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04:24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美文 >

戏曲的特点 [试论中国古代戏曲教化的特点及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05 06:24:45 浏览数:

  摘要:千百年来,教化一直是历朝历代特别推崇的重要教育方法。古代教化方法多样,礼乐教化是其中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戏曲作为礼乐教化的基本载体,被称作"高台教化",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戏曲具有寓教于乐、雅俗共赏、劝善惩恶的特点,起到劝人为善、化民成俗的作用。戏曲中的伦理道德成了古代民众生活的价值准绳,这是任何一种艺术都难以企及的。
  关键词:戏曲 教化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以成型。“戏曲”这个词是南宋以后出现的,戏曲在南宋出现后渐渐走向成熟。“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宋代理学的兴盛使得文艺的教化作用愈来愈受重视。戏曲原本属于民间艺术,当它巨大的社会功能被统治者认知之后,就进入到了雅文化的行列,被赋予了传承文明、助成教化的重大使命。戏曲教化之说也逐渐发展成熟,自此开辟了“高台教化”的新天地。
  一、戏曲与教化
  中国古代社会的教化思想源远流长,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萌芽于周代。西周时期初步形成了注重道德教化、施行德治的传统,被认为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文化之源。我国古代教化应是一个以儒家教化为主流,糅杂佛、道等多元思想的、色彩斑斓的教化体系。儒家学者以孝悌为根本、以伦理为核心,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教化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指导。
   教化是一个熏陶、浸渍的过程,是启发人的善心,使人们的内心道德化。在中国古代,教化是出于统治阶级的提倡,重点在于使朝政美好和风俗醇厚,“化民成俗”就是政治目标。“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可以用来描绘“教化”对人的作用。
  中国古代戏曲深受传统教化思想的影响,而将这种影响具体化的表现则是作者创作中“教化为先”的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戏曲是一种融音乐、诗歌、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炉的综合表演艺术。用音乐包装的戏曲留在人们心中的印迹,远比文字和语言深刻得多。其艺术精髓与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息息相通,潜移默化中沟通着群体的心灵,在广袤的土地上建构着社会的伦理关系准则。
  二、戏曲教化的特点
   传统戏曲生命若只在悦人耳目,迷醉声色的层次,则于古典文学的巨流中来说,仅是一堆泡沫而已。戏曲只靠提供娱乐是不可能破茧而出的,重要的是戏曲以其独特的优势,承担着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的使命。戏曲在承担教化的使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1.寓教于乐
   戏曲有一种寓教育于观赏之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在给观众享受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道德观念的灌输。这就是所谓的“寓道德于诙谐,藏经术于滑稽”①,戏曲成为娱乐动机和教化目的的混合体。早期戏曲,逗乐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现存的戏曲剧本中,处处可见插科打诨等逗乐表演。无论是元杂剧,还是明清戏曲,也无论是花部抑或雅部,其戏文和表演几乎都穿插有以丑角表演形式出现的插科打诨的元素。戏曲表演具有一种特殊的宣泄功能,能够使人们心中的烦闷愁郁得以消散,成为世间最快乐的人。戏台上唱念做打,戏台下连呼带喝。戏文写得动人,梨园演得逼真,容易感动观众的情绪。观众之间的反应是互相感染的。唱戏事既是一乡中公众庄严集会,含了虔诚与快乐。
   正是这种与民众很贴近的生活幽默使得戏曲教化直达人心,在观众娱乐的同时接受着伦理的教化。人们对于历史叙事、社会角色、生活情趣、道德价值甚至于意识形态的接受、理解和创造,都有赖于戏曲这种不需要书面语、有着音乐性及表演性的娱乐活动。
  2.雅俗共赏
  戏曲源于民间,在民间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与关起门来做学问却不关心民间疾苦的文人士大夫文章,以及艰涩深奥的书本说教相比,它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观者,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士大夫儒士、商业手工业者,从老人、儿童到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都是其忠实的观众。
