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10:40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忽必烈的民族关系思想

发布时间:2023-03-21 19:10:08 浏览数:

罗成成

(兰州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20)

在中华民族不断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元朝是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1)《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第5册,第1345页。的大一统政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忽必烈时期是蒙元政权稳固的重要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学界已对忽必烈的政治思想(2)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经济思想(3)杨建新、马曼丽:《成吉思汗忽必烈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夷夏思想(4)李治安:《元初华夷正统观念的演进与汉族文人仕蒙》,《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等作了深入研究,但对他的民族关系思想还无专文论述。本文拟对忽必烈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来源及价值等问题作一系统探讨,以期准确把握蒙元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趋势,为全面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天下一家”思想即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古代一直备受关注,不断被阐释。大一统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公羊传》载:“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5)《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96页。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将这一理论变为现实,叔孙通“夫天下一家”(6)《汉书》卷四十三《叔孙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第7册,第2124页。思想,董仲舒“大一统者天下之常经,古今之通谊”(7)《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8册,第2523页。思想,都是这时期的代表。隋唐时期,大一统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共识,如唐太宗在武德九年提出“王者视四海如一家”。(8)《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武德九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022页。汉族统治者具备大一统思想,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具备大一统思想。蒙元时期,可以忽必烈“天下一家”思想为代表。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在开平召开忽里台大会,合丹、阿只吉等西道诸王,塔察儿、也先哥、忽剌忽儿、爪都等东道诸王,以及诸位大臣共同劝谏忽必烈即皇帝位。忽必烈在即位诏书中表示:“朕惟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盖时有先后,事有缓急,天下大业,非一圣一朝所能兼备也。”(9)《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1册,第64页。他回顾先辈五十多年创业史,希望自己继承祖宗的大一统精神,完成统一天下大业。“历数攸归,钦应上天之命;
勋亲斯托,敢忘烈祖之规?建极体元,与民更始。”(10)《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1册,第64-65页。同年五月,忽必烈采纳大臣建议,改年号为中统,并表示:“祖宗以神武定四方,淳德御群下。朝廷草创,未遑润色之文;
政事变通,渐有纲维之目。朕获缵旧服,载扩丕图,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
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11)《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1册,第65页。忽必烈即位初就正式提出“天下一家”思想,不仅希望能够继续祖先统一天下的事业,更希望像历代中原王朝一样,建立大一统政权。

如何实现“天下一家”的目标?早在蒙哥汗时期,就提出统一南宋的战略计划。蒙哥汗的攻宋计划是:分左右两路军和大江南北两条战线陆续展开,东路军由诸王塔察儿率领进攻荆襄,西路军由蒙哥汗率领进攻巴蜀,驻留云南的兀良合台则率军在长江以南配合,经广西、潭州北上,以图与东西两路南下大军对南宋形成三面包围态势。(12)陈世松、匡裕彻、朱清泽、李鹏贵:《宋元战争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7页。蒙哥作为蒙古最高统帅,其率领的西路军成为三路大军进攻主力。东路军塔察儿进攻荆襄久而无功,史载:“奉蒙哥合罕派遣,从大河大江的一条河,率领十万骑去攻取大城襄阳府和樊城的塔察儿那颜,带着军队到达那里以后,围攻了整整一个星期,由于未能攻克,他们回到自己的营地上屯驻下来,蒙古合罕对此大怒。”(13)拉施特:《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76页。为此,蒙哥以忽必烈代替塔察儿为东路军统帅,继续攻宋。

