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7日 02:53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实验探究的教学价值_规范实验教学提升探究价值

发布时间:2019-05-11 06:36:42 浏览数:

      1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教师示范代替学生实验  课堂上,很多实验探究活动,由于操作麻烦、时间有限、器材缺失、课型特点等多种因素,教师往往自己示范一下实验,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了之。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投入的机会,导致学生兴趣不足、观察不细、缺少思考等,从而失去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最有效的体验过程。
  1.2教师包办过多或指导不到位
  部分教师对学生不放心,学生实验活动前的讲解及材料准备工作,不断细化,不停指导,学生没有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按部就班,实验过后,往往还是不明所以,成了纯操作的机器人。另一部分教师,又往往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让学生想当然,认为实验活动太过简单,不需指导,就让学生去实验,导致学生不明所以,胡乱实验,得不到科学实验的结果。如让学生用量杯量40 ml的水,正确操作的最后一步应该是用滴管往量杯里滴加水直至刻度线,而教师只是口头表述,没有实际操作,导致学生直接加水,造成不规范的操作。
  1.3教师收集反馈信息不足
  在实验活动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细节问题关注的较少,如拿镊子的方法错误、解剖方法不清、操作不当等,教师往往对他们的错误缺乏个别指导,发现错误也缺少反馈,没有给学生再次操作的机会,学生也就错过了纠正错误的机会。
  小学科学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学科,它的方式是观察和实验操作,学生在自我的实验操作等探究活动中才能得到科学素养的真正提升。
  2对提高实验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和价值的思考与做法。
  2.1规范准备是提升科学探究质量的基础
  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操作活动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途径,在科学课堂中占有的比例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那么,科学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准备。
  2.1.1实验材料的准备是基础
  课堂上,要让学生真切地经历实验操作探究活动,充足的材料准备显然是活动的保障。没有了材料,一切实验活动都是空谈。只有保障充足的材料才能开展实验活动,也只有充足而有用的材料才能为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载体,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实验所带来的实际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型的教学目标、教学特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选择、有比较的取舍活动材料,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材料。对于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教师事先都要进行调试,保证材料的完好性、可用性。如在教学《简单的电路》时,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合格灯座、小灯泡、电池、电池盒等,而且要能配套。同时,教师要对小灯泡的质量、电池的电量等进行测试。准备充分了,实验时才不会慌乱,教师才能集中精力指导学生组装电路,才能让学生在规范活动中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免造成学生实验失败却不明所以,对科学知识产生怀疑或对所学知识产生理解错误、偏差,从而影响了科学实验的目的。
  2.1.2教师的准备是关键
  科学是一门很专业的学科,需要科学老师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科学仪器的使用、科学知识的储备、细致的精神与热情……
  首先要关注实验器材的使用。滴管、放大镜、显微镜等都有科学的使用方法,教师在实验操作前自己能规范的使用,如果确实不了解,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储备必要的科学知识,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最科学的示范与指导。
  其次要吃透教材。教师要深入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对于书中的每一个实验,都应该明白其原理,掌握其实验要领,了解其容易产生偏差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
  2.1.3学生的准备是核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课虽然追求“自主”,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师生共同建立一套科学实验规则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学生有效的进行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的保障。
  2.1.3.1小组合作规则
  科学课学习以实验小组合作为主,小组合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效果。因此构建良好的实验小组是小组实验的前提。分组时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 的原则让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优化组合,一般4人一组,确定组长、材料员、记录员等,在实验室的位置相对固定。根据不同实验的要求,也可以分成两人一组,方便教师管理和了解学生。
  2.1.3.2交流倾听规则
  倾听是获取信息、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通过倾听教师的讲解,倾听同学们的意见来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使自己的认识更趋完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倾听,逐渐形成一些倾听的规则。倾听者眼睛要注视着讲话的一方,听别人说完后,在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加以肯定或补充;同学汇报时所有的学生必须停止动手;有人发言时,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要注视发言者;另外,发言人应扫视听众,直到大家都注视自己了,再开始发言;组员要相互提醒等。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有效地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2规范指导是提升科学探究质量的保证
  2.2.1指导方案设计呈现目标意识
