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26日 21:09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美文 >

柯达启示录:柯达

发布时间:2019-02-19 06:25:13 浏览数:

  巨�们希望能够延续以往的风光,转型时就会瞻前顾后,甚至抗拒转型。柯达的失败是众多转型不成功的行业巨�的一个代表。   除非公司能抛售掉其价值连城的专利组合,否则伊士曼柯达公司,这一家具有131年历史的美国影像老字号有可能面临破产的命运。美国时间2012年1月3日,柯达官网发布公告,由于柯达股价已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纽约证券交易所已对其发出退市警告。
  柯达,曾经是行业的代名词,绝对的龙�霸主,短短几年间,却因为在创新的新浪潮中没有“赶上趟”,面临着可能被时代无情淘汰的厄运。并不仅仅是柯达,去年以来,诺基亚、惠普等业界巨擘都因创新不足而黯然败退。
  创新世界中,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巨人”疲弱甚至倒塌的教训,给正在积极探索转型创新之路的中国更多启示和反思。柯达陨落
  1881年,柯达公司的前身在美国成立。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它先后研制出胶片和“傻瓜相机”,将摄影的乐趣带向普通百姓。柯达从1886年就开始赞助奥运会,1986年成为奥运会顶级赞助商,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全球知名度。
  柯达有过这样自豪的口号:“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但对于今日的柯达而言,这些都已是昨日黄花。
  其实柯达进入数字摄影行业并不晚,甚至是数字摄影技术的发明者。柯达1975年发明第一台数码相机,1991年与尼康合作推出了一款专业级数码相机。不过,同富士和奥林巴斯这些竞争对手相比,柯达的动作还是太慢了。此外,由于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柯达一直未敢大力发展数字业务,甚至数字技术遭到雪藏,这为其以后转型埋下祸根。
  之后,柯达启动了两次战略转型。2003年9月,柯达正式宣布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重心向新兴的数字产品转移。但当时在传统胶片市场的巨额投资成了柯达转向数码市场的庞大包袱。2006年,柯达毅然更换公司标识,去掉了自1971年开始就使用的“黄盒子”和“K”图形。2009年,柯达实施二次战略重组,裁员幅度高达50%。
  两度转型并没有为柯达挽回颓势。虽然2005年,柯达还是美国数码相机销量最大的公司,但对柯达的赢利却没什么帮助。
  当然,柯达在数码相机中的投资并非竹篮打水一场空。它创造了一系列弥足珍贵的知识产权,据媒体报导,该共司通过专利授权和专利诉讼而净赚19亿美元。这为柯达进军新打印行业提供了资金支持。2007年公司开始出售打印机,采取的策略是通过给顾客提供较贵的打印机但更廉价的墨水。虽然这项业务逐渐有了起色,但柯达的新型打印机仍未扭亏为盈。
  错失良机
  “130年的胶卷帝国就这样结束了,令人唏嘘。因为数码成像技术,也因为曾经成功的不思进取。说来,第一架数码相机还是柯达发明的,至今仍拥有1000多项数码成像技术的专利,其价值大过其股票市值。”听闻消息不久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便在微博上感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MBA中心副主任罗彪分析,柯达的失败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首先,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在数码时代,柯达基于传统相机的供应链优势和专利优势不复存在。其次,虽然柯达率先发明数码相机,但柯达的成功实质是传统业务的成功,所以传统业务部门对决策影响力甚大,企业资源也会优先配置到传统业务部门,从而导致其转型迟缓。等其想追赶时,已处船大难调�的窘境。
  而美国《大西洋月刊》则认为,柯达在破产的边缘,原因并不仅仅因为胶片的寿终正寝;现在濒临山穷水尽,也不是因为该公司固步自封,不肯与时俱进。过去10年来,柯达一直在尝试着适应时代的改变,并推出了一些创新产品,但却不能将这些新产品转变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也是评论家认为柯达“有伟大的创新才能却无生意�脑”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不止相机行业,彩电业、手机业同样不乏转型不成功的案例。在平板电视诞生之前,法国汤姆森公司曾是全球CRT(显像管)电视的霸主。但在平板电视崛起之后,汤姆森却逐渐淡出人们视野,2003年被TCL收归旗下。在手机行业,诺基亚也曾雄踞传统手机的霸主地位,但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逐渐失去往日风光。
  眷恋传统、忽视市场的变化造成柯达今天的悲剧。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认为:
  “传统行业的巨�总是希望能够延续以往的风光,因此在转型时就会瞻前顾后,甚至抗拒转型。柯达的失败是众多转型不成功的传统行业巨�的一个代表。”德国媒体评论认为:“在科技面前,没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
  创新没有退路
  网友FDRobert说,柯达的离去不仅仅是一种储存介质的离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离去。温水煮青蛙,不创新不变革,如何基业长青?
  是的,以柯达为代表的老牌企业接连受创,该给正在转型创新谋求发展的中国企业带来些许启示。众所周知,“中国制造”举世闻名,但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少,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多依靠创新,一味依赖模仿、“山寨”的企业将难以为继。我国多年前就已确定了科技发展目标,即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但现实中仍有诸多因素制约了企业创新。创新管理学家刘志迎说:首先,中国正在高速发展之中,快速获利机会并不鲜见,由此容易催生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创新非常不利;其次,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尚有缺憾,创新成果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不少挑战;第三,以劳动替代技术现象依旧明显,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而且,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深耕主业,埋�“不务正业”,也是目前一些国内企业的“软肋”。招商银行副行长丁伟就曾表示,很多做实业的人都想去做虚拟经济,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来,好多有资金、有实力的企业不愿意做实体经济。
  早在20世纪初,经济学家就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柯达等诸多老牌企业的颓势,也从反面证明了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必须看到,即使柯达当前面临困境,其依然还拥有着百年积累的1100多项专利,相比之下,蹒跚学步的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基础差距可能还非常大,要走的艰难险途也会更多。
  未来的中国企业面对的是全球竞争者,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感和创新意识。柯达以及诺基亚等大牌企业今天的尴尬,更应该警示中国创新企业,创新没有近路,更没有退路。
  责编 陈梦琴

推荐访问:柯达 启示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