对于蒙哥汗的攻宋战略,东路军统帅忽必烈召集属下进行讨论。郝经反对三路大军中以西路军作主力,建议忽必烈攻宋以荆襄为重点,并总结了两条理由。其一是南宋凭借东西万里的江防,以西川屏蔽荆襄,以荆襄拱卫淮甸,以淮甸保障江南,荆襄地区为攻破南宋的核心。“如欲存养兵力,渐次以进,以图万全,则先荆后淮,先淮后江。彼之素论,谓‘有荆、襄则可以保淮甸,有淮甸则可以保江南’。”(14)《元史》卷一百五十七《郝经传》,第12册,第3703页。其二是蒙哥带领西路军攻打四川,但四川盆地作为独立的地理单元,即使攻克,短时间内对南宋临安地区也无较大威胁,而忽必烈所率的在荆襄地区的东路军,进攻可以影响江淮地区并威胁南宋核心区,退守可以切断江淮地区与长江下游南宋核心区的联系,所以应为攻宋主力。“国家全盛之力在于东左,若亦直前振迅,锐而图功,一举而下金陵、举临安则可也。”(15)《元史》卷一百五十七《郝经传》,第12册,第3704页。但是蒙哥作为最高统帅,能够控制东西路军,忽必烈无法改变蒙古的战争策略。

元宪宗九年(1259),西路军统帅蒙哥在进攻钓鱼台时去世,忽必烈北上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并取得胜利。忽必烈掌握蒙古政权后,他继续召集大军进攻南宋,完成其“天下一家”的统一计划。刘整提出,“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16)《元史》卷一百六十一《刘整传》,第12册,第3786页。忽必烈也接受群臣蒙古主力进攻襄阳的建议,作出战略调整,以荆襄为战略重点。忽必烈命令阿术和刘整为元帅围攻襄樊,攻破襄樊后,宗王伯颜在丁家洲击败了贾似道率领的南宋军队并进入临安,南宋灭亡。忽必烈将战略重点由巴蜀调整为荆襄,最终实现其“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构想。

古代封建王朝建立都城,不仅考虑都城的经济、文化、地理因素,更考虑其政治因素。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使其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
辽太祖耶律德光将幽州改为南京后建立都城,使其成为其五京之一;
金完颜亮将燕京改为中都并扩建都城,成为其六京之一。北魏的拓跋、辽朝的契丹、金朝的女真,这些草原民族建立政权后,都把都城迁往内地。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将都城从其登基之地开平迁往大都,这里与蒙古旧都哈剌和林相隔千里,是出于政权稳固的考虑,也是推动蒙古族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现,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太祖十五年(1220),成吉思汗定都于哈剌和林。哈剌和林位于蒙古额尔浑河上游,地处蒙古草原的核心地带,“太祖十五年,定河北诸部,建都于此,初立元昌路,后改转运和林使司,前后五朝都焉”。(17)《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第5册,第1382页。哈剌和林成为此后蒙古大汗的都城。窝阔台即位后,也定都哈剌和林,并且对都城不断修建完善,“七年乙末春,都和林,作万安宫”。(18)《元史》卷二《太宗本纪》,第1册,第34页。据鲁布鲁克记载,当时哈剌和林是多民族的聚集之地,有城区和宫殿的划分,已经比较繁华。“它有两个城区,一个是有市场的撒剌逊人居住区,那里有大量的鞑靼人,另一个是契丹人的城区,他们全部是工匠。这两个区外,还有供宫廷使用的大宫室,有十二座各族的偶像寺庙,城四周是泥土墙,有四道门。”(19)《柏朗嘉宾蒙古行纪 鲁布鲁克东行纪》,耿昇、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74页。

蒙哥即位后,命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在金莲川地区修建自己的府邸,宪宗六年(1256),忽必烈命令刘秉忠在此修建开平城。“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20)《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刘秉忠传》,第12册,第3693页。中统元年,忽必烈在开平即位称帝,他与阿里不哥争位胜利后,改开平为上都,上都成为蒙古临时首都。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改燕京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并定为都城。忽必烈令汉族谋臣刘秉忠继续修建大都,使大都的功能逐渐完善,史载:“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他如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21)《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刘秉忠传》,第12册,第3694页。忽必烈将其府邸也从上都迁到大都,此后元朝历代皇帝定都大都,大都成为元朝政治与军事中心。

