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9日 16:21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四维审思

发布时间:2023-03-27 08:00:10 浏览数:

李 劲 梁 鹏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文化内涵的呈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凸显,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指标。文化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复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相比于物质和资本,文化能够创造出更强大的力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品格的提升,这才是全面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不断强化文化软实力,注重发挥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显著作用,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与当前开展的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如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式,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传播正能量,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只有从历史、理论、方法、价值四维度相统一的视野才能真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内在关联和未来指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着无数中华儿女世代相传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价值追求,更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厚重、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它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壮大的丰厚源头,也是中华文明结出的累累硕果,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以及精神观念形态的整体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新的启示,这标志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新的阶段,有助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驱动力。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生命血脉”,它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使得“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民惟邦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等民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6]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这种显著的绵延性和坚韧性的特点以及自身独特的生命血脉,才能够一直创造着、延续着有数千年文字记载且不曾断流的属于自己的文化史,一定程度上对于全人类的文化建设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秉承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的原则,掌握历史主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关系作出了深刻总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判断、概括和定义,从而赋予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7]“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8]只有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丰富营养,自觉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血脉,“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9]才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紧密结合,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得以不断传承下去,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得以永葆生命活力和时代魅力。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注重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思想理论解决时代突出问题,有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0]“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这一自信的深切来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中华民族始终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中华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2],“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3]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先民智慧结晶中汲取养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阐述发展理念、说明发展问题以及解释发展疑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域中审思时代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提高国家综合治理能力方面的显著特点。

比如,在社会改革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古书典籍中的改革理念来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古今贤文》)等,

这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不断超越自我、勇于革新、勇于自我革命的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思想精华,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5]等理念,为实现新时代国家治理宏愿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研究并充分吸收借鉴了古代仁人志士的法治思想精华,将其运用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如“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16]等,强调依法治国重要性。此外,他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录阐述执法之道:“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公生明、廉生威”“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等。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起到榜样作用,坚持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才能确保执法一以贯之得落到实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小康”一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最早出现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以古人“小康”夙愿为宏愿源头,立足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致力于创新“小康”实现形式,提出“精准扶贫”,把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充分保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性指标,使我国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的广大“弱势群体”过上了衣食富足的美好生活。我国在2013年提出的“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而今已然实现。但这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伟大征程画上一个句号。实际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伟大征途中的一个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果,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小村庄、小村镇的转型之路: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继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社群治理机制。这无疑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呼声相应和,不仅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更广泛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航者,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17]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科学性,不仅因为其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更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符合中国国情之选择的高度认同。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现实性,文化在整个社会结构中虽然受经济基础决定和制约,但另一方面,文化又不是简单的附属现象,它内在于社会实践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深层影响经济、政治等活动。从这个方面讲,文化并不是抽象的“作壁上观”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存在。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范式方式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定不移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现实要求。先进文化是人类文化进步的结晶,对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新时代,先进文化的鲜明特征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思想,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化不是抽象的,它的发展是以不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来实现的,是以培养具有“后浪”精神、勇担历史大任、敢闯敢拼的时代新人这种具体形式为载体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合乎建设文化强国这一目的性的理论向导,正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从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等多个方面的统一性回答了新时代对于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之问。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审视这一历史发展新时期,强调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多样文化交流碰撞的新形势下,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马克思认为,阶级社会里的文化是作为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效载体而呈现出来的,这种特定的文化往往是特定统治阶级、集团思想观念的反映,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对于现代化国家建设至关重要,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都离不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把控。历史的独白一再重申:政权的瓦解往往始于思想领域,思想防线决堤,其后果必然是一泻千里,轻则政党更迭,重则山河破碎。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18]新时代面临新问题,新问题需要新思路,新思路要求新方法。当前,针对互联网舆论战场的主体性不断凸显这一新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能否在这一新的特殊战场取得胜利,是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的巨大考验,只有夺取互联网战场的制高点,才能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胜利赢得最大可能性。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诉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体的文化建设目标是:从2020年到2035年,“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更广泛深入”;
[19]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20]“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1]文化软实力虽然是一个抽象概念,“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绝不是无所归依的悬浮物,它同样需要拥有坚挺立足、生发活力的根脉”。[22]为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强调的就是,“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23]当下,随着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支撑,文化体制机制也成为改革之题的应有之义,为文化事业的建设开拓新的途径、增添新的元素,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对丰富的优质文化的需求,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文化建设要兼顾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采取不同方式、手段活跃文化市场,鼓励不同形式、种类的文化企业创新发展,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链,注重协调性发展,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文化措施来实现新时代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固然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基础,但也不能忽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从来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前提,如果不加强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可能会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24]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注重思考文化发展的全局。全局思维是一种强调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未来目标与当前现实的关系问题,围绕主要矛盾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高效能性的具体措施,为实现全局性的既定目标而展开的系统性的思维方式。社会之舟在时代之海中乘风破浪,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迸发的光芒日益璀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同时也愈来愈成为凸显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立足于国家发展全局,立足于“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的新时代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文化建设是灵魂”这一文化发展核心思路,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善于从文化的内在联系中把握文化发展,以发散性的、立体动态的思维去处理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在具体措施实施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认为,要从始至终贯彻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厘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统筹二者协调发展,兼顾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发展需求,推进校园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齐头并进,坚持红色文化和时代文化紧密结合,下好文化建设这盘大棋。

