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19:52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哥特电影 哥特电影管窥

发布时间:2019-03-16 06:24:46 浏览数:

  [摘 要] 哥特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初创和多元发展两个阶段,它是哥特文艺的集中体现。哥特元素如哥特主题、哥特故事、人物、背景(建筑、音乐和色彩)等是对哥特电影最好的阐释。蒂姆•伯顿是哥特电影的代表,他从对生命人性的反思、童话与黑色电影相结合、“哥特式青年”银幕形象的创造、“丹尼•艾夫曼”哥特式音乐的采用等四个方面的创新,把哥特电影推向了多元发展的阶段。
  [关键词] 哥特电影;发展;文艺;蒂姆•伯顿;创新
  
   《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首映周末的票房收入创造了影视新纪录:1.55亿美元!该片还分别打破另外九项票房纪录,铸就了新的电影传奇,使得观众和影视学者的目光开始关注这部电影的导演蒂姆•伯顿以及他的“哥特电影”。
  一、哥特电影的发展
  “哥特电影”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术语,因电影中频繁出现的哥特元素和哥特主题而在观众中流行,它伴随着电影的产生而出现。从1921年含有哥特元素的《历代的巫术》到21世纪的今天,哥特电影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清晰的阶段。虽然已有专家做了相关的界定,[1]但综合各个阶段的特点,笔者采用初创阶段和多元发展阶段来描述哥特电影的发展。
  初创阶段以1921年克里斯滕森的《历代的巫术》开始到1983年南托尼•斯科特的《欲望》为止。这一阶段哥特电影的主题主要有两个:巫术和吸血鬼,巫术通过吸血鬼得以完美的体现。主要作品有《吸血鬼诺斯费拉杜》(1922)、《吸血狂魔》(1931)、《德古拉的噩梦》(1958)、1959年法国乔治斯•弗郎吉的《无颜之眼》(第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1979)、《欲望》(1983)。
   多元发展阶段以1990年蒂姆•伯顿的《剪刀手爱德华》出现为标志,从此哥特电影进入黄金发展期。这一时期虽然巫术和吸血鬼依然是哥特电影的重头戏,但也呈现出了不少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1)数量多,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和电影科技的发展;
  (2)史诗性哥特电影浪潮的出现,如《乌鸦》系列;
  (3)著名哥特导演的出现,如蒂姆•伯顿、亚力克斯•普洛亚等;
  (4)新元素“人狼”和古装片的出现,如《人狼生死恋》(1994)、《狼族盟约》(2001)、《魔诫坟场》(1994);
  (5)与现代电影艺术的融合,如3D动画片《盖娜》(2003)以及凸显动作片特点的《黑夜传说》(2003)和《范•海辛》(2004);
  (6)好莱坞风格影响。
  二、哥特电影:哥特文艺的集中体现
  哥特元素构成了哥特电影的主要内容,这些哥特元素主要包括:哥特主题、故事、背景(建筑、音乐和色彩)。
   在主题上,哥特电影强调异教、孤独、痛苦、死亡、巫术、恐怖、神秘等阴暗面元素对人生的影响。二战及以后的很长时间哥特电影无法取得长足发展就源于此,在战争年代,人们在电影里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灵魂的抚慰,而不再是宣扬死亡、痛苦的哥特电影。
   哥特电影的故事大多改编于哥特小说或受到哥特小说的启发。哥特小说是18、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哥特文学是对人类自身黑色阴暗面的展示,也是对当时社会正统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是一种恐怖,神秘色彩的混合体。哥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是吸血鬼、哥特式古堡、超现实恐怖。作为故事场景的“哥特式古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它表面呈现的是拥有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幽暗的内部和阴森的地道等,它既代表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哥特式建筑的复兴潮流,又体现了当时作为“理性主义”对立面的政治观念、思想潮流和文化价值。超现实恐怖可以分为“心理恐怖”和“本体恐怖”两个类型。前者以“恐惧”(terror)为目的,作品中很少或几乎不出现超现实主义的幽灵,而只是通过充满悬念的“未知物”存在,暗示可能发生的凶险,从而“扩充灵魂 哥特式小说,使各种功能警醒到生活的高度”;而后者以“恐怖”(horror)为目的,通过赤裸裸的超现实主义的暴力、凶杀等描述,刺激人的感官,使灵魂“凝聚、冻结,甚至湮灭”[2]。