忽必烈把蒙元的都城从哈剌和林迁到大都,有着多方面的考虑。

第一,忽必烈迁都大都标志着其放弃草原本位主义,专心经营中原的战略转变。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四位大汗都以哈剌和林为都城,定都蒙古草原意味着其战略重心在草原。成吉思汗在斡难河畔举行忽里台大会即大汗位,先后进行了一系列西征,灭亡西辽并征服花剌子模等国;
窝阔台即位后,派遣各宗室长子西征,灭亡钦察和斡罗思等国,由此可见,蒙古前期军事进攻重点在西方。忽必烈在开平即位后迁都大都,首先表明其军事战略的调整,进攻南宋和专心经营中原成为这时的重点。其次表明经济战略的调整,忽必烈意识到中原汉地经济的重要价值,在与阿里不哥的争位战中,利用汉地经济优势取得胜利。“哈剌和林城的饮食,通常是用大车从汉地运来的。忽必烈合罕封锁了运输,那里便开始了大饥荒,物价腾涨,阿里不哥陷入了绝境。”(22)拉施特:《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第305页。

第二,忽必烈以迁都摆脱蒙古贵族对朝政的干预,用汉人势力渗透权利中枢。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实行分封制和怯薛制。分封制指把土地分封给诸子和诸弟,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降旨,把百姓分给母亲、诸子、诸弟。分给母亲、斡惕赤斤共一万户百姓。分给拙赤九千户百姓,分给察阿歹八千户百姓,分给斡阔台五千户百姓,分给拖雷五千户百姓,分给合撒儿四千户百姓,分给阿勒赤二千户百姓,分给别勒古台一千五百户百姓。”(23)《蒙古秘史》,余大钧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00页。怯薛指的是轮番保卫,成吉思汗建立由亲信组成的怯薛军轮番护卫,怯薛军是从万户长、千户长的儿子中挑选,同时也作为贵族参与到大汗的事务中。据《蒙古秘史》记载:“如今,可从各千户中挑选人到朕处进入轮番护卫队、侍卫队中。选入的宿卫、箭筒士、侍卫,共满万人。”(24)《蒙古秘史》,余大钧译,第371页。分封制与怯薛制使得蒙古贵族掌握极大权力。

从成吉思汗到蒙哥时期,蒙古贵族干政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参与大汗的废立。成吉思汗去世后,汗位传给窝阔台,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蒙古秘史》载:“老鼠儿年,察阿歹、八秃等右翼宗王斡惕赤斤那颜、也古、也孙格等左翼宗王,拖雷等本部宗王,公主们,驸马们,万户长们,千户长们聚集到一起,大聚会于客鲁涟河阔迭兀·阿刺勒地方,遵从成吉思汗指定继承人的圣旨,拥立斡歌歹合罕为大汗。”(25)《蒙古秘史》,余大钧译,第367页。《元史》亦载:“太宗将即位,宗亲咸会,议犹未决。时睿宗为太宗亲弟,故楚材言于睿宗曰:‘此宗社大计,宜早定。’睿宗曰:‘事犹未集,别择日可乎?’楚材曰:‘过是无吉日矣。’遂定策,立仪制,乃告亲王察合台曰:‘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王深然之。”(26)《元史》卷一百四十六《耶律楚材传》,第11册,第3457页。可见,虽有成吉思汗遗命,但窝阔台继承汗位仍受各宗亲贵族的影响,在耶律楚材等人劝说拖雷、察合台等给予窝阔台支持的情况下,窝阔台才顺利即位。窝阔台去世后,想立其孙失烈门为继承人,但宗亲们都支持贵由,史载:“太宗崩,皇后临朝,会诸王百官于答兰答八思之地,遂议立帝。”(27)《元史》卷二《定宗本纪》,第1册,第38页。贵由去世后,汗位空虚三年,最后以拔都为代表的宗亲拥立蒙哥为汗:“定宗崩,朝廷久未立君,中外汹汹,咸属意于帝,而觊觎者众,议未决。诸王拔都木哥、阿里不哥、唆亦哥秃、塔察儿,大将兀良合台、速你带、帖木迭儿、也速不花,咸会于阿剌脱忽剌兀之地。拔都首建议推戴。”(28)《元史》卷三《宪宗本纪》,第1册,第44页。忽必烈在开平即位后,提拔一批汉族官僚来稳固统治,史载:“夏四月戊戌朔,立中书省,以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文谦为左丞。以八春、廉希宪、商挺为陕西四川等路宣抚使,赵良弼参议司事,粘合南合、张启元为西京等处宣抚使。”(29)《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1册,第63页。为了加强自身权力,摆脱蒙古贵族干政,忽必烈迁都大都,远离草原宗亲贵族,甚至像历代王朝一样立其子真金为太子,虽然真金因早逝没有继承皇位,但反映出忽必烈迁都内地后自身权力的加强和蒙古贵族权力的减弱。《廿二史札记》载:“盖开国之初,风气淳古,宗亲将帅推戴,咸出于至公,故无悖常乱纪之事。元则大臣权重,故立君多由权臣。”(30)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十九《元诸帝多由大臣拥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02页。元诸帝后期不由宗亲拥立,根本原因是蒙古宗亲权力的削弱,这和忽必烈迁都内地是分不开的。