   当戏曲发展成熟后,看戏文化在社会的雅俗两大层面互相诱发推动。观看戏曲表演是乡村生活中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社群公共生活方式,也是上层文人雅士会友和追求个人艺术享受的媒介。在同一个场所,男女老少、亲朋陌路,聚集在同一时空,分享同一事件与观念,经验相同的情景与激动。他们为戏曲表演中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开怀大笑;为戏曲中悲情的唱段、凄婉的哭诉流出同情的热泪。在此过程中,全民共同信仰和国家意识形态不断被申明与强化,正统意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在一种全民性的情感共鸣中得到一再确认。戏曲演出所宣扬的道德伦理价值获得了民众的广泛认同。戏曲中的伦理道德往往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民众生活的意义依据和价值准绳。
  3.劝善惩恶
  劝善惩恶是戏曲教化的主旋律,那么戏曲是怎样施行伦理教化的呢?
  (1)故事情节善恶有报
  “以歌舞演故事”②,是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为戏曲艺术作出的一句最简练的描述,是对戏曲艺术下的一则最恰切的定义。表演是戏剧的根基,戏剧是在故事的表演上飞腾的,没有“故事”当然不足以称为戏曲。
   戏曲的故事取材,大多改编自诗书经史演义稗说,这些故事的本身,往往就是从历史事实中脱胎来的。忠臣孝子故事洋溢人间烟火,论感染人心的力量,教条可谓望尘莫及,把教谕宣讲寄托在先贤典范故事是最有效的教化方法。
   故事情节往往是好人虽历经磨难,但最终以大团圆结局。相反,坏人最终受到惩罚。这种惩恶扬善的结局符合人们内心的渴望,受到广泛的共鸣。一些平凡的道理经过戏曲的渲染,唤醒了人们心底的感动。
  戏曲故事还多以“家和”为结尾,《明珠记》中:
  “侯家庭院好风光,骨肉传杯笑满堂。但愿太平常会面,年年此日赏端阳。”③
   “家和则国兴”,这显示人不离家、家不离国的伦理本位,并由此引申爱己、爱国和爱民的情操。
  (2)语言优美导人向善
  中国戏曲描绘人物靠的是语言,中国戏曲也可以称之为语言的艺术,语言先于情节,它主要通过语言直接描绘形象的功能完成人物的塑造。戏曲的唱词自然是可顺口而歌的诗,即使宾白也具有能吟诵的意义,押韵整齐且节奏鲜明。戏曲有地方特色,因此语言都带有方言的韵味,很切合观众的口味,而且戏曲出生于民间,因此通俗易懂,还穿插着不少活泼俏皮幽默的打诨语言,叫人忍俊不禁。再加上戏曲的韵律,使得语言本身生彩生辉,充满诗情画意。
   《劝善记》中写寒山、拾得衡量金钱的话,可以让世人重新认识金钱的价值和贪财的祸害。
  【红衲袄】(末)银子,那父子恩也多有为你残,那手足情也多有因你间。好朋友因为你做不得忠厚汉,好士夫因为你做不得廉洁官。更有好闺门因你乱,好军机因你反。银子,叹床头一日无君也,壮士难辞减却颜。
   【尾声】论钱财原不容人算,叹举世争财用尽奸,岂知道致富根源只在方寸间。④
  (3)人物塑造树立样榜
  戏曲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作者的主体精神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创作宗旨。总览戏曲人物,归结两大类:君子和小人。善恶分明,忠奸判然,正邪有别,正是古典戏曲人物形象的突出特点。
   中国戏曲同西方戏剧不同,“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⑤,从演员的穿戴、化妆、行动乃至音乐,观众立马可以判断出他是忠臣还是奸贼,是正义还是邪恶。戏曲舞台上,各类角色一登场,其脸谱和服装就会告诉人们这个人物的性格品德以及身份、地位等诸多信息,有助于观众和演员之间的情感和精神交流。比如,戏台上的官吏一般都佩戴乌纱帽,并以帽翅区分善恶,清官的帽翅为方形,表示品格正派;贪官的帽翅为圆形,表示行为圆滑。再比如人物脸谱的塑造,曹操勾白脸表示奸诈,关羽勾红脸表示忠义等。
  戏曲以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褒善贬恶,对观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剧作家通过塑造一系列具有强烈伦理道德意识的榜样人物,从而教导世人向他们学习。同时,剧作家往往也会塑造一些反面形象。这些人物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但也同样具有教化作用。
  (4)戏台楹联发人深省
   戏曲的劝世作用最能在大众场所发挥出来,大众的看戏场所包括城乡的祠庙、草台戏园等。乡村古代戏曲都是在方寸之地的戏台演绎的。自古以来,戏台两侧,往往贴出各种构思奇特、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楹联。戏台联是楹联的一种,多蕴涵人生哲理,集文学和戏曲艺术于一体,闪烁着特有的文化光彩,虽文字不多,但寓意深刻,让人们在观戏的同时,反观自己。
  有的楹联寄托了惩恶扬善的朴素感情:
  “刻羽引商谱出阳春白雪,歌台舞榭演来孝子忠臣”;
   “为善须真,若效幕面登场徒成假傀儡;食贫何害,试看关粮泼粥终有好团圆”;
   “请看忠臣孝子,童叟眉扬,方信人心不泯;堪嗟巧计奸谋,贤愚发指,乃知古道犹然”。
  有的楹联则富有人生哲理:
   “生我就我,生你就你,今看了变你变我;是真非真,是假非假,细想之半真半假”;
   “看不懂莫吵,请问前头高见者;站得住便罢,请留余地后人观”;
   “闹烘烘上台,冷清清下台,上台应想下台日;忙碌碌做戏,静悄悄看戏,做戏须防看戏人”:
