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3日 16:15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情感故事 >

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主要表现_应正视收入分配失衡对经济稳中求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1-28 06:25:19 浏览数:

  当前收入分配失衡的现状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六大方面:   一是初次分配中资本回报挤占劳动回报。一段时期以来,在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中存在“两个比重”失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滑。在初次分配中,不同要素所具有的收益权力是不相同的,资本要素在初次分配中获得收益比劳动力便捷得多,也丰厚得多。而劳动力在初次分配中,只是价格的接受者,无力左右市场价格,也无法凭自己单个的劳动力来保证自己获得相应的收入。
  二是居民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自1991年以来,GDP增长普遍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步伐的落后却在一片繁荣的经济指数之中稍显尴尬。在1991-2011年的21年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年时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略高于高于GDP增速。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2011年升至21810元,而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则由1999年的2210元升至2011年的6194元。从以上数据不难算出,城镇居民收入13年翻了2.73倍,而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仅翻了1.8倍。如果再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对农村居民来说可望而不可及的各种实物补贴,如公费医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等计算在内,城乡的“实际差别”更大。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已经明显超过警戒状态。
  四是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均。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极不合理,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增速严重不协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家收入分配不均是一个自然规律,它既是增长的需要,又是增长的动力,但分配不均的程度过高就制约经济发展和引起社会不公。“九五”至“十一五”期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分别为24.6%、26.4%和25.9%,财政收入增速分别为16.5%、18.8%和2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8.0%、10.8%和12.8%。
  五是行业收入差距明显。从行业间分析,行业间和行业内部收入差距明显,但最近呈回落态势。200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最高的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平均工资为30146元,最低工资水平的农业平均工资为4919元,前者是后者的6.13倍;至2010年,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行业变为金融业,平均工资80772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为17345元,最高工资行业平均工资是最低工资行业平均工资的4.66倍。
  六是不同所有制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明显。非私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明显高于私营企业,且非私营企业的工资绝对增幅高于私营企业。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与2009年的32736元相比,增加了4411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0759元,与2009年的18199元相比,增加了2560元。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私营企业职工的1.79倍。
  收入分配失衡对我国宏观经济和企业的影响
  1.导致需求结构严重失衡
  随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税收收入和企业收入的高速增长导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需求结构的调整。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九五”至“十一五”期间,最终消费率呈下降态势,分别为60.2%、57%和48.8%,资本形成率呈上升态势,分别为36.6%,40%和44.7%,净出口率也保持上升态势,分别为3.0%,3.1%和6.5%。
  2.阻碍产业机构升级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导致需求结构不合理,从而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2011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1%,而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分别超过50%和70%。同时,我国大量制造业企业主要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地区经济发展习惯于将低劳动力成本作为国际竞争优势,有的地方甚至通过法令限制劳动力工资的上升,以保持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
  3.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会加重区域经济不平衡
  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失衡容易导致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的“马太效应”。由于各地区的区位环境、基础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以及国家曾经实行的一些政策措施等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步骤上的差异,有的地区、行业先放开、先搞活、先得到实惠,有的后放开、后搞活、后得到实惠,有的甚至还没有放开,因而没有得到实惠。
  4.企业负担过重导致其创新能力不足
  收入分配更多地向政府倾斜,加之企业税负较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制约。“十一五”规划提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从1.3%增加到2%,提高0.7个百分点,实际提高了0.45个百分点,为1.7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尚不理想。2011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仍未提高到占GDP2%的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收入分配失衡所带来的问题警示我们,要把调整收入分配问题放在经济发展的全局层面上考虑,推动“两个提高”,促进“两个同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通过需求结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与此同时,增加科技投入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收入分配失衡改革的应对之策
  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协调增长的机制;加强二次分配对收入的调节作用,尽量引导资金更多的用于民生支出;缩小不同行业、地区和所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
  一是政府实施结构性减税。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因此当前收入分配改革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政府要给企业和居民让利,实施减税的积极财政政策,为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二是大幅提高央企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有助于解决央企、国企凭借垄断权力和国家特许权过多占有国民收入份额等不合理问题,推进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和再分配调节。公开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09年,央企利润超过2.4万亿元,上缴的红利1572.2亿元,上缴比例仅为6.3%。当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石化等行业基本被中央企业所垄断,这些行业都存在较高的垄断利润。长期以来,垄断国企的税后利润没有实现全民共享,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后应将更多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三是建立以公平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与福利制度。需要加快推进以提供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转型,建立起与发展阶段相应的、以公平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制度,通过公平的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逐步缩小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尽快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分工,在此基础上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公共服务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制度。
  四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地方政府要把促进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合理确定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目标。
  五是采取有差别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培育广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通过人力资本的提升是他们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的最重要途径,在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的方式上应该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使他们拥有平等的受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的机会。对高收入阶层应开征不具备生产性的遗产税、财产税等税种,对其投资活动或投资带来的合法收入可视情况进行减税或免税,鼓励他们通过扩大投资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更多的人受益。此外,政府在注重培育广大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同时应加强对中等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注重启动这一阶层的消费需求。
  (本文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学博士)

推荐访问:失衡 正视 收入分配 中求

相关文章:

Top