第三,南宋势力衰弱,艰难防御长江一带,这激发了蒙古南下的欲望。太宗六年(1234),南宋和蒙古联手攻破蔡州灭亡金朝,史载:“六年甲午春正月,金主传位于宗室子承麟,遂自经而焚。拔城,获承麟,杀之。宋兵取金主余骨以归,金亡。”(31)《元史》卷二《定宗本纪》,第1册,第33页。金朝灭亡后,南宋准备出师河南收复失地,史称端平入洛,然而宋军在洛阳等地被蒙古军打败,最后撤出河南。南宋端平入洛的失败,导致南宋对外战争转向被动防御,也使得蒙古认识到南宋的虚弱。同年七月,窝阔台举行诸王大会,“帝顾塔思曰:‘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皆已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32)《元史》卷一百一十九《塔思传》,第10册,第2939页。早在窝阔台时期,他就有灭南宋以统一天下的决心。忽必烈即位后,迁都大都,更有利于集中汉地军事及经济资源为统一南宋服务。

第四,偏居于旧都哈剌和林这一草原地区,不利于中原士人的认同。蒙古灭西夏、金,占领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蒙古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和向南扩张,需要中原士人的支持。蒙哥汗时期,就让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的民户。忽必烈将其府邸设立在金莲川地区,广招四方文学之士和亡金诸儒士,形成了金莲川幕府,他们共同探讨统一大业,史载:“岁甲辰,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籓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33)《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1册,第57页。“国初,曾求儒者于兵间,已有问道考治之意,世祖之在潜藩也,尽收亡金诸儒学士,及一时豪杰知经术者而顾问焉,论定大业。”(34)赵世延、虞集等撰,周少川、魏训田、谢辉辑校:《经世大典辑校》卷七《礼典》,北京:中华书局,2020年,第183页。中统元年春,忽必烈在开平即位后设立中书省,继续任用中原士人,史载:“以祃祃、赵璧、董文炳为燕京路宣慰使。夏四月戊戌朔,立中书省,……”(35)《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1册,第63页。忽必烈改燕京为中都,其后又改称大都,命刘秉忠修建宗庙宫殿,对大都越来越重视。大都不同于草原地区旧都哈剌和林,更靠近中原汉地,忽必烈迁都到此能与中原士人有更多接触,寻求他们的支持,有利于中原士人的认同。

