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3:39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趣味探析_审美趣味

发布时间:2019-05-25 06:39:44 浏览数:

  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古老文明音乐中的杰出代表,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分别从旋律美、结构美、意境美三个方面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趣味作出探析。  中国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审美趣味审美美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一支,具有历史悠久、古朴凝重的特点。音乐理论家廖尚果称赞“音乐是建筑在美的基础上面的一种艺术”。可见,音乐不仅是劳动人民精神文化的结晶,而且是一种追求美塑造美的艺术。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至今中国收录在案的民歌逾30万首,曲艺种类达400个,戏曲剧种约300个,民族器乐超200种。这些音乐不论是旋律、结构,还是意境,都展现出中国民族音乐蕴含的丰富的审美趣味。
  一、旋律美
  毋庸置疑,旋律是民族音乐中最能彰显民族个性的元素,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作为民族情感的一种载体,旋律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与民族气质、生产模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密不可分,反映出整个民族的情感走向。
  1.以蒙古族旋律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音乐
  蒙古族旋律线条的主要形式是抛物线,高点通常位于中间部分。如果是级进入高点,那么下行会跳进推出;相反,如果是跳进入高点,那么会级进退出。开阔跳进在各式音程中的普遍使用,助推了蒙古族旋律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的形成。上行五度展现出振奋、激昂的个性,与之相反,下行五度展现的是沉稳、宁静的个性;上行八度一般在句首出现,使旋律产生开阔俊美之势,下行八度则使旋律产生恬静坦荡之势。这些音程的跳进,使蒙古族旋律呈现出跌宕起伏的特点,以抛物线为主的旋律线条气势恢宏、富有弹性,宛如牧民骑着快马向远方大力抛出套马索画出的弧线,又宛如面朝茫茫原野,远眺蓝天白云,顿生宽阔坦荡之胸襟。
  2.以《梁祝》为代表的汉族音乐
  《梁祝》以小提琴协奏曲的形式红遍大江南北,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它的成功,有赖于旋律对爱情主题的优美抒发和灵动表现,及对西方乐器小提琴演奏神韵的把握。起初,《梁祝》并不被行内人士所认同,其对创作技法的运用一度被认为“不足道”,不过也正是这首“经不住分析的作品”,将主动创作的美学趣味发挥得淋漓尽致。鲜明的旋律,配以简洁的和声、乐器,使悠扬动听的旋律缓缓流出,不同于追求丰满、精巧之流。与大众的审美需求高度契合,使得《梁祝》最终当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旋律中的独特民族风味,带给音乐作品强大的生命力,赋予大众通俗化的审美趣味。
  二、结构美
  对于民族音乐的结构类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博导江明惇认为,有“平叙、对应、起承转合、分合、起平落、层递、循环”等七种。其中,“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最具有代表性,在小调体裁的段落曲式结构中最为常见,我国的山歌、劳动号子中都会有。
  “起承转合”讲究一定的原则:“起”部有引起、生发的作用;“承”部上接和巩固“起”;“转”部在旋法、结音上的不同,形成区别于前两部分的效果,有张开、分散的作用;“合”部则具有回环、作结的作用。
  “起承转合”的结构,最明显的特点在于逻辑严谨。即使在不同文化、不同方言、不同习俗、不同历史的地域中传播与交流,也不容易改变原有的曲式框架。《孟姜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其在传唱过程中形成了统一的“曲牌”,犹如古诗中每首四句、每句七言的“七绝”,使人们对同一“曲牌”产生了统一的审美认识。
  陕西民歌艺术家杨璀认为,民族音乐“可以在同一个结构原则下,创造出迥然不同的作品来。”可见,结构是民族音乐内在的“骨架”所在,它的美在于可以创造出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审美趣味。
  三、意境美
  意境一词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创作。历代文人将意境与文艺作品相结合,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使文艺作品中的审美趣味陡增。百度百科认为,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营造意境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民族音乐也不例外。中国民族音乐蕴含着中国人对于艺术审美的独特见解。
  1.以《春江花月夜》为代表的古典音乐
  “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以“月”为主体的文艺作品不计其数。在中国人心中,“月”是一种和谐、圆满、幽静的象征。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之最”的《春江花月夜》,最初是一首名为《夕阳萧鼓》的琵琶独奏曲,后来经过众多演奏家薪火相传、推陈出新,才改编成与张若虚诗歌同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该曲在乐器配置、乐曲处理上堪称完美,全曲以自由变奏的形式循环展现主题,结构严密,末尾则以一声轻而飘渺的大锣作结,留下悠长深远的意境,使人浮想联翩:月夜春江宁静、祥和,唯有月影伴随一江流水,泛起粼粼波光……
  2.以壮族民歌为代表的传统民歌
  壮族民歌是我国壮族人民劳动精神的结晶,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宝贵财富。壮族人民将“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音乐文化代代相传,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到民歌创作中,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街知巷闻的“歌仙”刘三姐,便是壮族民歌的代表人物。她的出现,使壮族民歌以鲜明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使人印象深刻。其优美动听的壮族民歌,甚至被传唱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又如,《爱我中华》,也是壮族民歌中出色的代表,其歌颂中华民族团结,富有感染力的曲调早已被大众所熟知。壮族民歌蕴含了壮族独有的精神文化、民族意识、生活习俗和审美取向,是中国民族音乐中厚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四、结语
  正如音乐学家王光祈所说,“各民族之生活习惯,思想信仰,既各有不同,其所表现于音乐之中者,亦复因而互异”。每个民族的音乐,融入了各自浓厚的民族元素,既有外在的特殊性,也有内在的规律性。民族音乐,不仅具有一般的审美功能,而且具有民族风情的体验功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性格特质和精神风貌。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生活实践的积淀逐渐发展起来的音乐文化。它具有独特的艺术神韵,从中既可以了解到华夏文明中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又可以咀嚼由音乐折射出的多元审美趣味。只有充分借鉴和吸收民族音乐中的精华,才能保持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好品质,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马达.为建立中国的民族音乐审美心理学而努力[J].人民音乐,2009,(06):92-96.
  [2]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推荐访问:民族音乐 探析 中国 审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