]第3期张会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以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思

推荐访问:转型期 求解 心态 大学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