第五,大都的整体优势更突出。首先是地理优势突出,大都位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蒙古高原的交接处,北连朔漠,南控江淮,是交通枢纽与军事要地,对于维持蒙古与内地的联系起重要作用。木华黎之孙霸都鲁说:“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驿之所,非燕不可。”(36)《元史》卷一百十九《霸突鲁传》,第10册,第2942页。其次是经济条件更优越,大都经过辽、金两代经营发展,使得其物资充沛,附近农田可以用来军屯,既可以保卫京城又能节省经费开支。元代虞集曾言:“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北极辽海,南连青、齐,萑苇之场也,而海潮日至,淤为沃壤,宜用南人之法,筑堤捍水为田,召富民耕种,三年而征其税,可以近卫京师,可以防岛夷,可以省海运。”(37)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北直二顺天府》,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41页。

“汉化”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融入华夏文化的一种现象。(38)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40页。元朝统一中国造成草原文化与中华文化冲突时,忽必烈接受儒士提出的汉化措施和建议,这对维护蒙元统治和缓解民族矛盾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忽必烈的汉化思想,主要有几个方面可以体现。

第一,崇儒尊孔。忽必烈即位前就已重用士人刘秉忠等,刘秉忠认为应该尽快恢复国家设置学校的制度,用来选拔懂经义的人才,营造崇儒尊孔的社会氛围,建立礼仪制度。“孔子为百王师,立万世法,今庙堂虽废,存者尚多,宜令州郡祭祀,释奠如旧仪。近代礼乐器具靡散,宜令刷会,征太常旧人教引后学,使器备人存,渐以修之,实太平之基,王道之本。”(39)《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刘秉忠传》,第12册,第3691页。忽必烈支持刘秉忠的建议。宣圣庙作为儒家意识形态的象征受到重视,忽必烈在各地修建宣圣庙。“(中统二年)八月丁酉,命开平守臣释奠于宣圣庙。丙午,以许衡为国子祭酒。丁未,以姚枢为大司农,窦默仍翰林侍讲学士。先是,以枢为太子太师,衡为太子太傅,默为太子太保,枢等以不敢当师傅礼,皆辞不拜,故复有是命。”(40)《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1册,第73页。“中统三年春正月癸亥,修宣圣庙成。”(41)《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1册,第81页。“至元四年春癸卯,敕修曲阜宣圣庙。”(42)《元史》卷六《世祖纪三》,第1册,第113页。任用儒臣为高级官僚,重视儒学的价值,这体现了忽必烈的崇儒尊孔思想。

第二,重视蒙古贵族学习儒家经典。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任用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许衡提出:“自都邑而至州县,皆设学校,使皇子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于学,以明父子君臣之大伦,自洒扫应对以至平天下之要道,十年已后,上知所以御下,下知所以事上,上下和睦,又非今日之比矣。”(43)《元史》卷一百五十八《许衡传》,第12册,第3725页。兴办学校和发展儒学教育,关键在于蒙古统治者要学习儒家经典。许衡的建议得到忽必烈的重视,他亲自选拔蒙古子弟跟随许衡学习,让侍臣子弟十一人入学,指示其中四人拜许衡为师。“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其为教,因觉以明善,因明以开蔽,相其动息以为张弛。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少者则令习拜跪、揖让、进退、应对,或射,或投壶,负者罚读书若干遍。久之,诸生人人自得,尊师敬业,下至童子,亦知三纲五常为生人之道。”(44)《元史》卷一百五十八《许衡传》,第12册,第3727-3728页。至元二十四年(1287),忽必烈建立国子学,制定学校制度,设立博士掌管学校事务,规定凡读书必须先学习《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次是《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45)《元史》卷八十一《选举志一》,第7册,第2029页。

第三,编修历史与定名号。新王朝建立后往往会修前朝历史,以确定自身的正统地位。中统二年七月,忽必烈设立翰林国史院,修治前朝与本朝历史,史载:“癸亥,初立翰林国史院。王鹗请修辽、金二史,又言:‘唐太宗置弘文馆,宋太宗设内外学士院。今宜除拜学士院官,作养人才。乞以右丞相史天泽监修国史,左丞相耶律铸、平章政事王文统监修辽、金史,仍采访遗事。’”(46)《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1册,第71-72页。忽必烈同意辽、金两部史书的编修,并让丞相负责监修,以此来确保蒙元政权是继承前朝的正统。

