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9日 11:32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我拿什么拯救你】 我拿什么拯救你电视剧

发布时间:2019-06-01 07:02:23 浏览数:

  【摘 要】一个有心理阴影的女孩儿,同学歧视,老师不信任,备受冷落。拯救女孩儿,摆脱信任危机,重新走进友情的阳光中。这个案例启示教育工作者:教育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孩子调整自己的行为,改善人际关系,回归正常的人生轨道。
  【关键词】教育;学生;心理需求
  教育案例: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耳畔回荡着孙楠那充满激情的乐曲:“我拿什么拯救……”顿时,一丝惆怅涌上我的心头,是啊,我拿什么拯救你啊,被集体孤立的女孩。
  事情是这样的:这学期我接了一个新班,开学第一周,班中一个皮肤白皙、戴着近视眼镜的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此前,我和她曾有过一面之缘,也算熟人吧。因此,上课时,我提问她的机会自然比较多一些,她也显得和我格外亲近。
  一天下午放学,女孩找到我,悄声问:“李老师,我想和你单独谈谈,可以吗?”我爽快地答应了。她领着我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深色突然黯然地说:“老师,你知道我妈妈是谁吗?”我有些奇怪地摇摇头。于是,女孩便向我讲述起有关她妈妈的事。原来,这个女孩的妈妈是当地一所有名的幼儿园的园长,因涉嫌贪污被判刑,后保外就医。班里的同学知道这件事后,都非常鄙视她,没有人愿意和她玩,更有一些同学借机欺负她,她感到特别孤独和痛苦。女孩说着,眼圈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的心一下被刺痛了,没想到外表文静美丽的女孩,竟然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今天,她把这个“包袱”抖出来,说明她是信任我的,并寄希望于我改善她的处境。我暗暗下定决心,不辜负女孩的期望。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情况正如女孩所说的那样:课上同学们分组讨论问题时,她孤零零一人找不到伴儿;她回答问题时,同学们都神色不耐烦地发出“唏嘘”的声音;竞选小组长,她参加了竞职演讲,演讲完毕,竟没有一个同学鼓掌,她显得十分尴尬,眼里顿时噙满了泪水;课间,同学们都在三五成群地做游戏,她却孤单地走来晃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苦于暂时找不到帮她的办法。当我满怀同情地向同办公室的老师讲述她的情况时,出乎意料的是,老师们都非常熟悉她,并且这样评价她:“这个孩子烦人着呢,光说好听话,就是不干实事,还爱撒谎,学习成绩也不好。她让前任老师烦透了。慢慢你就会发现的。”这无疑于给我当头浇了一瓢凉水,使我有点急躁的心情稍稍冷静了下来。但是,我想到女孩的处境:老师不信任,同学不理睬,女孩“腹背受敌”。如果,我不帮她的话,也许她就彻底绝望了。想到女孩含泪的眼睛,我感到拯救她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必须先弄清情况再说。
  一连几个星期过去了,老师们说的没错,女孩的一些毛病开始暴露出来:作业写得不认真,有时没写,却说忘带了。小测验成绩在全班女生中是最差的。虽然她总想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但自制力比较差,不管什么事,总是说得好,却做不到,给人一种受骗的感觉。看来,老师们也正是因为这点烦她。同学们看不起她,也不全是大家的错。于是,我同女孩进行了真诚而深入的交谈,告诉她我非常想帮她,但她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必须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掉坏毛病,老师帮她说话才更有说服力。经过这次谈话后,我看得出女孩已经努力了,我也在寻找着合适的机会帮她。
  一个偶然的机会,因我及时处理了一件与女孩有关的纠纷,使女孩在班上的尴尬处境得以扭转。那是一天上午课间操后,女孩委屈地告诉我,班中一位姓张的女生昨天在放学的路上,狠狠踢了她小肚一脚,现在还疼呢。我听了,有些生气,当即把那个女孩叫过来,询问怎么回事,没想到,班里的其她女生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地为姓张的女生辩护,指责这个女孩的不是,使她有口难辩。看到这种情况,我把俩女孩儿叫到办公室,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结果,不出我所料,矛盾果然是姓张的女生挑起的。于是,我借机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怎样做人的教育:“大家都希望做一个坚持正义的人,可是今天这件事,有的同学没弄清真相,就盲目下结论。为了朋友间的私情,却丧失了可贵的正义感。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在面对友情、甚至亲情的时候,绝不会丧失公道。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应该有一颗宽容友善的心,团结和帮助每一个同学,哪怕有的同学学习再差,毛病再多,你都不能鄙视她,因为她在人格上和你是平等的……”
  通过这件事,全班学生深受教育,大家对女孩的态度开始转变。女孩也深受感动,学习劲头高涨。上课发言积极,踊跃参加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我不时地给以鼓励和表扬。期中测试,女孩居然甩掉了落后的帽子,一跃成为班里的中等生,这令全班同学对她刮目相看,女孩的脸上终于绽放出自信与幸福的微笑。课下,看到她和同学玩得其乐融融的情景,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她终于融入了集体的怀抱。
  反思: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深,引起了我的深思。新一轮课程改革用两句话概括其基本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是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教师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切实负起责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需关注并尊重学生心理方面的需求。著名特级教师、学生心理研究专家毛蓓蓓老师在她的专著《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的自序中很郑重地指出;“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骄傲、执拗、自私、任性;有的孤独、冷漠、不合群;有的懦弱……而且这些心理原因已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孩子们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心理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当前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只注重智育,忽视或弱化了学生心理成长和心理需求方面的满足。我们知道,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一方面,在成长过程中,可塑性非常强,具有诸多发展的潜能;另一方面,他们还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人,情感脆弱,心理敏感。他们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的。也许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可能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渴望得到友情,渴望得到老师、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可是,大人们却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有的孩子受了委屈或思想上有解不开的疙瘩,找老师或家长倾诉,寻求心理安慰时,却被大人视为幼稚可笑或心眼儿小的表现,引不起足够的重视,或是简单地安慰几句,却并没有急孩子所急、想孩子所想地为他们出谋划策,解决孩子的心理症结。特别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很少坐下来冷静地和孩子沟通,分析孩子犯错误的心理原因,而是大惊小怪,不问青红皂白地横加指责,或者像案例中的女孩一样,受到大人的讨厌和否定。大人们这种居高临下的漠视态度,往往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于是,当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便会陷入心理失衡和无助,感到压抑和痛苦。这种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便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首先对老师、家长不信任,进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逃避学习。如果不注意改善这种心态的话,严重的可能导致孩子心理扭曲。
  大学生马家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他心里严重失衡和郁闷的时候,如果能及时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宽慰,他绝不会向自己的同学举起屠刀。许多上网的孩子之所以终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交友无助,又得不到大人的理解和悦纳,而在网吧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他们通过枪战游戏、聊天等方式,使心理冲突得以缓解。在这里,他们似乎找到了心理安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什么在一个人进行自我肯定的时候,学校并没有给他有关自己的任何知识,其中,也包括有关人的知识,特别是没有给他关于人之所以能高于一切动物的一种特殊的知识——有关人的心理、思维和意识以及人的精神生活的感情、美德、意志和创造方面的知识。人对自己实质上一无所知,这一事实常常是造成巨大不幸的根源,社会往往不得不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对解析当今上网青少年的心态也许更为贴切。
  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焕发出新的生命,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出色的心理医生,关注并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需求,能够通过学生外在的反常言行,及时洞察其心理活动,对症下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弯下腰来”,“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视角,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及时为孩子排忧解难。
  收稿日期:2012-11-10

推荐访问:拯救你 我拿什么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