   哥特电影的背景主要通过哥特式建筑、背景音乐和色彩的运用来体现。哥特建筑是12~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建筑风格,以尖拱�拱顶�细长柱等为特点,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幽暗的内部和阴森的地道无不烘托出诡异的气氛。现代意义上的哥特音乐指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哥特摇滚,它借鉴了18、19世纪哥特小说中的恐怖、阴森的元素;它渲染一种阴暗、颓废、冰冷又恐怖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和绝望,表现对死亡和黑色的向往,富有艺术气质;既含有精细的美感、又营造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在色彩的运用上,强调黑白、光暗的对比,强化一种死亡式的审美:苍白的面孔,黑色的长服。
  三、哥特电影的代表:蒂姆•伯顿
  在2007年的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伯顿被授予终身成就奖。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穆勒宣称:“蒂姆•伯顿是这个电影新时代里最有想象力的孩子,再没有任何一位卖座的好莱坞导演有像他对电影的那份坚持了。”他的电影经常在同一个框架里就能完成从魔幻到忧郁的转向,而通过《蝙蝠侠》《剪刀手爱德华》《断头谷》等片的票房成功和艺术成就,蒂姆•伯顿连续不断的出色作品已经被盖上了独属于他的个人化的印章,使他成为当代影坛的真实梦幻之一。“他的影片将哥特风格中的怪诞、恐怖、阴暗与活泼明亮的元素完美结合,拥有独特的个性,为影坛带来了特别的审美享受。”[3]
   关于蒂姆•伯顿的电影,本文不作过多的讨论,已有专著作了详尽的分析。[4]但他的电影有别于传统的吸血鬼式的哥特电影,他把哥特电影推向了多元发展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生命、人性的反思
  蒂姆•波顿的哥特式电影的一般逻辑是:人类的世界总是死气沉沉的(如《僵尸新娘》),主角都有心理创伤(如《剪刀手爱德华》);相反僵尸们的世界却是多姿多彩的(如《圣诞夜惊魂》),[5]他把人类世界的冷酷和僵尸世界的温馨这一视觉与心理冲突展示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对生命、人性的思考。蒂姆•伯顿虽然崇尚哥特的表现形式,恐怖和死亡的电影主题,但他追求的,不是感官上的刺激,而是寻找人类内心中最温暖、真挚的情感。
  在《哗鬼家族》中,蒂姆•伯顿塑造了许多可爱的鬼的形象。他站在鬼的立场看人,用喜剧手法,消解人们对死亡、鬼怪的恐惧,反思生命本身。在《剪刀手爱德华》中,爱德华所处的世界颜色是冷色的,而现实世界是彩色,这是蒂姆•波顿的一种对比――世界上的真爱不是存在这个多彩的世界,反而是那个冰冷的城堡。爱德华的丑陋与吉米的风流倜傥只是表面的视觉冲突,而蒂姆•伯顿带给我们的则是更为深刻的对人性的反思:爱德华的善良、真诚;吉米徒有华丽的外表却利欲熏心,不择手段。这种视觉与人性的冲突是以往哥特电影所不曾触及的。《理发师陶德》讲述了法官的阴谋造成的一个幸福家庭的破碎和几段爱情的悲剧,为妻子复仇的陶德,最后却杀害了自己心爱的妻子。这一结局无疑是让观众反思自己的行动以及人生中应有的态度。蒂姆•伯顿的电影不像其他电影一样,从正面描写社会,而是通过揭示社会、世界、人性的黑暗来表达导演对现实的不满。
  (二)把童话与黑色电影相结合
  Disney以童话电影著称,每部电影都有童话般的故事,梦幻般的色彩。而其他的黑色、恐怖类型的电影又缺乏像Disney电影的温馨。蒂姆•伯顿的《蝙蝠侠》《僵尸新娘》《圣诞夜惊魂》虽然延续着昏暗色调的哥特传统,但无疑加入了童话的成分;他大胆地把两种类型的电影融为一体,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蝙蝠侠》中韦恩飞檐走壁的超能力、维护正义的壮举无疑是很多人年轻时的梦想,而伯顿偏于阴翳的视觉风格、黑暗都市、心理阴暗的罪犯更增加了电影的黑色魅力;《僵尸新娘》中阴森恐怖的小树林和艾米丽的化蝶奔月,更是中国童话与西方黑色电影的有机结合;《圣诞夜惊魂》中充满着圣诞节的魔幻与万圣节的阴森恐怖,阴沉的画面中又有蒂姆•伯顿式的黑色喜剧风格。