年号与国号的确立是新政权建立的重要标志。蒙元前期以生肖纪年,特别是重要文献《蒙古秘史》即以十二生肖纪年来编写,据其记载:“牛儿年,成吉思汗降旨,命速别额去追袭脱黑脱阿的儿子忽都、合勒、赤剌温等人;
虎儿年,聚会于斡难河源头,树立起九脚白旄纛,在那里被尊为成吉思汗。”(47)《蒙古秘史》,余大钧译,第317页。忽必烈即位后改元中统,在改元诏书中说:“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
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为中统元年。”(48)《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1册,第65页。忽必烈在平定阿里不哥的叛乱中取得优势后,又改年号为至元,史载:“宜布惟新之令,溥施在宥之仁。据不鲁花、忽察、秃满、阿里察、脱火思辈,构祸我家,照依太祖皇帝扎撒正典刑讫。可大赦天下,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49)《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1册,第99页。忽必烈将蒙古从十二生肖纪年改为年号纪年,既遵循中华文化传统,也显示其思想的转变。

蒙古前四汗时期,采用“大蒙古国”的国号,但还没有使用汉、唐那样的传统国号。至元八年,忽必烈才正式建国号为“大元”。史载:“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
予一人底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50)《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册,第138-139页。忽必烈以大元为国号,是从儒家经典《易经》“大哉乾元”中取名而来。《经世大典续录》对此解释为:“元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51)赵世延、虞集等撰,周少川、魏训田、谢辉辑校:《经世大典辑校》卷一《帝号》,第2页。忽必烈对其建立地域超越历代的帝王的政权感到骄傲,所以取名为元,显示其对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自豪感。

忽必烈在其诏书中也表明了称“元”的理由:“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
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概以至公,不无少贬。”(52)《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册,第138页。秦、汉、隋、唐这些名称都是顺从百姓的习惯,是权宜之计的体现,蒙古政权不能按这种方式命名。“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
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且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
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53)《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册,第138页。尧建立唐,舜建立虞,禹建立夏,汤建立殷,是因为唐、虞、夏、殷这几个字都寓意美好。忽必烈将蒙古政权称为“元”,《周易》:“元,万物资始”,(54)《周易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4页。《说文解字》:“元,始也”,(55)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1页。故“元”含万物开始之意。以寓意美好的汉字命其国号,是沿袭上古尧舜禹以字义命名的做法,忽必烈希望其建立的元朝,不仅承接古代封建王朝的序列,更能显示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忽必烈民族关系思想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以如下几个方面最为重要。

第一,祖宗的影响。成吉思汗在斡难河即位后,东征西讨,先后统一蒙古,征服中亚、金与西夏,故其崇尚武力,具有统一精神。成吉思汗曾问其子什么才是最大的快乐,其子答以打猎放鹰是人生最大乐趣,成吉思汗反驳道:“你们说的不好,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乐趣。”(56)拉施特:《史集》第一卷二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第397页。窝阔台即位后,曾自认为仅做了四件大事,第一件大事便是亲自出征并灭掉金国。忽必烈在其即位诏书中说:“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57)《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册,第138页。忽必烈对祖宗统一大业倍感自豪,并立志继承其精神,显然其大一统思想受到祖宗的影响。

第二,现实的需要。自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以来,经过窝阔台、贵由、蒙哥的努力,蒙古的军事发展很成熟。与此同时,南宋则相对衰落,忽必烈意识到统一天下的可能。蒙古统治者对功勋贵族经常大量赏赐,有对财富的渴求,这也是其不断征服四方的原因。“赐亲王穆哥银二千五百两;
诸王按只带、忽剌忽儿、合丹、忽剌出、胜纳合儿银各五千两,文绮帛各三百匹,金素半之;
诸王塔察、阿术鲁钞各五十九锭有奇,绵五千九十八斤,绢五千九十八匹,文绮三百匹,金素半之……先朝皇后怗古伦银二千五百两,罗绒等折宝钞二十三锭有奇;
皇后斡者思银二千五百两;
兀鲁忽乃妃子银五千两。自是岁以为常。”(58)《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1册,第68-69页。