  实验方案就是对实验的假设、操作步骤、操作方法、结论的一个系统化的前端认识,也就是是对实验作出的具体的、程序性的假设,是对实验过程和方法的选择,是对收集材料、仪器等进行的前期分析,也是对实验过程的一个简单分析。同时,实验方案的设计不是一步能完成,是一个不断细化完善并接近准确的一个过程,刚开始时,学生的设计往往脱离实际,根据自己的假想进行设计,没有可行性,没有实效性,甚至没有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十分必要。可以从三年级开始有序地指导学生规范地设计实验方案,从而规范操作,提高探究价值,形成科学素养。
  三年级时,让学生口头表述,教师加以指导。
  四年级起,为学生提供参考设计样式。
  研究的问题:
  我的假设:
  研究的材料: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时的注意事项:
  研究发现:
  研究结果:
  经过几次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填写表格,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整地设计实验方案了。
  到五年级后,就可以让学生自行的设计,同时,要让学生修正和完善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这个方案的设计不能一次就完成,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年级开始,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案,尝试不同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得出结论,并比较不同实验方案的优劣。
  2.2.2展开操作指导凸显实验技巧
  实验操作的过程是实验活动的主体,如何能收到实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科学素养,教师应关注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指导。
  2.2.2.1规范仪器使用
  很多科学实验操作都是借助实验仪器进行的,如果仪器的使用出现问题,那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有价值的实验效果。每种仪器都有着各自严格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求,例如温度计的读数方法、点酒精灯步骤、灭酒精灯的方法、电路的接线顺序,拆线步骤,等等,都要进行规范的操作,不仅仅是得出准确实验结果的需要,也是安全的考虑。因此,对每次实验都要规范仪器的使用,对于第一次出现的仪器,就要告诉学生这种仪器的名称,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告诉学生这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2.2.2教师规范演示
  科学实验倡导学生自主操作,但有许多实验操作要用到一些科学仪器,必须通过教师的演示,才能让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能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有价值的探究。而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在科学实验时,教师的演示是规范作用,而不是误导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而且语言也要科学规范,不能口语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演示实验时教师切不可故意做出错误的动作,然后再告诫学生:“这样的操作是不正确的,不能这样操作!”这样不规范的行为反而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2.2.3互动实验过程彰显实验效率
  实验操作过程并不是教师讲完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就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学生实验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所以,一个规范的师生互动更能让实验达到预想的结果。
  2.2.3.1教师个别辅导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看看每组学生的活动状况,对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要指出并作指导,对较规范的活动过程要肯定。如在上六年级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就要巡视,不断地帮助学生,指出看不到标本中微小物体的原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会正确地使用显微镜,都能看到微小的世界。
  2.2.3.2指导学生实验记录
  学生往往对实验兴趣很大,而对实验的记录却应付完成。但实验操作过程的记录是对探究活动成果的积累,也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重要依据。同时,记录的过程,又能强化学生对实验目的的认识。所以,教师更要规范学生做实验记录,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
  三、四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教学生用一些符号、图画、简单的词语进行记录。如观察水葫芦,就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看到的水葫芦画下来,非常形象。除了图画或文字记录外,还可以将图画和文字结合起来记录,因为有些特征是没办法用图画表达出来的,如气味、味道等。
  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完整地填写实验记录单。特别是一些实验获得的数据,一定要如实地填写。如斜面的作用,就要学生把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和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记录下来,这样便于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而学生记录的实验单,大部分可以用科学作业本里的记录单,如果作业本里的记录单不合适,教师应该自己设计实验记录单。同时要指导学生对不规范的记录进行修改。学生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有效的记录,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而且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更仔细更深入,实验中观察能力也就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2.3.3指导学生整理材料
  实验结束后,要进行规范有序的材料整理。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对材料的再一次认识,能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总之,科学实验需要规范,更需要教师对学生作出规范的指导。这样,科学课堂的实验探究活动是有效的,探究活动是有价值的,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规范的实验活动中养成。

推荐访问:探究 实验教学 提升 规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