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1日 03:07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人力资本投资视角探析高校毕业生的考研决策】 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模型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9-05-25 06:41:12 浏览数:

  读研本应该是部分甚至是少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正常选择,但综合分析高校毕业生读研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读研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受高校和家长的影响和对社会需求认识的片面性。文章立足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读研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以及心理成本,物质收益和非物质收益,以及就业风险,收益风险以及无形风险,建议高校、家长、毕业生慎重、理性进行考研选择。
  人力资本投资高校毕业生考研决策
  2012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约为151万名,应届毕业生数量680万左右,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占毕业生数量的几乎22%,这是继2010年考研热之后的又一高峰。应该说,一个国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教育对其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但是,研究生教育属于人力资本投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任何一种投资都要有一定的成本投入,也要求最大化的收益,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读研风险的加大,收益的减少,使高校毕业生必须理性进行考研的决策。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选择读研的原因
  1.毕业生个人更高的学业志向
  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研究和教育人才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一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才。而在高校毕业生中,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立志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未来从事科学研究或教育行业的,而自身的性格、学习能力和科研精神也是适合研究生学习的。
  2.躲避就业压力盲目选择考研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滞后性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大,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另外,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加,比之以前,考研变的相对容易。因此,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虽然不是真心喜欢或者适合读研,迫于就业形势的严峻,不得已选择读研,寄希望于读研之后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在选择考研的过程中,不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选择什么学校容易考,什么专业容易通过,这种为躲避就业压力而盲目选择考研的高校学生,增加了其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风险
  3.高校和家长的直接影响
  第一,高校的影响。
  高校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到未来高校招生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另外,高校就业率的好坏也影响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力度,因此,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尤其重视其毕业生就业率。而根据我国一些相关的教育政策,考研人数也算在就业率中,这样,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弱的情况下,大力提倡考研,有些学校甚至设立“考研基地”,从学生大一入学,就过渡宣传就业的严峻性,考研的重要性,甚至在大四时为考研学生开“绿灯”,可以不上课、不实习,对考研学生从选学校、报专业、考研学习方法等进行专门辅导,使学生专心备战考研。在这种考研硝烟弥漫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下,原本不想考研的学生也会改变想法。
  第二,家长的影响。
  中国高校学生的读书成本主要是父母承担,因此,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意见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孩子的选择,考研也不例外。而父母的文化教育背景、思维方式、职业环境以及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经济承受能力在孩子是否读研的选择上影响重大。一般而言,如果父母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甚至举债,但当他们认定考研收益更大的情况下,在他们强烈建议下,孩子一般必然选择考研。另外,就我国南北而言,南方的商业氛围相对浓厚一些,而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仕途观念更强一些,因此,在对待考研的选择上,北方父母较之南方父母,认为更重要一些,可能这也是在一些高校,比如象北京师范大学,其研究生数量中,山东、河南学生占有很大比例的原因之一。
  4.社会需求的影响
  一方面,虽然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理性化,学历不再是唯一重要的标准,能力化需求更加突出,但是,当求职者能力相当达的情况下,学历就成为又一重要衡量因素。另一方面,在行政、事业、企业我国几大主要就业领域中,除部分企业外,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高学历人群的聚集领域,一些大学毕业难以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的,面对市场需求,必然通过考研这种曲线救国的途径进入行政、事业单位。
  但以上原因是否是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必然因素,我们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视角进行分析。
  二、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分析读研
  (一)读研的个人投资成本
  读研的教育成本是指高校毕业生考验过程中和读研过程中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它既包括有形的货币支出,称为显性成本;也包括因资源用于读研所造成的价值损失,称为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还包括读研过程中承受的学习压力、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等心理成本。
  1.个人显性成本
  个人显性成本考研费用和读研费用。考研费用包括考研购买书籍和辅导材料的费用,参加考研辅导班的支出,报名费,参加复试的交通、食宿费用等方面。读研费用主要有学费、教材费、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其他与学习有关的支出。据调查,按照自费读研,考研、三年读研的总费用约6万元。
  2.个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主要包括读研期间必须放弃大学毕业直接从业所获得的收益、读研的时间成本。所放弃的物质收益,按照目前的工资标准,大学毕业生平均每月2000元工资计算,三年的工资收入是7.2万元。时间成本除三年时间物质收益,还包括所放弃的精神收益主要有三年工作中累积的工作经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成熟度。实践证明,对读研个人投资影响最大的不是显性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心理成本
  考研和读研过程是对个人内心一定的历练,特别是考研过程,从学校、专业的选择,学习方法、技巧,都不在有学校和老师一条龙式的辅导和服务,全靠自己选择,摸索,考研的心理压力某种程度看比高考更加痛苦。读研过程中,在理论学习,平常论文写作、特别是毕业论文(设计)上也投入更多的情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另外,读研期间对未来的就业、职业发展、工作环境都有很大的期望性,但如果未来择业不如预期好,其心理打击也更大。   (二)读研的收益分析
  任何一种投资,其目的都在于收益。读研的个人收益,是指由于读研这种投资而对个体产生的增量收入。读研的投资收益主要包括:
  1.物质收益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微观研究者贝克尔的观点一个人的收益与其受教育程度是正相关关系。读研由于所学知识的专业更深入和学历的提高,以我国目前的价值衡量标准,无疑会增加读研者的物质收益,具体包括:
  第一,读研者未来货币收入的增加。读研者因为接受研究生教育,其所获得终身工资性报酬一定会增加。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人事工资制度中,工资的高低与学历直接挂钩,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知识分子的待遇将逐步得到改善。
  第二,读研过程中,读研者自身能力的提高,对于其职务晋升以及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比如以往的职称制度中,研究生毕业进入高校工作,工作满三年可直接聘为讲师职称;而类组织中的晋升政策也向高学历者倾斜。
  第三,读研者未来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经过几年的研究生学习,读研者对于职业的选择和适应能力也更强,更能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接受工作的流动性,适应新技术、新理念的更新和变化。
  第四,读研者较强的理财收益。个人投资理财的角度看,对个人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正确的投入和合理的消费,也属一种效益的增加。读研者能更合理的安排个人支出,更理性的进行消费,使每项支出的更具有效益性,并能根据市场动向,将自己有限的资金进行投资,以获得预期的收益,这也相当于增加了收入。
  2.非货币收益
  人力资本投资不仅仅追求货币收益,还应包括非货币收益,即个人由于读研而产生的无法用经济加以衡量和量化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识收益和精神收益。一方面,研究生的学习氛围和要求,使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较之本科阶段会更专业化,理论深度化,必将带来更高的学识收益这还只是短期收益,从长期看,通过读研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使读研者终生收益;另外,因为读研使其知识理论水平更专业化和深度化,对社会、人生、世界等的理解力会更加深透,因而其知识领域、精神世界会变的更为丰富,相对于低学历者,会追求更多的精神满足。
  第二,提高个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通过读研这种更高等教育,个人会更加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减少和控制一些比如赌博、酗酒、精神分裂等一些心理不健康状况的发生;另外,通过读研未来就业会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对个人的身体健康以及运动锻炼带来更大的好处。
  第三,社会资源的丰富。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在当今世界,一个人的人脉线对其事业的成功有重要影响,而读研过程中,较之本科阶段,接触到的同学、老师,甚至是与社会的联系都有很大的不同,无疑会使其社会资源更加丰富。
  第四,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质量。在目前中国社会,学历文凭依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通过读研,其社会地位主要较之大学毕业会有所提高,个人得到一定的心理满足;另外,读研者选择的配偶也会相对比较优秀,因此可以提高家庭幸福指数,为未来子女的健康和教育也创造更好的家庭环境。
  第五,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读研,能使个人树立更加正确的判断标准,提高个人的政治信仰水平、法制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三)读研的投资风险分析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指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进行人力资本开发,但未来投资者的收益不能补偿其投资成本的现象。经济学成本收益理论认为,任何一种为了收益的投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读研这种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也不例外。
  1.择业风险
  一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可能读研时是很好就业的专业,研究生毕业时可能未必是市场需求的专业了,这样研究生就可能遭遇失业的风险;即使是市场需求的专业,但由于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竞争激烈程度加具,因此择业风险就会增加。二是研究生所学专业和职业不匹配的风险概率也因就业形势的严峻而加大,也就是说花几年时间所学的专业在未来的工作中并未用到,从研究生就业主渠道之一高校来看,现在高校招辅导员也至少是硕士研究生学历,而有些专业性强的数理专业可能因其辅导员工作而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这既是择业风险,也是教育向下替代、或人才高消费的风险了。
  2.收益风险
  读研的收益风险一是绝对的收益风险,就是因为不能及时就业、或者专业与职业不匹配的人才高消费使读研者未来预期的物质收益包括薪酬、福利、工作时间、工作环境都有一定的风险性;二是相对的收益风险,就是研究生毕业之后从事工作的收益和那些没有读研而是大学毕业进入工作领域一定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人脉关系的同学对比形成的风险,这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人称读研可能如同“鸡肋”;三是读研的边际收益递减风险,按照经济学和教育学观点,义务教育阶段是低成本,高收益,处于边际收益递增阶段,之后,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成本投入增多,而收益相比增加的不多,处于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阶段。
  3.无形风险
  读研的无形风险,是指读研者及周围人群会从读研的社会评价、未来职业评价、未来收益等方面来进行无形收益评价,但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社会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社会评价无大的差别,甚至称有些高校是“一流本科生、二流硕士生、三流博士生”的评价,对读研者来说无异是低评价,高风险;如果读研者没有好的工作机会和高的薪酬回报,周围人群会质疑读研者读研的意义,这对读研者的心理也形成挑战,带来风险。
  三、高校、家长、个人对于读研的理性分析和选择
  读研是有收益的,但也是有一定的成本投入和风险性的,对高校、家长、个人而言,都要清醒的认识到,读研有风险,建议要理性,决定要慎重。
  1.高校的适度引导
  高校作为思想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就业形势,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性格、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特点,在考研和就业等诸多两难选择中给学生最适度的引导。
  2.家长的合理分析
  作为家长,不能盲目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断定考研的益处,而应该理性分析孩子的个体差异,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左右孩子的意愿,只给最合理的建议,让已有高等教育的孩子自己决定。
  3.个人能力、偏好的理性分析
  对于个体而言,智商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但个人的禀赋也就是最适合个体从事的学业、事业是不同的,因此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受个体差异性影响,一样的投资,投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最终的收益是由很大不同的,因此,在考研热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一定要清醒分析,对个人定位和能力作理性分析,来决定自己是否适合读研,读研之后是否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增加未来收益。
  因此,对待考研,高校、家长应该还原其本位,高校不能单纯为提高就业率过渡鼓励学生考研,家长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盲目强迫孩子考研,高校毕业生更应该理性权衡,结合自己的个体差异性以及未来的职业理想做出正确的决策,因为,一旦考研决策不理性,就会使读研的风险性增加,影响到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娄成武.史万兵,教育经济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010年内地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630万创历史新高[EB/OL].新华网,2010-06-10.
  [3][美]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蒋斌,张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BrentKreider.Optimalwagetaxationwhenhumancap-italandemploymentareendogenous[J].EconomicIn-quiry,2008,46(4).

推荐访问:探析 高校毕业生 视角 人力资本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