   “报应莫嫌迟,开场即是收场日;施为休弄巧,看戏无非做戏人”。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在“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些简短的文字给看戏的人们敲了敲人生的警钟,也在人们的心头竖了一杆做人的标尺。
  三、戏曲教化的作用
  戏曲教化的作用表现在对观众个体和对社会整体两个方面,传统戏曲以“劝之以善,诫之以恶”为教化宗旨,以忠孝节义为善恶标准,通过所宣扬的道德伦理,让个体向“善”,每个“善”的个体组成一个“善”的整体,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劝人为善
   由于戏曲是劳苦大众的精神食粮,它比任何其它艺术形式更加深入到人们的心灵。“戏曲不仅仅给人们带来通俗化的历史和音乐,它的同样重要的文化功能还在于教会了人们区别善恶的道德标准。”戏曲所体现的的思想,激发了人们内心向善的渴望。
   “善”可以塑造人的心灵。戏曲的教化就是让人们行善去恶。戏曲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结局,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都是用来启发人们的善心,树立人们为善的信念,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善,教人们如何行善。“如《芦花计》以教人之为继母者;《打柴训弟》以教人之为兄者;《杀庙》以教人之为仆者;《对影悲》以教人之为嫡妻者;《双冠诰》以教人之为妾者……他如《八义图》则重在友,《狮子楼》则重在邻;《小磨坊》则重在小姑叔。”⑥出于佛教故事的宣传孝道的《目连救母》是教人为子之道。戏曲教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唤醒人们做人的良知。在受戏曲的教化下,民众既使没有多了善举,起码也少了恶行。
  2.化民成俗
   “上可以吁天降神,下可以移风变俗”,所谓移风变俗所指的就是戏曲对民众的社会教化功能。
   在中国古代社会,广大下层民众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看戏就成为他们接受历史与社会知识的主要途径,即所谓“观戏如读书”。通过看戏获取文化养分,找到精神满足。现实中的忠与奸、美与丑、善与恶,瞬间在舞台上简单化生动化,从戏里知道了哪朝哪代,明白了忠奸善恶。虽不识字,但通过看戏,明辨了是非,达到了知书明理的效果。对广大人民的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发生了明显的陶冶作用。它教人各本其分:“为子的看了便孝,为臣的看了便忠,为弟的看了敬其兄,为兄的看了敬友其弟,为夫妇的看了相和顺,为朋友的看了相敬信,为继母的看了不管前子,为徒弟的看了必念其师,妻妾看了不相嫉妒,奴婢看了不相妄言。”⑦
   戏曲演出所宣扬的道德伦理价值获得了民众广泛的认同,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影响极大,戏曲中的伦理道德往往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民众生活的意义依据和价值准绳。
  
  参考文献:
  [1]郭英德. 明代传奇史[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5).
  [2]郝广霖.戏曲与儒学[D].山东大学,2005(5).
  [3]陈涛.儒家教化与戏曲发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第2期.
  [4]易勤华. 戏曲诗性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
  [5]司徒秀英. 明代教化剧群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
  [6]麻文琦,谢雍君,宋波. 中国戏曲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1).
  [7]黄 娟. 论“礼乐教化”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保定学院学报,2009(3),第2期.
  
  注释:
  ① 郭英德. 明代传奇史[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5).
  ②麻文琦,谢雍君,宋波. 中国戏曲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1).
  ③司徒秀英. 明代教化剧群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
  ④司徒秀英. 明代教化剧群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
  ⑤陈涛.儒家教化与戏曲发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第2期.
  ⑥陈涛.儒家教化与戏曲发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第2期.
  ⑦司徒秀英. 明代教化剧群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

推荐访问:教化 戏曲 中国古代 试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