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必然会走向频繁化和常态化。随着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不同文化交融态势日益明朗化,呈现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世界文化发展新形势下,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也要注重研判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在客观审思各民族优秀文化,积极推动各国多边文化交流的基础上理性扬弃。文化的发展反对闭门造车,扩大文化交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手段,成为在全球展示中华文化与文明价值的重要途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更要审慎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国的一贯立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5]为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资源和价值支撑,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注重运用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思维方式上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要想不断向前发展,就离不开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只有具备理论高超的辩证思维能力,才能妥善处理好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复杂多样的文化冲突问题,才能把文化建设工作做得更好。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26]因此,在新时代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要积极汲取外来优秀文化不断充实自身;
既要立足于过去在文化建设道路上已取得的宝贵实践经验,又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坚定不移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坚定文化自信;
既要关注当下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随着我国主要矛盾转变面临的新问题,又要牢记文化建设始终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既要重视传统媒介的宣传作用,又要重视互联网内容建设,创新传播手段。

在思想力量日益凸显的当今时代,用思想指导实践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上,必然要面对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挑战,要妥善处理好文化建设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必须坚持以辩证法这一科学思维范式做好战略部署和抉择,稳扎稳打,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蓬勃发展。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注重牵好文化发展的“牛鼻子”。针对当前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深入改革的实际复杂情况,需要充分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重点,关键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通过抓好重点带动文化全局发展,实现文化发展的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牵好文化改革的“牛鼻子”,既要抓重点,又要抓关键。他认为,理论创新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重点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出既要重视传承创新,又要强调整合创新;
既要重视自主创新,又要发展合作创新;
既要重视适应性创新,也要开拓探索性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创新实践在新时代创新氛围中发展到新的水平,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而文化创新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切实尊重个人、尊重人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强调要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现实的生存方式”,尊重每一个人的创新主体地位,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和特点,坚决改变长久以来“树大招风”的不良社会文化风气。此外,对文化体制机制的系统性改革也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和必要的制度保证,文化创新就必然流于形式而成为空洞的口号。因此,在文化改革中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激发创新意识、保障创新环境、鼓励创新思想和行为,改变不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创新主体的个性自由发展、鼓励优秀个人冒尖。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突出特征就是坚持文化建设的人民性,始终把文化解放人、塑造人和发展人作为文化自身建设的基础,始终以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文化是否繁荣作为衡量民生改善程度及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从价值论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类现存方式和未来发展的文化关切,这种关切不仅指向“单个的人”的每一个方面,更强调“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方面,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解放。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把文化的解放作为实现人的解放的基点。马克思认为,整个社会历史就是一部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文化史,是人类孜孜不倦地挣脱枷锁、追求自由解放的文明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度发达和完善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现实可能。但要使人们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就离不开富有生命活力的先进文化,先进文化的指引是实现这一保证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建设是为人民服务的,保证文化建设的质量是保障为人民服务质量的充分条件。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提高掌握文化建设规律能力的基础上遵循和适应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不断提高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能力上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
在不断提高文化创新的能力上坚持开放原则,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不断拓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资源;
在不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最广泛认可的基础上重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当代民族精神。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优秀文化,才能不断推动文化向前发展,才能使文化发展迈进高水平、高层次的新阶段,实现文化的解放,进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把文化塑造人作为实现人的解放的过渡点。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润物细无声”,是潜移默化的,因此,通过良好文化环境或氛围的营造来促进人各方面素养的提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过渡点。人与文化是相伴而生、双向影响的,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优质的文化氛围对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往往具有积极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塑造往往体现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27]文化是怎样的,在此文化氛围下生长起来的人也是怎样的。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能够以无形的意识、特定的观念,深刻影响和塑造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深刻影响着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首先是对人类自身发展历史的叙述,其次,在文化叙述的过程中,人类不断解放自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尤其注重强化文化对人的培育和塑造作用,旨在造就更多“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28]即具有丰富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的解放离不开思想的解放,思想的解放离不开先进文化这把关键钥匙。正是基于文化的这种特殊作用和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特别重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指明正确方向,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文化氛围,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文化条件。

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把文化发展人作为人的解放的终极目标。文化解放人与文化塑造人最终归宿是文化发展人,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洞察文化对人的解放作用和塑造作用,并以此为工具,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29]这就意味着,每一个“现实的人”将随着自身在不同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思维的、理解的产物”,[30]即作为“现实的人”的一切思想及其活动,在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同幅的频率下,以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为前提创造出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亦随之进入新阶段。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汲取传统文化中关于培养理想人格的优秀思想,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己任,强调要通过培育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人来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的整体进步。

猜你喜欢 中华总书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11-19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11-17习总书记“下团组”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6期)2017-06-21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推荐访问:文化建设 论述 四维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