第三,儒臣的影响。早在耶律楚材随窝阔台南征汴梁时,他便提出“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59)《元史》卷一百四十六《耶律楚材传》,第11册,第3461页。守业者与创业者治理国家方式不同,守业者须以儒臣来治国,关键要兴建学校。耶律楚材建议,收容太常礼乐生,召见当时的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让其翻译儒家经典;
在燕京设置编修所,在平阳设置经籍所,让蒙古统治者了解和接受儒家文化。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崇儒尊孔,国家应供养儒生并给予儒生政策优惠。(60)《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刘秉忠传》,第12册,第3691页。郝经提出,只要元朝统治者接受了中国文化,就应和历代王朝一样也属于正统。“今族上在潜,开邸以待天下之士……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61)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百二十二《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许衡在其奏章中提出,要兴建学校,选择皇子及平民入学,使他们得到教化,以达到天下和睦。(62)《元史》卷一百五十八《许衡传》,第12册,第3725页。综上所述,这些儒臣劝导忽必烈认同及接受儒家文化,提出以蒙古统治者作为教育对象,给予孔子后裔应有政治地位,优待士人并给予优惠,设立教授儒家经典的学校,忽必烈大都表示认同并付诸实施,其民族关系思想明显也受到儒臣的影响。

忽必烈的民族关系思想不仅对维护蒙元政权的稳定、缓和民族关系中的矛盾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其一,忽必烈“天下一家”大一统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汉族统治者具有大一统思想,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具有大一统思想,忽必烈在统一南宋过程中,积极听取大臣的意见,及时调整战略,最终实现大一统的构想。忽必烈认为其“天下一家”思想是对先祖的继承,“历数攸归,钦应上天之命”,“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国”。(63)《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册,第138页。不同于鲜卑拓跋氏将其先祖寻根到黄帝,以构建大一统的舆论氛围,忽必烈没有传统帝王那种“华夷之辨”思想,认为少数民族统一天下也是理所当然,他将其“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归结为继承天命,丰富了民族关系思想的内涵,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起重要重用。

其二,忽必烈迁都大都对中华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保障。迁都标志着忽必烈主动放弃草原本位主义以专心经营中原的改变,大都所具有的军事、经济优势,也使得他在与阿里不哥争位中取得胜利,对李璮叛乱、海都叛乱、乃颜叛乱等诸多叛乱的平叛取得成功也起重大作用。迁都大都还有利于中原士人的认同,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其三,崇儒尊孔和重视蒙古贵族学习儒家经典等措施,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大蒙古国,以后经过窝阔台、贵由、蒙哥的扩张,蒙古的版图逐渐扩大,忽必烈在开平即位后,使得蒙古政权进入一个新时期。为了稳固统治,忽必烈需要和儒臣的合作。元初的大臣中,如以许衡、郝经为代表的士人,以刘秉忠为代表的辽金后裔,都积极入仕,提出具体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表明其对建立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而感到自豪;
以寓意美好的字为国命名,表明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忽必烈民族关系思想对蒙汉之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使中华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蒙古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浅谈蒙古舞的地域特征及艺术特征鸭绿江(2019年24期)2019-11-13蒙古靴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9年8期)2019-10-1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蒙古正式废除死刑中国经贸聚焦(2017年8期)2017-09-08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6年3期)2017-05-19中蒙俄贸易现状及其潜力分析西伯利亚研究(2016年5期)2016-12-23阿吾(一首)诗歌月刊(2009年4期)2009-05-22

推荐访问:忽必烈 民族 思想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