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3日 19:03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浅析 生态文明示范市县 2018

发布时间:2019-05-28 06:54:56 浏览数:

  摘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 “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经济生态”,推进“生态黔东南、绿色试验区”建设。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职能欠缺导致民众意识形态的缺失和生态目标与生计需要的矛盾及机构设置的障碍导致专业人员偏少,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不强,支撑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地形地貌复杂,交通发展水平不高;人口分散、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腹地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差;现行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不足等制约了黔东南州生态可持续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329-02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国发〔2012〕2号文件的相关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线,以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生态支撑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特别政策支持为动力,以全面提升全州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突破口,把扩大经济总量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全面体现“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经济生态”要求,积极推进“生态黔东南、绿色试验区”建设。本文仅从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浅述。
  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 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职能欠缺导致民众意识形态的缺失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政部门的理论机构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也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在各方面的平衡,更需要实践中社会公众依据政府法律和政策的限制,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养成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人”的最直接体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环节的关键所在,而政府在公众生态意识培育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民众的生态意识缺失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公众生态意识培育不到位,生态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是生态法律法规不完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成本太低;其次是生态价值观出现偏差、社会责任感缺失,片面追求短期利益,不愿承担生态技改和环保处理成本,昧着良心做事;再次是部分公众选择了非生态的生活习惯和陋习;最后是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协调机制,公众生态行动难以形成合力等。
  作为政府首先应该要从理念先导、法律制导、政策引导、文化倡导、互督互导五个方面引导公众做“时尚、守法、精明、高尚、文明”的生态人。
  政府是生态文明的倡导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掌握制定法律法规、配置公共资源的权利,掌握着宣传舆论工具,必须在公众生态意识培育方面有所作为,不能缺位。
  二 生态目标与生计需要的矛盾
  根据“生态试验区建设”的需要,黔东南提出在水库、高等级公路和主要干道、旅游线路等周边的可视范围内划入禁伐的公益林范围的原则。公益林规划覆盖了农民的责任山林地,而公益林界定又滞后。这样,黔东南州的“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联,使这个矛盾的解决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1)将农民的责任山及其林木纳入公益林规划,山林转变为不能自由处理的闲置资产,影响了农民的生活。
  (2)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家的补偿过低。
  (3)生态公益林规划比例过大,对林业经济发展有影响。
  (4)农业经济生产区与生态公益林区的规划存在土地资源分布上的“重叠”,造成土地利用上的矛盾。
  三 机构设置障碍,专业人员偏少
  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中专门成立了生态办,虽然是临时机构,但应该考虑其长期存在的可能性。目前只有一个人在具体负责该项工作,作为这么个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没有专业人员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显然是很难实现预期的。
  四 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支柱产业不强,支撑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特别是工业、城镇发展滞后,人均水平低、农村贫困程度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十分突出;生产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主导产业少。
  五 地形地貌复杂,交通发展水平不高
  交通运输在黔东南州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作用日益突显。多山又导致黔东南的河流都属于短小山地型,不但航运价值不高,而且下游没有较大的冲积平原,使得经济腹地狭小。山地多、交通不便始终是黔东南州经济发展,对外交往和体现资源优势的最大障碍,难以形成区域性的有影响力的工商旅业中心。
  六 人口分散、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腹地小
  中心城市规模小、实力弱是整个贵州发展后劲不足的突出问题。城市规模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城镇化水平依然偏低,人口分散导致的经济不规模,成本很高。在人口规模上,远远落后于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缺乏人口积聚密度和规模,难以形成若干产业群集中、就业量大、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大城市。
  七 产业结构不合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差
  由于历史原因,黔东南产业不发达,内部专业化分工机制尚未形成,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与相邻省份相比,黔东南州吸引投资、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关键要素仍显不足。
  八 现行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政策还存在不足或不完善的地方,制约了黔东南州生态可持续的快速、健康发展
  (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标准低、覆盖范围小。
  (2)立法层次低,有的政策、法规只是地方的,未上升到全国统筹层面,尤其是跨区域的补偿政策机制未出台。
  (3)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相适应。
  (4)生态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针对性不够,重点生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针对生态保护地区快速发展制定的政策措施不多,缺乏差别化政策,影响了生态可持续发展政策效应的发挥。走生态文明崛起的科学发展道路是推进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选择,是遵从人类文明发展演变规律的必由之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的理性选择,是抓住战略机遇期、推进历史性跨越的现实需要。正视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更好更快的发展黔东南,使黔东南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有一个大跨越。

推荐访问:浅析 文明建设 东南 生态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