  (三)创造“哥特式青年”银幕形象
  无论是《剪刀手爱德华》,还是《僵尸新娘》,甚至明亮色彩、欢快旋律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惟一不变的是那大眼睛、脸色苍白、有些神经质的,略微消瘦的哥特式青年。翰尼•德普那卷曲的黑发、苍白的面容、神经质的嘴角、还有他那独特的飘忽不定的说话方式以及他怪异的表演风格成为“哥特式青年”的标志。蒂姆•伯顿电影中的女人,一如他的妻子海伦娜也是拥有和德普一样的气质:大眼睛、尖下巴、同样苍白的面容、眉宇间总有种挥不去的阴霾。
  “哥特式青年”的另一个侧面则是年轻人从对幻想的否定到“自我”的回归,达到“超我”境界。剪刀手爱德华置身绚烂的梦幻现实之中,而最终也无法逃避不被接受的残酷现实。《大鱼》是蒂姆•伯顿第一次正面地、直接地对幻想提出质疑。爱德华儿子对他的质疑代表了社会的态度,爱德华则代表了波顿的态度。[6]虽然剪刀手爱德华未能实现“自我”的回归,但嘉莉对爱德华态度的改变和小镇警长对他的宽容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断头谷》中克莱恩也是在破案过程中不断克服自己的胆小与懦弱,回归理性,维护了正义。蒂姆•波顿的电影中,人物角色都有着明显的性格缺陷特征,通过电影情节的发展,在适当地方给予角色以心灵发现、忏悔和转变,[7]以实现“自我”的回归。
  (四)采用“丹尼•艾夫曼”哥特式音乐
  在众多的哥特电影导演中,蒂姆•伯顿无疑是最为强调音乐在烘托气氛、升华主题上的作用的。他采用丹尼•艾夫曼以摇滚的方式处理管弦电影音乐,这无论在电影界还是音乐界都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而这一大胆的尝试又为丹尼•艾夫曼带来了风格独特、独树一帜的电影配乐。两人合作十多年,每一步电影配乐都与众不同。《剪刀手爱德华》除了丹尼•艾夫曼惯有的迷离与奇异外,更多了一份凄楚唯美,《火星人玩转地球》音乐的表现则十分怪诞,风格上刻意模仿LKK的科幻配乐,做得又怪又可笑,而《断头谷》乐风深厚狰狞,兼具威胁性与灵幻美,《圣诞夜惊魂》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丹尼•叶夫曼灵气森森的音乐风格。
  四、结 语
  虽然哥特电影被“学院派”认为是“荒诞玄幻电影”,但其在电影市场的票房已经证明,它的出现和流行应受到无论是市场的还是学术上的重视。哥特电影根源于西方哥特艺术,这无疑也给中国电影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从传统文艺中吸取精华,用现代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要比一味地模仿更有价值、更具有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智琛,梁苗.试论蒂姆•伯顿的哥特式电影[J].电影文学,2011(03).
  [2] Ann Radcliffe.�On The Supernatural in Poetry�[A].David Sandner.�Fantastic Literature:A Critical Reader�[C].Westport:Praeger,2004:41.
  [3] 李莉娜.想象的力量――蒂姆•伯顿影像世界的美学分析[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09(01).
  [4] [美]艾莉森•麦克马汉.蒂姆•伯顿的电影世界[M].姜静楠,白娟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 徐振东.黑暗而浪漫的哥特歌剧――浅析蒂姆•波顿电影中的哥特风格[J].电影文学,2009(07).
  [6] 曹然.不要轻视幻想――谈蒂姆•波顿的《大鱼》[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7] 郭莹.蒂姆•波顿的影像世界――浅谈蒂姆•波顿电影[J].文学与艺术,2010(01).
  [作者简介] 肖强(1980― ),男,河南兰考人,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通俗文学、翻译批评与美学。

推荐访问:管窥 哥特 电影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