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19:16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日记 >

初中语文自主阅读的学习策略

发布时间:2019-06-02 06:48:35 浏览数:

  阅读过程并非随意的天马行空、无章可寻,而是有一定的规律贯穿其中。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自主阅读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阅读活动中基本语言知识学习的弱化、自主阅读的持续性较差、自主中缺乏文本意义的建构等。提高初中语文自主阅读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力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
  一、制定阅读目标
  学生一旦意识到学习是他们主观上的需要,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化被动为主动。自主阅读的学生具有主动阅读的心向。通过目标定向,自主阅读的学生可以科学地自我安排学习过程,对学习活动的速度和学习效率的高低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
  (一)根据阅读材料内容,确定阅读目标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学科内容学习增加;就语文阅读教学来看,阅读量也大幅增加。因此,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怎样处理阅读任务等,这需要更长远的计划,即制订学期计划。学期计划里的学习目标往往比较宏观,内容比较笼统。要想完成学期计划,还必须制订相应的周计划,即一周活动时间的安排。因此,进行以周为单位的时间规划和安排。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依据阅读材料的内容特点等来组织自己的阅读活动。
  (二)建构文本的意义
  阅读以读为本,但是读并不是自主阅读的终极目标。自主阅读的课堂也绝非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就告一段落。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丰富的背景知识,可以促进其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进而构建新的意义,提高语文素养。在阅读中,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质疑,倡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强学习交往、学习互助,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读到写的迁移,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并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文字与语言都是思维的载体,自主阅读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后,多种学习策略的综合使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规划课内外阅读时间
  (一)加强课前预习
  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难以实现完全的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因此课前的预习十分必要。从学生角度来说,阅读教学的目标可以概括为“读懂、会用”四个字,“读懂”有三个方面的要求:读懂文章的词句、读懂文章的结构、读懂文章的思想感情。读懂之后还要会用,会用就是会在说、写中使用。“会用”也有三个要求会用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会用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逻辑结构,会用文章的词句。
  (二)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快速阅读,以求整体把握阅读内容。在浏览文章的基础之上,逐页速读正文,不要逐字读,而是熟悉内容的大、小标题、加框的要点,黑体字或特殊标记的句、段以及根据学习目的认为需要掌握的内容。阅读材料中的前言、后记、内容提要等总述性介绍,认真看目录,了解其结构、体系以及内容要点等等,形成对阅读内容的总体印象,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将阅读文章内容化整为零,分解成各个方面,在一定的阅读时间内只注重一项内容,单路挺进,各个击破,即专题阅读。专题阅读体现了自主阅读中学生的资源利用策略,适用于阅读大部头巨著,是精读和研究学问的重要方法。
  三、加强新旧知识联系
  (一)利用联想建立新旧知识联系
  新知识同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较易于接受吸收新知识。学生从多方面联系已有的知识,思考课文的重点、难点,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新、旧知识的接触点越多,对课文的理解也越深。当学生从他们储存的词汇里寻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某一思路时,往往能激发起更加积极的思维活动。当联系已有知识进行思考,逐渐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时,他们就会认识到积累知识的重要,就会积极地一记忆和储存知识,从而提高自学的积极性。如在文言文阅读中运用这种方法,某些字词的释义,在不同的文字场合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词古今含义区别很大,有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等。
  (二)加强知识点的迁移
  语文课堂上,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阅读文章的特点,对所学知识点做恰如其分的迁移,使新知识学习与自己的已有经验相吻合,如《孔乙己》第一课时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给孔乙己填写履历表的形式学习小说的基本语言知识,体会文章的主旨大意,达到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层次把握。
  如果学生只是在教师引导下,刻意地去寻找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描写手法等,字词句等运用,阅读活动将变的琐碎而乏味,势必削减阅读的积极性。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也是以自己的背景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履历表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公文,回顾鲁迅其他的文学作品文风,也有助于《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学习。
  (三)读与悟结合
  自主阅读由一系列的步骤构成,但学生的感情与品味语言交织起来,仍是必要的条件。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生活阅历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只是感知语言而不注入感情,那么语言便会因少了灵气而成了干瘪的文字躯壳。在《斑羚飞渡》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初读文章后,教师提出一个填空题:文章描写了一个“____的斑羚”?学生答道:“勇敢、聪明、团结、宁死不屈、有组织性的……”答案很丰富。体现出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的一个填空题,虽未全面体现文章的情节,但把握住了全文的要旨。学生也可根据课后“思考·练习”进行自学、小组讨论或师生共同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相互交流,边读边议,达到自悟。

推荐访问:初中语文 自主 策略 学习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